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跌落尘埃中,才能开出胜利之花”:武汉大学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谈

Sherry 文研青年 2022-12-22

愿关注我们的人都能找到

属于自己的皮球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这是文研青年第31篇考研经验约稿,感谢Sherry学姐授权发布。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大家好!我是武汉大学文学院17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Sherry学姐,很荣幸有机会能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备考心得。这一路走下来,内心攒下了很多感悟,我迫不及待想把这些感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但又害怕和大家分享。


因为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感悟会误导了大家,另一方面担心不是所有人都能和自己感同身受。所以但愿今天我的感悟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为梦奔跑的你们在接下来的路上能够与我产生共鸣。接下来我将从如何备考以及心灵感悟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考研心得。


 如何备考 


首先我来说说自己考研的准备过程及复习方法,由于每个人的准备过程有长有短,且每个人的复习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所以接下来我说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学第一天开始备考的,直到考试结束那天,所以我的复习周期较长,比较适合能够打持久战的同学。具体来说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时间

总的来说,考研复习就是复习专业一、专业二,英语及政治这四门课。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出现因为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而出现偏科的现象,尤其是没有分配好两门公共课复习时间,最后败北。


那么在复习这四门功课的时候,我比较注重合理分配时间,专业课是从头到尾一直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9月份之前加紧对英语的训练,9月份开始政治加进来了,英语的复习时间就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复习英语的时间为零,所以对于我来说复习周期虽长,但我仍然觉得时间不够。


所以也要提醒大家,尽量保证自己的复习时间,一旦发现自己复习时间不够就要对自己的复习规划做出调整,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安排。


2做好复习规划

拿专业一来说,我是从现代汉语开始看的,我会规划好这一个月内我打算看完的部分,这样我在看书的时候就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其次,在每天看书的过程中,我也会给自己做好计划,一天下来,如果计划提前完成,就可以让自己提前离开图书馆,一个人去跑跑步,放松放松。


一个月任务完成接着下一个月也用同样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这样就能很高效看完书,慢慢的自己的自信也会逐渐建立起来。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有效,但经过几个月的尝试,我觉得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所以做好复习是有必要的,但如何制定复习计划,还要根据大家自己的性格和学习习惯来制定,我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3注重反省自己的复习效果

从长期来看,我会在做下个月的复习规划之前,先对自己这个月的复习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看书时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以及看书的状态。


在反思的过程中往往我会发现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所以看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那么优点我会在下个月的复习过程中继续保持,缺点我会在下个月复习的过程中改进,就这样,自己的复习过程慢慢就会变得高效和有趣。


其次,在每天离开图书馆独自走回寝室的路上,我也会反省自己这一天的复习过程,想一想自己今天的状态如何,有没有浪费时间,思想有没有开小差,就这样一点一滴去规范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接下来的一天有更好的状态。


我认为反思对我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走进复习佳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我也推荐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尽量多多反思总结自己的复习情况,说不定真的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4重视真题

还是拿专业课来说,正式看专业书之前,我把专业书的目录都浏览了一遍,其次把真题中的题目写到目录中对应的章节,这样我看完一章专业课的书之后,就会翻到目录的地方,看看这些真题自己是否都会做,不会做说明自己书还没有看到位,遇到会做的真题自己也十分开心,因为这说明自己看书有效果。


一开始肯定会有对应不上考点的真题,别着急,后面看了一遍书后再重新划分一次,也许不会划分的题目会划分了,以前划分的题目划分错了再重新找到对应的考点,就这样看完一次练习一次对应的真题,一方面既是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练习真题。


因为真题是需要反复练习的,这样一来在后期我就不用特地花大量时间去练习真题,在自然而然的复习过程中我已经练习了真题很多遍,为后面的复习节省了很多时间。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合理正确使用真题,即使大家不使用我的方法来练习真题,也希望大家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正确有效地使用真题,发挥真题的最大价值。


 心灵感悟 

接下来我来讲讲考研路上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个人感受。走过这段心路之旅,本来无论结果怎样,我也应当写下这些属于自己的心灵感悟,但从内心深处来说,我一直在抵触做这件事情。


