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言新语 | 许霁玉:在清明,讲一个与历史有关的故事

请收藏 浙大微学工 2023-09-17


卷首语

为深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灵,“浙大微学工”专门开设“微言新语”专栏,发出求是辅导员“好声音”,将“大道理”讲成“微故事”,将“大理念”变成“微行动”,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最近杭城这乍暖还寒的天气和淅淅沥沥的春雨,无不提醒着我们又是一年清明到。人们说清明是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节日,但我觉得在节日之外,它更拥有一种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力量。


小时候,清明是扫墓时漫山盛开的杜鹃和茶树上刚抽出的新芽;慢慢长大后,清明是大人们口中带着深深时代烙印的家族故事;上了大学,清明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缅怀和凤凰山麓于子三墓的祭奠。在了解了于子三烈士后,我开始明白清明祭奠的不应仅仅是自己的亲人,还有那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先烈。


于子三像


从学院办公室的窗户探出去,于子三的雕像伫立在楼下美丽的子三园中心,雕像基座上“学生魂”三个字,诉说着当年那段历史。为了铭记,每年清明浙大师生都会举行祭奠仪式,或在凤凰山麓,或在华家池畔,或在于子三园。


于子三墓


为了更好地传承于子三精神,2017年,学校正式成立于子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年来,学校通过组建宣讲团,推出党课,将于子三事迹宣讲入心;组建艺术团,挖掘史料,以话剧形式演活故事;组建实践团,将红色基因践行在祖国大地,传播发扬“于子三精神”今天是辛丑年清明节,我想跟大家再次讲述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师生上演于子三事迹的话剧




他叫于子三,原名于泽西,1925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44年,于子三怀着“农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大农艺系。1947年,他被推选为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带领广大学子不屈不挠地战斗在爱国民主运动的最前沿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学生领袖。却也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面对白色恐怖,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信仰。他说:“我们是不会被吓倒的也不会因此而停止前进。


1947年10月,于子三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他在狱中坚强不屈,宁死不从,最终英勇牺牲,年仅22岁,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于子三事件”。于子三牺牲后,激发了广大学子的爱国热血,掀起了一场全国性学生运动——于子三运动。1948年3月,于子三的灵柩被送入凤凰山安葬,运动才基本结束,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对此评价道:正义终于战胜了横暴,解放的光芒照耀了黑暗,于子三永垂不朽!于子三事迹也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史》。


1948年3月浙大师生在凤凰山麓安葬于子三烈士


每一次铭记,都是为了汲取精神动力,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整装出发。如今,于子三烈士虽已长眠,但他留下的“爱国·理想·担当·奉献”的“于子三精神”,仍在新时代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奋斗历程,正是这一大批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舍身忘我的革命英雄,才换来了如今我们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清明时节,不论是肃立墓前,亲手献上鲜花,还是云上扫墓,遥寄思念,希望我们在祭奠亲人的同时,不忘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回望历史,追寻红色足迹,凝聚前行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


师生祭奠革命烈士



本文作者


许霁玉,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辅导员。


育人理念

用心陪伴成长,播种静待花开。


文、图 | 许霁玉、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封面 | 求是潮设计与视觉中心 可可森美编  | 求是潮新闻资讯中心 吴昊峰

推荐阅读

超暖心!一场特殊的“快闪”在浙大上演!

钟南山院士为什么催我们一定要打疫苗

“校庆盲盒”开出10000元豪礼?多所高校辟谣!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浙江大学第一期“军官进课堂”系列活动顺利举行

素说心语 | 也无风雨也无晴:克服雨天忧郁情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