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漫谈】Vol.18 |2018级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录取学员考研经验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Lar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文研青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历届学长学姐们都曾在这条难忘的考研路上留下他们的足迹,为下一级学员分享他们宝贵的故事和经验。2018年考研结束,在文研青年的带领下,共有14名会员录取为文学类研究生(占比14/18),5名会员录取为语言学类研究生(占比5/9)。文研青年将陆续邀请这些录取学员和调剂成功的学员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和备考体会,也欢迎其他有经验有故事的同学为我们投稿,期待你的分享。来搞请投:2275828991@qq.com。



现在是一八年四月七日,拟录取名单发布一周后。前几天和已经毕业的学姐通电话,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大二的时候和她一起在北门的小餐馆中聊到考研的话题,她当时正在备考,问我有没有考研的意愿,我说想考武大,一转眼的时间考试结果竟然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那时候我刚刚定下武大这个目标,原因一是武汉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很出色,原因二是考试的初试分数线每年都比较稳定。阻力是一定会有的,老师们需要考虑就业比例和录取比例,亲友会担心一年多的努力没有结果。做决定是很难的,但还没有那么难,因为如果失败最不济也就是浪费一年多的时间,但如果放弃自己可能后悔二十多年,这样一比较起来还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做过调查,觉得尚能一试,明白风险也能够承担后果,那不妨放手开始做。

关于初试

一七年三月中的时候我正式开始了复习,按照定好的计划,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外国文学,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为顺序来进行第一轮复习,作品的阅读和文学史的阅读是同时进行的。因为一边看一边记忆的缘故,这一轮花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到八月份的时候才结束。


笔记是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才开始做的,也许有许多同学习惯的方式是对着书本边梳理边做笔记,我的习惯则是默写。在第二轮复习时,每天完成计划板块内的复习之后将内容默写在笔记本上,这一个环节在十月份的时候结束。


然后是第三轮,边做历年真题边阅读补充的论文和专著,考前将梳理出来的笔记过一遍。恰好就是在这个时段心态开始逐渐爆炸,感觉东西看不完了。因为备考期间也一直在关注文研青年的推送,知道在十一二月份的时候发生这种状况很正常,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有防备,但是知道会有和正在经历还是两码事。


明知道可能会有但还是无法很好的应对,这就是一路上多数我们会遇见的东西,比如报考网站崩溃需要反复刷新反复填信息,比如提前预订酒店,确认路线,都是很琐碎却很容易消磨耐心的事情,人的生存状态里也许还是受阻和不顺占大部分,所以要逐渐地学会去坦然地接受这种不顺利的状况。当时的想法是按照重点专著论文能看多少就看多少,考了没看的也只能认栽,结果一看还觉得挺好看的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考前半个月了。说到这里必须提一下政治的复习,考前完全没有练习过大题,背完肖四就上考场了,而且是第二天上午考政治,前一天晚上才开始背,回想起来自己总是在莫名其妙的时间点莫名其妙的心大。

   

然后是长达两天的初试,前一天公共课考察,后一天专业课考察。直观感觉就是累,每一场考试的时间都很长,中间的休息时间很短,吃饭很赶。很多小伙伴都说考试之前抱定主意就算失利也一定要二战,但是考完的一瞬间心里的想法是这辈子都不想再考第二次了,一年的疲惫都随着高强度的考试爆发了出来。所以大家能一次性考上就一次性考上,因为也许有很多同学会在备考的乏力期会萌生出东西看不完不如等下一年再考的想法,但是棘手的情况最好迅速寻找突破点,速战速决,越拖只会越麻烦。

    

这里要说我的初试分数并不是很高,因为在考试的时候确实是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型失误。专业课的题量在三个小时内写完还是比较赶的,练题的时候基本上是把点列出来没有完整的写完过,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是建议模拟的时候把题目完整地好好写完。


因为时间不够我遇见的情况是必须要取舍,当时想的是一定要把每个点都写到,所以理论多了一点,例子少了,整个答案看起来也许是干瘪了一些。老师们应该是对本科生的理论水平不抱太大希望所以还是希望可以看见作品的积累,所以卷子里如果有例子或者新颖的例子会更加亮眼,不过这一点是我在初试之后听文研青年复试指导课的时候才知道的,一个前车之鉴,分享给大家。另一个前车之鉴有关于考研专用文具盒。研究生考试并不像高考,高考虽然也会发专用文具盒但不会强制使用,考生可以使用自己的文具,研究生考试则除了准考证和身份证之外其他物品均不得带入考场。湖南省的文具盒里签字笔是子弹头的,我之前基本上没有使用过,用起来很不顺手,写出了人生中字最丑的四张卷子,所以大家也可以找到自己省份内的同学问一问专用文具盒里的签字笔是什么型号的,提前练练手。


关于复试

过年的时候耽搁了一段时间所以复试的准备时间大概两个月多一点,教材细读一遍加上剩下的论文专著,时间基本上够用。这里插一句,我的个人经验是教材和论文足以应付初试,专著在复试才用到,时间不够可以寒假再补上。


