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文研青年文学类考研沙龙圆满举行,你想要的精华都在这里!

文研青年 2022-12-22

2018年7月1日,文研青年线下考研沙龙武汉站于武汉大学三环学生公寓成功举办,十余位武大、华师硕博研究生为考研学子分享复习经验、学习心得,并现场答疑解惑。活动吸引近百人报名参加,最终到场七十余人,包括武大、华科、华中师大、湖北大学、中南民大、湖师、湖二师、黄师等武汉及周边地区高校学生。


考研沙龙是文研青年的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四期,曾帮助过多位学生解决复习难题,成功考入各中文名校。本次沙龙活动专门针对文研青年在2018年5月发起的“2019年中文类考研专业课复习进度及状态调查”而举办,旨在促进研友间学习交流,加强备考学生与在读研究生之间的深度沟通,解决考研学子的复习难题,激励广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考研目标。


在上午的文学类专场中,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郑学长、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Colin学长、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元贞学长、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新生Sound学姐分别同大家交流,从专业知识、复习方法、学习体会、考研心得等方面为考研学生答疑解惑。讲座现场互动积极,原定三小时的分享最终延长至四小时。

首先为大家进行讲座的是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郑学长。他结合古典文论,以中国诗歌为主题,“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将诗歌的起源与内涵娓娓道来,并梳理了自先秦至唐宋的诗歌发展历程。从“兴观群怨”的风雅精神到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及至“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诗歌不仅具有抒情功能,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郑学长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做好诗词记诵。在诗词格律的学习方面,他为大家推荐了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概要》及王兆鹏教授讲解诗词格律的视频课程。

Sound学姐是2018年文研青年会员、2018年文研青年暑期集训营成员及2019年会员群新诗专题研习负责人。今年4月结束考研并顺利录取至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她为大家分享了复习经验与考研心得。她从总体学习规划、各科目复习方法和自身考研经历三个方面出发,鼓励大家坚定目标、全力备考。


在复习状态上,她提醒考生要保持规范的生活作息与端正的学习态度,尤其要拒绝过度焦虑、状态松散与任务拖延。在复习方法上,针对同学们反映的看书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建议大家细读与浏览相结合,理清教材写作思路,抓住各章节所述问题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并积累论据。她还建议考生将真题摘抄到教材目录旁边以把握重点,并一一落实武大版教材的课后习题。

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元贞学长重点解答了跨考学生的学习疑惑,并针对古代文论的复习为同学们提出了具体建议。他鼓励跨考学生不必放大中文专业本科生与非中文专业本科生之间的差别,扎实复习足矣。他建议考生主抓一到两本经典教材,教材是进入一个学科的最快最好的方式,学习某一知识要先将其放入整体的学科语境当中再进行延伸拓展。他还提醒备考武大文学类的考生不仅要学习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讲演录》、《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还应关注李老师的《文化关键词研究》。

文研青年创始人之一、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Colin学长为大家带来文学专业全程备考导论。


Colin学长结合参考书目与历年真题详细介绍了影响数届考研学子的“三支笔”笔记法与“图书馆漫步”拓展法。由于文学院参考书目众多,考生难以对所有科目进行详细的书面笔记,就需要在阅读教材时进行重点勾画,而每一遍看书时考生的关注点都会有差别,因此每一轮复习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就尤为重要。图书馆漫步则是缓解日常复习疲惫、开拓知识视野的好方法。考生可利用茶余饭后的碎片时间在图书馆文学区漫步,随意翻阅专业书籍,通过浏览书籍目录、序言、正文、后记甚至标题都会大有收获。


讲座最后,Colin学长同大家分享了海德格尔的《思的经验》,他说,文学学习就是孤独的自我灵魂与生命相遇的过程,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享受这种感觉。

讲座环节过后,四位学长学姐为到场听众进行了答疑,数十位学生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以下为精彩问答摘录:

考生一

同一学科多个版本的教材如何阅读?是要一本本全部看完,还是主要看一本,其他版本略看呢?各个版本放在一起我感觉有点乱。

在复习精力足够的情况下,当然建议你全部看完。若时间实在有限,可以选择一本教材作为主打教材精读,其他教材用来做知识补充。文学史教材服务于学科体系建构,具体的知识点需要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

文研青年学长A

考生二

我在大量阅读作品之后,脑海中的内容非常庞杂,对于读过的作品讲了什么没有深刻印象,是否需要结合教材、作品评论做笔记整理呢?

其实你提出的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既然你在大量阅读作品之后感觉杂乱,当然需要进行整理。

文研青年学长A

考生三

请问复习外国文学的时候,东方文学应该怎么复习?