因为风雨过后,回过头来看,这段路给我留下的记忆固然有很多美好之处,但无法否认的是它带给我更多的是似痛非痛、无法明确描述的感受,因此我从心底去排斥它,不愿再去触碰它。这次决定写下来是因为有心之人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应当写下来,于是就督促自己开始回忆这段备考之旅。


1未来永远是不可知的

每个人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时,都没有百分百把握一定能够考上,因此自我怀疑、害怕担忧都是极其正常的,要接受自己的这种心态,尽量将担忧化为行动,减轻这种心态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这个道理并非是我在刚开始备考时就明白了的。起初我只知道我要考研,但考哪个学校?怎么考?考不考得上?考不上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整日在我心里环绕。


三月底的时候,我确定了自己要考武大,那时我并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力量,也不明白考上武大需要多大力量,我只是定下了这个目标,当然,那时的我非常不自信,非常纠结,非常容易自我怀疑。


后来有一位考上的学姐告诉我她为什么有自信选择武大,听完之后,我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为什么自己就是如此没有自信?为什么自己要如此怀疑自己?为什么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为什么自己就是不能选择相信自己一次?


从那时起,我决定不再将这条路单单视为备考之路,更是把它视为一场与自我的较量,我要打败这样自己都觉得讨厌的自己。因此,可以说从头到尾,我都这样来看待这场考试:我的最终目的是要战胜自己,无论考试结果怎样,只要我战胜了自己我就很满足了,但是我战胜了自己,结果就算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因此后来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来自我怀疑,一方面是因为沉下心来看书让我感到快乐,我便不再也没有时间去怀疑,另一方面我也尽量克制自己不再去想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到了九月份,研友对我说,怎么办?我好怕考不上!于是我脱口问她:谁又不怕呢?谁有信心一定能考上呢?谁又不是在一边自我怀疑一边奋力拼搏呢?自我怀疑太正常了,不必放大这种心态,对于这种我们不可控的不去想也罢,我们可控的就是努力看书。那个时候,我恍然发现我已经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


2成就你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看似不起眼的坚守

考研的生活基本就是泡图书馆,早起到图书馆,中晚饭解决后继续到图书馆看书,但凡是在学校的日子,没有哪一天我不是这样要求自己。


有人会问,寝室难道不可以看书吗?有在寝室复习最后成功考上的例子,但就我自己对自己的观察,这种方式不适合我。所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非常重要,与自我较量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


对比周围同学,我觉得自己之所以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坚守。说是坚守,有点矫情,但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代替它,说白了就是守住内心,不受外界干扰,不让自己觉得别人那样做自己也可以那样做。


一般中午吃完饭后,没有必要的事情,我通常不会回寝室而是直接去图书馆。暑假的时候,一起备考的同学每天中午都回到宿舍,休息到两三点再来看书,休息没有错,偷懒有错。


为了不给自己机会偷懒,我中午基本都是在图书馆休息。或许对于一般同学而言,这并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有严重颈椎病的人来说,趴着休息太难受了,但为了下午有好的复习状态,所以中午还是要趴一下。


刚开始睡不着的时候,我很焦急,因为睡不着下午精神状态就会不好,就会影响看书状态。到后来我学会了自我鼓励,睡不着罢了,但我还是趴着,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反省反省自己最近各方面的状态,想一想那些所谓的人生哲理,想着想着,自己的心就觉得宽慰了,很多时候想着想着大脑也就放松了,或许可以睡着几分钟。


这个过程从头到尾,我都在用理智去克制自己,让自己去做自己内心认为值得坚持做的事情,不随波逐流,避免外界对自己的一切干扰,目的并不是要让自己显得有多么高冷,而是只想尽全力,不让自己最后失败了还可以把原因推到其他方面来骗自己。


当然,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一切看似不起眼的坚持,虽然在当时它们让我感到痛苦,有的让我身心受到折磨,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都是值得的。


