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只爱读故事书不爱学科阅读?【三大问题 五大线索】帮孩子“软化”读懂学科阅读

2017-01-05 私家绿 教书匠在美国


点击上方教书匠在美国可以关注订阅哦


大家好

我是小绿



今天这篇推送

是我们公众号【教书匠在美国】

2017年1月3日关于学科阅读的讲座的文字整理

错过了讲座的朋友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讲座1”

获取讲座回播链接



       在【教书匠在美国】的公众号后台,我们每天都收到许多读者留言。其中有不少读者朋友提到,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故事绘本、小说,不喜欢其他类型的严肃阅读,尤其不喜欢学科阅读。


什么是学科阅读呢?

       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我们总免不了要通过阅读、听讲的方式去理解、学习某一科目的学科内容,并用发言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解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称之为学科文学素养(Disciplinary Literacy)。

       学科文学素养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素养(Literacy)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这四大语言能力,还整合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剖析、调查;还有对已知情报的分析、推理。学科阅读(Disciplinary Reading) 作为学科文学素养里的“读”,显然是要比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阅读,更要求读者的专注和逻辑思考能力。这种高门槛也使得许多小读者知难而退。


       其实不要说是小读者了,就算是我们成年人,谈到学科阅读也是面有难色。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逼着自己读了很多论文、专业期刊,读得很辛苦,也很无奈,因为是迫于写论文的压力才去读这些专业著作,而不是真的出于我本身的兴趣和求知欲。反观我入职后,读的专业著作比学生时代多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自己主动去读去研究,因为我想要知道答案。像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专治学科阅读疑难杂症的英文专著——《Reading Nonfiction》,就是我自己找来读的,读得神清气爽,一点也不辛苦。看到自己心中的疑惑一个个被解开,就会越来越想要接着读下去。再加上两位作者都是教育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特别擅长把复杂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一点也不累。

美国亚马逊上有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我们今天的主角——《Reading Nonfiction》。在这本书中,两个阅读专家首先从【为什么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学科阅读】着手,找出病根在哪里,以此设计了【三大问题】(3 Big Questions)来重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然后用【五大线索】(5 Signposts)帮助读者剖析读懂学科文本。

首先来看看【三大问题】是哪三个问题。


 三大问题 3 Big Questions 

第一问: What Surprised me?

“我读到了什么让我觉得很惊讶?”

       我们常常听老师说,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可是要带着什么样的问题会让我们想要读下去呢?两位专家做了各种尝试后发现,问这个问题最管用:“你读到了什么让你很惊讶?”


       大部分读者不喜欢学科阅读的原因,有一条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可以从这次阅读中期待什么,因此读者还没开始读就已经觉得无聊、厌烦。更多时候,他们因为课业要求,被逼着去读这些本来就很生涩难懂的学科文本,那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的阅读心态。而这一切,可能会被一个简单的问题所改变,那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我读到了什么让我感到很惊讶。


       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可以有那么大的魔力改变原本死气沉沉的阅读心态呢?因为每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有着对新奇事物、观点的好奇心。喜欢被惊讶是人的天性,没有人会喜欢老生常谈,同样的道理听一遍又一遍。

       当我们问自己“我读到了什么让我感到惊讶”时,我们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这次阅读会带给我“被惊讶的体验”,我们就会像探险家寻找藏宝图中的宝藏一般,去仔细寻找文章中一个个让我们惊讶的地方。

       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把读到的新信息和脑中的现有知识、观点进行比较、思考,来判断这新信息是不是一个惊讶点。


       好了,知道了原理,我们来看看实际操作是怎么样的。在这里小绿想要强调一点,这本书中所介绍的所有技巧,执行的时候,都需要老师或者家长先自己示范一遍,让孩子看看是怎么回事,然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如果你不做任何示范,劈头盖脸问孩子,你读到了什么让你感到惊讶,他多半是一脸迷茫,不知道你要他做什么。


        首先来看一下惊讶点的分类,《Reading Nonfiction》的作者把学科阅读中常见的惊讶点分成了以下四类: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下面两句话。虽然只有两句话,但是有很多【惊讶点】,请大家结合上面四点,找一找让你感到惊讶的地方。


清教徒移民是最早将蜜蜂带到美洲的人。到了十九世纪50年代,蜜蜂飞到了加州。


上面这两句话让我惊讶的地方:

“哇!在清教徒来美洲大陆前,美洲竟然没有蜜蜂!”(新信息)

“所以说,在此之前,美洲的印第安原住民都没有蜂蜜可以吃?!”(新信息)

“那清教徒本来就打算带着蜜蜂上船,还是蜜蜂自己跟着上了船?” (新信息引起新的疑惑、猜想)

“我知道清教徒最早登陆美洲是在1620,登陆点是在东岸的马赛诸塞州(背景知识),200多年后的1850s,蜜蜂出现在了西岸加州,蜜蜂是怎么横跨整个美洲大陆迁徙的呢?是人为带着蜜蜂迁徙还是蜜蜂自然飞行迁徙?” (新信息引起新的疑惑、猜想)


        短短两句话,就可以引起我那么多的惊讶与猜想,这就是这个问题的魔力。当你认定自己会有所惊讶有所收获的时候,你就会找出各种蛛丝马迹来验证这一点。

第二问: What did the author think I already knew?