就武汉大学考研来讲,东方文学首先需要关注日本文学和印度文学,如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石黑一雄、泰戈尔等;其次,希伯来《圣经》文学、纪伯伦、诺奖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等也应关注。

对于其他院校,则根据院校老师研究方向确定重点。如北师大考研,在把握基本的重点之外,还需关注韩国文学、越南文学。

文研青年学长A

考生四

古代文论的三驾马车怎么看?

先从《中国文学批评史》开始。专业学习其实就是系统学术训练的过程,作为跨考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学科特点,把自己放入学科语境当中。

在有了批评史的逻辑框架之后,再将细节知识定位到文论发展脉络中,进行拓展学习。李建中老师的《文心雕龙讲演录》、《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文化关键词研究》在建立学科基础后学习。

文研青年学长B

考生五

我本科使用的是“马工程”教材,我感觉很好懂,然而现在看曹顺庆老师、刘象愚老师的比较文学教材却看不太懂,我要怎么权衡这几类教材?

复习应当以知识学习为中心,不必过分迷信教材,将推荐的教材使用好已经足够了,其他教材可以作为补充。就考研而言,推荐曹顺庆老师的《比较文学教程》;若要深入了解,推荐陈惇《比较文学概论》前半部分以及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文研青年学长A

考生六

我本科读的是新闻专业,现在面临专业实习与考研时间冲突的问题,如果不去实习,我担心考研结束会面临升学、就业两头空的困境,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这是你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学长学姐没有办法替你们做决定。但复习时间是很宝贵的,想要两头兼顾非常困难,建议必须实习的同学把握好暑期复习时间,开学后尽量选择时间短一点的实习,留出更多复习时间。

文研青年学长A

考生七

作为跨专业考生,我想知道怎样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的专业基础与该专业学生达到同等层次?

我本身是跨考学生,我当时复习是由元典而及教材,因此走了付出了很大的时间代价。

目前当以应考为主,从教材入手,适当拓展、积累。

文研青年学长C

首先,这是一个伪命题,要想短期内达到三年专业训练的效果是不大可能的。

其次,作为跨考学生,没必要过分夸大跨考的劣势为自己施压,大部分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学业素养不见得比非中文专业的同学高出多少,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复习足矣。

最后,对于跨考同学来讲,抓教材是进入该学科的最好最快的方式。本专业与非本专业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系统的学科训练,选择一两种经典教材进行学习可以弥补这些。

文研青年学长B

考生八

我读完作品并无太丰富的个人阅读体验,像《神曲》等作品,我虽然读了,却没有感觉,对此我感觉很失落,学长可不可以给些建议缓解一下我的这种心情?

作品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除天才之外,我们很难保证对每部作品都有强烈的共鸣,更何况有的体验还是误读。我初读《神曲》也没有什么感觉,这部分源于中西文化背景的隔膜。我们普遍认为,《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歌德则认为《玉娇梨》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实你的情况是正常的,多结合教材和作品评论理解即可。

文研青年学长A


文研青年自2013年始就多次举办文研青年读书会、出国留学经验交流会、考研考博交流会和学术沙龙等(如活动回顾 |文研青年考研沙龙武汉站03期成功举办活动回顾 |文研青年考研沙龙武汉站02期成功举办)活动,丰富了在读中文硕博研究生学业生活,促进中文研究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文研青年认为,在目前学术体制化、人文教育普遍低落之时,一个由中文硕博自发组织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有其必要性,有利于研究生开拓视野,促进学业的深度交流,文研青年所组织的活动也证明了这一点。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许多同学独立复习自主性较差,复习效果不够理想。更为重要的是,在即将结束第一轮复习进入第二轮深度复习之时,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进行复习方法和策略的转换,这有可能使得2个月的复习事倍功半,使得考研复习前功尽弃。本次活动带动了广大中文研友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暑期复习方法的转换与调试,增强了暑期自主复习效果。文研青年负责人表示,将在以后保持线上课程的同时,加大相关线下活动的组织,尽最大可能地服务于广大中文类学员,也请文研同学们抓住机遇向各位学长学姐请教哦。


往期精彩推荐

推荐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所考研参考书目,文研青年独家整理推荐

推荐书目 ||文研青年2019年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推荐书目及真题解析简介

作品必读 ||外国文学考研作品必读,文研青年独家整理推荐

作品必读 || 中国古代文论必读作品目录,文研青年独家整理推荐

作品必读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必读作品目录,文研青年独家整理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