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速递 |借光前行,功不唐捐:22年武大文艺学高分上岸经验(七千六百字)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文研青年2022年凌云全程班学员,本科武汉某双非一本院校中文专业,一战武大文艺学失败(350+),二战未变目标,最后初复试均第二上岸。虽然最后成绩远不及第一名学霸,但至少有两年份的成败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先晒个成绩单~
一、备考规划与复盘
01 时间规划
在我看来,考研尤其是二战最困难的部分不是学习,而是人与自身思想无休止的战斗——也就是所谓“内耗”,而规划复盘则是打破僵局的终极利器。清晰的计划和定期复盘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全程有“计”可循,从而极大程度避免无谓的内耗。
例如,对我个人而言,除了寻求前辈的针对性帮助,最有效的避免焦虑方式就是依照日程本对当下进度点进行复盘,这种复盘形象来说类似地图导航软件“重新规划路线”的行为。
我备考时间规划的具体思路就是:年→月→日。它们分别对应:一年所要达成的目标(可具体到各科各部分成绩)、每个月所处的复习阶段(通常分三轮复习)、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时间规划只是立下一个大致的坐标,更重要的还是依据具体进度再不断定时回头复盘调整。
(时间规划)
02 自我复盘
当因实际与计划产生差距的焦虑产生时,就是复盘的最佳时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计划本质上只是主观预设的目标,它依赖于个体的实践行为而生效。认清此点,那么复盘的前提就是切勿陷入求全责备的负面心理,而将重点放在行动本身,也就是迅速分析情况,重新规划路线并付诸实践。
如何复盘
虽然具体方式因时势和个体情况而定,但大体上各个复习阶段的侧重是有所不同的。
前期准备阶段可能更多出现的是适应高强度备考问题,因此该阶段可在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上多多尝试磨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更需要的是具体可行的任务安排和可视化的激励效果。以我后期最紧张的冲刺阶段为例,该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原先抽象化的“x轮复习”可能无法付诸实践,很容易陷入“无头苍蝇”般东西乱撞、贪多嚼不烂的焦虑式复习状态。
我的解决方式是:立马将计划以日期为单位,5~7天为一轮进行任务安排,每一天任务落实到具体重难点知识版块,然后将其可视化(作手机壁纸或贴在书桌前)增强任务感,由此既相对克服了焦虑也大力规避了后期“贪多嚼不烂”的误区。
(冲刺规划复盘)
复盘常见问题
❖ 学习方法是否极简高效,比如抄书式笔记/导图、无重点的专业拓展;
❖ 学习规划是否符合实际,比如高估自身的阅读速度、专注时长,或者机械地贪多而嚼不烂;
❖ 学习实践是否有效努力,比如注重学习时长的成就感而忽视内化的知识容量、注重精致的表面工作步骤而忽视每一步深度思考的过程、重视输入式理解而缺乏输出式表达
提高自我觉察意识,
在实践中有的放矢,
相信一定能获益颇多。
二、公共课
政治和英语分别是76、80,投入和收获比例在合理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公共课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高分的公共课搭配正常发挥的专业课极大可能冲上400+,尤其是对于武大这类7:3初复试占比的院校,是非常占有优势的。
01 政治
一战是徐涛精讲班+肖爷套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66。二战考虑到专业课占比基本没听课,主要是红果研思维导图+肖爷套餐+腿姐押题,每天复习基本控制在1~3小时之内,以肖4发书时间为界分前后两期(最晚9月开始),具体复习分三部分:
● 前期1000题:买了红果研导图,直接先刷选择题,刷完一章对应导图消化一章,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去b站搜关键词弄懂(比如让本数学渣深恶痛绝的经济部分),然后反复刷,大概刷了2-3遍(重点章的错题会刷4-5遍),常错知识整理并定期复盘;
● 后期肖8肖4+各机构时政选择题:选择题1000题打好基础后,就重点掐表刷了肖8肖4、米6、腿4选择题,后者更符合考场的考察模式。
● 时政大题部分主要跟腿姐带背+大题预测:带背主要针对基础理论巩固,押题针对重点应试时政,扎扎实实地结合记背是可以基本踩全大题知识点的。
● 最后,据说米鹏押题今年特别准,所以学有余力的话可以眼熟一下其他老师的预测,但其实跟哪位政治老师都差不太多,差距还是在对知识的有效吸收上。
(政治复习)
02 英语
绝对是投入和收获成正比的一科,把真题研究透彻即可。具体需按题型、分阶段反复刷往年真题,建议从05年开始,先做早年的题熟悉手感,重点吃透2010年之后的真题。
顺带一提个人情况是:本科英语擦线过六级,一战66分(踩武大线),失败复盘时发现主要问题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精细的复盘。
于是,二战英语系统分为“单词+阅读+完型+作文”四大块(其他题型后期冲刺即可),全程计时做(增强考场意识),最后80分,具体每块安排为:
①单词全程背,我前期用【墨墨】背完了重点词,这里需要建议的是,基础和我差不多的话,建议用软件只背重点词,剩下的基础词靠阅读情景记忆巩固,(因为很多情况会考察基础词的一词多义而非基础义,而软件无法保证个人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否则艾宾浩斯曲线机制会让你背到怀疑人生;后期主要边做阅读题边用【欧陆词典】查词(强烈安利该App),再用欧陆自带的记词功能早晚背已查词汇。