“作者以为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信息?”

        如果说,三大问题的第一个找惊讶点的问题解决了读者心中“为什么我要读这段话”的疑惑,那么第二个问题——“作者以为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我看不懂这段话?”

        

       进行学科阅读时,我们常常因为看不懂内容而感到气馁,并因此放弃继续阅读下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作者以为我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

       疑惑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作者觉得我们应该知道某些 内容或前提背景知识,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些关键信息,所以看不懂。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天周末,我的未婚夫在家里看德州扑克比赛,我在旁边也看了几眼:只听解说不断提到flop(翻牌)、turn(转牌)、river(河牌)这些词,字面上的意思我都懂,然而我就是不懂在扑克中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以至于我没有听懂解说。

       学科阅读时,很容易因为信息差产生这样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用一个checklist(校对清单)来检查一下,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信息差导致无法理解。



    (一)如果问题出在我不能理解某些专业背景下的词汇意义,我们就需要在上下文寻找作者是否已经给过相应的定义,如果没有,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比如上面这个关于德州扑克的例子,事后我查找了扑克规则,了解到,flop(翻牌)指的是发牌完毕后庄家一次性开3张公共牌,turn(转牌)是庄家开的第四张公共牌,river(河牌)是最后一张公共牌。知道了这些信息,我就能听懂刚才那段解说了。


    (二)如果问题出在我不能想象出作者描述的某个画面,那可以用画草图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可视化这个场景(sketch-to-sketch)

       我们来读一下下面这段话:

       无叶风扇的工作原理为:基座中的马达将空气吸入风扇基座内部,经由气旋加速器加速后,空气流通速度最大被增大16倍左右,再经由无叶风扇扇头环形内唇环绕,其环绕力带动扇头附近的空气随之进入扇头,并以高速度向外吹出。

       

       上面这段话每一个字我都看得懂,意思也都知道,但是为什么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我没能在脑中想象出这个画面。于是我试着把这段话描述的画面画了下来,画完后我就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

    

     (三)如果问题在于我缺乏相关的前提背景知识,我需要提醒自己,在学科阅读文本中,通常情况下,作者总是会在上文中介绍前提背景知识,有可能是在上一段,上一页,也有可能是在上一章。这个时候,家长与老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出自己缺乏的前提背景知识是什么,并将他们指引到包含这一信息的文本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的线索。


    (四)如果问题在于没能够理清楚文章的说理、叙事脉络,前后因果关系,可以使用一个叫做“句法手术”的技巧。顾名思义就是要给句子段落来个手术,找出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内部关系:比如先行词与代词之间的指代关系、同义词之间互相换用、上下文联系等等。这个涉及到的语法知识比较多,并且在稍后会介绍的五大线索中也会有所提及,这边就不展开来讲啦。总之在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自己捋清楚文章脉络。


第三问: What challenged, changed or confirmed what I already knew?

我的什么原有想法被挑战了、被改变了、被证实?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为什么我要读这段话”,第二个问题解决了“为什么我读不懂这段话”,这第三个问题,其实是回答了“读完这段话之后能怎么样”。

       第三个问:读完之后,你的什么原有想法被挑战了、改变了、或者被证实?

        这里的【被挑战】【被证实】很好理解,被挑战就是跟你原来的想法不一样,被证实就是跟你原来的想法一样。但是【被改变】,有一点点复杂,它有很多种情况:1、原来的想法被完全颠覆,2、原来的想法没有被推翻,但是我了解到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观点和思考角度,3、在原有想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有了小的修改。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学科阅读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习。学习不等于记住新知识,学习应该是思考与思考之间的反应、交换。如果学科阅读完成后,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思考上的影响(被挑战、被证实、被改变),那么这个过程就称不上是学习,充其量不过是记忆。



 五大线索 5 Signposts 

       讲完了三大问题,终于要来讲讲这本书的另一个重头戏:五大线索

       五大线索是针对学科阅读文本中常见的五种写作手法,帮助学生一一击破这些写作手法背后的目的,以此来了解作者的用意。


第一条线索:对比与反转

    

       对比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就是文中有一对人事物在进行鲜明对比。那反转是什么呢?反转指的是文中观点、证据与你已有的认知有矛盾的地方。比如下面这句话:

在低气压环境下,即使温度已经到了0摄氏度以下,水依然没有结冰。

       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水在0度以下要结冰,而文中却告诉我们,温度已经零下了,水还没有结冰,这就是一个与我们的已知常识相矛盾的反转点。这个反转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因此学习到【水的结冰点随着气压的下降而降低】这一知识点。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发现这样的对比和反转,通常作者会设置一些【信号词】

       表示反转的信号词有:但是,然而,即使,事实上,另一方面,与……不同,尽管……等等。抓住这一线索的关键,就是找到这些信号词,顺藤摸瓜,找到它所指引的对比或反转关系。比如上文中“即使温度已经到了0摄氏度以下”中的“即使”就是一个提醒我反转关系的信号词。

