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作者研究 | “打工妈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基于“打工妈妈健康关爱行动”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和建议

协作者云社工 协作者云社工 2023-06-0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分享精彩瞬间



       每个女性的健康都关系着一个家庭和民族的未来。肩负多重角色的打工妈妈尤其如此。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协作者)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服务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也是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自2016年发起“打工母亲健康之路”服务以来,协作者持续关注和服务打工妈妈健康。

        2021年10月,协作者联合美年健康集团发起“打工妈妈健康关爱行动”公益项目,在为“打工妈妈”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同时,进行调研和倡导,探索针对流动妇女的公益服务及健康教育模式。

        本报告即是项目的研究成果,围绕打工妈妈的基本情况、健康自我评估、职业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健康管理及保障等五个方面评估打工妈妈的健康状况,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打工妈妈健康服务的具体建议,以期呼吁各方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打工妈妈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设有利于打工妈妈及家庭健康发展的环境,回应打工妈妈健康需求。


“打工妈妈”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基于“打工妈妈健康关爱行动”的社会工作

服务需求评估和建议


协作者课题组


一、为什么关爱打工妈妈的健康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既是城镇化的主体,也是经济建设的主体。然而,长期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导致了社会公共服务与城市化速度的不平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多数农民工进城主要从事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职业病多发的低端行业,他们所面临的健康风险高,加之医疗保障和公共健康服务缺位,导致其健康权益更容易受到损害,也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在全国28560万农民工群体中,女性占比34.85%。按照79.9%的配偶比例推算,有子女的流动妇女(简称:打工妈妈)的数量至少是千万级别。数据分析显示,男性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略好于女性流动人口。流动妇女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着其个人的生活质量与经济生产力,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流动背景下,外出务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和家庭地位,但同时也影响其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在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下,女性普遍承担着抚育子女、料理家务和照顾家人的主要责任,在家庭化迁移的驱使下,子女随迁也加重了流动女性的负担,阻碍了女性的劳动参与和职业发展。协作者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也发现,受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和家庭观念的影响,打工妈妈不是不了解、不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照顾家人等原因而选择牺牲自我健康。由于流动女性的收入一般低于男性,当家庭拥有有限的体检或保险等健康资源时,作为非主要劳动力的女性往往并不是享有者……


在此背景下,协作者认为,打工妈妈是流动人口健康公平问题中相对更弱势的群体,其健康状况亟需得到关注。如何针对性地维护包含流动妇女在内的流动人口的健康权益,并保障其在城市生存发展的竞争力,对实现全民健康及新型城镇化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自2016年发起“打工母亲健康之路”服务以来,“协作者”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关注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机构、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持续关注和服务打工妈妈健康。2021年,结合由中央财政支持协作者实施的“以个案管理为本的困境儿童及家庭救助与赋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协作者联合美年健康集团,发起“打工妈妈健康关爱行动”公益项目(简称:关爱行动),通过开展打工妈妈健康体检、咨询与健康能力建设等关爱服务,提升打工妈妈的健康水平、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关爱行动同步开展研究,以期倡导和支持更多的力量关爱打工妈妈健康,本报告即是关爱行动的服务成果之一。


二、如何开展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目标


本调查以“打工妈妈”为主要研究对象。“打工妈妈”,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曾经或年内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已生育过的女性劳动者。


通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1. 了解打工妈妈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管理意识及能力;

  2. 识别打工妈妈的主要健康需求/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3. 为打工妈妈健康关爱服务提供具体、有效的专业建议和指导。


(二)理论基础


首先,基于社会工作的角色理论视角,本研究通过了解及分析打工妈妈在就业及照顾家庭中的角色行为及冲突,理解社会角色是如何影响及塑造打工妈妈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的。


其次,协作者认为打工妈妈的健康状况受到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层面的多因素的影响。基于社会工作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结合打工妈妈在社会系统中的状况,分析其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行为,并从系统的视角,提出具体服务建议。


再者,依据增强权能理论,在识别和更好地理解影响打工妈妈健康因素基础上,在服务建议中,协作者将注重识别和发掘打工妈妈在健康管理的潜能,协助其促进个人健康意识觉醒,获得能力以及提升打工妈妈群体健康水平的集体行动意识。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性研究。2021年10月-2022年1月,研究课题组在珠海、青岛和北京三地针对接受关爱行动中的体检服务的207位打工妈妈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问卷设置了55道题目,主要围绕打工妈妈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与健康、工作情况与健康、健康自评情况和健康管理及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2021年11月-2022年1月,协作者结合年龄、职业、子女情况等信息筛选了其中10名具备代表性的打工妈妈进行了访谈。此外,基于打工妈妈体检数据分析,本研究进行汇总解读分析。


三、打工妈妈的家庭情况与健康


(一)打工妈妈的基本信息


1、打工妈妈平均年龄42.45岁


打工妈妈最大年龄是66岁,最小年龄是24岁,平均年龄是42.45岁。


图1-打工妈妈年龄


研究发现,流动人口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健康者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身体不健康者不断上升。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受劳动损伤、自然衰老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健康状况会呈恶化趋势,31岁及以上农民工整体健康状况不如城镇务工人员。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较于城镇务工人员,打工妈妈面临着较高的健康风险。


2、打工妈妈趋向就近就业,跟随亲戚、丈夫外出打工 


图2-打工妈妈户籍


在北京的打工妈妈主要来自河北(16.22%)、河南(16.22%)和山西(13.51%),在珠海的打工妈妈主要来自广东(62.5%)和湖南(17.05%),在青岛的打工妈妈主要来自山东本地(78.05%)。可以看出,打工妈妈更趋向于就近就业。


打工妈妈在外出务工时主要受到家庭影响,包括第一次外出务工一般是跟随父辈家庭的亲戚,在结婚后外出务工主要是跟随丈夫流动。


我小哥他们觉得我在家里干农活没有出路,想让我过得好一点,就让我去学电脑,是因为在北京大家使用电脑挺好(挺多)的,后来我就去学电脑培训,培训完我就到北京来了,是小哥带我到北京来的。

