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夜,市民排队送别袁隆平...看到这一幕,还是没绷住

浙江新闻 2022-01-16


据央视新闻,记者从袁隆平同志治丧办公室获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兹定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22日,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有市民送来三“束”带着泥土的水稻
竖立在医院门口
寄托着别样的哀思

↓↓↓

22日深夜

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

大批市民络绎不绝远道而来

在现场排队鞠躬悼念


殡仪馆大门口临时搭起的吊唁大棚前

一个人接一个人,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送上鲜花,然后有序离开 



看到这一幕

网友表示又破防了



据报道

长沙花店的菊花、百合、满天星

等已经断货!

网友呼吁

好好吃饭,就是对袁老最真挚的缅怀

千万不要再去摘水稻做花束



袁隆平母校师生雨中悼念老学长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

母校西南大学举行悼念活动

送袁老最后一程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现西南大学)

他曾捐资在母校设立“袁隆平奖学金”

老师和同学们冒雨聚集

在校园内的袁隆平雕像前

排队献上鲜花表达沉痛缅怀之情



袁隆平病危之际还关心稻子长势


据现场人士回忆

“袁老最后走得非常安详

面带微笑离去的

好像非常慈祥的一个老人

睡了一个午觉似的就离去了”。

而在病重住院期间

袁隆平还念念不忘稻子的长势。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

“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他立马着急了。

“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杂交水稻是袁隆平一辈子的挂念,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正是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钟南山为袁老献上缅怀之辞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作为挚友,钟南山院士送上了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悼念袁隆平: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22日,袁隆平任职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文悼念。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网悼文称:袁隆平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将学习他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学习他严于律己、淡薄名利、团结协作的高尚情操。袁隆平的名字,将写入辽阔大地,印在百姓心上。“袁隆平星”也在太空闪烁,星耀大地。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对袁隆平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离世是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联合国悼念袁隆平: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

“90后梗王”

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

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



他也曾勉励青年

“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

“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

我相信你们

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躬行实践、厚积薄发

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似乎在我们的记忆里
袁爷爷就一直是“爷爷”
我们好像忘了,“爷爷”也是妈妈的儿子
袁隆平曾写给母亲一封信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还记得吗?57年前(编者注:本文写于2010年袁隆平80岁生日时,57年前指的是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


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袁隆平走了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致敬袁隆平院士!

袁老一路走好!




更多新闻


源:浙江新闻(zjnewsapp)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齐鲁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付玲莉

致敬!国之脊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