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之江轩|端午这天,浙江人陆游经历了什么?

浙江新闻 2022-08-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江宣传 Author 之江轩


公元1195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70岁的陆游有点忙。


他的诗作《乙卯重五诗》,记录了当天的日程:“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乙卯”,宋宁宗庆元元年;“重五”,端午。


这篇“端午日记”,短短40个字,却有景、有事,既写出初夏时分,故乡绍兴的乡村,满树石榴花的盛开之美,又写出南宋时期悠长的端阳韵味。


而尾联中,一个“笑”字,似乎更是意味深长。


陆游画像


我们以第一人称视角翻译一下这首诗作:


五月初五端午节,正是山村好时节。我意外地发现,忽然之间,火红的石榴花已经开得繁盛。


端午是有讲究的。我吃了两头尖尖的粽子,又把艾草高高地插在了帽子上。为了这一年能健康无恙,按古时习俗,还得根据药方采药储药。


忙完了这些,已是夕阳西下。此时,酒菜已备好,我便高兴地喝起了酒来。


有宋一代,社会生活趋于世俗化、人文化,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逐渐形成社会生活新风貌。


诸如端午之类的节日,宋人一般会过得热热闹闹又不失韵致。城市和乡村都是如此。


《金明池争标图》宋 张择端(传)


“高产”的陆游,一生写下9000多首诗作,大部分描绘的是江南乡村生活,其中一些与端午相关。


我们不妨大胆联想,800多年前,历经人生沉浮的陆放翁,在起起伏伏的间隙,多次回到故乡安顿心灵。期间,他反复在鉴湖边的小路上行走游吟,写下了《乙卯重五诗》《重午》等诗作。


从陆游的作品中,我们读出不少宋朝人的端午习俗:吃粽子、插艾草、采草药等,还有南宋时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


70岁的陆游,都如此讲究仪式感,正说明端午文化的深入人心。



由陆游起,我们再来了解南宋时期的端午文化。


宋朝人过端午,不局限于五月初五当天,而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连过五天。


初一到初四,大街小巷的商贩们忙着叫卖过节的东西,唤作“节物”,包括但不限于桃枝、柳枝、葵花、蒲叶、酒等。


等到初五这天,节日氛围最是浓厚。当天,宋人一般会早早起床,赶在天没亮前就把艾叶、艾花绑成束插在门上,用以辟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戴长命缕也是一种习俗。这是一种五种颜色的彩色丝绳,又称“百索”“朱索”等,一般编织成日月、星辰、鸟兽等形状。


宋代端午,饮食花样繁多,最典型的就是粽子,花样不比现在少。《岁时杂记》记载:“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槌粽、九子粽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宋人还会在端午吃香糖果子、白团等,有时还会将此作为亲友间互赠的礼物。


等到日头当午,他们便打来井水洗澡沐浴。在浴盆里放上艾、柳、桃、蒲,寓意疫气不侵。


忙完了这些,有的人就会出门游玩,比如,在河边观赏“龙舟竞渡”,也就是赛龙舟,或坐画舫赏湖景等。陆游在《过邻家》中写道,“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其中说的“解粽”,也是一项端午娱乐项目。



然而,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忙了一天累了,1195年的这个端午节,陆游的日程中并未把出游这项列进去,而是在一日烦劳之后小酌了起来。


《乙卯重五诗》中,前面大篇幅写景写事,但最后两句“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成为唯一一处情感流露。


有人认为,这是忙碌完一天后的充实,笑于生活的闲适富足;或是欢乐中暗藏着无奈,毕竟壮志未酬;也有人理解为,这是他放下了一切,释然地融入到了热闹的节日中。


《端午婴戏图》宋 佚名


钱钟书懂陆游。《宋诗选注》中,他把陆游的作品分为两类:


一类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另一类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


827年前的那个夜晚,真实的心境只有陆游本人知道。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爱国诗人是刚柔并济的,风骨与风雅并存,正如宋朝的气质。


今天,人们再提陆游,“爱国诗人”是最重要的一个标签,正如我们会想到屈原。其实,屈原可以说是陆游的偶像,陆游平生十分爱读屈原的爱国主义诗篇《离骚》等。这也在9000多首作品中有所体现:


老子不堪尘世劳,且当痛饮读离骚”;


“有口但可读离骚”;


“清夜焚香读楚辞”;


......


陆游和屈原,一生都在上下求索。今天,我们品端午之韵,更要品出家国情怀,那是从未泯灭的力量。




更多新闻

来源:浙江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薛妍辰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