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红色基因库 | 叶培建:点燃探月梦的“嫦娥之父”
六年伏案,求是园勤学苦练
三度辗转,赴异国精进己学
乾坤识尽,犹垂怜草木青青
矢志报国,仍心系后才济济
人物名片
01
叶培建(1945-),江苏省泰兴市胡庄镇人。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顾问,嫦娥三号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及航天基金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于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简介
02
194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胡庄镇。
1962年:考取、就读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今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卫星制造厂工作。
1980年:前往瑞士沙泰尔大学留学,攻读博士。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调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为院科技委中最年轻的常委,任五院计算机技术副总师,后任总师。
1993年后:先后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平台首席专家、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叶培建等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红色箴言
03
“我相信,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能把个人的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这份成功,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毅力,需要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的是一颗为祖国效力的激情的心。”
从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第一代长寿命实时传输对地观测卫星,到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甚至包括取代“红马甲”的深圳股票交易卫星VSAT网……作为多个具有开创意义的空间探测器的总师、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了50多年,亲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亲身参与我国卫星研制、遥感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
叶培建,一辈子一件事,深耕航天领域50余载,向着璀璨星空不断前进,初心不改。他将个人选择与祖国命运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探月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色故事
04
立志报国的科学博士:矢志不渝,报国一生
1962年夏,从湖州中学毕业的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开始了他在杭州的六年求学生涯。
在浙大的求学经历是艰苦的,但这些艰难困苦并没有打倒叶培建反而磨练了他的心智。大一时期,恰逢国民经济刚刚经历了困难时期,一顿黄豆炖猪蹄就算是大餐了。菜的油水少,大一又是年轻力壮身体消耗快的时候,叶培建就吃很多的饭,并且创造了一顿吃了28两(16两制)的记录,至今想起仍是令人津津乐道。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叶培建更加发奋学习。
浙江大学带给了叶培建求是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了他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求是创新精神的影响下,叶培建对于诸如“空间”之类不熟悉的概念仔细钻研,反复琢磨,仿佛是在雕琢一件玉石珍品。
1967年 杭州钱塘江畔 在浙江大学读书时期的叶培建
在完成浙大的本科学习后,叶培建被分配到北京卫星制造厂担任技术员。整整十年,都在这里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研究生考试恢复了正常。叶培建紧紧抓住这次机会,挑灯夜战,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天道酬勤,1978年,叶培建成功考上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502所两个专业的研究生。与此同时,出国留学的政策开始松绑,他又努力通过了首批留学生考试,最终成功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1982年 叶培建与夫人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前
叶培建在瑞士攻读博士研究生时,由于法语基础较为薄弱,常常存在跟不上的情况。为了好好研读航空航天相关知识,也为了早日学成归国报效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叶培建在别的学生去酒吧消遣的时候,依然伏案苦读,他的刻苦和努力是出了名的。瑞士一家报纸曾写过他的专访,报道中提到,他从不去酒吧,只偶尔打打乒乓球,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下功夫?”他说:“中国那么多人,而派我出来学习,已经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应该努力,为国家做些事情。”
学成回国是叶培建早就做好的决定。“没有做任何走与留的思想斗争,一心归国。”自认为是半个军人的叶培建从没想过定居国外,他出国留学就是为了报效国家。在叶培建回母校浙大看望老师、学生时,他对学生讲道,“希望出国留学的同学们能够归国,现在祖国还很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叶培建将所有的心思都倾注于如何报效国家上,为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空间事业兢兢业业奉献50余年,真正做到了一生矢志不渝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
深空探测的领路人:一腔热血,点燃中国嫦娥梦
1985年9月,叶培建在完成瑞士的学业后,没做任何停留便马上回到了北京,进入第四研究室专门从事飞行器敏感器的研究工作。1988年年底被调至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计算机、卫星应用方面的工作,但是始终没能加入空间技术研究的主战场——飞行器的研制。幸运的是,在自身实力足够强并且在闵桂荣院士的推荐下,叶培建成功加入了主战场,担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副总师,这成为了他点燃中国嫦娥梦的开端。
1996年,叶培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总师,并且兼任指挥一事。他提出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开创则更定百度,带领同事们从已有基础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领导与组织同志们逐步解决了工程中一系列攻关技术,并亲自参与解决了相机的噪声测量、高精度性敏感器、力学振动试验条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2004年 叶培建在“中国资源二号03星”测试现场
历经重重艰难,在叶培建的带领下终于成功打造了中国的“智多星”(即“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与此同时,探索深空探测领域的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叶培建出任项目办技术和行政负责人,展开月球探测卫星方案可行性的论证。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第一个绕月飞行器,开始了第一次绕月飞行。嫦娥奔月的千古传说,梦想成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它宣告中国迈入了“世界月球俱乐部”!
2007年 叶培建在“嫦娥一号”工作流程表上标注工作进展
叶培建作为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后续接连担任了每一次探月工程的顾问,他就如同“定海神针”,为中国的探月计划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凭一腔热血,让中国探月涉足前沿阵地。
航天梦的传播者:撒播航天种子,传承“探月精神”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倾注心血研究的成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引领和栽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就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叶培建认为自身的发展与老一辈科学家的悉心栽培分不开,所以自己同样也要为新一代的青年才俊的培养作出努力。
2003年,叶培建曾回到浙江大学,为中国探月卫星工程千里求才。当时,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面对互联网等高薪就业的“诱惑”,您认为航天事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哪里?叶培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相信,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能把个人的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这份成功,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毅力,需要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的是一颗为祖国效力的激情的心。”
叶培建经常在全国各地进行航天科普报告,用满腔的热血、真实动人的示例去讲述航天人的故事,吸引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加入航空航天事业中去。他坚信今天在年轻人心中播下航天的种子,也许明日就会多一位杰出的航天英才。
叶培建院士为浙江大学师生做现场报告
除了要在年轻人心中播下航天的种子,还要让老一辈人留下的空间技术经验和理论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2016年12月,经过慎重思考,叶培建提议出版一套中国的空间技术领域权威著作,尽快填补中国空间技术这一领域最新知识的空白。从构想的提出到最后丛书的出版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叶培建亲自担任主编,不遗余力地推动《丛书》编写工作。白天忙于科技工作,晚上加班加点编写《丛书》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2018年4月,共计23册1537万字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引起了极为热烈的反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将体量巨大的丛书出版,依靠的是科学家们扎实的空间技术知识,但更加重要的是在研制卫星时就形成的“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而“探月精神”也将在以叶培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在新一辈的年轻人中恒久传承!
红色信物
05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叶培建院士
颁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正如叶培建得知自己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时所说,“我来自人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中国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强大的国家是他毕生的心愿。这枚“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正是对叶培建一生努力奋斗,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最高肯定!
参考文献:
[1]叶培建.走在路上[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2]赵竹青.“人民科学家”叶培建:我来自人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N].人民网,2019-10-05
[3]何小美.叶培建:向着璀璨星空继续努力奋斗[J].共产党员,2020(13):40-41
[4]徐菁.自主创新实现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专访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J].中国航天,2016(09):3-7
[5]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风雨同舟 一路前行[J].科学新闻,2018(09):16
文 | 方诗琪、王李毅、杨春雨
图 | 《走在路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求是网、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
美编 | 小狮子
推荐阅读
携笔从戎逐梦青春,强军报国不负韶华——浙江大学2022年春季新兵入伍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