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海检 | 一个人一本书:《中国大历史》
推荐人:
李 莹
第一检察部 检察官
推荐语:
这本书不似休闲的小说可以一目十行,黄仁宇先生在书中旁征博引中西方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以作比较。对于我来说,其实任何一个小的段落都不敢错过,只是如果不深究,还是有囫囵吞枣的感觉,感觉就像我们只用一天的时间参观完卢浮宫,除了敬仰、惊叹就只剩下几个记忆深刻的点,很难有条理地介绍给旁人。
《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先生在大学课堂上讲课的讲义,各种比较论证的依据都很好地针对当地大学生的编排设置。这样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固然能使他的学生受益非浅,但反过来说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却构成了不小的障碍。比如,书中但凡提到长度、面积、重量、货币等概念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都是西方习惯的英尺、英亩、英镑、美元,这些单位完全不在中国读者的生活中出现,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头雾水,很难在脑海中对它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估量。比如在“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中,黄仁宇先生提到“此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谓‘15英寸等雨线’……”,我初读到此时一愣,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仔细看完描述后发现,这就是我们在高中时学习到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因此,通过查阅才将此处论述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我相信黄先生本意是让听课的当地学生有更形象的体会,就如约翰·赫斯特所写的《极简欧洲史》一样,他写书的最初目的就是让澳大利亚的学生更好地领悟欧洲文明。
当然,黄先生的文字还是让今人折服,遣词造句力求精准,颇有古意之外也不让人费解,体现一个学者大家严谨的风范,而且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以多角度地看待每一段历史以及他们的总和,他抛开了历史中的所有道德约束,是以一个中立的角度技术性地探讨事件和得失。所以他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又写到“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黄先生之前出的那本《万历十五年》,记得他在那本书中就提出:“中国的朝代总是以道德和信仰为基础行使皇权和管理国家,从皇帝到臣僚都只是被传统的儒家圣人订立的道德准则规范和约束,这种约束是脆弱的,以至于整个国家的基础也是脆弱的,尽管在表层井井有序但是内部却暗潮汹涌,虽然其中不乏道德楷模之人,有诸多感人事迹以为众人表率,单个体的闪光总是难以对抗整个体系的崩塌,因此最终的结果多是历史的悲剧,正如群星的光芒亦难以照亮整个夜空。”本书黄先生也是试图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中国朝代的政策与得失。下面想举例分析一二。
黄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对北宋的标题是:大胆的实验。他认为北宋时的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并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经济改革,但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匹配导致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
其实从对宋代的标题来看,就能猜到黄先生想重点谈王安石变法,其实王安石所推行的“青苗钱”“免役钱”,还是“市役法”“方田法”,其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然后对付北方之强敌。其实王安石的这种通过信用借款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就是国家想通过金融管制操纵国事的雏形。王安石的尝试是中国历史上极尽罕见的,他试图以经济手段来改变整个国家的状态和格局,这确实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我相信如果王安石的变法能以更温和与更实际的姿态出现或许中国历史的道路得以向不同的轨迹发展。
说完宋朝我想对比谈一下黄先生笔下的明朝,他给明朝的标题是: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黄先生认为明代发展使之最终成为了一个内敛和封闭的国家,而并不是一个开放性和扩张性的大帝国。他提到明代的历史特性时有这样一段描述:“因此他们背世界潮流而行,与宋朝变法的人士立场相左,而整个表现内向。”从本书的自序中可以看出黄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明代的财政与税收为主,而黄先生所关注的是经济体制,核心就是税收制度。他认为明朝的税收制度也是一大阻碍力量。太祖朱元璋不顾世界潮流制造出简陋的税收制度,明成祖朱棣又不顾设计目的,滥用之,明宣宗朱瞻基开始收缩退后,使之不至于全面崩溃,但是尽管如此也没有阻止明政府与自然经济的分离。在明朝,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可以不纳税,不为官不经商,但却大量消耗国家财政收入,与此同时官员工资不涨,物价却飞涨,这一进一出之间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可以说明朝的宗藩之耗、百官之贪、税收弊端最终造成了明朝的覆亡。记得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也认为明朝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经济上的破产,而对于破产的原因除了表象之外却没有更多的探索。
《中国大历史》这本书的深刻点比较多,在此我就不一一详述了,我觉得用350页的文字写就中国5000年的历史,对于那些想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供稿 | 李莹
编辑 | 卢雨非、单凯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