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个国际组织总部落户杭州湘湖,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江南入春,万木萌发。2月24日,在杭州市萧山区的湘湖压湖山岛,迎来了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的启用仪式。 这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性、综合性旅游业国际组织。 2017年,世界旅游联盟与浙江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如今,湘湖压湖山岛上,一片白墙黛瓦的中式建筑出现在碧波中央,尽显水墨丹青大写意的中国气派。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组织?浙江为什么要极力争取它?它又将如何改变旅游业的发展?
2月24日,杭州萧山区湘湖压湖山岛的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启用。图片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2月24日,杭州萧山区湘湖压湖山岛的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启用。图片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门 它为人们打开了三道“门”。 第一道,是通往世界和平的门。 人们总认为“有钱、有闲”才去旅游,但忽略了一个“日用而不觉”的“奢侈品”——和平。大众旅游的真正崛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每年国际旅游者超10亿人次、旅游消费超万亿美元,都是在和平年代的国际背景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5年多来,世界旅游联盟忙活着“湘湖对话”、点亮“欧盟桥”,更见证了“旅游让世界和生活更美好”。 友谊与信任,和平与共识,往往都是从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第二道,是通往互联发展的门。 农历春节,柬埔寨、马尔代夫在机场安排了隆重的“水门礼”,泰国副总理亲赴机场,迎接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第一拨游客;瑞士少女峰的缆车站上出现了“中国兔”和红灯笼……
1月9日,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出席欢迎仪式,欢迎防疫政策调整后首批抵泰中国旅客。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短短20余年,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消费: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每10个国际游客当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带动着流动的世界。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中国为世界旅游带来的信心与动能。一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 第三道门的背后,是一条中国式的减贫之路。 联合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罗列了17个全球性挑战,其首要目标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而减贫,正是世界旅游联盟的初心之一。 2018年至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联合世界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连续3年发布《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集中收录100个案例,其中90%来自中国。
杭州萧山湘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潮 它将掀起源源不断的“浪潮”。 湘湖,栖居于三江汇流的烟波之中,是离钱江潮最近的地方。今后,世界旅游联盟与浙江,也将携起手来,一起“弄潮”。 “落户湘湖,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迎潮而立。”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王昆欣认为,这将让杭州、浙江乃至中国,能更多参与国际旅游业的治理,在国际规则的制订、发展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压湖山岛,能就此成为旅游行业的全球中心、资源集聚的高地吗?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首先,整合资源,放大效应。世界旅游联盟仿佛“武林盟主”,拉动了杭州这座城市在业界的地位。5年多来,联盟会员从最初的89个增至228个,涵盖了全球旅游全要素产业链,是全球旅游大舞台上最活跃的参与者。接下来,还应调动联盟的会员单位力量,将相关机构、企业、协会、媒体等资源整合起来,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赢共荣,在浙江大地释放新的能量。 其次,制定标准,先行示范。浙江人敢为人先,在旅游探索上也常常先人一步,催生了探险旅游、露营野营、等级民宿等新生事物,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更多的借鉴。希望全球的旅游新业态,也能使用中国乃至浙江的标准,期待联盟能享有更多话语权。 然后,塑造品牌,多出成果。多年来,“湘湖对话”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界规格、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非政府国际旅游论坛之一,下一步,能不能像世界互联网大会一样,在业内形成长久的影响力?能不能成为旅游业界的“达沃斯”,让全球旅游业者都自发地慕名而来? 最后,交流合作,讲好故事。世界旅游联盟总部选择杭州萧山并永久落户,不仅为杭州增添一个向全球展示国家旅游形象的重量级平台,同时也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打开了一个对外开放交流的“世界窗口”。 期待这颗“宝石”投入湘湖后,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通江达海,奔腾潮头。
更多新闻
来源:潮新闻·浙江日报记者 陆遥 张彧 张留 共享联盟·萧山 蔡卡特 李展。
编辑:薛妍辰 吴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