——个案10


流动妇女虽然通过外出打工逐步获得了主体性,但在结婚之后,打工妈妈更多以丈夫、孩子为主。家庭本位、从夫居的传统父权制家庭形态的适应性,一般是以家庭成员中的弱势者承担风险成本为代价的。比如个案2的打工妈妈,尽管过往因为种菜而患有风湿病,但为了偿还家庭债务,选择和丈夫一起继续种菜,继续承受其工作伴随的健康风险和伤害。


2010年我和我老公主要是在广东中山种菜,到2012年的时候,我生二胎就跑回老家,后来家里欠了几万块钱,没办法又和孩子爸爸一起来广东这边种菜。

——个案2


3、打工妈妈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学历以下为主


打工妈妈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以下为主(75.37%)。打工妈妈未能上学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并且在当时家庭资源无法支持所有子女上学的情况下,作为女性的打工妈妈在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选择了辍学。


图3-打工妈妈受教育程度


我结婚的时候18岁,那时候都是家庭包办婚姻,一毕业父母就同意了。1994年我初中刚毕业,高一没有念完,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穷)的原因。

——个案7


受教育程度和女性农民工健康有正相关关系。缺乏教育可能会导致女性就业机会减少,不易获得有利于女性及家庭健康的基本信息。受限于教育水平,打工妈妈获取健康资源的能力较弱,存在的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比如访谈发现,打工妈妈虽然觉得健康很重要,但是对健康资讯关注的很少,因为“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从哪些渠道关注,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看”。


(二)打工妈妈的家庭情况和居住环境


1、已婚的打工妈妈健康自评状况相对较好


打工妈妈中已婚的占比87.68%,离异的占比6.90%,丧偶的占比3.94%,1.48%的打工妈妈目前处于分居状态。


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对家庭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的健康自评状况高于隔代家庭和单亲家庭。交叉分析可发现,离异、分居或丧偶家庭的打工妈妈身体自评“糟糕”或“不太好”的比例高于已婚家庭。


图4-打工妈妈家庭结构和身体自评情况交叉分析


2、打工妈妈抚育子女的负担较重


54.19%的打工妈妈有2个孩子,19.21%的有3个孩子,2.46%的有3个及以上孩子,24.14%的打工妈妈有1个孩子。


图5-打工妈妈子女情况


研究发现,老人赡养和子女照顾问题会显著降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打工妈妈较重的子女抚养负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3、超过1/5的打工妈妈认为目前家庭居住环境糟糕


17.24%的打工妈妈认为目前家庭居住环境比较糟糕,3.45%的打工妈妈认为非常糟糕。61.58%的打工妈妈认为可以接受,14.29%的打工妈妈认为比较舒适,3.45%的打工妈妈认为非常舒适。


图6-打工妈妈对家庭居住环境的自评


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和住房类型会显著影响到患病状况,流动人口较差的居住质量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访谈发现,打工妈妈因为所居住的家庭空间逼仄,以及同时兼顾打工和照顾子女而无暇整理家庭空间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身体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烦乱等。


(现在住的地方)有点乱,一个是空间比较小,一个是我们两夫妻都要上班,家里(没有时间)收拾,都比较匆忙,感觉乱七八糟。下班回来也比较累了,但还要看小孩做作业,还有给他们洗澡,准备吃的。


——个案3(夫妻两人和两个孩子一起共住在一个开间,有独立的厨卫)


当打工妈妈家庭居住环境越差时,打工妈妈身体健康自评情况也越糟糕。


图7-打工妈妈家庭居住环境和身体自评情况交叉分析


打工妈妈目前的住宿方式主要是夫妻与子女同住一室,占47.78%。其次是三代以上同住一室,占18.72%,夫妻两人同住一室的占比13.79%,10.84%的打工妈妈是自己独居一室。


图8-打工妈妈住宿方式


当考虑家庭居住环境和住宿方式的影响时,打工妈妈主要担忧家庭居住环境和住宿方式限制了儿童成长发展,也让打工妈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之前觉得孩子大了不可以和我们住在一起,我想这孩子大了有自己意见,我们辛苦一点也可以给他一个大一点的房间,我想让他独立生活,因为我又怕我有病,又怕我活不长,所以什么事情我都希望他独立一点,包括学会做饭这件事情。

——个案1


(三)打工妈妈的家务劳动情况


1、近1/2的打工妈妈每天家务劳动时长超过3小时


30.05%的打工妈妈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在3-4小时,31.53%的打工妈妈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在1-2小时,17.24%的打工妈妈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在1-2小时。与已婚女性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相比,打工妈妈家务劳动时间相对更长。


图9-打工妈妈平均家务劳动时间


受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对角色期待的影响,承担着赚钱养家职责的打工妈妈同时也承担着家庭主要的家务劳动,而家庭中其它成员,如丈夫和孩子对家务劳动均承担不多。打工妈妈作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无酬家务劳动的价值,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也没有得到重视,对打工妈妈的身心健康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打工妈妈的工作情况与健康


(一)打工妈妈的打工生涯与职业情况


1、超过3/4的打工妈妈外出务工超过5年


33.99%的外出务工在5-10年,22.17%的是在10-15年,11.33%的是在15-20年,10.34%的超过20年。17.24%的打工妈妈外出务工在1-5年,4.93%的打工妈妈外出务工不足1年。


图10-打工妈妈打工时长


打工妈妈最开始外出务工一方面是因为老家经济收入低,另外一方面也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探索新的生活。


