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试经验 |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Colin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已经伴随广大文学考研党走过了许多年头,历届学长学姐都曾在这条难忘的考研路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感谢愿意分享经验的他们!虽然是多年前的记忆,但也许你仍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现将文研青年Colin学长复试经验再次推送,以飨读者!

客服QQ/wechat ↓

2275828991欢迎咨询~


复试结果已出,确定被录取,没有太多激动。相比最后的结果,我倒觉得整个考研学习的过程更让人回味(会有专门文章讨论)。下面说说复试的过程。琐碎细节跳过,直陈三大部分。


首先是笔试

笔试统一被安排在26号早上7:40~9:40,时间赶紧,共四道论述大题。

(1)比较米彻尔的《飘》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2)比较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莫言的《丰乳肥臀》的叙事艺术。

(3)谈谈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精神,试与中国神话略作比较。

(4)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中讲到:“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如何看待这句话,说说你的见解。


只有一张8开的横格正反面答题纸,两个小时基本写满。说句实话,我对现当代的作品看的不多,莫言虽然获得诺奖,《丰乳肥臀》我没有看过,只是先前看过一些相关评论,只能结合着说一说。第三、四两题是我重点答的,因为先前知道武大比较文学专业用《西方正典》(第四题见该书“贵族时代”第一章节“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作为研究生教材,所以一直对这本书有关注,复试时候也带着该书,这道题答得还不错。


其次是英语面试

面试分两拨,上午一拨48人,下午又一拨。我是上午拨第45个。先前有准备过自我介绍的内容,但是听前面同学出来说问到什么互联网、区域性贫困等问题,有的根本无自我介绍,直接就把自己准备的本子扔了和周围同学聊天缓解压力,轮到我进去,屋里坐着一位老师,一位研究生助理书记员,“good morning,sir。”鞠躬坐下,老师开始发问: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jor you chose.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ible.

3、What do you think of philosophy.


看起来是不是很坑爹?什么家乡、家庭、学校、爱好、读研原因计划都没问到。其实,这跟我回答的内容有关。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首先我对比较文学感兴趣,原因之于我的本科专业——对外汉语,在和外国学生和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想做深入研究,研究不同国家、文化、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后来我才知道面试的老师张延成副教授是搞对外汉语研究的,在国外当了一年孔子学院院长回来的,本专业嘛,固然要多问问,从而引出第二、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总体还算流畅,因而成绩也不错。


第三部分是面试

面试首先是抽签排序,剩给我的是第一号,我很满意(早死早超生)。然后,我们参加复试的五个人进去和每位老师见个面,赵老师分作介绍其他四位老师,五位老师围坐一张四方桌的三边,考生坐在背对门的剩下一边,面对录像镜头,正面对坐着张箭飞老师。

接着抽题。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各一道。我的题目是:

1、谈谈比较文学媒介学的研究方法。

2、关于诗人里尔克

(1)谈谈其人其诗。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者一篇赏析之。


我点儿比较背:里尔克是谁,天知道,当时面试直陈不知道,没看过。我是第一个答题,因此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后面的人都是在前一个进去答题的时候抽题准备,其准备时间就是前一个人答题的时间,二十分钟左右,可翻书查阅),我只好启动我的第一套应急预案:重点答比较文学题目,再使出我的杀手锏——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这里牵扯到我的本科经历。本人本科就读于某部属211高校,本科期间曾主持申请过两次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是有关比较文学的,这也是我选择其作为考研专业的原因之一,有一篇重要期刊的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我先期做好了准备,打印数分。


一进去先是鞠躬,自我介绍,讲本科科研经历,分发论文。这时我发现,赵老师和张老师在比较仔细地看,涂老师和汪老师则在认真听我回答第一道题。我答完后,汪老师先是发话,说你答的很全面很详细,随后揪出了我表述不严谨的一个关于浮士德的问题,紧接着一言不发的涂老师问我20世纪还有一部关于浮士德的著作请问是什么,我说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涂老师说,嗯,对。


当下赵老师、张老师看罢论文,汪、涂等老师拿起论文翻看。张老师问了我一个文中的引用文献,是一部英文文献(当时引用是为装×,不想此时却露了馅),问我是否读过其他的相关书,我还没说NO,赵老师帮我打圆场:这是个引用文献嘛,本科生写出这样的文章不容易。涂老师看罢我的论文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我详述本科科研经历,老师未发言,赵老师说这个选题非常不错。最后,涂老师问大家还有问题否,没有,结束,鞠躬退场。


以上是我面试的整个过程。有几个问题值得深究。第一、扎实的基础是及其重要的,这是你应付老师狂轰滥炸的根本,此取决于你的初试准备和复试冲刺以及平时积累。第二、不会就直说不会,千万不可不懂装懂,这样的好处是老师觉得你很诚实,坏处是影响你的得分。很无奈吧,点背怪谁。第三,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相当有用,但是前提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算不得真理性的认识,代写代发就免了,张老师、涂老师的问题某种程度其实就是在检验我论文的真伪。其他细节不在赘述。


总体而言,复试算不得走过场,既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又需要相当的运气。要问我运气如何,我只能说我最大的运气是初试分高,即便面试欠佳,我也能稳居总评第一,这也是我三个过程下来从容自信,一点也不紧张的根本保证。


最后感谢文研青年一如既往的帮助和照顾,感谢一直陪伴我考研过程的亲人朋友!



以上内容是多年前的考研经验,也许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应试需求,如需最新经验请点击下方“文研青年”微信公众号历史消息

排版:见素

内容:Colin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考研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上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2. 考研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下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3. 征稿启示 || 以文会友,我们期待你的故事

  4. 【经验漫谈】Vol.01 || 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5. 【经验漫谈】Vol.02 ||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6. 【经验漫谈】Vol.03 || 武汉大学2017年文艺学初试复试经验浅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7. Vol.01. 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复试机制透析

  8. Vol.02. 确定文学考研后,该做什么?

  9. Vol.03. [读书日推荐]外国文学考研作品必读

  10. Vol.04. 顽症:文学类考研应该怎么做笔记?

  11. Vol.05. 再谈文学类考研书目及复习方法问题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生、文学考研


扫描左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