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怀疑我妞有多动症,我们为什么不担心

小舒 夏天的陈小舒 2023-10-13


我其实从未怀疑过我女儿多动。


但我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场景中看孩子,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我们都觉得妞妞专注力特别好,她一岁多就可以自己翻书看30分钟以上,两岁的时候,玩拼图30、40分钟不在话下。她从小就特别坐得住,看动画片没有声音的也能看半天(长途旅行做7小时飞机,几乎能看一路);吃饭可以一直坐在餐椅里,慢条斯理,所有孩子都吃好去玩了,她也不为所动,完全按自己的节奏来;大一些了,画画、玩玩具、看书轻松一小时以上……



对于她非常不擅长的事情,她的执着坚持真是让人心疼。有一次,同学生日聚会在蹦跳乐园里举行,有一个需要冲刺跑上去的高坡,她怎么都跳不上去,到半路就溜下去了。工作人员在上面帮她,也怎么都拉不上去。她全程也不玩别的,就一直在那跳……最后也没能上去。


每天回家都很快完成作业,不需要监督;看书经常一看就一小时+,有时候从图书馆借十几本书回来(很多是章节书)半天就看完了;游泳两小时起步,一般都是3小时+;滑雪从早到晚8小时,直接滑出一个马拉松。



这样的小孩,有多动症你信?


反正我不信。我妞就是正常孩子,有着正常孩子的特别。


但是两年前,在学前班老师眼里,孩子完全就是多动症嘛:根本不能控制自己,总是讲话,小动作不断,坐不下来,无法集中注意力超过5分钟,miss掉课堂80%。家长会时老师跟我说孩子落后,听得我眼泪哗哗流。


一年级的时候稍微好一点了。但是,可能也没好太多,老师请了学校的心理医生来暗中观察,又让我们做了很长的问卷。那个问卷,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是测多动症的……😂


直到二年级,老师也肯定妞妞能够专注,但是进入状态需要的时间更长一点;一旦开始,就很专注,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另一个被“评价不一”的是酒酒。


我们都觉得这孩子,屁股上是有刺吗,根本坐不住。就算是最好看的动画片,也看不了30分钟以上,就累了,不想看了;玩玩具,也不会一直玩一个游戏玩很久。学不会,或者太容易没有挑战了,都会让他放弃。



但是每次见老师,幼儿园老师都会夸他专注力太好了,能深入地观察、思考、提问,也能很快沉浸在自己的任务/游戏里,很有创造力。


我懂老师说的,两个孩子的老师说的,我都理解,她们说的完全没错,就是我娃!专注力好,专注力不好,都是同一个孩子。


所以,到底什么是专注力,什么是多动症?



concentration

什么是专注力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专注力的时候,都流于表面了:是不是能够一直玩一个游戏,是不是安静,是不是好动。


网上有很多很多教你如何提高孩子(或者你自己)专注力的文章、视频,市面上还有很多测评捆绑的课程(你一定会在某些角度表现不佳,需要他们的课程去训练),甚至还有得到权威机构认可、能够提高专注力的药物。


但是什么是专注力?专注力是指人集中精神/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因为我们并不像电脑一样,擅长于“多线程工作”,所以我们其实没得选择,我们只能专注。


人天生具有专注力。


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的专注力有多强。


视频里有一个男孩在跳蹦床,从视频开始到结束,你能否数出来,他跳了多少次?



专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交换,当你专注于一件事,一定会忽略掉另一些事情。(当我们说多动症时,其实也一样,有得有失。)


当你在说你的孩子“缺乏专注力”的时候,你真正应该问的是,你想要ta专注在哪里?以及ta为什么要专注?


  • 你(/孩子)需要在哪些事情上专注?

  • ta为什么要专注?(专注的动机是什么)


其次是:


  • 需要多长的专注力来完成一件事?

  • 如果专注不了那么长,除了“延长”专注力,还能做什么?


孩子天生具有专注力,但是他们只在自己感兴趣、有动机做好的事情上调动ta的专注力。


专注力的确可以训练,但训练的前提也一定是孩子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动机——ta愿意做好,才会努力去做。


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学习动机,可能是:

  • 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让我们真的投入进去了;

  • 想要取得好成绩;

  • 得到某种奖励;

  • 想要得到老师或父母的认可;

  • 对好学校的向往,想要考上某个学校;

  • 喜欢某个人,ta的成绩非常好,想和ta有更多话题。

    ……


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孩子自己想不想要学习好。


还有一点对于“专注力”很重要,就是奖励机制——专注会让我们得到什么?


