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糖竟然可以预测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此前发过一篇关于棉花糖测试的文章,很多读者感兴趣是什么影响了孩子们的行为,我自己也觉得非常好奇,这么简单的一个“棉花糖试验”是否能够检测出孩子真实的自控力呢,什么因素会影响了孩子们的决定和自控力呢?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过后,差点就不敢写下这篇文章了……
◆ ◆ ◆
棉花糖试验
“棉花糖测试”,又叫“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它是一系列关于延迟满足的心理学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WalterMischel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开始做,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主持。在这些研究中,孩子们被给予一个可以立即兑现的小奖励,但如果他能抗住对这个奖励的诱惑,忍耐一会儿(大约15分钟或更久),就能得到更大的奖励。实验用的奖励有时候是棉花糖,有时候是饼干,或其他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在后来的随访中,研究者发现,能够为得到更大的奖励而暂时忍耐的孩子有更加出色的未来,包括更好的学习成绩,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体重,或其他方面的成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1306t387i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立马吃掉糖的小孩是因为这个行为符合孩子的天性,而能够自控获得延迟满足的孩子是因为足够的理性。那么先来看看“天性”和“理性”。
天性 vs 理性
想想远古时期的人类,如果一个原始人类遇到食物,对于他来讲,最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立即吃掉。
要知道,如果当时即使在判断决定上延迟了零点几秒种,食物也有可能被抢走,即使没有竞争者,但也没有香料、盐、冰箱用于食物的储存。所以,对于原始人来说,最理性的做法当然是立马吃掉,在体内妥妥地转化为能量。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这部分理性烙印深深的烙印在基因里,成为了我们的天性。所以,即使是成年人,即使在物质和食物已经如此充沛的年代,看到高热高糖高盐的这类在原始社会最为宝贵的食物也会抑制不住冲动大快朵颐,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小孩。
对于人类的小孩来讲,不仅理性与规则系统并未充分建立,在刚出生的那一段时间,单从“软趴趴、不会跳、不能跑”的生理结构来讲,也要比起自然界大部分生物的后代都要脆弱的多。因为人的大脑进化过快,人类拥有自然界最大的头(脑容量)身比,而人类女性的狭窄产道和其他生理结构并未“同步进化”,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在的人类都是“早产儿”,无论是大脑还是其他生理结构及功能都未发育完全,比如一些高阶的能力“自控和理性”,就还不具备。虽然夭折的几率上升,但是从另外一方面也给后天的养育带来了更大的机会,让人类后天可塑性大大增加,这也许是人类能够统治这个世界的原因之一(参考《人类简史》一书中的相关观点)。
因此对于这种“理性”尚在发育中的小野兽,在大人的眼中,他们最难自我管束的,我们很多时候似乎拿他们毫无办法:在墙上乱涂乱画,拒绝洗澡,光着屁股满屋乱窜。但其实,有研究表明,即使年纪很小的孩子,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有在当下符合其认识能力判断 (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小屁孩都是调皮捣蛋鬼,其实他们是可以被管教的,只要方式正确)。
来看看下面这张图即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人类大脑发育进程图示
来源: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Harvard University.
大脑发育遵从感知功能(视听)→语言功能→高阶认知功能这个顺序,三项功能在胚胎期开始萌芽,但发展高峰期都集中在出生后的头一年中,包括决策、自控在内等属于“理性”的高阶认知功能在一岁后仍有较大发展直至十四五岁既青春期基本结束,发展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这组试验中的小孩虽然基本都是一群处于4,5岁阶段的“小野兽”,但根据大脑发育进程,无论是立刻吃掉棉花糖或是等了一会等不及或是最终控制住欲望获得两块棉花糖的孩子在进行选择并且做出决定时,其实都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高阶认知功能参与到了这个过程,并且选择了当下他们认为的最有利于自身的行动。但每个孩子的“高阶认知”能力各有不同,最终这个行动不仅仅是基于孩子认知能力的“深思熟虑”,也会受别的因素影响。
“棉花糖试验”,并不是关于糖果、零食、奖励的研究,
而是关于要取得成就会遇到的状况和影响抉择的因素的研究。
如果不喜欢吃棉花糖呢?