复试第一天上午时间很赶,报道交材料和体检的时间刚好撞在一起。下午是笔试,两小时四道题,难度和初试基本持平。第二天上午是英语口试,七十多个人分为三组由三位老师在三个小时内面试完,时间也非常赶,我进入教研室之后的开场白是“Good morning,professors.May I sit down?”但是在此期间老师已经不断地在说“Take a seat,take a seat”了。


感觉到一个趋势,在前几年的时候面试考察的大多是基础信息,比如家乡、家庭,爱好等等,进来面试题目和报考专业渐渐靠近。去年的时候似乎只有在自我介绍中提到自己报考的专业和方向时老师才会询问。今年则是不管如何都绕不过这个换话题,没有报上专业会询问专业;报上专业询问的是是否知道该专业的老师和研究领域;报上方向则询问有没有读过该方向内校内老师的专注。


最后是下午的专业面试。来面试的一共三人,时间上相对于前几项来讲非常充裕,持续地比较长。古代文学专业不抽题,老师随机根据自我介绍提问,一般会选择读过什么书和最近在读什么书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提问。


我面试时有一位先秦两汉时期的老师听见我读过的书里叙事文学多一点之后要求复述《汉书·艺文志》中对小说的观点和论述。我主要答了两点,第一是小说的源头,艺文志的观点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然后结合《中国小说史略》谈了鲁迅先生结合寓言、艺文志和神话对小说源头的探析;第二是小说的分类,答艺文志将小说列在子部,和儒道法墨等并列,称第十家小说家,然后结合陈文新老师的小说谱系分类辨析了史部、子部和集部小说的特征。


另外一位明清方向的老师要求分析脂批对秦可卿房间“极雅,极艳”的评价。我从女性气息和爱情色彩为出发点答了级艳,从文人气息和色彩搭配讲了级雅。然后老师进一步要求以房间内挂的唐寅的画和秦太虚的对联来分析,我已经对画和对联的内容没有印象了,于是老实地说不记得。


事后感觉在这种以聊天为考察方式的面试里,可能采取主动一点的姿态得分会更高。我基本上是问什么答什么,也没有什么自主伸展然后就等着老师问第二个问题,但是如果当老师问喜欢读什么或者最近在读什么书的时候,回答完了接着自己主动来谈谈这本书就可以掌握主动权选择回答的方向了,不过我猜测回答的时候最好是要结合专著和知识点来回答,否则容易被打断。

   

圆梦珞珈

最后就是开始等待拟录取名单,大概在复试结束后一周的时候放到了文学院的网站上。等待的时候心中还算平静,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想起来就刷新网站公告。刷到的时候是三月三十日下午五点左右,刷新后发现了新内容,那时候学校电台里正放着凉凉,心中一瞬间感觉非常微妙。


看见名单之后回想一年多以来惊险的地方就在于心太大,幸运的地方也在于心太大,不管遇见什么情况,睡一觉起来第二天还是可以撸起袖子的汉子。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可也不简单,但只要坚持读书、坚持保持学习状态、坚持平稳心态,就一定可以走完。


Lar    四月七日凌晨

 Lar,文研青年2018级文学类会员群成员,顺利考取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本科就读于双非一本14级汉语言文学系,大学期间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也培养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坚信考研是一场知识和心智的修炼,对学术有热忱的话则会事半功倍。祝愿每一位同学都通过努力赢得好运。



征稿启事文      文研青年

如果你是一名文学考研人,正在全力以赴奔向自己梦想的学校,欢迎你来到我们中间分享你的梦想。


如果你是已录取或在读的文学研究生,曾有过那些难忘的考研岁月,希望你能将自己的故事与未来的学弟学妹一起分享,也许你的故事会在下一个人的故事里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投稿栏目包括:


【初试经验】初试的准备周期和复习方法对考研的成功有着决定性作用,这个阶段也许辛苦得让你无法回首,也许成就感让你难忘,希望你能够与我们分享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


【复试经验】复试通知让人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比初试更严重的患得患失,经历过的人都会懂,分享你复试的心情和见闻,相信是不一样的风景。


【调剂经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他会为你留一扇有烛光的窗,调剂是不得不为之,但也许你有不一样的收获要告诉我们。


【读书感悟】考研读研的过程中最快乐的是读书,最痛苦的也是读书,与千万人交流读书的方法和你在书中得到的感悟,知音也许就在其中。


【研路故事】除了复习的经验,也许你还有很多考研路上的故事藏在梦想之后,这一段路是生活中最难忘精彩的部分,而你是这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来搞请投文研青年客服邮箱:2275828991@qq.com。我们将赠送精美礼物一份。




总策划:文研青年

排版:竹溪

内容:编辑部

修改:Colin

审核:北辰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推荐书目|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推荐书目及资料简介

预估分数|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预估复试分数线

经验漫谈 |回首向来萧瑟处,武汉大学文艺学考研成功经历

经验漫谈 |2017年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录取经验谈

导读盘点 |文研青年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系列课程汇总

复习方法 |再谈文学类考研书目及复习方法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