这里说的奖励,不是物质的奖励,更多是进入忘我状态后完成任务的快感、成就感。


孩子是天生向阳生长的,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想要做成一件事,做得更好。


但是,父母也需要意识到孩子的生理能力有局限。比如高度集中精力,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小孩能够专注在一件事的时间有限。


通过努力一点点延长注意力时长是一方向,拆解任务也是一个方向——不期待一鼓作气完成所有,把任务拆解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小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给孩子很多积极的反馈:我完成了!我做到了!


是的,你做得很好!去跑一圈/上个厕所/吃点水果……再试这完成下一个目标。


有时候分心也是一种逃避焦虑的形式,如果时刻在你的监控下,总是被纠正、评价,总是紧张自己做不好……孩子也会很难专注。


我每次看我老公给我女儿讲题,我就很想把他两分开,不会讲不要讲。我会带入到我自己,试想我是妞妞,不断被审视,不断被打断,不断被否定,会有多紧张。


也可能我夸大了孩子的感受吧,但将心比心地讲,我不希望被监控着做事。我在写稿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在读,我就全身发毛,无法专注。


总结下来就是,孩子天生具有专注力,让他们调用好自己的专注力需要:


  • 动机(如兴趣、目标)

  • 奖励机制(正面的反馈)

  • 适度的保护(可以引导深入思考,少评判,少干涉)



ADHD

什么是多动症?


一提多动症,就会有很多读者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最近我们跟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聊了妞妞的情况,他说,我们聊天过程中提到了很多关于“注意力”的问题,你们担心这个问题吗?


我们不担心。


队友说,如果说妞妞有多动症的话,那我一定也有。我小学的时候也总是被老师“告状”,不认真听讲,但是我成绩一直很好,一直读到博士。我们家族可能很多人都多动,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我说,老师去年让我做过一个问卷,我感觉是关于ADHD的,但是我不觉得妞妞符合大部分问卷中的描述。她的学习进步很大,这一年所有科目都自己赶上了。我觉得进步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她还很有进步空间。因此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提及ADHA,这位心理学家的话让我深表认同。


他说,没错,是这样。我们所有人都有注意力的问题,在某个时刻,在某些方面。只有当它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能够从治疗中获得好处的时候, 我们才给这种情况一个定义,叫它ADHD。


实际上因为孩子还小,你的孩子是不是需要治疗(用药),更多取决于你和老师的判断,你和医生的沟通,以及你最终的决定。


目前没有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定检测。诊断主要靠排除法(排除其他疾病),问卷,访谈,评定量表……由家长、老师、医生等去评定。



判断是不是多动症,目前仍然很主观。


因此,诊断需要更多学科的专业人员介入,包括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言语病理学家等联合开展综合评估和诊断。



   / ADHD


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这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神经生理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专注力弱、过度活跃、行为较冲动。




专注力弱

比如,一些孩子写作业时,做1、2道题目后就已经不能集中精力。一般儿童用1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功课,多动症孩子可能需要花上4、5个小时,而且可能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




过度活跃

多动症的孩子在幼儿期已经会表现出比同龄儿童更高的活动量。他们一般很难安静下来,上学后即使有老师和父母的规劝,他们仍可能在课堂上不断扭动身体、乱跑动、不能安静参与课堂活动等。




较为冲动

多动症儿童常干扰别人,他们的自制力明显比同龄孩子低,比如在回答问题时,他们会经常抢着说答案,或常打断别人说话,也可能喜欢在排队时插队,或在排队等候时干扰其他人。

♬..♩~ ♫. ♪♫. ♪ ~ ♬..♩


多动症的这些症状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但通常都开始于童年早期(3~6岁),大约一半的人会持续到成年后。


如果孩子年龄太小,诊断会很困难。因为可能将语言发育迟缓等发育问题误认成 ADHD。


因此对疑似患有 ADHD 的学龄前或更小的孩子更需要由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言语病理学家或育儿发育儿科医生等专家进行评估。


诊断前还需要排除孩子有没有其他疾病,如:


  • 学习或语言障碍

  • 诸如抑郁症或焦虑等心境障碍

  • 癫痫发作症

  • 视力或听力问题

  • 自闭症谱系障碍

  • 影响思维或行为的医疗问题或药物

  • 睡眠障碍

  • 脑损伤


如果真的影响到学习和社交,孩子确实被诊断为多动症应该怎么办呢?




