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中,故宫首次为一位农民开追思会......
昨天下午3点,故宫博物院内的建福宫,雨下个不停。往常喧闹的紫禁城,显得特别冷清。
农民捐宝者何刚的追思会就在这样的场景里开始。何刚的家属、文物专家、当地政府官员、媒体,陆续走进这座故宫最北边的殿堂。
32年前,何刚在自家院子里挖到19件宝物,全部上交给了故宫。32年后,54岁的何刚在打工中意外死亡,故宫为这位农民举办了这场特别的追思会。
跨越32年的交往,让原本冰冷的文物多了人情和感喟,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农民的最朴实一面。
如今,追思何刚,会不会感召更多的凡人义举?追思之后,又有何反思?
在雨中,安排在建福宫花园里的何刚追思会如期举行。
建福宫原来是乾隆皇帝的一个藏宝地,后毁于火,重建后,现在是一个接待的地方,所以,它并不对外开放。
最近,何刚,这个名字进入公众的视线,引起关注,更多的就是源于这场特殊的追思会。32年前,何刚在自家院子里挖起一个大缸,里面有19件元代银器,他全部捐给了故宫。
30多年过去了,今年5月底,何刚在高铁工地上,因龙门吊倾覆意外,不幸遇难。
6月16日,故宫发布官方消息称,要为何刚办一场追思会。这是这座昔日的皇宫、如今的国家博物院,首次给一名农民如此高规格的“礼遇”。
网络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扬,让何刚,这位一直沉寂、打工为生的农民,在他死后,却出了名。
追思会是在下午3点开始的。延春阁里,32年前,何刚捐献的文物早已陈列在此,包括盛放文物的那口大缸。
一张长桌子上,十余件元代银器一字排开,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可以最亲密地看它们。
这批文物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集体展出。虽然它们的捐献者何刚已经再也看不到了。
观看这些文物,是这场追思会的第一个程序。睹物思人,在众多的观看者中,何俊清的心情是最激动的。他仔细地观看每一件文物。
几天前,他接到故宫博物院的电话,请他来北京参加其父亲的追思会。首次北京之行,他的最大心愿就是看看父亲捐献的那些文物。故宫有了这样的安排。这可以告慰死者,也是激励后人吧。
何刚捐宝那年,是1985年,何俊清还没出生,他的姐姐才一岁,父亲何刚就带着挖起的宝物,连夜坐火车赶到了北京,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那段人家讲得绘声绘色的传奇故事,这么多年来,一直只是在他的耳朵里。只是他没想到,第一次亲眼见到它们,会是在他父亲意外身故后的追思会上。
“终于看到了。”他这样说,“父亲的捐赠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里再穷,也从未因当年捐赠文物而后悔。”
“这些文物从器型与纹饰来看,应该是当年贵族使用的盛酒器。”故宫博物院文物部主任吕龙龙给何俊清解说。
这批银器被定为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吕龙龙介绍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遗存银器较少,何刚所捐珍贵文物填补了此类藏品空白,在以后的展览中被多次使用。可见其珍贵。
何刚的名字也因此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之上,和王季迁等大收藏家并列。
昨天下午3点半,室内的投影大屏幕上打着:“何刚同志追思会。”
和父亲一样,何刚的儿子何俊清不善言辞,他说,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的教诲还在、精神还在,他一定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正直、善良和有奉献精神的好人。
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看来,这次追思会意义深远。
“今天我们不仅是哀悼他的不幸遇难,也不仅是感恩他为故宫博物院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希望将他这种身在困境中还能恪守原则、淡泊名利的精神宣扬出去,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很多人的愿望。
“但是,我认为除了追思,还要反思。”一位文化界人士这样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何刚是一个悲剧,捐了这么多文物,最终自己还是倒在了工地里。”他说,“政府和有关单位给他在老家找个工作总不难吧。如果不是他意外死亡,故宫给他开追思会,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呢?”