我一九九几年就出来了,是家里穷,没有办法,四五口人就二亩地,指着种地不行,会被饿死的……那会亲戚把我带出来的。

——个案9


对于农村女人,我这种情况能走出来是特别不容易的。我那时候在农村,在家里,思想像被牢笼一样困住,走出来发现外面的世界特别精彩。

——个案7


打工妈妈从工作进入婚姻,往往还会因为生育儿女而经历职业生涯的停顿、调整,而且在决策的时候往往是以子女和家庭的利益为核心,比如子女是否能够得到照顾,子女是否能升学,家庭收入支出是否平衡等,这意味着打工妈妈在决策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家人的需要,在就业和生活等方面存在容易忽视个人健康需求的风险。


2018年,孩子要升小学了,找不到学校,有一所学校有名额,但是又觉得太远了,我们就从广州到珠海了当清洁工了。

——个案1


2、打工妈妈职业选择狭窄,缺乏劳动保障


20.20%的打工妈妈目前是全职家庭主妇,18.23%的打工妈妈是流水线普工,13.79%的打工妈妈是家政工(保姆),13.30%的打工妈妈是保洁员,10.34%的打工妈妈是服务员。打工妈妈其它从事职业还包括销售、卖菜、打零工、文员、环卫等。从职业类型来看,打工妈妈多集中在家庭角色的社会延伸领域的工作,比如说卫生、服务等。


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低的重复性、体力性工作,一方面直接影响打工妈妈身体性病变可能性增高,另一方面,基于职业划分与工作价值而对社会角色的传统认识,也会严重影响打工妈妈的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研究认为,传统性别文化导致女性较低自我评价、较弱成就动机和职业发展限制,这意味着打工妈妈在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还要常常面对工作价值与职业身份的社会轻视,甚至歧视,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平衡发展。


此外,除去全职家庭主妇,47.53%的打工妈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打工妈妈在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时没有足够的劳动保障支持。


图11-打工妈妈职业


和城市女性不同,受学历、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等影响,打工妈妈职业选择空间更为狭窄,往往是低技能的。加上需要同时兼顾照顾子女的需要,在寻找工作时,打工妈妈只能选择时间更为灵活的,工资收入少的工作,往往也会更为边缘化。


最开始做前台销售,后来做过抄水表煤气表燃气表的活儿,后来偶偶打零工,像客房保洁,服务员,工人给人刮刮胶。现在就是给人前台弄单子,工资不高,但离家近,能照顾孩子。

——个案4


因此,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本,往往会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打工妈妈以牺牲职业健康为代价,工作强度超出其身心健康的承受度,如个案8提到其外出三年在砖厂、板厂等长期高强度工作对腰及神经等的伤害,以及有长期从事家政工作的打工妈妈,在访谈中提到了因工作需要长期低头而对颈椎的影响。


2004年,我们夫妻俩出来打了三年工,第一年在盘锦砖厂叉砖坯子,第二年在廊坊瓦厂拖板车,第三年在板厂打吊板。在砖厂的那会腰累坏了,整40天上不了班。在瓦厂的时候脑瓜子疼,也是歇了七天,我天天哭,就是着急挣不着钱。厂长真是挺好的,开车拉我去廊坊医院,我脸这扎满了针,看了好几次。医生检查了就是说休息不好,神经有毛病了,这一次休息了五十多天。

——个案8


(二)打工妈妈的个人收入与家庭收入情况


1、超过2/3的打工妈妈月收入低于全国农民工平均水平


2020年全国农民工月平均收入4072元。除去全职家庭主妇,69.75%的打工妈妈收入低于4000元。


图12-打工妈妈个人月收入


2、超过3/4的打工妈妈家庭月收入低于8000元


76.35%的打工妈妈所在家庭月收入低于8000元。尽管打工妈妈个人收入多数低于4000元,但对于支持家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丈夫在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家庭而言。


我一个月收入4000多,也分淡旺季,但我是(在工厂)采取计件的结算方式,相对比较稳定。但丈夫工作不稳定,自己有时候不够自己花,如果他有稳定的工作,(家庭)再怎么吃都是有的,但是他(工作)不稳定,做一天没一天那种。

——个案3


图13-打工妈妈家庭月收入


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健康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是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收入水平的限制下,农民工可能会以透支健康为代价,通过加班或者增加工作时间来提高收入,长此以往对农民工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较低的收入水平,也容易使打工妈妈在出现健康问题时减少或延迟就医治疗,从而影响打工妈妈身体健康。


(三)打工妈妈的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


1、超过1/2的打工妈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


44.83%的打工妈妈每天工作时间在8-12小时之间,10.84%的打工妈妈打工时长超过12小时,20.20%的打工妈妈工作时长在4-8小时之间,3.94%的打工妈妈工作时长小于4小时。


图14-打工妈妈每天工作时长


休息的时间不固定,没活干的时候一周能休息两天,换班的时候也会休息两天。有时候换班觉得真的好疲惫,有时候回去我啥都不想做,就想躺在床上,澡都不想洗。

——个案3


2.、41.36%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大


其中,32.72%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比较大,8.64%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图15-打工妈妈对工作强度的自评


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促使其健康状况容易遭受损害。因此,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是导致打工妈妈健康水平较低的因素之一。


(四)打工妈妈的工作环境及社会支持


1、15.19%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环境糟糕


10.49%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环境比较糟糕,3.70%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环境糟糕。74.69%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环境可以接受,11.11%的打工妈妈认为打工环境比较舒适。


不良的工作环境对农民工健康有显著负面影响。经常暴露在不良的工作环境,或者是缺乏基本劳动保护措施,不仅直接影响农民工身体健康,也会侵害其精神健康,表现为出现焦虑、紧张或恐慌等心理状态。在访谈中,打工妈妈提到,工作环境差、缺少休息空间及工作中使用工具防护不足等原因,对身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的厂是五金厂,环境比较脏,地面是瓷砖的,如果上面有水的话,(人走)进去就像挖煤一样,地板就是黑色的。一旦下雨的话,就会很滑,是不太安全的……有时候工厂里太吵了我会戴耳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不戴的,因为戴着老觉得怪怪的,主要是质量也不好,尺寸也比较小,使劲往耳朵里塞,有时候耳塞就变形了,耳朵就感觉不舒服,就拔下来。