TREATMENT of ADHD

孩子多动症,首先治家长


正如前面那位和我们交流的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当孩子需要治疗帮助,我们才称之患上了“多动症”。


要知道,多动症其实不像很多其他生理疾病那样有明确的检测手段,多动症也并不能被治愈。


多动症是经过专家排除了其他疾病后,确认孩子因为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需要超出一般孩子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当孩子被医疗专业人士诊断为多动症,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医生、老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需要做的:


“治疗”多动症,首先需要家长学会如何支持孩子,在行为上帮他们更好地沉浸式学习、克制冲动、学会和他人沟通、互动。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对于6岁以下的多动症儿童,行为管理方面的家长培训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比如,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问题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次数以及父母通常的反应;


分析行为发生的诱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通过改变这些前因和后果,比如透过改变环境安排、给予奖励、正面激励等,让孩子反复体验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强化好的行为、减少不恰当的行为。

 



老师需要做的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比如:


  • 给多动症的孩子安排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访谈时,那位心理学家提到,在澳洲,一些学校会给多动症的孩子安排单独的考试室);


  • 前排座位(就是我们小时候都见过的“特殊位置”,坐特殊位置的不一定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哦!);


  • 把功课拆成细小部分;


  • 给出的指示清晰、明确,多使用图画和动态教程(之前老师有跟我们沟通过,她将指令分步骤写在黑板上,这对妞妞以及班里其他孩子都很有帮助)。


……


以上都是在学校里,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医生需要做的:


如果行为治疗对孩子没有明显改善,且症状持续严重,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这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可有效改善注意力。


▲ 图片来源:pixabay


对于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般需要同时接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目前兴奋药物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常用的处方药。兴奋剂可以增强和平衡大脑中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的水平。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的体征和症状,但有时仅在短期内有效。


  • 中枢神经兴奋剂有哌醋甲酯和安非他明(amphetamine);

  • 非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托莫西汀(Strattera)、胍法新(Intuniv)和可乐定(Kapvay)。


美国FDA批准的这些药物已经在6岁及以上儿童中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主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和影响睡眠等问题;心脏病患者慎用;兴奋剂药物还可能会增加出现某些精神症状的风险,如激动或躁狂。


因为这类药物一方面可以让人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感到幸福快乐。当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则可能无法获得那种“沉浸式”学习的状态,也可能难以找到那种用药后的快乐。


这类药物可能带来依赖性,用药需谨慎。

  //  


其他可能有效治疗 ADHD 的药物还包括:

  • 阿托西汀(Strattera)

  • 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Wellbutrin SR、Wellbutrin XL 等)

  • 胍法辛(Intuniv)

  • 可乐定(Catapres、Kapvay)


尽管尚未得到证实,但人们担心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非兴奋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或抗抑郁药,可能会导致其产生自杀念头的风险增加。



目前我们对多动症,以及治疗多动症的药物都还知之甚少。一些多动症的孩子会因此社交困难,失眠,抑郁,精神疲惫,非常痛苦,治疗是值得的。


而一些孩子只是更加活跃、好动,他们能交朋友,学习也跟得上,只要孩子整体是开心的,精力充沛的,健康发展的,就不需要当做什么“症”来治疗。


正如注意力是一种选择一样,多动症也也有“另一面”优势:因为不专注,孩子更容易看到那只蹑手蹑脚的猩猩,他们更容易将表面上看上去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他们往往更具创造性。所以即便看上去没有认真听讲,大脑的潜意识也在运作,可能在不经意间解决问题。



总之,无论孩子是怎么样的,帮助ta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并帮助ta找到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US CDC, Symptoms and Diagnosis of ADHA, https://www.cdc.gov/ncbddd/adhd/diagnosis.html


【2】专注不足/过度活跃症(香港)协会,http://www.adhd.org.hk/child-adhd.aspx


【3】US FDA, Dealing with ADHD: What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fda.gov/consumers/consumer-updates/dealing-adhd-what-you-need-know


【4】 Mayo clinic.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ADHD.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adhd/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0895


【5】 Netflix纪录片 The mind explained. How to focus.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