这30多年来,何刚一家可谓多灾多难,过着极为凄苦的生活。他的两任妻子先后去世,他的父亲患病,他常年在外打工为生,直到意外死在工地上。
据了解,这么多年来,故宫对何刚伸出过三次援手。
第一次是捐宝当年,奖励了何刚8000元;第二次是,2003年,何刚的妻子患尿毒症,向故宫求助,故宫援助了5万元;第三次是,2006年,何刚父亲生病,向故宫求助,故宫援助了5万元。昨天的追思会上,故宫表示,再向何刚家提供10万元困难补助。
这几年,何刚的儿子在外打工,在何刚去世前,他在江苏做保安,这次因为回家料理后事被辞退。
最近,何刚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当地政府组织上门慰问,为何刚的儿子解决工作问题。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主动上交文物的人,特别是底层的农民,一些实际的帮助,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去守护文物。”上述人士说。
对这一问题,故宫博物院表示:中国现有法律对于主动上交文物者应享有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缺乏明确标准,这样确实很难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因此,故宫博物院给予何刚“捐赠者”的身份,是对守法者的一种更大鼓励和认同,其实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追思会上,故宫博物院原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也谈到:“作为接受捐赠的单位,政府应该有这方面的资金,但是现在资金都缺,给何刚的第一次奖励的钱都是从故宫博物院的福利费里出的,现在还没有奖励机制来说明当捐赠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钱从哪儿出,所以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文件,希望我们能主动关怀人家。”昨天参会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会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文物捐赠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期有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能够进入博物馆。
何刚是怎么样一个人?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他常年在外漂泊打工,和他有过交集的不多,了解他的就更少了。
绍兴的摄影师董建成却是一个。
那年,何刚在绍兴的高铁工地打短工,快要离开的时候,董建成去给他拍了一组照片。
那张他穿着工服拿着帽子被媒体用得最多的照片,就是董建成拍的。
就这样唯一的一次短暂交往,让他们这么多年来都保持着联系。“我没去故宫参加他的追思会,但是,我在心里追思他。”昨天,董建成这样告诉记者。
“他是个老实透顶,坚韧,又懂得感恩,还不愿麻烦别人的人。”董建成眼里是这样一个何刚。
他的语气沉重,仿佛回到了六年前的那个下午。
六年前在绍兴短暂打工
让摄影家感动流泪
2011年3月的一天,天气还冷。董建成接到《中华遗产》杂志社的电话,请他帮忙去拍一个叫何刚的打工者。
董建成是杂志社的签约摄影师,在当地颇有名气。
对方告诉他,二十多年前,这个叫何刚的农民捐了19件国宝,现在绍兴的一个高铁工地上打工。
一开始,董建成觉得这是个“传说”,真会有这样的人吗?捐了这么多宝贝,自己却还在工地打工。反差太大了。
于是,他将信将疑拨通了何刚工友的电话,在手机早已普及的2011年,何刚却还没手机。赶到工地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何刚不在。
工友说,他腿受伤了。董建成就去工棚里找,只见十几个工人睡一间油布棚,何刚睡在最外侧,被子已经很久没洗了。
工友说,何刚可能还在路上,他是走路回来的,让董建成他们到工地去等,他们帮忙找。
半个多小时过去,何刚来了,腿一瘸一瘸的。腿是被水泥块砸伤的。
此时已近傍晚,他穿着一件牛仔外套,戴着一顶安全帽,穿一双解放鞋,一双手黝黑而粗糙。
“你的伤怎么样?”董建成先问他。“还好还好,没伤到骨头。”何刚撩起了裤脚。
董建成按下了快门。
天色快黑了,董建成抓紧时间拍了几张,都是在何刚工作时自然状态下拍的。这么多年来,留下何刚工作照的,董建成是唯一一个,现在各大媒体用的那张夜幕里眼神平静的照片,就是那时拍的。
原本以为只是完成一次拍照任务,没想到,他自己被这名农民感动了。世上还真有这么朴实的人。