——个案3


2、近1/5的打工妈妈在工作中没有能够获得支持


其中,9.88%的打工妈妈认为在工作中完全没有得到来自同事及上级的关心与帮助,7.41%的打工妈妈认为基本没有得到来自同事及上级的关心与帮助。还有19.75%的打工妈妈无法确定是否有获得关心及帮助,55.56%的打工妈妈能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关心和帮助。


访谈中,协作者了解到,对于需要较多处理人际关系的职业来说,如家政(保姆),人际关系状况不良会对打工妈妈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住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不自由,说话做事都得小心……家里孩子有几次说的话特难听,才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说我是他们家雇来的,应该给她干啥干啥。

——个案7


3、近1/5的打工妈妈没有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 


8.02%的打工妈妈认为完全没有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与帮助,10.49%的打工妈妈认为基本没有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与帮助,48.77%的打工妈妈认为基本有获得家人的关心与帮助,19.75%的打工妈妈充分肯定来自家人的关心与帮助,12.35%的打工妈妈无法确定是否有获得家人的关心及帮助。


图16-打工妈妈的家人对其工作支持的情况


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健康有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提供健康讯息,物质支持和精神慰藉等,能够缓解农民工心理压力。在访谈中,除了家人以外,也有打工妈妈会通过寻求教会姐妹支持来缓解情绪或压力。


晚上可以出去溜溜,在外边找人聊聊,我现在想开了。实在烦了的时候我就跟教会的姐妹聊聊,要么出去搁大街上转转,不在家待着。要是心烦的时候你一个人越待越烦,越想越烦,所以不要一个人待着。

——个案9


五、打工妈妈的健康自评情况


(一)打工妈妈对身体和情绪的自评状况


1、1/3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


29.06%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好,3.94%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身体状况糟糕。40.89%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仅有26.11%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错。


图17-打工妈妈对身体情况的自评


我平时左边身子就感觉和右边身子不一样,走路不好使,听力左边也不如右边,有时候也会发麻,我查过神经科,(医生)说是神经的问题。我有高血压也已经7年了。

——个案8


2、超过1/2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比一年前差


44.83%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比一年之前差一些,7.88%的打工妈妈认为差多了。40.39%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一年之前差不多,仅有不到7%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比一年之前好一些。


图18-打工妈妈对比两年身体情况自评


3、近1/4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情绪状况不好


其中,21.18%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情绪状况不太好,3.45%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情绪状况糟糕,具体表现会烦躁发脾气、睡眠不好,影响与家人关系等。25.61%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情绪状况较好。49.75%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情绪状况一般。


图19-打工妈妈对情绪情况的自评


影响打工妈妈情绪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家庭收入较低等。


我特别烦躁,家庭收入也少,家里顶梁柱(指爸爸)不能挣大钱,我毕竟是妇女,文化程度有限,也挣不太多,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老太太还生病。

——个案8


(二)身体健康对打工妈妈工作及活动的影响


1、超过1/3的打工妈妈认为在过去1个月内,身体健康问题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其它活动


图20-打工妈妈健康状况对工作/其它活动的影响


平均35.14%的打工妈妈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健康状况影响了工作或其它活动,具体表现为使工作/活动种类受限(37.44%),减少了工作/活动量(35.96%)以及减少了工作/活动时间(32.02%)。


情绪问题相对身体健康问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对打工妈妈的影响较弱,但仍有至少25%的打工妈妈工作及其他活动受到情绪问题的影响。


有比较忧愁、焦虑的时候,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处于这种情况睡眠就不好,第二天就昏昏沉沉的,记忆力不好,有时候确实影响干活,假如说心情不好,炒菜有时候就有点乱套,心不在焉。睡眠跟我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

——个案7


过去的一个月,身体健康或情绪问题对多数打工妈妈与家人、朋友、团体的社会交往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轻度影响的占比31.03%,有中度、重度和极度影响的总共占比12.32%。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对家人的照顾;影响个人睡眠;影响和家人的关系;减少了社交活动;影响了工作质量。认为完全没有影响的打工妈妈占比最高(56.65%)。


2、让打工妈妈在过去一个月内担心焦虑的事情


打工妈妈最担心的主要是家人健康(63.40%),其次是子女教育(53.59%),自身健康(49.02%),老人赡养(9.15%)。和2017年打工母亲健康调查相比,打工妈妈对自身健康的担忧有较为明显提升(34.90%)。可以看到,打工妈妈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


打工妈妈担心家人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健康不佳时会减少收入并增加支出;担心子女教育的原因主要在于担心孩子学习,以及孩子不能在打工所在地升学;担心自身健康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工作,无法照顾家庭。



(三)工作及生活对打工妈妈的健康的影响


1、38.89%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状况影响了其健康


工作时间太长(53.97%),工作时间不规律(52.38%),工作强度太大(46.03%)和工作收入低(46.03%)是最主要的因素。


(我做家政服务)做饭做了这么长时间,颈椎病特别严重,因为要一直低着头做饭……因为(之前做饭)吸油烟太多了,对健康也有危害。再一个是心理压力比较大,像之前孩子闹,对我睡眠也特别有影响。

——个案7


当打工妈妈工作强度越大时,打工妈妈身体状况越差。


图21-打工妈妈工作强度和身体自评情况交叉分析


打工妈妈的职业选择也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受限于时间分配和能力等,一些打工妈妈只能打零工,且多是体力活,工作时间长,或是在劳动防护上较为不充分,对身体的劳损也较严重。


去工地打零工或者干保洁,肯定是辛苦,体力上要付出的多一些。也会有对身体有一点点伤害。比如说我干过一次除胶的,那个除胶剂就是有毒有害的气体……这个气体,戴口罩根本不管事。