——棉花糖的象征意义
如果棉花糖对于不同小孩的诱惑力本身就存在区别呢?比如孩子本身不那么喜欢棉花糖,或是在家他能经常吃到棉花糖,那基于常识判断,他也可能通过测试。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 Sharon; Chatzky, Jean)小组在进行另外一个课题研究时,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实际上在做实验室时,棉花糖不是唯一的奖励,实验者也用其他对孩子们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作为奖励。并且“棉花糖”本身也不仅仅是一个糖果,它是一个奖励。许多孩子都会在通过测试后,一脸骄傲地收起糖果说,妈妈知道他有得到奖励一定会很高兴。孩子得到的是让人骄傲的奖励,而不仅仅是糖果。
“棉花糖”在试验中只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奖励,它所象征的是,期望获得的成就。你甚至并不需要在意孩子是否通过“棉花糖”测试,因为试验所关注的,并不是关于孩子吃不吃棉花糖这个结果。吃不吃棉花糖只是一个呈现出来的现象,而不是试验的的本质。如果你关注的是怎样让孩子通过测试,你便落入了应试教育常犯的错误——我们真正追求的不应该是一个好的分数,而是获得成功的能力。
获得任何成就,
都需要付出努力,
不能轻易放弃,
如果总是重眼前的利益,
可能轻松一时,
终究蹉跎一世。
- 想要看电视,不做作业,就难以取得好成绩;
- 害怕辛苦不运动,就难以获得性感的“人鱼线”;
- 无法抗拒金钱的诱惑,又不踏实工作,就铤而走险去犯罪;
……
自控力对成功的影响,以及什么因素会影响你的自控力,让你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能够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坚持不懈,这才是“棉花糖试验”真正关注的内容。
环境的可靠性
那么,除去由基因决定的大脑神经发育进程不同,还有什么因素造成了孩子们认知的差别呢?
这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部分答案可能隐藏在孩子曾经的经历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被很多学者提到的因素便是,环境的可靠性。
如果孩子不信任他能获得更大的奖励,或者担心棉花糖被抢走?她会怎么做呢?
眼前就有一颗棉花糖,
而未来能否得到两颗棉花糖却是个未知数。
斯特大学的研究者重新做了棉花糖试验,他们决定来测试一下孩子对实验者的信任对研究结局的影响。在做“棉花糖试验”之前,他们将孩子们分成了两组。
一组孩子经历了一系列“不可靠”的事。比如,研究者给孩子一小盒蜡笔,并承诺给会他更大一盒,但是却没有;给孩子一个小的贴纸,说会给他一些更好的,但是也没有。而让另一组孩子经历可靠的经历,研究者承诺的更好的蜡笔和贴纸孩子们都拿到了。
你可以想象,这些经历对后来做的棉花糖试验的影响。那些有过“不可靠经历”的孩子没有理由相信研究者会给他第二颗棉花糖,所以理所当然会吃掉眼前的这一颗。
“可靠组”的孩子们的经历让他们对抗拒诱惑等待第二颗棉花糖更加乐观,这是孩子们的小脑袋瓜作出的判断。每一次研究者作出承诺,并且兑现了承诺,他都在向孩子的大脑传达一个信息:1)等待是值得的;2)等待是能够我做得到的事。不出所料,“可靠组”的孩子等待的平均时间是“不可靠组”孩子的大约4倍。
换句话说,让孩子相信他能够获得更大的奖励,那么他才可能被这个奖励所激励。这提醒了未来的研究者,需要找孩子们熟悉的、信任的人来做这个实验。因为实验者的身份会影响孩子们的决定,而不是孩子们真实的自控力。
“蜡笔和贴纸”试验也提示我们,影响孩子们作出选择的因素除了本身的特质(比如由基因决定的神经发育的特质),还来源于他曾今的经历和周围的环境,并且这种影响大到不需要潜移默化,是可以很快就表现出来的。这说明,自控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的,哪怕是短期的“蜡笔和贴纸”的经历,都足以改变孩子们的决定。
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建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信念,影响他的决定。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非同小可,我们可以通过信守承诺,无条件的爱,指导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为他建立起前后一致的,可预测的环境。这样做可以不断对孩子的小脑袋瓜大脑强化这个认识:1)如果我坚持了好行为,就能获得回报;2).我可以的!