       找到对比或反转关系后,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对比/反转很重要?”就能搞明白作者为什么搬出这个例子的,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条线索:夸张或绝对的用词


        我们读书的时候,有时会读到一些很夸张的说法,或者是作者突然换了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其实生活中也充满了这种夸张与绝对,比如下面这几个例子:

“女生出门总是要花好长时间准备。”


“这是我看过最好笑的电影,没有之一。”


“怎么还不开饭啊,我快饿死了。”


        这几句话中你可以找到几个代表着绝对或夸张的词:总是、最、没有之一、快死了。所以说绝对与夸张并不是学科阅读文本中独有的表现形式,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自然不会很陌生。但正是因为太熟悉这种表达形式了,所以很容易忽略它们。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读到这种绝对或者夸张的用语时,问自己: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的语言,为什么ta要夸张要绝对?他想要说明什么?


“没有人可以在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中逃过一劫,” 气象专家保罗说,“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普遍并且不可逆转。”

       上面这段话有很多绝对的信号词:没有人、严重、不可逆转。读完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不可逆转,那么灾难已经在酝酿了,没有什么我们能做的去改变这一现实,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完蛋了?既然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其他相关报道?这种重大新闻不是应该大家都争相去报道吗?经过这些思考,我觉得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主观偏见的。

 

       从绝对用词入手,我问了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不断考验这段话的可信度,最后我判断作者的观点受主观偏见影响,我决定不采纳他的观点。

        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技巧,就是对于作者给我的信息、观点,我要保持警惕,像移民局查外来人员一样,反复审查考验,没毛病的就欢迎光临,有问题的就手动再见。这种反洗脑的阅读技能,有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叫“辩证性思考”。


第三个线索:数据与统计

       读科普类文章时,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数据和统计结果。这些数字肯定是有他们存在的意义的,它们通常比文字要显眼,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如下面这段话:

将近一半的瓶装水其实是由自来水加工而来,而他们的价格却是自来水的3000倍。

       看到这些数字同样是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些数字?这些数据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这些数据有没有上下联系?

 

       很显然的,作者用“一半”和“3000倍”这对数据表明了自己对瓶装水的态度:明明是自来水加工来的,凭什么卖得那么贵?读懂了这两个数据,其实我们就是读懂了作者的弦外之音。


第四个线索:引用的话

《Reading Nonfiction》一书中,把常见的引用归纳成以下三类:


       每次我们读到文中有引用了其他人的话,我们就要有意识地问自己: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要引用他的话?

       小绿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在机构学托福。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老师教阅读。她说,做阅读的时候你们要注意找“大众的声音”,每次看到作者说“人们通常认为……”,你就知道这肯定是跟作者观点不同的,因为大众的观点很多时候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大众都错了,所以作者才要写文章告诉你们,你们想得都不对,其实应该是这样这样的……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被引用的大众观点都是用来当反面教材,很多时候,作者引用大众的声音是反而是为了说明某一话题、观点有群众基础,站得住脚、受欢迎。

       不管作者引用谁的观点,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潜台词,我们读者的任务,就是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个人的话,引用他的话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第五个线索:词汇缺口

       

        这个线索其实和前面三大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有点类似,就是在碰到读不懂的地方时该怎么办。这第五个线索是针对读不懂的词汇和短语,也就是当词汇产生理解缺口时该怎么办。


看了那么多中文文本,我们这次来看一个英文的。

       很粗糙地翻译一下:那些效忠于英国皇室的美国人,被称为托利派;与他们相对应的是追求美国独立的爱国人士。保皇党与独立派为敌互战,尽管他们彼此之间可能是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


       在上面这段文本中,读者虽然可能对Tories这个名词很陌生,但是通过阅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loyalists、royalists、the King's Men指的其实都是Tories,那么不难理解Tories指的就是当时美国本土的保皇势力。


       碰到这样的词汇缺口时,先不要慌,问问自己;这个词是不是只有这个学科内容下才会用到?我有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这个词?有没有什么上下文线索帮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学习完这几个关于学科阅读的新招

你是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想要马上练练手呢?


小绿懂你😎

👇早就替大家准备好了👇点击下列红字查看

 40本非虚构类少儿英语绘本推荐 

13种少儿英语杂志推荐


今天就到这里啦~

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有爱、有趣、有料的教育资讯

尽在【教书匠在美国】等你来看哦!



更多阅读

孩子建立自己的文学沙龙圈,解放妈妈亲子陪读时间


汉堡包法写作文,好玩又好用


美国老师上课不写板书?原来他们都用学科画报


开家长会怎样提问才会听到老师最真实的回答


写作清单——美国孩子写作文的秘密法宝


关于作者

私家绿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士

美国双语教育硕士

现任职于美国加州公立小学


微信ID:lycheegreen

微博:隐蔽青年私家绿


教书匠在美国

两位任职于美国公立小学的双语教师主笔

分享美式教育点滴

有爱

有趣

有料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