——个案4


2、44.83%的打工妈妈认为目前的生活状况影响了其健康


打工妈妈认为子女教育压力大(71.43%),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48.35%),老人赡养压力大(29.67%),家务劳动繁重(27.47%)影响了其健康。


在家务劳动的压力(比工作压力)更大一点。一个家你啥都要操心,……吃穿、小孩生病,这些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都是七七八八的琐事,但是真的是压得人喘不过气。

——个案3


六、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及保障情况


(一)打工妈妈的就医情况


1、近1/4的打工妈妈在身体不舒服时会首先选择忍受


因为担心看病会花钱,觉得自己能忍受就忍受等原因,24.63%的打工妈妈会先选择忍受病痛。


一般比如说身体不舒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再适应一下,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一般不会选择去医院检查,而是去小卖部、小药店买一点药吃。

——个案3


23.15%的打工妈妈会根据以往经验到药店买药,17.24%的打工妈妈会自己先上网查一下是什么情况,8.87%的打工妈妈会选择到私人小诊所看病等。到镇/社区医院以及市区县大医院看病的打工妈妈所占比仅为23.65%。


图22-当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打工妈妈的选择


2、费用是影响打工妈妈就医的最主要因素


在选择就医机构的时候,打工妈妈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医疗费用更低(36.95%)。其它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是否支持报销”(26.11%),“医疗单位距离更近”(17.24%),“医疗技术水平更高”(13.79%)等。


有的时候吃点药就好了,也就不去检查了。如果是去医院,还得挂号,不还得花钱吗?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个案10


影响照顾家庭也是打工妈妈考虑就医的机会成本之一。


我一直想去查查,孩子爸爸也没有时间,一直干活,我带着孩子,自己去医院也不方便,就一直忍着。

——个案6


(二)打工妈妈的医疗保障情况


1、80.79%的打工妈妈有医疗保险,主要为新农合


此外,14.78%的打工妈妈没有医疗保险,4.43%的打工妈妈不清楚自己是否具有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在47.53%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打工妈妈中,她们主要购买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平衡、政策实施和管理存在差异,对于在打工地就医的打工妈妈而言,未能解决新农合异地转接的问题,医疗保障作用相对较弱。


图23-打工妈妈是否具有医疗保险


2、打工妈妈的医疗支付方式主要是自费


医疗保险是帮助打工妈妈消解疾病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80.79%的打工妈妈有医疗保险,但打工妈妈看病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依然以自费为主(49.26%),主要原因是新农合在异地报销困难。


图24-打工妈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我有新农合,但在城市用不上。我现在挣四千块钱,要是交(社会)保险,到手三千块钱,更供不上孩子了,所以就没有买社保了。

——个案8


3、32.02%的打工妈妈从未接受过体检


打工妈妈过去1年内做过体检的占比20.20%,过去1-2年间做过体检的占15.27%,在过去2年之前做过体检的占21.67%。而打工妈妈从未接受过体检的所占比例最高(32.02%),和2017年打工母亲健康调查相比无明显差异(31.1%),说明打工妈妈以预防为主的体检健康行为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在接受过体检的打工妈妈中,就业岗前体检所占比例最高(36.45%),其次是因看病就诊而体检(15.76%),以及企业/单位定期组织的体检(11.82%)。


之前我要在饭堂工作,学校叫我出去办一个健康证,我就办了,七八十块钱,看一下眼睛,抽一下血,还有照下X光片,没有了。

——个案2


(三)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意识情况


1、91.63%的打工妈妈认为需要关注个人的健康状况


其中,73.40%的打工妈妈认为非常需要关注个人的健康状况,18.23%的打工妈妈认为比较需要。“有好身体才能照顾好家庭”是打工妈妈关注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原因(84.41%)。


图25-打工妈妈认为需要关注健康状况的原因


这一发现说明打工妈妈有较强的健康意识,知道体检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其动力源自对家庭照顾的需要,对照前面因为经济等原因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很少主动去正规医院就医以及为家庭成员而牺牲自我健康的研究发现,可以看到打工妈妈在健康意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而导致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也是制约打工妈妈健康状况的原因之一。


2、92.12%的打工妈妈认为体检有用


80.79%的打工妈妈认为1年以内体检一次合适,12.32%的打工妈妈认为2年体检一次合适,1.48%的打工妈妈认为3年以上体检一次合适。打工妈妈认为有用的主要原因包括“早发现早治疗”和“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每年做一下体检是很有必要的。底层劳动者没有能力付那么贵的医药费。

——个案7


尽管打工妈妈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且本次体检服务为公益性的免费服务,但在本次体检服务中,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动员打工妈妈参加体检之难,有一些打工妈妈会因为担心体检出来身体有状况无法应对而选择回避。


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群里通知(体检信息)其实挺开心的,就觉得终于有一次机会能去体检了……但是也挺担心的,心里挺矛盾的,万一体检出个病来怎么办?我就想着要是体检出个小病,咱就治;要是像个癌什么的,治愈不了怎么办?治不了癌,自己倒没什么,就想着孩子太小,万一要是有啥病,对自己对家人打击都挺大的,就特别害怕。

——个案10


(四)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行为情况


1、超过1/2的打工妈妈会关注健康资讯 


获取有效的健康资讯等信息有助于改善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行为。58.62%的打工妈妈关注健康方面的资讯,24.14%的打工妈妈不关注健康方面的资讯。在访谈中,协作者了解到,打工妈妈主要因为“没有时间”和“不知道怎么关注”而导致其没有关注健康资讯。


我关注的很少,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哪些渠道去关注,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去看。