②阅读是拿高分的关键,我英语上80很大程度是因为阅读基本全对(有一题答案存在争议)。阅读的重难点就在于:词汇+技巧+长难句,攻破方式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做好每篇的“细读”(尤其是10年以后的)。做阅读前先留近两年的题作后期模拟,再从05年开始逐一刷题和细读。刷题部分,目前尝试最高效的流程是:
速览题干标出关键点→对应原文做题→参考【黄皮书】全篇细读+查背生词(顺便积累作文词组)→归纳错因(前期建议做完一年就搭配一节【唐迟】“阅读的逻辑”网课,潜移默化中就会找到阅读的神技)→定期重刷。
作为参考,一篇阅读精读下来我的试卷是这样的。把上述的每一步都做好,我认为阅读就基本没有问题了。(ps:我是参考@空卡来整理归纳错题题型的,后期直接按照该题型表来反复刷利于培养题感。另:善用考研公众号)
③完型保证5分以上,强烈推荐易熙人老师,照例先掐时间做再听网课,然后定期反复刷,我就是这样坚持下去,从5分提到最后的7.5分。
④作文主要靠阅读中积累的语感和词汇(多写短句为佳),结合潘赟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和黄皮书的范文,分主题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最后冲刺时再强化背诵就好。
顺带一提,英语是所有科目进步空间最大、成就感最高的一科,过程中必定会因为掌握不了题感而备受煎熬(这时我会不断默念唐叔的“慢慢来比较快”),但是咬牙坚持走过一段路再回头重做时,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
(英语复习)
“
wenyanyouth
公共课小结
总体依循“自检输出→重点输入→反复巩固”的套路,是我认为最高效的方法了。时间安排方面,前期扎实打好基础,后期每天控制2-3小时内,剩下时间全留给专业课冲刺。
三、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没有什么捷径,主要还是需要砸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理解输入和表达输出最好同步进行。
结合个人经验来看,首先,切忌仅仅是“看”书/“听”课,而缺乏有意识的思维加工和自检。再者,始终以“应试”为导向,全程注意搭建好知识框架,围绕知识重难点(主要是真题)适当发散,再以点带面还原至文脉系统串联起其他知识点最佳。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复习时刻既要避免“贪多嚼不烂”的误区,也要避免一个知识点钻牛角尖,一切以应试答题为指向。
01 参考书目
包括重点教材、延伸专著、文研资料复习思路是以一本教材目录为纲,以重难点知识为核心,辗转多书来整理归纳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当然此法的缺点是如若前期基础不扎实,可能耗费极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因此并不适用基础阶段。但如若前期(9月前)做好基础工作,该法会极高效地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里贴出的参考书只是我个人实际体验的重点推荐书目,其间阅读的杂七杂八的其他资料忽略不计(以各人兴趣点延伸就好),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
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本为主,同名马工程本、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北大版为辅。
资料:鲁小俊《中国文学史同步辅导与习题集》、武汉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专著:选读了陈文新《明清小说名著导读》、鲍鹏飞《中国人的心灵》、《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等。
现当代文学
教材:以《三十年》为主,辅以樊星《中国当代文学》北大版、朱德发《中国现当代文学500题解》。
专著:推荐许子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正巧读了穆旦卷几篇然后考了)、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许子东现代文学课》、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等。
教材专著主要因为自身该科目基础极为薄弱,所以读得相对多且杂。
外国文学
教材:以涂险峰《外国文学》北大版为主,辅以马工程本、郑克鲁本。
资料:《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专著: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布鲁姆《西方正典》等。
该科更多考察文本熟悉度和一些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点,所以建议重心还是放在原著阅读上。
中国文论
教材: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武大版+北大版)为主,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胜在范畴史,建议二轮以后看)、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高文强《中国文论经典导读》为辅。
