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 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

爱护海洋的 浙大微学工 2021-04-22


“世界海洋日”和“全国海洋宣传日”


海洋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聚宝盆,气候的调节器。2008年,国家海洋局正式启动首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定于每年7月18日为“全国海洋宣传日”,通过组织不同主题的大型海洋宣传活动,传播海洋知识,挖掘、传承海洋文化,促进全社会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008年12月5日,联合国大会第63/111号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确定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遵照中央有关精神,自2010年起,我国在每年6月8日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

2009年,首个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2020年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3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作为生物多样性“超级年”,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为可持续海洋创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海洋创新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5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时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强调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世界各国都注重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资源再生化。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是在逐步加强的,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已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五个用海”的要求积极推动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众志成城,保护海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索取不断增大,即便是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处在一个持续性的减少过程中。很多时候,人们甚至意识不到某种生物的消耗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中华鲎,也许不是大家都了解的一种海洋生物,它在4.5亿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是一种比恐龙的历史还要久远的古老生物。它因为具有蓝色的血液,并且血液中的变形细胞中含有凝固蛋白原,可以检测极微量的细菌内毒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同时,它也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海产品,在我国沿海城市消费。近年来,中华鲎的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省,都将其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然而中华鲎有所分布的浙江省,却依然能够在人们的餐桌上看到这道美味。这说明,人们在消费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其实并未考虑过它们在地球上的数量会减少,直到灭绝。而且,减少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灭绝是质变的产生,如果发生质变,那么这种生物将永远无法恢复,而质变往往就是一时的事情。









大家也许还记得“长江白鲟”,它是世界十大淡水鱼之一,具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长江白鲟最后一次现身是在2003年,当时是一只被科学家救助的个体。这种生物在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位列极危行列。但是,此时对它的保护已经回天乏术,谁也没想到,当这种生物在地球上的存在永远停留在2019年12月。









正如我们刚才所提,一种生物的灭绝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意味着它的生活环境已经遭受破坏,它的生理健康已经产生威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意识到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那么有一天,人类可能成为唯一的物种,后果难以想象。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

对于海洋的保护,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

196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地——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园)为代表的海洋自然保护地网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8年底,我国沿海11个省份共建立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271处,主要保护对象涵盖了珊瑚礁、红树林、海湾、海岛、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中华白海豚、斑海豹、海龟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



浙江大学“海洋强国战略”宣教基地以加强对全校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为目标,依托学校海洋学科专业力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学科学术活动等,弘扬海洋学科专业特色,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11届大型浙江大学“世界海洋日”主题文化节和5届浙江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节,切实地推动了海洋文化在浙大的发展。每年根据“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今年结合国家“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面向校内外开展一系列线上“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基地多次组织开展走进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讲座,到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杭州海底世界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整体辐射影响下,海洋学子在全国和浙江省海洋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学科竞赛和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表现出色。






基地精彩活动:

1.2020年浙江大学第五届海洋科技文化节云端开幕

2.第五届浙江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节活动一览表

3.关于举办2020年浙大海洋学院第八届海洋知识竞赛的通知

4.2019年海洋学院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学科竞赛圆满落幕



图文 | 浙江大学“海洋强国战略”宣教基地

美术编辑 | 求是潮新闻资讯中心 马柯宇

推荐阅读

毕业闯关,辅导员送你一个锦囊~

素说心语 | 疫情防控中的红外遥感体温测量基本原理

174秒,带你了解浙大!

微言新语 | 于云飞:练就火眼金睛,识破诈骗行为的“七十二变”

六一快乐 | 快来看看你的“儿童版”辅导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