——个案10


此外,打工妈妈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健康资讯的关注程度越高。


图26-打工妈妈对健康资讯的关注程度


打工妈妈获得健康资讯的渠道主要是短视频(65.55%)、微信朋友圈(39.5%)及电视(44.54%)。在2017年打工母亲健康调查中,电视(49.7%),网络(36.1%)和朋友(29.3%)是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渠道。可见,随着互联网发展,短视频和微信朋友圈已成为打工妈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有时候想要了解健康信息,就会去搜(索)一下,我关注了几个关于健康的公众号,它们会推送美食、健康的信息。

——个案4


2、缺少时间和方法使打工妈妈难以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尽管打工妈妈有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在深度访谈中,有打工妈妈表示因为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而没有时间运动,有些打工妈妈则是因为自身有疾病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平时有(要运动)的想法,但是想着容易做着难,早上起来弄好孩子之后就去上班。我现在就只能抽出时间上下班,送孩子,(过程中)走路就权当运动了。

——个案4


3、16.25%的打工妈妈在身体不舒服时不会和他人沟通 


其中,10.34%的打工妈妈选择谁也不会说,因为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担心麻烦别人,以及说了也没有用等原因。有5.91%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没有可以沟通的对象。沟通的匮乏使得打工妈妈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其所需的医疗资源或相关支持,从而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


我跟谁也不说……跟别人说没有什么用,自己扛着呗。

——个案8


此外,当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65.02%的打工妈妈首先会选择向丈夫说,还有8.87%的打工妈妈也会选择和孩子沟通。



(五)打工妈妈的健康服务获得情况


1、75.86%的打工妈妈愿意参与健康方面的学习


其中,最希望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学习。然而,打工妈妈学习健康知识的动力依然并非完全出于个人健康的关怀,而是包含了对子女和家庭成员的照顾需要,她们希望参与健康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女性健康、儿童健康、常见病预防与治疗、老年健康、情绪舒缓与减压。


2、近2/3的打工妈妈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


65.52%的打工妈妈没有接受过像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健康宣传等健康教育,29.06%的打工妈妈曾经接受过健康教育,5.42%的打工妈妈不知道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


3、84.24%的打工妈妈没有参加过“两癌筛查”活动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威胁广大女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两癌筛查”有助于降低妇“两癌”死亡率,国家自2009年起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筛查对象为35-64岁妇女,但目前在城市开展的“两癌筛查”活动,一般面向本地户籍居民开展,较少覆盖到在城市务工的流动妇女。在本次调查中,84.24%的打工妈妈没有参加过城市/农村组织的免费的“两癌筛查”活动。



七、打工妈妈体检数据反映的健康情况


(一)基本项目健康体检情况


血脂异常(46.08%),体重超重(34.10%),甲状腺异常(32.72%)、脂肪肝(17.05%),血压增高(17.51%)是本次“打工妈妈健康关爱行动”项目开展的免费体检服务中发现的最为突出的几项问题。这些健康问题的长期存在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患,这些都是人体各大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为各种健康问题的发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图27-打工妈妈基础体检异常项目


(二)女性专科项目健康体检情况


71.43%的打工妈妈患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50%,相比之下,打工妈妈发病率远高于平均水平。常见原因是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过大等造成的内分泌激素失调,长期服务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等原因。此外,16.13%的打工妈妈患有子宫肌瘤,4.15%的打工妈妈患有卵巢囊肿。


图28-打工妈妈女性专科体检异常项目



八、打工妈妈健康需求分析


基于调查分析,打工妈妈存在以下健康需求。


(一)个人层面的健康需求分析


1、打工妈妈存在提升健康管理意识,改善健康管理行为的需求


91.63%的打工妈妈认为需要关注个人的健康状况,92.12%的打工妈妈认为体检有用,打工妈妈关注并了解健康管理的需要。


受限于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原因,打工妈妈存在担心因为生病需要花费而回避健康预防及治疗的情况;此外,因为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如何关注,24.14%的打工妈妈不会关注健康方面的资讯。同时,因为缺少时间和方法,有部分打工妈妈表示没有能够通过运动或者其它锻炼的方式改善健康状况。打工妈妈在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和长期饮食结构不均衡、生活习惯不良等有关。


2、打工妈妈存在疾病预防、治疗及保健的需求


33.00%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52.71%的打工妈妈认为自己的身体比一年前差。35.14%的打工妈妈认为在过去一个月内,身体健康问题影响了工作及其它活动;30.38%的打工妈妈认为在过去一个月内,情绪问题影响了工作及其它活动。


71.43%的打工妈妈患有乳腺增生,部分打工妈妈患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等宫颈疾患。打工妈妈存在血脂异常、体重超重、甲状腺异常、脂肪肝和血压增高等主要问题,个别打工妈妈存在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功异常、肾功异常等疾病情况。


无论这些病症轻重缓急程度如何,都明确显示出大部分打工妈妈健康状况需要防治以及需要日常增强保健的情况。


(二)家庭层面健康需求分析


1、打工妈妈存在加强基本住房保障、优化家庭居住环境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47.78%的打工妈妈是夫妻与子女同住一室,20.69%的打工妈妈认为家庭居住环境糟糕。对于打工妈妈来说,一方面逼仄的家庭空间使得打工妈妈缺少夫妻共处的独立空间和时间,不利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狭窄、糟糕的居住条件会对打工妈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看到孩子玩乐后的环境无法收拾而感到烦躁等,给打工妈妈带来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2、打工妈妈存在缓解因子女教育带来的心理压力的需求


孩子的教养、升学、功课辅导、学费高昂等问题,成为困扰打工妈妈及其家庭和谐的关键问题。在访谈中,打工妈妈也提到了子女教育问题导致了其情绪问题的产生。


3、打工妈妈存在处理角色冲突,以促进个人和家庭健康发展的需求


打工妈妈家务劳动时间较平均劳动女性高,27.47%的打工妈妈认为家务劳动繁重影响了个人的健康。兼顾工作、抚育子女和照顾家庭的多重角色冲突也使得打工妈妈身心俱疲,在职业选择或是有健康需求的时候也以家庭利益为先,容易忽视个人身体健康需要。既要承担养家,又要养娃做家务,对于承担多重角色的打工妈妈来说,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三)社区层面健康需求分析


