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宣讲校史 | 校址沿革: 烽火校址数易,求是弦歌不辍


求是书院时期

(1897-1927)


1897年,林启受命查办杭州蒲场巷(现大学路)普慈寺僧人的不法案件,后来,决定就寺兴学,由林启负责筹建,定名为求是书院。(1986年4月,求是书院旧址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代末改建,1997年8月,求是书院旧址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的求是书院


1910年,上奏清廷获准筹办浙江省立中等工业学堂的许炳堃(许炳堃,生于1878年,卒于1965年,字挺甫。著名实业教育家。1910-1923年任浙江公立专门学校校长,倡校训为“诚朴”二字,强调“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解放后,历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择定杭州蒲场巷杨官弄报国寺铜元局旧址为校址,1911年浙江省立中等工业学堂在铜元局旧址正式开课。1913年,另设一年制预科,租马坡巷水香阁为分校。1920年升格为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工专)。


报国寺校舍,后为浙江大学工学院校舍


1910年1月22日,浙江巡抚增韫奏请设立高等农业学堂,需款较多,难以实现,于同年9月成立农业教员养成所(后又称讲习所)。校址在杭州马坡巷(系租用民房,后因校舍不敷,迁横河桥南河下民房)。1912年,教育部令改为甲种农业学校,校址在横河桥(杭八中校址)。注释:杭州第八中学,前身杭州私立清华中学,后更名为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1913年4月21日迁入杭州笕桥新校舍,添设森林科。1924年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升格为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浙江农专)。



1927年7月15日,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宣告成立,校址在原浙江高等学堂旧址蒲场巷。浙江工专改组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浙江农专改组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办学地点不变,并由邵裴子筹建文理学院。




国立浙江大学时期

(1928-1949)


1928年5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更名国立浙江大学。同年8月,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办学地点为蒲场巷求是书院旧址。1929年劳农学院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主要办学地点仍为杭州笕桥。1930年5月,蒲场巷(即庆春门直街至里横河桥一段)改称大学路。

 

浙江大学农学院笕桥校舍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征用笕桥修建航空学校及飞机场,农学院决定迁至华家池,由当局拨款建造新校舍及农场等。

 

1934年4月,农学院迁新址。农学院建有农学馆一座,共分5层,为农学院教学、实验和行政办公中心,这在当时国内农科大学中首屈一指,也是杭城最华丽的校舍。


华家池农学院鸟瞰


华家池校区农学馆 

在当时的杭城首屈一指的豪华气派


1937年9月21日,一年级新生开始迁至於潜县西天目山。1937年11月11日开始,浙大本部师生分三批出发前往浙江建德。1937年11月底,西天目山师生分批转移前往建德。浙大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所有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分散在城内各处,总办公室设在总府前方宅,教室分设在林场、天主教堂、孔庙等处,宿舍则在中心小学、万源当、东门街一带民房。

 

天目山禅源寺


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浙大撤离建德。1938年1月20日,原本打算迁往泰和,但是房舍来不及准备,就借吉安的两所要放寒假的学校作为临时校址。浙大迁到吉安,教职员住在乡村示范,眷属租用了当地一些居民住房,学生全部入住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江西省吉安县青原山,当时浙江大学的校舍。)借乡村示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的时间,借屋暂行上课,以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学生在吉安上课两周,期末考试,然后休息一周,深入泰和乡间。

 

吉安青原山学生宿舍


1938年2月18日,师生们由水路和陆路迁移到泰和,临时校址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泰和县上田村大原书院——浙大总务处和一年级上课、住宿的地方;上田村遐观楼、趣园——当年浙大图书馆和部分教室所在;江西省泰和县上田村的萧氏祠堂——当时浙大的大礼堂。



浙大本部位于泰和上田村大原书院


7月25日起,由于战事影响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教育部曾指令浙大“遇必要时可迁贵州安顺”。但经竺校长实地勘察,自广西宜山至贵州安顺一段,只能靠汽车运输,人员图书仪器,到达安顺起码要费时半年以上。因此,讨论再三,竺校长决定先迁广西宜山视届时形势再定行止。


1938年8月13日,首批教职员先遣部队出发,9月8日首批到达广西宜山。1938年10月迁到宜山后,以原工读学校为总办公室,以文庙、湖广会馆为礼堂、教室,并在东门外标营搭盖草屋为临时教室和学生宿。教师们分散居住在城内各处。


位于宜山标营的教室


1939年12月13日,浙大第一批船载仪器启运,竺老校长考察以后(公路校舍未修缮好)决定一年级学生暂时在贵阳南面30多公里的青岩居住和上课,称为青岩分校(后于1940年全部迁往湄潭永兴);1940年2月9日青岩分校开始上课,2月22日二三四年级学生开始在遵义开始上课。5月,湄潭分部校舍大致定当;10月,永兴分部也可接纳学生。

 

遵义 浙江大学校舍分布图


1.化工系实验室(川主庙)

2.工学院实验工场(柏家堤坎旁)

3.游泳池 

4.女学生宿舍(杨柳街)

5.男生宿舍(遵义师范校址)

6.教务处、教室、男生宿舍(何家巷3号、5号)

7.历史研究所(水硐街)

8.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子弹库) 

9.男生宿舍(唐家祠堂)

10.男生宿舍(老邮局)

11.实验室(新东门)

12.纪念周会场(播声电影院)

13.图书馆(江公祠)

14.竺可桢校长住处(碓窝井9号)

15.费巩教授住处(石家堡)   

