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红色基因库 | 费巩:温暖和光亮长留学子心头的训导长


卷首语

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肌体,流淌于共产党员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传承,亦是一种延续,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族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即日起,浙大微学工推出“浙大红色基因库”专栏,带你一起走进建党百年来浙大师生的红色故事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


费巩烈士千古

刀落千厮门,诽起吴松口,岂能断

烈士芳馨百世共流兮大江水;

德高重身教,才富务是实,当然就

煌煌光焰众心齐颂兮费巩灯。


——原浙江大学代校长、电机系主任王国松教授所写挽联


潜心育人,他爱生如子,伟岸人格长存学子心;赤诚爱国,他被捕牺牲,浩然正气永留求是园。


人物名片

01


在牛津大学留学时期的费巩

费巩(1905—1945),男,原名费福熊,字寒铁,后字香曾,江苏省吴江县人,浙江大学教授,主讲政治经济学和西洋史,曾任浙江大学训导长。他爱生如子用自己的津贴为学生制作新式油灯以改善学习条件这种油灯被称为“费巩灯”他赤诚爱国多次保护进步学生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费巩在学术上卓有建树,其著作《比较宪法》,被列入当时的“世界法学丛书”和“大学用书”。


人物生平

 02 

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

192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1928年:赴法留学,次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

1931年:在中国公学任教,任《北平日报》社评委员;

1932年:回复旦大学任教;

1933年:应聘到浙江大学任教,并兼注册课主任;

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多次保护施平等进步学生。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

1940年:出任浙江大学训导长,在浙大力行导师制;

1945年:3月外出讲学途中突然“失踪”。国民党当局拒绝承认他被“秘密逮捕”。5日凌晨,费巩在重庆千厮门码头遭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遇害,尸体被投入硝镪水中化掉;

197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追认费巩为革命烈士。


红色箴言

03

“吾们求学,要同时学做人,学做大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者不自私自利之人也。……必须学校造就出来的人才,个个有品德,品学兼优,将来能改变社会风气,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中国才有希望,教育才有成就。”


费巩不只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更是爱生如子的师长。1939年春,他在《施行导师制之商榷》中率先提出以启发思想、陶冶人格为核心的导师制构想。他认为当时教育教法呆板,老师讲堂传授,很少有学生质疑,这是灌输知识,而非启发思想。他强调,教师不能只管学生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品性德行的培养,要使学校培养教育出来的人才品学兼优,能够改变社会风气,成为国家民族的希望。


红色故事

04

献身民主的志士:

用政治学思想影响当时的中国社会

费巩从复旦大学毕业后,1928年赴法留学,次年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费巩从牛津大学毕业,转道苏联回国,他看到海面上横行的挂着日本国旗的船只,悲愤至极,将自己惟一的西装抛入大海,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费巩,寓意“固我国土”。回国后,他最初在中国公学任教,并兼复旦大学的一些课程。1933年秋,费巩受聘于浙江大学,任政治经济学副教授并兼注册课主任,此后一直在浙大任教,直至1945年遇害。

费巩并非一个只在书斋做学问的人,他希望他的有关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言论能影响到当时的中国社会

回国不过三年,他连续出版了三本有价值的学术专著,迅速成为政治学领域有影响的年轻教授。


坐落在玉泉校区的费巩亭


出任训导长:

用伟大人格赢得学生爱戴

在遵义,浙大师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上课,积极开展爱国活动。在时任校长竺可桢的支持下,费巩出任浙大训导长一职。在就职典礼上,费巩说:“为学生做事,不是为了私利。”“吾愿意做你们的顾问、做你们的保姆,以全体同学的幸福为己任。”“现在既然担任这个职务,最愿意晓得同学的痛苦,希望能够常常与同学接触。”发自肺腑的言语赢得了在场师生雷鸣般的掌声。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费巩得知反动军警要来校抓捕进步学生,他甘冒风险,通知了这些学生,并解囊资助他们逃离学校前往解放区。


费巩部分史料回到母校浙大


费巩(左二)与大学同学合影


红色信物

05

2006年,曾亲历西迁的原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陈锡臣教授根据记忆手绘费巩灯示意图


遵义湄潭办学期间条件艰苦,学生用的是桐油灯,灯光昏暗且油烟大。竺可桢委托物理系教授束星北改进设计,改良油灯的光亮度和光焰稳定性,减少浓烟,效果很好。学校训导长、政治学教授费巩用自己的津贴请人制作了800多盏新式油灯送给学生,学生们称这种油灯为“费巩灯”。出乎意料的是,经加工“费巩灯”的洋铁铺传播,继浙大学生之后,遵义城家家户户也相继用上了“费巩灯”。他还亲自动手烧开水,为学生杀臭虫。40多年后,当年的学生还深情地回忆起“费巩灯”:“油灯的光焰,像孩子的一双闪动的明眸。微弱的灯火,明净而澄洁。它给人光亮,它给人温暖。”这是费巩感人至深的境界,他的“光亮”和“温暖”永远留在莘莘学子的心头。


参考文献:

[1]王林弟.爱国民主教授费巩烈士[J].档案与建设,2018(09):63-66.

[2]高明勇.费巩:学术救国,宪政至上[J].青年记者,2018(10):94.

[3]傅国涌.不能遗忘的费巩[J].炎黄春秋,2001(06):27-28.

[4]费莹如.追念我的父亲民主教授费巩[J].炎黄春秋,2002(5):50-53.

[5]顾建平.爱国民主人士费巩教授之死[J].文史春秋,2012(2):24-30.

[6]史飞翔.政治学教授费巩兼摄训导长[N].人民政协报,2017-02-16(11).


文 | 电气工程学院“聚星行动”实践团成员 许忆柠

图 | 浙江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电气工程学院

感谢浙江大学档案馆张淑锵老师、刘新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美编 | 求是潮工作团队 小麦


推荐阅读

微党课|黄馨慧: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书写求是学子担当

携笔从戎报国去,巾帼何必让须眉——浙江大学举行2021年春季入伍女兵欢送会

思想引领,创新育人——浙江大学第二期班主任沙龙顺利举行

这堂形策课的背后是78份调研报告和同学们的深刻感悟

素说心语 | 了解自己,让人际沟通更有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