1、打工妈妈存在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条件保障的需求


14.19%的打工妈妈认为工作环境糟糕,访谈发现,部分打工妈妈工作防护不充分。这些问题也影响着打工妈妈的身心健康。


2、打工妈妈存在提升社会支持,以构建健康支持网络的需求


分别有17.29%和18.51%的的打工妈妈没有获得来自同事及上级和家人的关心和帮助。此外,家务劳动的繁重,同样也是打工妈妈社会支持不足的一个表现,具体如社会缺乏对家庭照料者进行合理补偿或者是有效支持的相关政策,企业单位缺少家庭友好措施,社区缺少育儿托管的配套设施;同时社会文化及传统观念中认为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家庭照料就是“应该的”而缺少认可和尊重,即使遇到困难或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或必要的支持。诸多因素,使得打工妈妈在繁重的打工生活与家庭照顾的双重压力下,极易身心俱疲,健康受损。


(四)社会层面健康需求分析


1、打工妈妈存在健全及优化医疗保障的需求


69.75%的打工妈妈个人月收入低于4000元,76.35%的打工妈妈所在家庭的月收入低于8000元,打工妈妈个人和家庭月收入低于全国农民工平均水平。然而,75.86%的打工妈妈有2个以上的子女需要抚育,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当打工妈妈健康状况出现需求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打工妈妈会选择她们认为的更便宜的就医方式,甚至有24.63%的打工妈妈会选择先扛着,什么都不处理。


尽管80.79%的打工妈妈拥有个人医疗保险,但由于新农合异地报销困难等原因,打工妈妈看病主要付费方式是自费。这些导致了打工妈妈在出现健康问题需要治疗时不能及时报销,加上因为家庭收入较低,可能存在出现生病之后不愿诊治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加剧了打工妈妈健康风险的叠加。


2、打工妈妈存在有效获得健康服务的需求


65.52%的打工妈妈没有接受过任何健康教育服务,84.24%的打工妈妈没有参加过由城市/农村组织的“两癌筛查”活动。


九、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打工妈妈健康服务建议


妇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之一。服务流动妇女,以社会性别视角开展妇女健康干预,维护妇女权益和保障妇女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协作者认为,打工妈妈既是独立的主体,也是家庭、社区和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打工妈妈的健康问题与需求,是在与环境众多层面进行系统交换下呈现出来的,其中既有个体的原因,也有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多层面的原因。报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依据社会工作视角,针对打工妈妈的健康需求,从个人和家庭、社区和社会几个层面,提供以下健康服务建议。


(一)微观层面:为有需要的打工妈妈提供个案服务,激发打工妈妈潜能,通过自助与助人,提升打工妈妈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1、个人层面


1.1为有特殊需要的打工妈妈提供个案紧急救助服务


针对因健康问题如大病、需持续治疗的慢性病等导致经济、生活陷入困境的打工妈妈及家庭,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协助其申请社会救助、医疗资源开展救急保障性支持;协调社会资源开展紧急救助;联动医疗资源进行费用减免等。


1.2为处于困境的打工妈妈及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提供公益健康体检


联动政府、群团组织、医疗机构、企业、社区等多方资源,为生活困难的打工妈妈及其家庭主要劳动力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协调医务工作者协助打工妈妈针对体检报告进行解读分析,提升打工妈妈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和关注。


1.3搭建打工妈妈健康学习小组和互助网络,开展健康知识培训


社会工作者可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招募打工妈妈,与社区医务工作者或志愿者组建共学小组,开展与健康主题相关的能力建设服务,并通过小组拓展打工妈妈的人际网络,扩大其健康管理资本,提升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的意识、信心与能力。


1.4共学、共创打工妈妈视角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打工妈妈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基于打工妈妈在妇女专科疾病、儿童健康、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常见问题和生活经验,以及该群体的独特性,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梳理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形成易读的、便于传播的、以打工妈妈为中心的“打工妈妈健康教育知识”成果,如手册、海报、宣传页、视频和课程等,实现打工妈妈自身经验与专家经验的整合,自我教育,助人自助,有效增强其健康管理意识、信心和能力。


1.5培育打工妈妈成为“健康辅导员”,开展健康教育服务


社会工作者招募和培育打工妈妈成为“健康辅导员”志愿者,结合健康知识培训,面向身边更多的打工妈妈开展健康知识分享与公众教育,提升打工妈妈的健康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打工妈妈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1.6提升健康管理中女性主体意识,持续推动打工妈妈参与健康管理行动


在具备一定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女性主体意识培育,推动打工妈妈从社会角色、社会分工以及性别意识等角度,把健康管理,尤其是自我保健意识与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长久性改变打工妈妈健康状况。


1.7支持打工妈妈自我发声,传递打工妈妈健康需求


社会工作者通过协助打工妈妈讲述健康故事、参与健康主题的民众戏剧编演、健康经验交流分享等志愿服务,培育打工妈妈成为自己健康需求的代言人,为流动妇女健康权益行动,以推动打工妈妈健康需要可以被社会看见,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


2、家庭层面


2.1开展打工妈妈家庭教育服务,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通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主题小组工作、个案咨询辅导等社会工作服务,疏导打工妈妈情绪,提升教养子女的技能,增强家庭教育功能,减少打工妈妈因子女教育问题而产生焦虑、冲突等不良情绪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2.2支持打工妈妈及家庭成员认识角色冲突,改善家庭分工