红色标记区域为教授住处(民房) 



湄潭 浙江大学校舍分布图


1.物理系(双修寺)

2.浙大附小(玉皇阁)

3.大礼堂 

4.足球场及游泳池  

5.男生宿舍(四幢)

6.浙大附中 

7.女生宿舍(信斋)

8.篮排球场 

9.浙大湄潭分部办公室、图书馆(文庙)

10.农经系(财神庙)

11.化学系(梵天宫)

12.教师住处(天主堂)

13.数学系(朝贺寺)

14.生物系(唐家祠堂)

15.农艺、园艺、农化、病虫害、蚕桑系(贺家祠堂)

16.湄江吟社 

17.七七亭 

18.浙大农场 

19.学生服务处 

20.教室(湄江饭店)   

红色标记区域为教授住宅(民房)



1938年2月,竺校长派教务长郑晓沧教授,史地系陈训慈教授去浙筹办分校。勘定浙江龙泉县的坊下村为校址,成立浙东分校,后改名为龙泉分校。分校开设之初,租用龙泉坊下村“曾家大屋”为校舍。(曾家大屋是乡绅曾水清在民国十年,即1921年所建。房屋坐南朝北,门楼欧洲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中西合璧,占地面积约3亩,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坊下村的龙泉分校


1939年10月1日,龙泉分校开学,创办初期仅设一年级,学生第二年仍去遵义总校升入二年级。坊下村远山环绕、竹松苍翠、村里鸡犬之声相闻,犹如一曲田园牧歌,郑晓沧主任遂即景生情,将“坊下”改名“芳野”,英文名“Fine Yard”。

 

1941年起,由于龙泉分校的扩大,在离坊下村1公里的石坑垅村(龙泉志书称插坑垅)建文学院和师范学院教室及教职员和学生简易宿舍、大膳庁等八座。 

1942年8月1日,龙泉分校备受威胁,暂迁至闽北山区的松溪县郊弥陀寺。当时在闽北遭遇鼠疫流行,之后适丽水之敌已退,分校才于同年秋季迁回龙泉复课。

 

1945年8月中旬,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浙大派龙泉分校教授及职员,率先抵杭办理校产,发现杭州的浙江大学校园已被日寇破坏得面目全非,在华家池原址上修复和新建宿舍楼和教学楼。


华家池农学院大楼建筑的遗迹//摄于1945年9月


1945年10月,龙泉分校师生启程返杭。1945年11月,龙泉分校在杭州复课,师范学院在罗苑,其余均在校本部。1946年5月7日,遵义师生分批返校。1946年9月,浙大师生全部抵达杭州。

 

1947年7月21日,校务会议决定将修复和新建的教学楼及宿舍楼冠以地方先贤和浙大西迁地名,以资纪念。“阳明馆”、“梨洲馆”、“舜水馆”,其含义为争取自由(位于求是书院旧址);“存中馆”、“叔和馆”,意为提倡科学(位于求是书院旧址);“神农馆”、“嫘祖馆”和“后稷馆”,意为不忘以农为本(位于华家池校区);新建的教职员住宅群命名为“建德村”、“泰和村”、“芳野村”和“龙泉馆”,意在纪念西迁。新建单身宿舍有“忠斋”、“恕斋”。学生宿舍则修建了仁、义、礼、智、信各斋及华家池学生宿舍“华一斋”、“华二斋”;“华三斋”、“华四斋”。

 

至1948年3月,学校共有7个学院,24个系,10个研究所;计有教职员工1000多人,学生近2000人;学校总面积为6000余亩(包括农场、林场),其中大学路占地约400亩,华家池1100亩。

   

1948年8月起,浙大附中迁华家池。还修复了龙泉馆、罗苑等教职员宿舍等。


位于大学路校园的全景

//校园占地约40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学校和省图书馆协商,由浙大修复大学路分馆,部分用房暂借给浙大图书馆使用。自1946年11月至1952年10月,大学路馆舍一直为两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共用。197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孤山路馆舍合成“浙江图书馆旧址”。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对校园内的慈湖边路面,求是桥以及华家池畔等都进行了整修、绿化。


大学路校区的宿舍以及篮球场

//摄于1947年9月


复原回杭后浙江大学还做了以下事情:

(1) 浙大附属中学随校迁杭后,以吴牙巷38号民房为临时校址,1948年8月起,迁华家池。

(2)学校与省图书馆协商,由浙大修复大学路分馆,部分用房暂借给浙大图书馆使用。自1946年11月至1952年10月,大学路馆舍一直为两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共用。197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孤山路馆舍合成“浙江图书馆旧址”。

(3)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对校园内的慈湖边路面(慈湖在大学路校园内),求是桥(求是桥在大学路校园内)以及华家池畔等都进行了整修、绿化。


推荐阅读

1.文宣讲校史 | 来自中国的哨声——中国裁判之父舒鸿

2.文宣讲校史 | 程开甲: 一生为国铸核盾,两弹元勋男儿魂

3.文宣讲校史 | 土学泰斗朱祖祥:一代宗师,满园桃李

4.文宣讲校史 | 邵飘萍:新闻救国终生许,乱世飘萍主浮沉

5.文宣讲校史 | 费巩:长夜漫漫,明灯暖暖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求是文化宣讲队”



 烽 火校址数易



 求是弦歌不辍









址沿革



参考资料 | 《浙大简史》 《浙大六记》

                公众号-摄影反思录

图片来源 | 浙江大学档案馆

推文内容如有不妥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