查看原文
其他

长大骄傲 | 校友苏权科荣获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19-05-26
1苏权科总工荣获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于2018年1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我校校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在本次评选活动中荣获“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



“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评选出了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



“科技盛典”是中央电视台继“感动中国”、“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之后,围绕科技创新主题打造的国家级年度科技盛宴。该节目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


节目以“科学界的盛事、科学家的盛会”为策划思路,盘点年度科技成果,展示国家科技事业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典型,弘扬科学成就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37p9utm2&width=500&height=375&auto=0

颁奖现场


2艰苦卓绝的付出他们仍在路上


苏权科在获奖感言里提到,自己在改革开放初期上的大学,毕业后恰逢国家交通建设高峰,切实的体会到老一辈桥梁人在技术、材料装备匮乏的条件下白手起家,修路建桥的艰辛。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探索与积累,拥有了底气后,他义无反顾地参与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个接近实现几代人渴望的桥梁强国梦的伟大工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第十四个年头。


苏总向我们展示了他编号为“002”的安全帽,在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工地,最多的时候有一万两千多名员工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依靠自主创新和艰苦卓绝的付出,实现了将整个跨海工程在工厂里制造出来,在海上安装,在海底对接。



他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建设中,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苏总在采访中讲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存在着许多揪心的问题。这是我国第一座跨海集群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问题在国际上都没先例,这迫使了工程团队去打破常规寻求解决方案,自己创新、自己研发出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备受国际同行关注。


苏权科简介

苏权科,祖籍陕西省岐山县,1962年5月出生,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9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桥梁及隧道工程专业。2004年至今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后设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任总工程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37jlyg2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央视科教频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60vukghc&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月5日,CCTV1播出国庆特别节目《我的中国我的梦》,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长安大学校友苏权科做客央视。



10月21日,长安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一行赴港珠澳管理局采访苏权科总工,讲述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


10月28日,校长陈峰一行在苏权科总工程师的陪同下考察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



除了苏总,在这个被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巨大工程背后,还有更多的长大人付诸的辛劳和热血。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留下足迹,以巍峨绵延的大桥作为见证,将长大人的精神传承,将创新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和故事流传。


校领导和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部分校友合影


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建桥人的骄傲,是长大人的骄傲!


(以下内容摘自2017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港珠澳大桥的科技故事(金振蓉)》)


3大桥建设的故事不只是一座桥

蔚蓝色的伶仃洋,曾经目睹了南中国海的百年沧桑。今天,它开始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工程所带来的新气象。港珠澳跨海大桥,以其55公里的总长度,成为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也以其新颖恢宏的气势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标志性建筑。



驾驶汽车,穿越大桥,从入口到出口,一气呵成,只需30分钟左右。逶迤的桥身,如一条长龙,从珠海洪湾这端起,穿行30多公里后,消失于海中,经过海底6.7公里穿行后,再次跃出水面,直达香港。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而且是一项综合工程。它由大桥、人工岛和6.7公里海底隧道等共同组成,同时,桥身上还建设了跨度巨大,满足千吨巨轮通航的名为“中国结”“海豚”“风帆”造型的三座斜拉桥,蔚为壮观。



建设大桥就是一场科技会战。这片海域邻近机场,是繁忙的航道,还是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建桥条件苛刻。港珠澳大桥最终选择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完美设计,保证了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由此,港珠澳大桥也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


自2003年起,为了把它建成世界一流的跨海大桥,全国先后有200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开展了300多项科研攻关,获得发明专利逾百项,发表论文逾500篇。



站在新铺设的桥面上,感受着通车后双向六车道,时速100公里的畅快,这段过去需要绕道3小时的距离,现在缩短到30分钟左右。一桥飞架天堑,港珠澳真正实现牵手,成为“1小时都市圈”,它必将迎来新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在天地间搭积木

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桥墩、桥身都是在岸上整件制造,然后组装拼接而成的。就如同儿童搭积木一般,只不过,在天地间搭建这样的“大桥积木”,要严丝合缝,其难度是巨大的,考验的是科研人员的智慧,体现的是国家的制造能力。



 “如果不是国家的整体科研和装备实力到了这一步,做这样的整体设计是不可想象的。”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这样说。


如果不是站在大桥现场,仰望那些“庞然大物”组件,你很难对“巨大”一词有真切体会。这座大桥是一座全钢型结构大桥,总用钢量达42万吨,相当于10个北京鸟巢体育馆的用钢量。也就是说,建设者是把这42万吨钢全部变成钢组件,再把它们一件件运到现场拼装起来。在大桥岸边,我们目睹了为建造大桥而建设的巨型厂房,那些上千吨重的桥墩、桥塔、海底沉管、建岛钢管,就是在这里,由巨型制造设备生产完成,由巨轮运往现场,再由多艘巨型浮吊船合力吊装。



苏权科讲述了一次斜拉桥桥塔吊装的经历,高达106米、重量超3000吨的钢塔,在海上做“空中转体90度”动作时,由于瞬时风的作用,桥塔与设备产生了轻轻一点点碰擦,而带来的却是天地间的巨响,那一刻,所有人紧张得空气都如同凝固了一般。



天地间“搭积木”,其技术难度涉及主体结构、人工岛建设、大规模工业化制造、水下结构止水技术、海上装配化埋置式承台施工等,为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从2010年起,启动了“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科技攻关涉及了大桥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大桥的建设真正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科技“巨手”干细活儿

近些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让我们对一次性产品成型有了直观体验。而港珠澳大桥的巨型组件,许多是采用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大型装备,一次性锻压而成。而在海底的施工,则是靠科技“巨手”,在计算机的引领下,干着如同绣花般的精细活儿。


水中的隧道,是由38米宽的33节钢沉管拼接组成,每一节沉管的重量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在海底,要将他们分厘不差地拼接起来,在连接处,哪怕有丝毫超过误差,都会造成漏水、渗水,其难度不亚于航天器的交会对接。而这些科技“巨手”从挖槽、平整到铺装,干得十分漂亮。


海底隧道的入口和出口,是两座人工岛。每座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科技“巨手”一次性把直径为22米的120个巨型钢圆筒插入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一次成岛,仅用半年时间,两个人工岛便拔地而起。


在焊接桥梁钢组件过程中,为了解决单独人工一个焊点缝一个焊点缝焊接可能带来的受热不均问题,港珠澳大桥首创多个机器人同时焊接的自动化生产线世界纪录,如果亲历当时这一施工场景,那一定十分热闹生动。


再来说说科技“大力士手”。在海上,对上千吨组件的吊装,就需要相应能力的拖轮浮吊。“就是在二十几年前,我国连30吨的浮吊船都奇缺,而现在,3000吨的大船都是由我国自行制造的。以前我们是按照设备条件做设计,现在倒过来了,只要有科研设计需求,我们国家就能找到或研发出可以配套的施工设备”,大桥总工苏权科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港珠澳大桥,充分展示了我国装备制造能力在几十年里的飞跃提升。


站在海底隧道的中央,头顶是汪洋大海,隧道内是巨大通风系统传送来的徐徐清风。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惊叹高科技创造了这般人间奇迹。



相关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文字:蒋宇飞、光明日报金振蓉

图片:董彬、赵杰、郭宁、张培尧

部分资料来源:港珠澳大桥、长安大学本科招生、央视科教频道

视频:赵杰

编辑:蒋宇飞

审核:王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