专著:精读李建中《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和《文心雕龙讲演录》、童庆炳《三十说》,选读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袁行霈《中国诗学史》。
西方文论
教材:马新国《西方文论史》+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为主,辅以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休闲时推荐b站听听杨宁老师的课程。
文论部分其实都是绝对的重难点,尤其是西方文论,所以我尽量精简了教材的选择,重点放在具体知识板块的理解和输出表达上面,最终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复习资料,复习主要靠自己的笔记完成,具体方法后面会详细介绍。
文学理论
教材: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人大版为主,辅以王先霈《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
针对历年真题考察点和个人具体情况,个人并没有看太多的文学概论教程,而是重点放在巩固中西文论基础上,最后冲刺阶段才有余力借童本来融汇二者巩固知识。
当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和中西文论同步进行,最好再活跃调动文学史知识结合复习,效果绝佳。
(教材和笔记)
02 真题运用
原则上以真题考查为纲,但不限于真题的考察范围。
前期复习建议把先真题直接抄录在主要教材目录上,直观提醒自己复习重点。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思维能力,先自行思考答案,再参考文研资料理解。
最后冲刺阶段,就建议开始定期抽题掐表自检,不管写成什么样子,一定要逼自己写满写完。
这里插话衷心感谢文研这个平台,我不仅在此拥有了很多优秀耐心的前辈,对我的专业学习和心理建设作出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找到了互相鼓励的好研友们,在后期互相监督学习、交流经验,经常半夜为了一个小问题各自找资料和观点讨论学习。因此诚如标题所言,我正是“借光前行”才有了今天的欣喜收获。感恩。
回到后期自检,最好做完后找专业人士指导提点,如此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提升意见,更有助于适应实际考场。
03 学习方法
原则:复习永远要以个人理解和自主表达为根本目的,任何方法都服务于最终个人的输出表达,重点在思考和行动,而非方法论的选择。
1. 习题集笔记法→针对文论部分
首先非常感谢去年上岸的文研青年星帆学长“习题树”法的启发!我二战文论部分主要就是通过做“习题集”的方式进行复习。因为文论考察往往由小见大,极重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考场上需要考生对关键术语以自己的语言和理解作出阐释,而不像文学史能够灵活运用大量元典内容辅助说明。
因此文论复习时应重在理解和自主阐述,需要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争取能够做到围绕一个关键词迅速发散到理论内涵、思想背景、影响源流,甚至还要着眼于中西比较视阈进行体系化分析(如22年的中西阐释学比较题)。
于是我的“习题集”复习方法是在一定的前期泛读基础上:
①参考真题和教材习题(最好是目标院校老师的教材课后题),自主罗列考察点,整理成问题;
②以问题为导向,一本教材为主、轮转其他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教材、专著、论文)重点选读,用自己的话写出答案;
③定期复盘,遮盖答案自主回忆复述。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答题思路和灵感,因此不要吝啬纸笔和时间,多看多想多写,不断回头补充完善自己的笔记,在反复的回看思考中,即使不去刻意背诵也会印象深刻的。
补充说明,文学史复习推荐以简单的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即可,否则自己做笔记很容易陷入抄书的误区,可以直接在教材或资料旁边写出个体心得和拓展阅读的补充,重点在元典阅读,可配合画画人物关系图和故事梗概加深印象。
顺便,虽然很不想跟风网络热点,但是忍不住提一嘴文研的夏衍老师真的是我——的——神!(也应该是文研同学的共识了吧hh)因为一战我本科外国文学真的不行,加上后期时间紧张只跟完了他的冲刺课,最后居然120+。
2. 自言自语学习法(费曼学习法的平民版)
实际上就是输出表达的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自主问答、阅读吐槽、佳句诵读等。虽然手法粗糙,但是能够极大程度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乐趣,规避盲目地看字而不思考,并且加深学习印象。
以我为例,今年古代文学大论述考到“隋唐之际的文风改革”,对我而言难点就在于唐朝尚可一说,但隋代确实是知识盲区。此时原来自言自语的零碎回忆帮助了我,就是当时偶然看到李谔给隋文帝上奏的一句“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因为觉得形象生动就有意多默念了几遍,结果就记住了,由此着笔联系齐梁文风之弊和初唐陈子昂为代表的文风改革等知识完成了论述。当然这只是针对知识储备不足情况的应试技巧,只是保证避免出现无话可说而大量失分的情况。
同理,在读书软件上积极评论、网课上积极互动、前面提到的习题笔记法,也都是类似有效的输出表达练习。
3. 口诀记忆法
科学来讲就是“组块化记忆”,因为人脑短时记忆能力有限,所以将知识点浓缩成关键词能够剩下大量慢慢回忆小论文的时间。