采访结束快晚上7点了,董建成在送何刚回工棚的路上,经过一小店。他就去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箱啤酒,要送给何刚。
何刚却抢着要付钱,他从上衣摸到裤兜,一共摸出了15块钱,被董建成制止了。
在路上,董建成又悄悄地在方便面箱子里塞进200元钱。
告别的时候,董建成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有什么事可以打我电话。”意外的是,第二天一早,董建成接到何刚的电话,“董老师,你有200元钱掉在方便面箱里,我给你送去。”
“千万别送来,那就是给你的。”董建成回答。“这怎么行呢。”何刚连连这样说。
何刚在工地里干的是苦力活,他要把铁路的构件卸下来,很累,而工资又不算很高。董建成劝他,不要做了,留在绍兴好了,他帮忙找个工作。
何刚谢绝了,他说,以后还是想找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
十多天后,何刚就随着工程队离开了绍兴,继续过着漂泊打工的生活。
一个打工者,一个摄影家,又开始各自没有交集的生活。
第二年的春节,董建成却接到了何刚的电话,向他表示问候。这让董建成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名农民这么有心,还记着”。
此后,每年董建成都会收到何刚的电话,都是他打来的,经常是用工友的电话。
“所以我觉得他特别会感恩,人家对他一点点好他都会记着。”董建成这样说。
每次电话打个十多分钟,聊得最多的还是何刚的家长里短。离开绍兴没多久,何刚告诉董建成,他近况不太好,欠下2万多元的债,不知道如何还。
外出打工,总共也挣不了多少钱,腰、腿、胳膊都疼,回去得好好检查一下。
除了身体不好,家里的事情更让他烦心——第一任老婆喝农药自杀;第二任老婆得了尿毒症,治病要花很多钱。21岁的儿子身体也不好。
“一次,他告诉我他大儿子生的第一个孩子不健康,准备要生二胎,经济压力很大。”
虽然每次都会说起生活的艰辛,但他从不开口要钱。
董建成不止一次主动问他,需不需要帮助,都被他拒绝了。又问他账号和家庭地址,直到何刚离世,他也没说。
“他就是这样坚韧,不想麻烦别人。”董建成说,比如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给他出主意,他才去找了故宫。
“他是一个能让你流泪的人。”董建成这样说。
几年前,董建成也就问过何刚一个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生活那么苦,你对捐赠文物后悔吗?”
“不后悔。我再有宝贝发现,还会捐!”董建成清楚地记得,何刚是这样回答的。
“老实透顶,他就很单纯地觉得,不是自己的就不能要。”董建成回忆说。
今年正月里,董建成又接到何刚的电话,是来向他拜年的。
“新年好!”他说。
在电话里,何刚说,自己身体不太好。董建成劝他可以休息了,身体是最重要的。
何刚回了他一句,要养家,没办法。
令董建成唏嘘不已的是,55岁的何刚最终还是倒在铁路工地上。
5月30日11时40分许,在石(石家庄)济(济南)客运专线工程工地,一台龙门吊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倾覆,导致6人遇难。其中一名就是何刚。
“何刚出事了。”几天前,同事告诉了董建成这个消息。
“这是一个悲剧,他太苦了。”董建成这样感慨。
这一整天,董建成的心情很差,他在朋友圈里写了一段长长的文字,纪念这位可敬的农民兄弟,纪念这段特别的交情。
“有的人在一起一辈子也不会深交,有的人几个小时一面之交就能让你牵挂一辈子,何刚就是这样的人。”昨天下午,董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绵绵细雨中,这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第一次举行仪式对一位普通农民的逝去表达哀思。
如果仅凭想象,我们脑海中的文物捐赠者大概非富即贵、衣食无忧。然而,何刚一生清贫,今年54岁的他意外身故在打工的高铁工地上。正是他的选择,一批珍贵文物得以更好地保存,先人留下的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也正是他捐赠文物的义举,让我们看到,生活中仍然有何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没有傲人的身世,没有殷实的家底,但他们心怀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朴素信念和高尚情操,值得整个社会致以敬意。
我们呼唤更多的何刚,让30多年前的义举变成今后社会公众的自觉选择。
最近,何刚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当地政府组织上门慰问,为何刚的儿子解决工作问题。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