亲子关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自控力?
父母还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么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自控力呢?这也是研究者们常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显示,对一些没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满足当下,而非自控以获得更大的奖励 (Mischel, 1961)。后来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与“延迟满足”有关系,但是研究结果是矛盾的,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的关联。不过,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通过问卷,让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气质类型和个性进行评估,那些被评价为“不安全和矛盾的”孩子更容易选择立即兑现奖励,而那些安全感强烈的孩子更容易选择“延迟满足”。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安全感强烈的孩子更有可能延迟满足(意味着更好的自控力),而很多研究提示我们,家庭之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不仅仅是母爱,是爱,给了孩子安全感。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强调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么重要,其实不仅仅是父母的爱,其他家庭成员的爱对安全感和应对挫折的“恢复力”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
是爱,给了孩子避风的港湾。
如何抗拒诱惑是最困难的部分
是不是足够理性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如果你认为信任、安全感、大脑的理性思维,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抉择,未来的走向,是否成功……那么你的认识太简单了。
尽管认知能力发展进程不同,但是最终,孩子们都会成长,在面临很多问题时,大家会有常识性的选择,比如,没有人不渴望成功,没有人不爱漂亮。
当你减肥失败,是因为不够理性吗?
当你胡乱潦草地完成作业,是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吗?
当你一次又一次戒烟,是因为不知道吸烟的危害吗?
当你用陌生号码给前任打电话,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是以为你们的关系还可以恢复如初吗?
……
不是的。
理性告诉你不可以,但是行动却不由自主。
即使孩子足够信任实验者,相信他的忍耐可以让他获得两颗棉花糖,也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他的棉花糖不会被抢走,他怎么抗拒本能的欲望,克制自己不去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呢?这其实是棉花糖试验关注的核心内容:孩子内在的控制力——自控力。
虽然孩子们还很小,但有趣的是,他们已经有很多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抵抗棉花糖的诱惑了,比如动动脚趾,看自己的鼻尖,唱唱歌,看天花板,和小伙伴聊天……他们已经有一定想象力可以勾勒出那个有两颗棉花糖的美好未来,有一定自控力可以自我转移注意力,克制自己的原始欲望。你有没有注意到,小婴儿真的是做不到这些的,他们的需求都很紧急,说饿就饿,一饿就哭,再看看视频中的那些孩子,他们在纠结,他们在忍耐,他们在迟疑……我们的孩子成长了,是的,他们终究都会成长的。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可松可驰
有一些在某方面非常成功的人,在另一方面自控力却很差,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人人都会犯错,在不同的地方。控制力有时候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你可以收紧它,也可以让它放松。
你的孩子吃掉了棉花糖,是他无法自控吗?也许他只是改变了注意,无所谓第二颗棉花糖了,他不想自控。这与前文讨论的,孩子的理性选择不同,在这里,理性思考让孩子知道两颗棉花糖更好,他也可以是一个自控力很强的孩子,但是他觉得这个试验太愚蠢了,棉花糖你自己留着吧,哥不陪你玩了。他可以主动选择,要不要自控。
情绪管理和自控力
除了内心真实的渴望,还有什么因素会孩子们为什么选择自控,作出我们期待的行为?会不会有一些孩子会迫于权威,想吃但是不敢吃?会不会一些孩子为了取悦大人而不吃,而不是因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很小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察言观色,知道大人们的期望了。所以“棉花糖试验”也是一个有诱导倾向性的选择题,好像老婆问老公,我胖不胖?老公知道老婆想要的答案。
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张密实的网,如何做到不迎合,不屈就,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生活?没有人希望总是当冤大头、老好人,而委屈自己。