口诀包括但不限于谐音、首字母助记,越有趣越能增强印象,从而提高抓取信息的速度。譬如22年简答考的康德“天才”说,刚好我当时无事编了一个“天才独(独创性)犯(典范性)贱(鉴赏力)”的歪口诀,所以结合常考的康德文艺观及其思想源流,我迅速写完,为后来的大论述和文学评论预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当然,口诀主要针对的是应试时间有限前提下、对非重点知识的记忆,情况允许时尽量还是要统筹兼顾、扎实基础,才能在考场大力输出。
(习题集笔记法)
“
辅助软件:
①【微信读书】关键词索引法(强烈推荐!!!),复习中任何想要多方面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信读书的搜索功能实现。输入关键词,点“全文”搜索,它就会立刻给出相关书籍对该词的表述。同时也可以迅速在元典中检索到关键词所在页面。我就是按照此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和专著拓展阅读的。非常省时省力。
②【anki/闪卡/anki备忘录/Markji】等助记软件,适合后期公共课记背。
③【marginnote/notability】等笔记软件,前者方便边阅读电子书边制作导图,还可制作记背卡片辅助记忆;后者主要用于网课学习笔记,可直接扫描课件批注,省时省力。
(app截图)
04 答题思路
基于但不粘滞于教材表达,最好能形成自己的逻辑框架。大体来说,概念阐释类题基本答题框架包括:背景-内涵-影响,而文本分析类则重点放在:内容-形式-意义。
其实文研也会针对各种题型和科目详细指导答题技巧,这里我主要重点是强调形成自己的答题逻辑和思维惯性,该项工作我主要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教材逻辑表达以及习题集式的笔记实践来完成。多说无益,以我回忆我当时自己634真题的答题思路供大家参考吧。(当然只是一种参考,实际分数摆明我还有诸多不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答题思路)
小结:
前文我多次强调“输出表达”,正是源于我一战切实的失败经验,当时我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在知识的吸收上,而忽视了将知识和自身语言表达习惯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因此贪多嚼不烂,最后甚至重难点都没复习完就上了考场,导致“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的窘况。借此我才深刻理解“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语言之难,所以二战“习题集”方法,的确是针对我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
综合以上方法,我也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死记硬背上,而是藉由思维的发散和交互逐渐内化知识,当然过程未免痛苦焦躁,然而也有人文学科自身带来的隐秘欣喜,所走的每一步,都的确会最终反馈于自身。
诚如莫泊桑言:“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送给在座各位望共勉。
四、关于复试
今年由于疫情又改成了线上复试,取消了通常的笔试环节,只考察英语口语+专业问答,其中穿插随机互动,基本根据你所回答的内容而定(因此也切忌给自己挖坑),整体氛围就类似严肃而不失活泼的聊天,文院老师都很温和地引导回答,因而不必太紧张。
开场先是简单的寒暄,我根据前辈经验准备了一个1分钟内的自我介绍,正好用上,介绍突出个人特点和来历即可,切勿过长影响正式问答时间。然后老师直接英语口语提问,这部分建议提前准备多个常见问题再熟练化用即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家乡特点、本科情况、考研情况、兴趣爱好等。
接着就是抽签决定的专业问答,文艺学是中西文论各一题二选一,难度介于基础教材和研究专著之间。开始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因为我当时以为老师会默认给半分钟思考时间(因为看了一些复试话术视频),所以我选完题就不假思索地、自以为很有礼貌地跟老师说“谢谢老师!请给我一点儿思考时间”正欲打草稿(谁给我的勇气!)
结果全员尴尬笑场告知我时间不够,于是我迅速道歉、边答边想才化解该插曲。这里有一个答题小技巧,在时间不足思考不成熟的情况下,先从理论背景着手过渡,然后就能在回答中逐渐回忆起理论内涵框架,从而切入分点的正式作答部分,最后介绍其影响和意义,最好能够有一点点自己在复习中的观点,体现个人主动性的思考能力。
很快20分钟过去,关掉视频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讲到嘴巴干到动不了了,而在此之前,我都害怕自己无话可说而冷场。所以复试一定要相信自己,带着礼貌和冷静去正常应对就是超常发挥了。
五、关于文研和其他
感激,还是感激。若让我回顾备考全程,我第一时间所想起的绝非某些弥漫着焦虑情绪的夜晚,而会是因和研友讨论问题而忘掉时间的聊天界面,是木夕老师每节课后的“鸡汤”和模考分析的超长语音,是Colin老师冷静专业的备考建议和问题解答,也是温柔的珈青老师在我的评论作业后面附注“我能识别出你独特风格”的特殊鼓励。
我固然不是文研最优秀上进的学生,但却有幸收获了太多体贴温柔的学习经验和人文关怀。所以感谢文研平台所给予的帮助,也感谢家人朋友的无声支持,最后也感谢自己始终不甘心的努力。幸好,功不唐捐。
(复习碎片)
往期精选
往期研情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可了解以下内容:
会员详情:回复“会员”
课程详情:回复“全程班”
(28所院校已上线)
保研课程:回复“保研”
23先导课程:回复“先导班”
阅读原文,锁定文研青年cctalk课程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