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好好说话的父母

Mengting 夏天的陈小舒 2023-10-13


之前看微博博主@罗套套 分享过一件毁三观的事,整件事可以说是暴力沟通的典范:



这件事让我很难过的有两个点,一是这对父母自始至终都没有去理解、倾听小男孩的想法,孩子只是情绪的发泄桶,而不是一个平等的人。


小男孩的出发点很暖心,怕爸爸妈妈饿了,想和他们一起分享美味,“我买了三种不同口味的,你们想吃别的味道也可以吃了。”


但多花的钱屏蔽了温情,一连串反问强势表达了那位妈妈的愤怒,否定、反驳所有解释。但孩子并不能从反问句里清楚明白,妈妈生气其实是觉得饭贵了。


二是把饭退掉之后画风一转,用怜惜的口吻营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画面,旁边还有位捧哏的爸,用愧疚感培养孝心。


很难想象那个小男孩是怀着多失落、不安的心情咽下这顿爱心午餐的,我犯了错,让爸妈生气了,他们还对我那么好。


整件事对小男孩的心理创伤难以估量。



语言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求,而把冲突归咎于对方。


在亲密关系中,语言暴力更不加克制,它甚至会是无心的语言习惯,就像罗翔所说“自由不加限制,带来的一定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童年时期受到的语言伤害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


“我害怕找一个像我爸一样的伴侣,

然后生一个像我一样的小孩。”


它还可能会成为一种惯性思维,转换角色从我们的口中讲出,讲给孩子听。结合《非暴力沟通》,我们来盘点一下亲子交流中那些不好好说话的时刻吧。



* 文章素材来自豆瓣话题#家庭生活中那些不好好说话的时刻及微博。



01


正话反说 反问句真香




豆瓣@司黛拉


刚才逛街,一个小朋友累了,歪歪扭扭的跟在妈妈后面,她妈在前面一边扒拉架子上的衣服一边说:“能像个人一样走路吗?”


豆瓣@我是那谁的MM


我爸:“你尝尝你炒的菜能不能吃?”。我就想问能不能好好说话,[ 醋放多了 ] ,四个字表达的清清楚楚,为什么非要那个样子说话???


豆瓣@杨了个燜燜


不得不说,身为北京土著我真觉得北京人骨子里就不好好说话……也难怪人家觉得我们阴阳怪气。我们家就是这样,正话都得反着说,非得让你戒骄戒躁


好比我数学考了95分,我妈说“哟~你可真棒!”那就是[ 快挨揍了,怎么没考100分 ]的意思。要是说“嗯,还不赖”,那就是[ 好、满意 ]的意思…… 何必呢???



豆瓣@语言是皮肤


“不好好说话”这事是完全受原生家庭影响来的。


之前有位男生朋友,在初中因为发育延迟所以整个初中都被同学嘲笑太矮,高中以后个子才蹿起来,之前听人说“矮个儿都牙尖”,我以为是他初中时受环境影响,养成了不会跟人好好说话的习惯。直到有次去他家吃晚饭,叔叔阿姨也都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叔叔说:“你给人倒点果汁,怎么一把老骨头都还不会招待客人阿?”
阿姨回:“我刚不是问了,人家说喝水就行吗,听不懂人话怎么着?


我以为俩人要吵起来了,结果阿姨转头从厨房出来,笑呵呵跟我说“想吃什么就拿,当自己家别客气啊。”




反问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攻击性句式,是对自己观点强有力的肯定,很容易让人感到压迫感。很多时候亲子间的反问句只是在释放负面情绪,一时嘴快,而并不在意问题的回答。


 可能更好的表达方式:


改用陈述句、祈使句。


玩过的玩具要收起来,我不是给你说过很多次了吗?

✔ 玩过的玩具要收起来哦,这样下次你想玩小车的时候就不会找不到啦。


你就不能动作快一点吗?

✔ 我们动作快一点吧,这样你就可以早点去学校找小朋友玩啦。



02


道德评判



豆瓣@猫猫是个捣乱派


我有次蛋糕店逛得很窒息。小姑娘三岁多,看着橱窗说“我下个月生日想要这个彩虹蛋糕,就是小号的。”我想她妈妈正在买单,应该随口说一句好的呀,记住就可以了。结果这位妈妈的操作我目瞪口呆:“你弟弟生日还没到蛋糕都没定,你就想着你自己的了。”小姑娘瞬间不说话,只盯着那个蛋糕了。


豆瓣@maibao小妮


我爱我妈,我妈也爱我。不过我妈最擅长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是我女儿,我都懒得管你。”真的让我很为难。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求,对妈妈们来说尤为如此,因为妈妈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这让我们在语言习惯中倾向于忽视自己的需求,以“你”(孩子)为主语。


如果我们想利用别人的内疚,常见的方法是把自己的不愉快(或某种负面情绪)归咎于对方。“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父母的不快乐是孩子造成的。但对孩子的批评、指责、评论反映了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


看到父母难过,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做出改变,比如好好学习来迎合父母。


但这种改变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久而久之,孩子会反感这种外在压力,同样的方法变得不再奏效。


但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孩子可能会做出更积极的回应。


 可以参考的表达方式:


我感到……,因为我……。重点放在引导孩子去思考事情的后果,以“我”为主语。


你让妈妈太失望了!你怎么可以偷偷玩游戏?

