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海检 | 一个人一本书:《周国平散文》
推荐人:
张云霞
第五检察部负责人
推荐语:
《周国平散文》是周国平散文的经典珍藏,包含了《岁月与性情》《只有一个人生》《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平静的心》《平淡的境界》以及《守望的距离》等多篇散文,发散着“善良、丰富、高贵”的人生哲学。在这部散文作品中,周国平以守望者的姿态,从“守望的角度”守护“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轻轻吟唱出“真实的我”的真切感受。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后所发出的智慧言说,是他对生命与人性的最深切关注,对人文精神最珍贵的守望。
徜徉在周国平睿智的文字中,如饮山泉,甘甜清冽,总会逆溯到一份难得的清醒。在他的笔下,宏大的人生课题总是与生活中的些小琐事密不可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触目皆是的小花小草紧紧相联。哲学不再是晦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教义,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思维是那样开阔与深远,又是那样细密与雅致,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困境,他都能带你走到海阔天空的境地。于是,你在尘世间焦虑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对自己微微一笑:是啊,在一个和谐的世界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生活,不是一种完美的幸福么?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精神享受,不就是一种丰富善良高贵的人生么?
一、在生命和人性真谛的探究中“诠释”善良、丰富、高贵
散文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
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它内涵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也许是因为从事多年哲学研究的缘故,周国平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智慧和哲思,笔端处处闪烁着思考的醇美光辉。思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包含着探索的愉悦。周国平散文的思考性,造成他艺术风格的深刻、凝重、浓密。他的智慧和哲思,不是体现于个别篇章,某个局部或某个词句,而是化为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话语中,并成为他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的人格在散文中的自然呈现。
周国平的散文,发散着善良、丰富、高贵的人生哲学。这主要来自于他对生命、对存在、对人性、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宇宙和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在《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中,他叙述了在一个思想贫乏的时代,始终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理想,或者说对个人命运不论发生多么艰难和不幸承受的变化中,在生命的过程中都坚持淡泊与执著的结合。一个智者的心态是随遇而安,同时又是对机遇的把握采取敏感和机警的洞察。总是怀疑和反省、回忆与对比发生在短暂人生中的故事转折之间,它影响着周国平每一次人生选择。也正是这种选择的困惑、矛盾与挣扎成就了这位诗哲式的散文家。当然,他不明确认同这一身份,或者是介入学术与生命探索之间的犹豫、徘徊、懦弱,愈来愈使他成为这样的人,他是一个游离于诗情与哲学之间的人,一个难以用学院式方式来解读的思想者。是哲学,促进了周国平的思想,净化了他的灵魂,充实了他的人生智慧,更是造就了他对人生和生命的一种近似迷惑、欢愉、幸福而又痛苦的洞察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的人生经历。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人生哲学的关系,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他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的心灵使他坚定地相信,善良的人更能活得丰富而高贵。
二、在淡泊、宁静的追求中“守望”人文精神
周国平的散文之所以能超越现实生活,把日常生活的体验转化为哲学的思考,这固然与他的哲学素养有关,是他的智慧、他的思考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这种超越与他的人生态度、他平和的心境也是紧密相关的。
周国平首先是一位甘于平静、甘于淡泊的书生。在《平静的心》中,面对友人下海致富,他写道:“我的心是平静的。”他是那种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平常心。做到这一点颇不容易,说高雅、说情趣,似乎都不甚合适,因为其中所体现的是一种实在的生活精神,一种诚恳的创作状态。在《闲适:享受生命本身》中,他说:“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并指出:“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这是周国平的座右铭。他对于“沉默”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沉默的价值》中对沉默给予了充分肯定:“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透人心的最深处。”而在《在沉默中面对》一文中,周国平则说:“在我看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先的功夫便是沉默,在沉默中面对他灵魂中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重大问题。”这种不求热闹闻达,但求平淡静默的态度,在一个浮华嘈杂的时代中显得弥足珍贵。
也正是由于甘于宁静,甘于淡泊,重视“内美”的自我修养,他在这个物欲腾升的时代发出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呼吁,“人不该只求物质奢华,把自己的灵魂淹没在花花绿绿的商品海洋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应当成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守“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以智慧和爱心”“守护着我们人类的未来”(《守望的角度》)。实际上,周国平就是一位坚守在象牙塔中的静默的守望者,他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像守林人长年守护森林、瞭望云天;像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保护航船一般,静静守护着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护着今日漂流在物欲大潮中的精神方舟,呈现出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
周国平的散文,展开了一个思想者的审美人生态度:宁静中的追求,淡泊里的绚烂,凭真性情去行胸臆,痛快淋漓地感受生命。这便是智者的境界。这种内心的满足和宁静,对于焦躁的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甚至求之不得。这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永远保持低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炫耀,而只是安静地漫步于你的身旁,低吟浅唱一些不为世人关注的话语,你无须上前搭讪,无须注视他的身影;你要做的,是在这一刻,让心灵保持平静,保持一份不被打扰的清醒,让灵魂在场,让欲望缺席,唯有如此,你才能够与他那智者独行的灵魂相遇,随他去解读那丰富善良高贵的人生哲学。
供稿 | 张云霞
编辑 | 卢雨非、单凯群
推荐阅读
【海检动态】海淀区政协副主席胡淑彦一行到海淀检察院调研公益诉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