关于“棉花糖试验”,我觉得最有趣的不是那些潜在的因果关联——关系错中复杂,影响因素太多了,以至于我难以判断它们孰轻孰重,我们在生活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以它为基础,发展出很多很多对自控力的研究,测试我们如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贪图眼前的安逸,或者控制负面情绪,坚持对理想的追求。
克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比如失恋时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念,如何戒烟。有能力管理好你的情绪,才能理清你内心世界的网,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从而才能选择,是否要自控。
“超人可以等待”
——榜样的力量
也许不是棉花糖,是一个玩具娃娃,一次麦当劳,一次迪斯尼之旅,是妈妈的一个拥抱,一句称赞……奖励是一种我们常常用到的激励方法,但是同样一个奖励,激励的效果会因为你附加它的意义而变得非常不同。
也是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研究,为什么超人可以等待?这个研究非常有趣,它包含了三个相关的试验,孩子们被分为很多组,以不同的程度对孩子们强调超人会怎么做:戴上超人帽子,告诉他们超人的优秀品质是有耐心、不冲动,给他们看超人的短片,或者并没有让超人“出场”。发现有“超人”作为榜样激励的孩子们能够更久地自控,延迟满足。
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更能自控。
别忘了,你是孩子第一位老师,
如果不是最好的,也是孩子最不可或缺的榜样。
最近和孩子一起去上音乐课,Music Together,这是一套有多年历史的,非常成熟的早教课程。去之前大致了解了一下,它的设计是基于一定研究发现——尽管孩子可以向任何大人学习,比如语言和行为,但从他们亲密的人那里,可以学得更快、更好。所以在音乐课上,你不需要刻意教孩子如何做,不需要带着孩子比划什么动作,你只需要投入地参与进来,尽情放松地唱唱跳跳,你能起到的最好的作用是示范!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如何培养“自控力”的小苗?
“棉花糖试验”的相关研究非常多,研究报告告诉我们,延迟满足,或者说自控力对于成功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一个具备这样特质的孩子呢?
属于高阶认知能力的自控力是在要到青春期才能基本发展定型,
为何在几十年后,仍然是那些当初吃到了两块棉花糖的孩子更为成功?
仅仅靠调查问卷或者采访去了解一个人,很难获得真实的情况。因为人们愿意告诉你的往往和他们的真实作为之间有很大差距。
有时候,行动更能说明问题。
那么,孩子们在幼年就已经打下了自控力的基础,
对成年后的自控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我能想到的有这几点:
从到“吃完饭就给个冰激凌”,到“得到5朵小红花就可以去迪斯尼”,请遵守对孩子的约定;从“要骂脏话就不要呆在家里”,到“再玩5分钟就离开”,惩罚也要言出必行。当你坚持你作出的承诺,不论对她来说是好是坏,你的孩子会学会信任与尊敬你。
当你需要惩罚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不必大惊小怪,越是就事论事越好。言出必行,有助于孩子感到安心,因为这建立了一个前后一致与可预测的环境。
正因为要言出必行,在你干涉孩子在做的任何事情之前,特别是说“不可以” 和要惩罚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要求。惩罚和规矩很重要,但只有在确实非常重要的时候才使用惩罚和规矩。
情绪管理是培养自控力最重要的一课。人们的所有情绪,无论喜怒还是哀乐,都是在进化中保留下来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因素。情绪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驾驭。
当孩子处于伤心、愤怒、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不是指责,也不是着急抚慰逗笑,而是主动聆听,站在孩子角度,与孩子“共情”。此时,你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站在“成人的制高点”试图对孩子在你看来“幼稚或无端”的情绪加以控制。
认真倾听,如果可以,把你认为孩子心中可能的感受帮他们表达出来,有助于他了解和正视自己的情绪,缓和紧张,这也同时让他们感觉受到尊重和安慰。好比你失恋了找朋友你哭诉,你是希望朋友告诉你“别哭了,咱们去逛街开心开心”,还是“你现在一定很难过,想哭就痛快的哭出来吧”,显然,人们更愿意听到第二种。
当孩子在情绪管理等“高阶认知功能”发展和塑造的阶段,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正视并拥抱自己的情绪,给予理解和无条件的爱,无疑会让孩子获得强烈的安全感,并逐渐培养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增强孩子的“恢复力”。
正如洪水,长远来看,一定是堵不如疏。
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因为太遥远了,努力也够不着,不如放弃。如果等15分钟可以得到第二颗棉花糖,或许可以试一试,如果要等一周,拿着手里的棉花糖不能吃,去期待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你觉得你会怎么做?
