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尖丨赵涛的脸:我们为什么讨论贾樟柯

毛尖 保马 2020-10-01
赵涛的脸:我们为什么讨论贾樟柯


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看了几部韩国和俄罗斯新电影。韩国电影莫名其妙在中国一直很有市场,不过我看《无赖汉》和《庆州》,只注意到这两部影片又出现了主人公小便的情节。俄罗斯电影《利维坦》和《中暑》在影展风头很健,各种感动各种欢呼“俄罗斯回归”,其实两片主要都是控诉国家机器,都以大海的吞噬性力量作为隐喻。

韩国电影喜欢小便,俄罗斯电影喜欢大海,不是这一次的新表现。从上个世纪的《八月照相馆》开始,韩国男人就频繁地在银幕上尿尿,而俄罗斯银幕几乎是和大海相始终,不过却是苏联变了俄罗斯以后,大海变成了保守主义的银幕象征,暗示利维坦的出没。反正,不管是小情小调的韩国小水还是半神半兽的俄国大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时代性银幕胎记。中国电影也如此。我们要说的是,贾樟柯。

毫无疑问,贾樟柯从《小山回家》开始,就致力于把自己的胎记留在新一代的中国银幕上。而回顾这二十年的中国电影,我们也的确不胜唏嘘,今天,好像真的也就剩下贾樟柯在为当代中国造影,也就是在贾樟柯的电影中,从《小武》《站台》到《三峡好人》《24城记》《天注定》,我们看到近在眼前的沧桑触手可及的巨变,以及始终跳动着的中国脉搏。这是我们始终热烈地关注贾樟柯的原因。所以,上海电影节首映贾樟柯的最新长片《山河故人》,我们这些《小武》的多年粉丝,都赶去看了。

影片分三段,画面比例也分三种。第一段1999年汾阳,第二段2014年汾阳,第三段2025年澳洲,用贾樟柯自己的话说,电影是要“讲述中国人的一次大流散”。 但是,这个“大流散”的故事却再次严厉打击了我们。没错,《山河故人》中有我们熟悉的所有贾樟柯,歌曲、新闻、炸药、城墙,包括汾阳,包括韩三明,包括赵涛,甚至,每一个五分钟,我们都可以在过去的贾樟柯电影中找到脚注和参照,但是,在银幕上看到赵涛用不再年轻的脸竭力表现青春,我就万分沮丧。

十五年前,赵涛二十刚出头,扮演《站台》中的尹瑞娟,贾樟柯用远景表现他和崔明亮约会。观众看不清她的脸,但心里都觉得这姑娘美,因为她就像她的名字、像汾阳城一样朴素而普通,或者说,她什么样子不需要她自己证明,她的美是和她的家乡她的恋人互文的,这是贾樟柯厉害的地方,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银幕上的风景是中国的,银幕上走着的就是中国人。那时候,他不需要用符号提醒观众:快快快,我要表现衰败了。而《山河故人》一百三十一分钟,我们一路听到导演用符号吆喝我们,其中,吆喝得最厉害的是,赵涛的脸。

本来,赵涛和贾樟柯的银幕关系,是很抒情的新浪潮模式,一个导演和一个演员,一辈子。特吕弗和让皮埃尔就是这样的关系。赵涛也的的确确跟皮埃尔一样,在贾樟柯的镜头里成长起来,而且,这些年,他们风雨携手,我们影迷看看,也觉得美好,赵涛在《世界》里叫“赵小桃”,到《山河故人》,直接叫“涛”了。但是,贾樟柯让赵涛和他的银幕人物逐渐“合流”的过程中,表面上,赵涛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但实际效果却是,她和人物彼此把对方抽象化了。

《山河故人》第一段,赵涛的脸怎么也不像二十五岁的姑娘,电影第三段,对于一个五十岁的女人,赵涛的化妆,也实在太老了点,对此,贾樟柯不会没有感觉,但是,就像电影中三次出现的关公刀一样,赵涛的脸在这里也沦为一种抽象表演,作为表意符号,关公刀指代山河故城,赵涛的脸就可以指代沧桑故人,所以,年龄的真实性可以被忽略。但可惜的是,过多的符号夺走了贾樟柯的剧情能力,赵涛的脸在《站台》中有多么富饶,在《山河》中就多么寒怆,而且,贾樟柯反复近景赵涛,似乎要通过她来召唤出一个时代本质,可是,被特写的赵涛除了让观众看到她的眼袋,还能传达什么主题?

《站台》中的赵涛,具有凡人的抒情性,《山河》中赵涛,让位给了观念,对于一个女演员,这是对性别和性感的毁灭,电影史上,除了嘉宝,我不知道还有谁能胜任这样的毁灭。也许是贾樟柯艺高人胆大吧,他要把赵涛完全抽象化以后,释放出一个非凡的女性符号,高高地投射在当代银幕上。谁知道呢!而我们这组文章,就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解释贾樟柯和他的《山河故人》,我们希望,通过解读他的疲惫和渴望,来理解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