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抗疫医护子女加分”的23个理由
最近,有网友呼吁给一线防疫的医务人员子女中考、高考加分;而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陆续行动。
如湖北: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倾斜,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
如山西大同:驰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今年参加中考的,享受中考成绩加30分政策。
如四川:对于在定点医院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以及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全体人员,其子女在接受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期间,有一次按意愿选择学校(幼儿园)的机会。
如河南:一线医疗卫生工作者子女,2020年入学可享受一次照顾。
如南京: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可加分。
没有一项政策是完美的,也没有一项政策是绝对正确的。在此,我想提出23个反对的理由以供讨论。
1
并不是所有的一线或援鄂医务人员都有“适龄子女”。
不仅之于其他人不公平,在医务人员内部,这种特殊奖赏也是不公平的。
2
并不是所有援鄂医务人员的女子都需要加分。
比如,某位的医生的子女本身就优秀,考名校无压力,这多出来的加分可能只是中看不中用的锦上添花。
换句话说,可能给他们几万块钱更实惠。
3
标准很难界定,比如“医务”和“医护”的概念就不一样。
医护可以理解为医生和护士,但医务就更加宽泛了。
开救护车的司机算不算,他的子女要不要加分?在医院打扫卫生、清理医用垃圾的职工算不算?
他们的岗位也有很大风险。
4
虽然经常被统一称作“科教文卫”,但医疗领域和教育领域,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系统。
不宜用一个领域的资源奖励另一个领域的贡献者。
举个反例:子女考试成绩优秀,可不可以给当医生的父母升职评优?
奖赏的公平,公平的奖赏,都很重要。
5
奖励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医药行业机构、社会团体等。
但是,拿入学机会来奖励,奖励的主体是教育部门吗?
不是的,奖励的主体成了全体考生。他们没有这个义务,甚至没有这个名义。
6
如果真有这份心,还不如提高他们的福利和保障,让他们更加科学地、健康地工作。
或者干脆直接提高他们的待遇;再或者直接发钱,都比中考高考加分更有力,也更有利。
7
最好的奖赏是配套的奖赏,什么叫配套呢?
就是针对他们做了什么给予相应的奖励。
比如一个将军或士兵打了胜仗,最好的奖赏是提高军衔、升职。
让表现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人,到更大的能够发挥出能力和品质的平台,这于个人、于单位、于社会,都是有利的。
8
我们国家不差钱。如果真的爱屋及乌,也是应该给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
家长拿着这种奖励换来教辅或学习条件,让他们的子女提高成绩,转化为自己的本事,然后去取得相应的分数和名次。
而不是直接加分。
9
和此类加分相似的是,我们经常也会看到一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被降低门槛甚至免试进入高校学习。
说是运动员努力训练耽误了学习,作为补偿。
这个逻辑也是不通的,反过来推就容易理解:我努力学习耽误了训练,但我是高考状元,可不可以赏我个奥运冠军?
10
有人说,因为父母上了“疫线”,所以孩子的功课没人辅导,耽误了。
这个情节很难界定,有的妈不在家爸在家,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爷奶公婆也在家,而有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家长的作用很小。
所以,这个因果关系不仅弱,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11
不科学。以山西大同为例,明确的是“子女今年参加中考的”,那明年后年的呢?十年后的呢?
为什么偏偏是今年?是不是下意识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有文件显示,2018年还在给非典时期的医务人员子女加分。
什么时候是截止日期?
12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全国适龄学子分蛋糕。
现在突然多出了一批VIP家长带动下VIP考生,需要问问其他考生和家长的意见不?
还是一个地方政府想如何决定,就如何决定?
13
有人会提到烈士子女加分的案例来对比,其实二者也有很大区别。
烈士的牺牲,直接导致他们的子女失去了最主要、最有力的监护人,成为生活、成长、学习中的劣势者。
为他们的子女加分,有弥补缺憾的人道主义考虑。
14
“父母优秀,子女加分”本质上还是一种“福荫制”,是“父爵子袭”的弱化变相版本。
我们的社会文明指向,不能一方面切割这种关系和人情,又一方面鼓励自己从父母身上“沾光”。
15
这在给孩子传递消极的价值观:
读书考试可以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代劳,可以为我挣分数。
16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讲,中考高考加分近年来本身走的就是“瘦身”路线,现在又搞附加,背道而驰了。
17
站在孩子的角度讲,有些孩子即便靠加分考中,会不会受到歧视?
如“我们是一分一分自己考的,你靠的是你爸妈”。
18
站在医务人员自身角度讲,我看到网上有自称医护者明确反对。
理由是,遭人恨。
的确,本身大家都十分尊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现在在其子女就学问题上搞特殊化,反而唐突了这份尊重。
19
有人也可能会拿非典后的加分类比:你看,那个时候就可以?
但那个时候可以,不代表那个时候就经过了深思熟虑。
一个政策曾经有争议、有问题,但实行了,不代表现在就没有争议和问题了。
20
这个闸一开,其他行业的“呼声”也就来了。
比如,要不要给一线执勤的警察子女加分?要不要给奔波劳累的社区工作者加分?甚至要不要给志愿者子女加分?
后者并不是我信口开河。
如河南省教育厅[2017]54号文件显示,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学生,高考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1
我们常常对错位的奖赏充满赞许和感动,因为这是一种额外的附加,心理上容易赞同和接受。
但是换个处罚的思维,大家就清醒了:上过一线的医务人员,今后违法犯罪,可不可以减免下刑罚?
我想没有一个人说可以。而教育公平和司法公平,本质上都是社会公平。
22
无辜的患者和逝者需不需要这样的补偿?
从经济学上讲,患者是无辜的消费者角色,医护是职业性的生产者角色。
当疫情降临,到底哪个更需要补偿?
23
综合以上不少理由,可以看出,界定“一线”医护人员、核实其子女就读信息,本身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成本昂贵。
远不如物质奖励和职务奖励高效,不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
只要冷静下来用心去思考,去理一理逻辑和利弊,便会找出很多理由。
而支持的理由,我找来找去,也无非是:一线医务人员为抗疫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牺牲,他们值得奖励。
但这个“值得奖励”和“奖励什么”,又是两个问题。
以上,仅做参考和看问题的不同视角。或赞同,或指正,或批评,随你,随理,也随心。
火神山之外,农民工讨薪二十年
全国警察都在生孩子?正能量宣传别再搞“样板新闻”了
被吐槽的武汉,奔一流的武汉
病例还在增长,已经有人开始感谢病毒了
与归随笔
读书写字 文史哲思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