通过开展社会性别、社会角色等为主题的专业服务,协助家庭成员了解打工妈妈在多重角色下的压力与冲突,认识家务劳动的价值,改善家庭分工,以减少因家庭角色责任与分工产生冲突而带给打工妈妈的健康压力,促进打工妈妈家庭关系的和谐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2.3支持打工妈妈改善现有居住条件,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通过加强基础保障住房、促进分享知识经验等方式,支持打工妈妈改善现有居住条件,使家庭空间能够更为合理地规划,保障基本卫生条件,减少居住环境带来的压力,降低打工妈妈及家庭健康问题的发生。


(二)中观层面:促进社区、用工单位、政府和群团组织对打工妈妈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环境建设的支持,为降低其健康风险创造条件


1、社区层面


1.1推动社区营造健康氛围,支持打工妈妈健康行为养成


社区可通过积极营造健康氛围,如通过社区健康海报,社区健康活动比赛等普及健康知识及理念;在打工妈妈聚居地开辟活动空间,利用现有设施,为打工妈妈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打工妈妈的健康生活,促进打工妈妈健康行为的养成。


1.2加强社区健康服务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充分考虑包括打工妈妈在内的更为弱势人群的需要,把打工妈妈的健康服务纳入到居住地社区,加大社区健康服务与医疗救助体系投入,建设起完备与优质的社区健康环境与服务体系,以支持打工妈妈健康状况改善。


1.3推动社区开展打工妈妈健康支持网络建设


通过链接社区内外部多方资源,增强打工妈妈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扩大打工妈妈的社会资本,当打工妈妈面临健康问题的时候,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2、用工单位层面


2.1加强针对打工妈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改善职业环境


包括消除工作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因素,提供优质的工作防护工具及设施等;为打工妈妈提供定期职业健康体检服务;开展打工妈妈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加强对打工妈妈职业健康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消除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能力,有效预防职业因素对打工妈妈健康的不利影响。


2.2推动打工妈妈职场与社区友好环境建设,开展托儿服务


企业联动社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出台并落实有助于女性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职场与社区友好政策,允许有需要的打工妈妈可以有弹性工作时间;为打工妈妈提供子女假期托管服务,建立母婴养育室,减轻打工妈妈所承担的孕育及抚育子女成长的压力;提供非营利性托儿服务,减轻打工妈妈因参与就业而不能很好照顾孩子与家庭而带来的压力,释放其时间与精力,支持其身心健康状况改善。


3、政府/群团组织层面


3.1为困境打工妈妈实行“兜底”的健康服务


对于处于经济、健康、就业和家庭养育等困境的打工妈妈而言,资源的稀缺使其在面对身体健康问题时,会选择忽视包括体检、看病吃药等常规的健康管理需要。针对有此特殊需求的困境打工妈妈及家庭,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兜底”服务,将打工妈妈纳入相应医疗救助体系,实现医疗救助福利均等化。协调多方资源,为困境打工妈妈持续提供非营利性的定期健康体检等服务。


3.2各级群团组织开展社会性别意识培育与宣传


通过开展培训,促进社会各界充分考虑打工妈妈多重角色的处境,协助打工妈妈平衡职业和家庭照顾的角色冲突,提升社会认可打工妈妈工作价值与家庭照料价值,减少打工妈妈“既要顾工作又要顾家”的心理压力。


(三)宏观层面:落实妇女健康政策,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多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倡导社会关注打工妈妈群体


1、政策层面


1.1落实《妇女发展纲要》,将打工妈妈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可及范畴


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于妇女健康的目标,保障包括打工妈妈在内的流动人口公平地享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及健康服务,避免其权益同时被城市和乡村“悬挂”。基于妇女健康的相关政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落实执行时,切实将打工妈妈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公共卫生服务在落地时需要有“流动”视角,将流动妇女及其家庭如何有效获取服务考虑在内。


1.2深化社会保障改革,降低打工妈妈健康管理成本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把包含打工妈妈在内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其中,健全包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社会保险体系,继续推动打工妈妈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保障打工妈妈享有和城市女性对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重视完善社会保障的技术操作环节,让打工妈妈在城市务工地能够实现医疗异地缴费,异地报销,降低打工妈妈就医成本。


2、文化层面


2.1拓展适用于打工妈妈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推广


加大公共媒体对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针对打工妈妈的年龄、性别、教育和职业等特点,采用打工妈妈易于接受的形式,多平台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如线上短视频和微信朋友圈推文,社区广场分享、健康短剧等,普及妇女健康保健知识。


2.2倡导社会关注打工妈妈无酬劳动的价值,将家庭服务和家庭福利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


倡导全社会关注打工妈妈的健康状况,理解打工妈妈的多重角色压力及冲突,理解打工妈妈在职场、家庭和社区中的付出和价值;通过社区行动和宣传促进性别平等,鼓励男女平等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推动用工单位平等对待男女性员工,落实女职工特殊保护政策,保障女性员工健康福祉,协助促进流动妇女职业发展,推动其自我实现。


倡导社会大力发展非营利性家庭服务业,将家庭照料服务社会化和福利化,减轻打工妈妈承担无酬家庭劳动负担;制定性别平等的家庭政策,为打工妈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矛盾提供支持;大力发展妇女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培育扶持服务流动妇女及儿童的公益组织,构建对家庭友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2.3开展专题研究与倡导


开展打工妈妈健康专题研究,以及提炼总结打工妈妈健康服务案例,并通过向社会传播打工妈妈及家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特殊的健康需求及解决建议等,完善国家有关妇女儿童健康发展规划,为打工妈妈及家庭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完善可行的社会政策体系,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主编:李    真

排版:金睿萌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给我们一个小鼓励


支持协作者,

你可以加入协作者之友,成为协作者月捐人


“协作者之友”是“协作者”授予长期支持“协作者”公益事业的个人最尊贵的称号,他们中有企业管理者,有在校大学生,有专家学者,也有社区里的宝妈,以及农民工朋友……但只要能够定期捐赠,长期支持“协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就会有一个共同的、高贵的名字:“协作者之友”!如果您也想加入“协作者之友”,支持协作者月捐计划,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详细了解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支持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