设定合理的目标,让你可以从点滴的进步中得到持续的鼓励。有可能通过努力做得到,才有信心继续坚持。想想之前在比赛中一直在自我激励傅园慧吧,她的目标是比之前的自己做的更好一些。
让孩子学着去了解什么才是他最想要的,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内源的驱动力要远远比外部奖惩刺激更有效。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源于内心对成就、荣誉的渴望。如果你想带孩子去海洋公园,就不要说,“你本周表现好,我就带你去海洋公园”,这种蠢话。小朋友很快就聪明到知道她无论做什么,你都会带她去的。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延迟满足”,比如,明明今天可以给孩子买这个玩具,却因为想锻炼孩子的忍耐力,非要一周以后才买给他。如果你当下觉得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你也愿意满足这个要求,那就满足他吧。分清楚你想要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努力付出后真正收获的什么?努力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奖励吗,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爱吗?不,这些都是妈妈愿意为孩子付出的。
一个真正善良正直的人,会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总是靠奖品来驱动孩子去做出好的行为,靠惩罚来压抑不做坏事,你可能培养出一个投机者(没有奖励就不做好事)或者虚伪的人(不被人知道就做坏事)。
有一些事是孩子自己应该为自己而做的,而不是为父母,比如一定的家务是孩子应该做的,就不应该给奖励,不过你们仍然可以以某种方式庆祝一下。 对孩子合理的需求进行积极的回应,对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加以引导,养育一个完整的,高尚的人。
孩子会通过观察你来了解在他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你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是他的榜样。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就要以身作则。你是怎么做的,往往比你怎么说,更有教育意义。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说“请”,那么 你自己也要这样说;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大声说话,那么你自己说话也要轻声细语;如果你想要孩子有耐心,你自己也要控制自己的急躁;如果你希望孩子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论是悲伤还是愤怒,你也要诚实地告诉他,他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到你。当你在秒速你的感受时,也能帮助他体会他自己的感受,就像一面镜子,这叫做“同理心”。到三岁时,孩子已经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同理心。所以你可以说“我生气了,因为你一直吵,我没办法打电话。” 当你说话用“我”开头时,可以让你的孩子有机会从你的角度去看事情。
总之,父母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孩子的榜样,包括情绪管理,自控力。
◆ ◆ ◆
这篇文章完成得非常困难,随着资料查看的越多,越发现觉得影响认知、决策和自控力的因素太多,因果关系也错综复杂,我很忐忑地与大家分享我的这些粗浅见识。
经过数千万年的进化,人类是何其复杂的一种生物,而系统教育的出现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来讲,也许才处于萌芽的阶段。不过,换个角度想,虽然“应该如何做”,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但我们不应该丧失信心,因为不管有多少种教育方法,教育的本质都是爱。
孩子,感谢你来到这个世界,让我愈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鞭策着我在有限的生命和你一起探索学习更多的未知。
棉花糖测试:吃还是不吃呢?好纠结 【棉花糖试验】
家教,一种关于平衡的游戏 【家教】
十个关于孩子吃饭的误区一一爆破 【吃饭】
五个对孩子最重要的饮食习惯【吃饭】
孩子需要多少盐? 【盐】
专注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
发布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分享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微博:@夏天的陈小舒
邮箱:dr_chenxiaoshu@sina.com
微信公众号:Shu_Dr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