✔ 妈妈以为你会遵守约定好好读绘本的,结果你玩游戏去了,我觉得很失望,因为我很担心你用眼过度了。



03


不要你觉得,

我要我觉得   



豆瓣@猫猫是个捣乱派


我在美国,有一次在银行排队,见到一个小朋友蹦跶着想去拿银行免费提供的棒棒糖,手刚伸进去,他妈妈特别凶地大声说:“住手!你以为你是谁?能不问就直接去拿?”小朋友走回来,很小声地问妈妈可不可以,“好吧,拿吧。”最后虽然拿到了糖,心情也不同了吧。


豆瓣@懒兔太太


有时我觉得爸妈的不好好说话近乎形成了我某程度的心理创伤了。

那年我大概十一、二岁,刚知道爱美的年纪,给自己买了两个略幼稚,但自觉很可爱的发夹,但是小时候的我又自卑又害羞,通常只敢自己在房间里对着镜子臭美,一出门就摘下来。


有天被催促着到饭厅吃晚饭,忘记摘了,被我爸瞅见,他当着全家人的面大声对我呵斥道:“你说你戴那玩意像啥,跟鬼一样!”换了后来爆脾气的我,我会直接怼回去:“像鬼还不是因为像你!”


不过我几乎是被我爸打大的,十二岁的我实在没有胆量回嘴。我只是默默地把发夹拔下攥在手里,委屈地装作若无其事的把饭吃完。


豆瓣@柚子


晚上十点半了,还在家族群里转发各种养身的营销文。


我:“ 爸,该睡了,都十点多了,还在看这些啊,早睡早起才是养生大计,比吃中药补人啊。 ”


爸:“ 以上你讲的话与你的身份不相合,当谨记。我们一般十点半至十一点睡觉,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是核心睡眠区。我睡前转发几条信息影响你了吗?你超出自己的身份来教训我?合适吗?记住了,这样会损自己的福报的。”


爸爸说我没福报时,我心里想的是我不要什么福报,我愿把所有的福报都留给您,愿您健康长寿。我少活几年也没关系的。





还有一部分可以直接总结为“爹味”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不接受反驳,要求伦理纲常式的家庭秩序,杨烁、郭涛、黄晓明都是代表人物。


总之就是360°打压孩子,哪哪儿都不对,永远是审问式语气:


我从哪边走的?重新走!

衣服能挽上去吗?

走路不会走吗?脚尖朝前!

不会走是吧?跑上去!(高原地区)



摆脱原生家庭不好好说话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似乎要比获得世俗意义的声望和成功,更难。


04


活体ETC(24h抬杠)



豆瓣@点亮所有星星


刚吃完午饭,还没到1点钟,我弟(小学)在房间跟我玩。


我爸:怎么不去做作业啊,在今天又放假了?
弟:一点半就去(小声说)。
我爸:还以为你老师特殊照顾你,看你比较厉害不给你布置作业了呢。


豆瓣@漫漫馒头


其实妈妈之前是很温柔的人,但这两年她一直在变,变得不好好说话,开口就怼人。


比如我在二楼的房间,听到她上楼正另一个房间走,我:“妈妈你干嘛(我保证语气很正常)”,她:“你管我干嘛。”还有“妈妈你为什么晚上洗衣服?”她:“不能洗吗?”还能不能好好交流了???


豆瓣@懒腰王子


我:“妈,XX你放在哪里去了”
妈:“在哪里?在我背上!”
我:“……”无奈只能自己翻。
妈:“这个在哪里都不晓得哦,无语。”



豆瓣@豆里个豆 


我:“梳子在哪里?”
我妈:“它都看到你了,你还没有看到她?”


豆瓣@DDMADAO


我:“爸你最近好像很忙啊,活很多吗,要注意休息。”
我爸:“活多就不干了吗,不干活我去要饭吗。”
我:“哦。”




看到有网友家族群的群名叫“国际抬杠大赛”,口号是给我一个杠点,我能杠起整个地球!😂抬杠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和朋友、亲人联络感情的一种特殊形式,甚至是一些地域的语言习惯。


“不走心”的抬杠很有乐趣,但不分时宜的抬杠就是负面情绪的传递,而且孩子很容易学会这种语言表达形式。


豆瓣@冰箱空荡荡 


刚上初中的侄女,已经跟大人们学会了阴阳怪气。某次我手机没带壳,我哥要拿了把玩两下,我说“可千万别砸了,背面是玻璃的”,他回“砸了就赔你”,我笑着说“必然是不要你赔的”。小侄女跟着说了一句“手机里有黄金啊?”我当没听见直接忽略了她。



