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专题 |北岛:呼唤历史的“回答”
北
岛
北岛(1949—),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著有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时间的玫瑰》《青灯》和小说《波动》。
北岛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 年成为建筑工人,后做过翻译和编辑等工作。1970 年受到朋友诗朗诵的触动,开始写作。与当时“一切向前看”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比,无论是新诗写作还是小说写作,北岛都是“向后看”的、与主流意识形态“反向”的。
1978年,北岛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其笔名正是芒克所起,一方面,其时的北岛刚刚出版诗集《陌生的海滩》,诗歌中充满海岸、岛屿、灯塔、船只等意象;另一方面,在芒克看来,北岛作为南方人,常居北京,外表冷酷、独立,“北岛”与其人格外契合。
1989年以后,北岛因故移居国外,在欧美各国长期旅居并进行创作。2007年,北岛定居香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结束了漂泊生活。
2004年,北岛的散文集《失败之书》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是时隔15年北岛首次在大陆出版书籍,此后,北岛在国内的文学活动多了起来。
北岛的主观情感与现实世界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他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一方面,他的诗歌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歌显著的艺术特征。瘦硬奇崛的诗歌意象创造,象征、通感,“蒙太奇”等手法的广泛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的使用都使其诗歌具有冷峻的风格、坚硬的质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本期诗歌赏读将以《回答》、《迷途》、《履历》走进北岛的朦胧诗歌。
01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选自《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赏读:
《回答》创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
正如诗歌标题所展示的那样,它是心灵觉醒的一代人对历史的响亮回答——他们决绝地控诉、拒斥着所经历的荒谬、动乱的文革时代,激烈地反叛着黑白颠倒的现实世界,又急切地渴求着未来生活的转机。
诗歌第一节起笔铿锵、直入主题,在两组充满悖论的形象的对比中对黑白颠倒的现实进行了冷峻地嘲笑,墓地、死者等与死亡相关的意象更赤裸裸地揭露了历史的罪恶。第二节则使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继续对现实世界发出拷问。中国早已摆脱古旧的面影汇入现代文明的大潮,却依旧没有洗刷漠视人权、破毁文明的历史浮尘。
诗的三、四、五节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英雄气质。主人公化身历史的审判者和社会的反抗者,带着判决书、绳索和身影向主流权威发出挑战,四句“我不相信”采用铺排、呼告的手法,以雷霆之势高喊出对当权者谎言的怀疑和对公平正义的肯定。第五节创造了两组恢弘的意象,表现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人类殉道者的责任和担当。
结尾冲淡了前文的紧张激烈,情绪恢复平静,在一组跳跃的意象联想中,诗人拾起了对五千年文明、未来世界发展的信心,表达了冲破黑夜的一代人对光明的向往。
02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选自《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赏读:
寻找是朦胧诗的重要主题之一。这首《迷途》从头到尾以一个个意象串联起诗歌的情节脉络,用象征主义的方法讲述了一段在森林中迷路的经历,形象地展现了追寻路途上的迷惘心境。此诗一反北岛诗歌冷峻、坚硬的批判风格,沉吟着神秘、幽深的调子,显示出朦胧诗的晦涩特征。
一般看来,“鸽子的哨音”是和平、光明的象征,起首以“鸽子的哨音”开始这段迷途,正表明诗人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感到了迷惘。“高高的森林”、”“迷途的蒲公英”、“灰蓝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如梦似幻,既是这片“象征的森林”里的实景,也是诗人迷惘之下生出的心象。
结尾“我找到了你”与开头的“我寻找着你”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封套结构。从字面来看,“深不可测的眼睛”是迷途中的诗人在水里的倒影,然而,眼睛里会有什么呢?也许仍是深深的迷惘。这样,在圆圈式的循环中,传统的“追寻—获得”模式遭到解构,迷惘的情绪愈加浓厚了。
03
履历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到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了
纠缠着,象无数个世纪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到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选自《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赏读:
这是一份文革时期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履历,它完整地记录了北岛及同时代知识分子对文革由盲目追随到怀疑否定到毅然反抗,又因为环境的极度压抑而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失败过程。
广场是革命潮流的集散地,“我曾正步走过广场”,“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表明诗人过去一度对文革有过热烈的拥护、信任与期待。然而,疯狂、荒谬的现实让他看清了这股历史逆流的实质,在束缚自己的“栅栏”之外看着那些思想僵硬、麻木冷漠的文革卫兵。“盐碱地似的白纸”象征着被革命运动破坏殆尽的文化,正是从早被毁坏的文明处,诗人找到了复兴的理想。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一方面表明诗人在艰难的生存处境中找到了理想,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这理想的不切实际。当诗人带着满腔赤诚高呼“万岁”,“胡子就长出来了”。“胡子”是岁月生长的痕迹,暗示了诗人一旦发出不同的声音,就遭到困苦的命运。
在高压的环境下,“我”失去了高呼真理的机会,只能在表面妥协,与时代的偶像们“结成亲眷”,面向传统开战,在书堆里讨论文化的走向。“星星”与“小钱”是截然对立的一组意象,前者象征真理的光芒,后者却是肮脏世俗的代言物,一句“倒卖”是诗人对“偶像们”的嘲讽,也是自嘲。
失败后的诗人带着最后一丝力量,向着浓浓的黑暗开出致命一枪。“倒挂”是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惩罚,“墩布似的老树”象征着枯死的思想。现实的反抗黯然失败,对未来的一眼“眺望”则成为这一代人的憧憬。
推荐参考书目
1.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2.龙泉明主编、赵小琪副主编 ,《中国新诗名作导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更多专题整合请关注文研青年学科通开班暑期课程
文研
往期精彩
文研
往期研情
23年最新研情
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可了解以下内容:
会员详情:回复“会员”
课程详情:回复“全程班”
保研课程:回复“保研”
23先导班:回复“先导班”
阅读原文,
锁定文研青年cctalk课程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