3不被认可并不代表你不优秀,被认可也不代表你就优秀。

十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国家奖学金的评选,我落选了,或许是因为对复习的高度关注,我并没有太大情绪波动,反而这件事引导我思考了一些问题。


我没有选上,我就真的不优秀么?选上了的人就真的那么优秀么?我反观了一下身边获奖的同学们,于是我就宽慰了。被定义为优秀的标准太多了,难道不符合其中一个标准就不优秀了吗?我身边优秀的同学太多了,但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问题,难道就可以否认这些同学不优秀了吗?并不。


从前,我认为优秀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做成功,但是现在,我认为优秀的人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做成功,但这不能否认这个人依旧很优秀。所以,就算这次你很努力了,但结果不好,也不代表你不优秀,一方面,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最后结果好坏都没有理由再去责怪自己,另一方面,你依旧很优秀,但你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增强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这件事情。


我周围的同学,但凡真正用心了的,都考取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再来说,如果你平时成绩很好,但考研的时候只是自己骗自己,没有尽自己的全力,最后失败了,也是极有可能。


我身边以及上一届学长学姐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在我们看来平时非常优秀的同学,备考过程中心不在焉,今天睡个懒觉明天溜出去看个电影吃顿饭,后天做点其他事,复习就这样一点一点被耽误,最终考试失败还自己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


学习时间都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如果你的时间要挤出来用来玩的话,说明你的备考是自欺欺人,你根本就没有用心对待考研这件事。因此这些同学往往最后败下阵来,但你能否认这些同学平时优秀的表现吗?不能,这些同学依旧也是优秀的。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自己对尽全力的理解:每个人对自己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拿到一百分会认为自己尽了全力,有的人拿了六十分也会认为自己尽了全力。对于我而言,我只有选择最保守的方式,即一心一意,做到百分百关注,百分百努力,在各方面比别人更严格要求自己,我才认为自己是尽了全力。因此到后来,我已经不再担心最后的结果,因为我觉得这个过程下来,我可以问心无愧了。


4成长: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前面我提到这段路带给了我很多似痛非痛、无法明确描述的感受,我觉得我姑且可以把它称为成长。这段路上,我总是在思考,总是在观察自己,这一点让我学会了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暑假的时候,看完一整天的书后,内心觉得聒噪,我几乎每天一个人走回宿舍,于是那一份孤独成为我放松自己、反省自己的最佳方式。对于我而言,那份孤独已是极致的享受。


后来有段时间,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复习,经常一天下来,没有同其他人交流一句话,但我内心并没有感受到孤独,反而我觉得我的内心很丰富,我会想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或者发发呆,比起讲一些没有意义的八卦,这些对于我而言太有意义了。


一个人,也可以那么坚强,那么勇敢。于是不知不觉中,我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轻易怀疑自己,对自己那样不自信,既然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


结果出来之后,我在备考过程中思考的很多问题最后都得到了回答:一些看似不必要的坚持都是必要的;比起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唯一可控的就是更加努力看书;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样做,做自己能做的最好即可;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减少负面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优秀不优秀,并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你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地自己告诉自己“你很优秀”......

整篇文章没有和题目产生太大联系,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的确是可以用“跌落尘埃中,才能开出胜利之花”来总结的。希望正在奋战的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会有所收获,最后祝愿勇敢为梦追逐的你们竭尽全力,满载而归!


Sherry:文研青年讲师,武汉大学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武汉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实习教师,考研总分400分,专业一121分,专业二129分,专业排名第三,现在文研青年开设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课程,点击链接文研青年2019级汉硕考研复习指导课听课通告,可查阅学姐公开课详情。

文研青年交流群及栏目介绍

中文考研大群:481475839

     武大中文考研群:170231398 

   华师中文考研群:282856438

淘宝店铺:文研青年

CCtalk账号:文研青年

喜马拉雅听:文研青年FM

往期精彩推荐

赴泰国孔院汉语志愿者武大汉硕考研经验谈

2018年武汉大学文学院非全日制汉硕考情分析

2018级汉语语音专题直播课听课通知
2019级汉硕考研复习指导课听课通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