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诗 | 杜甫《石壕吏》




译  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  释



:在傍晚。    :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越过;翻过。
: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从:跟从,跟随。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  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作  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读诗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读诗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一》

读诗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诗 | 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读诗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读诗 | 柳永《雨霖铃 · 寒蝉凄切》

读诗 | 李清照《声声慢 · 寻寻觅觅》

读诗 | 《国风 · 魏风 · 硕鼠》

读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让你过得更好


请加微信进群:996793368

温馨提示:《每日解读诗词》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