05


情绪垃圾桶



豆瓣@橙


经常在坐电梯的时候遇到楼上几个新妈妈,孩子都是学龄前。


小孩哼唧着想出去玩,妈妈怒吼“你再往外跑就不用回来了,反正你爸也懒得管你,我早晚被你累死。”小朋友软绵绵的请求,并没有胡搅蛮缠,却得到了这么“狠毒”的回应。我心里难过,妈妈带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抱怨随口而出,可说者无意,有心在听、真正受伤的,却是孩子。


豆瓣@半 村


刚在床上躺了一会,从床上起来出门发现侄子光着屁股在门口晃悠,霎时我的眼睛都要湿润了,他拉粑粑了,在等我给他擦屁股,但是没有看到我于是在门口等,也没敢进来,也没有喊我,不知道等了多久。


这是因为他妈妈让他不要进这个家,让他不要理奶奶。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便拖着裤子光着屁股在门口等着…他妈妈上街去了,他自己在家便会安静许多。



豆瓣@『』


我妈对我的床一直有“狗窝”、“猪圈”、“垃圾堆都不如”各种评价,但明明她自己起床也不叠被子。


每次我外婆来家里看见她房间也是这种评价。



06


耍猴吗?



豆瓣@海风里有硫磺味的广播


我小时候我很喜欢吃垃圾食品,每次路过KFC我爸爸总会问我想不想吃,这是个陷阱。只要我说我想,他就会“我就知道你想吃垃圾食品,不可能吃的”,而我说不想,他就会“唉,本来还想买给你吃呢,不想就算了”。


套路吃多了我就长大了,后来我爸又问我,我就把他的对策说出了口,他哈哈大笑,带我快步离开。大概“不好好说话”家庭给我的影响是,以后在家庭中不想成为妈妈这样的人,择偶不想找爸爸这样的人。


豆瓣@曦君Beatbox小菜


我是开便利店的,经常看到这样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居多,给孩子1块钱,让他来买自己想吃的东西,基本大多数东西都不是这个价格,孩子挺沮丧的,我说棒棒糖价格可以,他妈就直接说“不能吃糖”,老冰棍1块,他妈说“不能吃冰棍”,最后孩子问“那我能吃啥”。他妈还冲我眨眼,我不参与。最终,什么也没买。


07


进行比较



豆瓣@白眼仁儿大王


某种程度上,不好好说话不仅影响当时的心情还影响一辈子的感情。


小时候我妈经常骂我:“跟你爸一个德行!”或者春节去我爸我奶奶家过节,回来也会莫名其妙挨骂:“怎么去两天学得跟你爸他们家人一个德行?!”


从小到大,我觉得最侮辱自己的语言就是“像你爸”,以至于到现在我发自内心的觉得我爸是全世界最恶心最丑陋的人,不能像我爸!


豆瓣@四叶草


我姐姐从小学习好,走到哪都是说你看你姐学习多好,我姐考上大学,亲戚就有对自家孩子说:好好学习跟你大姐呢考个好大学,千万别像你二姐在家种地,我姐工作了,就说:看吧,好好学就像你大姐那样找个好工作,不好好学就跟你二姐那样在家出大力。


我从小就在姐姐的阴影里长大,觉得自己啥都不是。


豆瓣@你吃了吗吃了吗


我妈答应我考到多少分就有奖励,结果我考到了并且超出了分数线后我妈又说:“你看看别人家孩子都考得比你高 你还想要奖励?”


???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完美的,聪明、懂礼貌、会说话,自家孩子望尘莫及。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里,作者Dan Greenberg诙谐地写到:“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吧。”


比较会让我们忘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况且别人家的孩子”只是个人设而已,ta一定也有我们没看到的缺点:


豆瓣@blablabla


很长一段时间在表姐的阴影下长大。


直到前段时间,我妈也恍然大悟了,原来一直以来是我姨妈太会给表姐树立形象了。直到表姐结婚后她老公告状到家里,我妈一串大问号?她竟然会摔碗筷??拧家人耳朵???姨妈才终于承认,一直都这样。而以前姨妈总是在人前夸自己孩子的好,让一众亲戚羡慕,后来的事就是夸不下去了。


这些行为在我家肯定是不会发生了,但是还是不得不在
“你看看人家如何”的话语中长大了。



08


肢体暴力



豆瓣@多罗里塔斯


我妈妈并不会不好好说话,她只是会不断地白眼,像看垃圾一样看我。

有一次她白我一眼我马上就想哭了。我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


豆瓣@柚子


我妈最近一年练瑜伽,性格变好很多(也可能是年纪大了),但我有时还是想起小时候,她一抬手,可能是挠痒,我(以为她要打我)就整个人闪躲一下。我每天都战战兢兢猜测她的情绪,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旁人看见我无端闪躲都觉得好笑,只有我觉得不好笑。





《非暴力沟通》里写到:转变我们说话和倾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实用语言,这样才能让爱融入生活。


你对孩子说过什么后悔的话吗?



相关阅读  





如何让孩子深信自己被爱——请收藏这75句温暖鼓励孩子的话语


神奇的5:1技巧,帮助修复亲子关系


“我好丑” 不!你超可爱的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