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海检】廉政教育月——读廉政书籍,扬清风正气
廉政教育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市纪委五次会议和区纪委七次全会部署,构建覆盖全区、运行高效的廉政教育体系,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全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海淀区纪委区监委开展“旗帜领航 纪律护航”廉政教育月活动,紧扣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把树新风、扬正气与打歪风、祛邪气结合起来,持续在“不想”和“教育”上多管齐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为充实教育月活动载体,丰富教育月内容形式,我院开展了阅读廉政教育书籍的活动。
点击下方的书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人类群星闪耀时》
政治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李岩
本书讲述了十四位被命运选择的人和他们波澜壮阔的内心,“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故事的主角或是天才,或是平凡,或是卑微平庸,然而当蒙受命运垂青,登上时代的舞台。在那一刻,他们的一举一动撬动整个人类历史的车轮。他们或是以惊人的意志和勇气挑战高山大川,立下人类征服自然的丰碑,或是以非凡的才华,捉住一刹那的灵感,创造出璀璨的艺术成就,或是在战争和政治中不经意间扭转整个人类的发展走向。那瞬间,历史的选择与个人的意志强烈碰撞,崇高和壮美是比优美更复杂也更耐人寻味的审美形态。
茨维格赞美辉煌也谱写悲歌,而正是这些,共同汇聚成人类历史长河上熠熠生辉的星辰。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第三检察部/谭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不断思考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在疾风暴雨中摸索前进,几经波折,终于找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书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生死关头”和“道路抉择”,这段成功与挫折兼具的探索历程,处处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值得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和思考。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远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南渡北归》
第五检察部/戴耀瑶
本书讲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作者岳南笔力深厚,突出描绘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大师级人物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印象深刻的有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等。他们在抗战烽火中刻画出中国的建筑轮廓,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科学实验,也在迁徙途中与百姓共命运,展开田野调查。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古老的大地生根发芽。
因为有这一批大师,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封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因为他们的坚守与执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才得以传承,也为我们展现了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第六检察部/曾智
本书是当代中国国学大师、哲学大师陈来教授的代表作。本书中,陈来教授运用西方哲学的文化观念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源,着重关注中国古代文明在 “前轴心时代”的人文转变,从中寻找儒家思想的起源。本书论述了夏商周三代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宗教伦理演进,指出西周思想已经奠定了儒家思想的若干基础。
周文化“祛除巫魅”过程反映了古人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不断思考。今日,在面对物质经济的冲击与诱惑时,我们亟需又一次思想上的“除昧”。价值观迷失、道德水平下降、腐败问题等,归根结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灵)的冲突。周人以“敬德”、“保民”来消解对未知的焦虑,今天的我们更需深思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坚守住自我价值的尺度。
《习近平在厦门》
第七检察部/李博彬
《习近平在厦门》一书通过采访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期间与他有过共事、直接接触的干部群众等人,形成13篇采访实录,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
13篇采访实录记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期间深刻把握特区发展规律、结合厦门实际制定发展战略、邀请专家学者研讨、上高山下海岛开展调研、真诚待人接物、与人君子之交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态度。通篇读来深受启发,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无论是研究制定宏观战略规划还是去偏远山区村庄调研都能展现出他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他去山区调研从来都是入乡随俗,不讲排场,没有架子,“端起村支书递来的黑茶杯就喝”,也没有所谓干净卫生的考虑,群众用什么喝水他也用什么喝水,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仿佛他不是市领导,只是一位普通的为民解忧的临家大哥。即便是他当了总书记后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质朴的工作作风,我们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他去农村考察调研,还是搬一个小凳子与大家坐在一起话家常。
作为一名检察人员,应该学习他的这种质朴的为民情怀和工作作风,时刻站在案件中的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供稿 | 胡晓亮、各部门
编辑 | 卢雨非、单凯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