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韩旭至:《人工智能的法律回应:从权利法理到致害责任》
写在
前面
+
韩旭至,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特聘副研究员,民法学博士、法理学博士后。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先后入选上海市首批“超级博士后支持计划”、上海市长宁区首批“青年创新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课题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及类型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合译《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2》(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参编《数据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并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法学论坛》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算法、数据中心、5G、IOT(物联网)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大幅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相关法律问题,甚至对现有秩序进行了重塑。最近,部分地区上线了“自动驾驶网约车”项目,随之而来的安全与责任问题即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实际上,信用评分、工作评估、金融分析、犯罪预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人工智能产业也正面临着数据合规、产权归属、责任承担困境,政府监管同样面临着算法规制和产业政策的风险与难题。这表明,数字正义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必需品。
面对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社会变革,法学界特别是青年法学人才积极回应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涌现了大量优秀成果,形成了数字法治的新型“问题域”及重要理论命题,本书作者就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位。韩旭至是华东政法大学法理学科的一名优秀骨干,为人直率达观,勤奋向上,富有团队精神;其研究既具有民法学的深厚基础,又具有法理学的理论高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人工智能的法律回应:从权利法理到致害责任》一书,立足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法律变革,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信息数据的确权困境与破解之道、智能应用的法律风险与致害责任等重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阐明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对相关研究会起到一定的启迪和促进作用。当然,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深刻的重大时代命题,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本书涉及的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无法囊括所有相关内容,如“数字人权的保障”“算法治理的路径”“智慧司法的方向”“人脸识别的规制”“平台责任与治理”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探讨。期待作者能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深化相关研究,为数字法治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马长山
「人工智能的法律回应:从权利法理到致害责任」
韩旭至 著
结合域内外相关制度
初步回应了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等智慧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法律问题
目 • 录
contents
━ ━ ━ ━ ━
导论
上编 人工智能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非人”法律属性
第一节 “人工智能也是人”的迷思
第二节 人是法律人格的中心
第三节 人工智能无法挑战法律人格
第四节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无法合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代码规制路径
第一节 “法律代码化”:以代码重塑法律制度
第二节 “代码法律化”:以法律与伦理规范代码
本章小结
中编 信息数据的确权困境与破解之道
第三章 信息权利范畴的模糊性使用
第一节 信息权利范畴的模糊性使用类型
第二节 模糊性使用的成因:信息与数据的多重面孔
第三节 模糊性使用的后果:理论与实践的双层危险
第四节 厘清信息权利范畴的策略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确权的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节 既有规范适用的类型及缺陷
第二节 新型权利理论的模型及困境
第三节 困境成因:传统权利理论的失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法维度下数据确权的反向实现
第一节 算法构成数据价值的中心
第二节 算法奠定数据权利的基础
第三节 算法确立数据权利的规制框架
本章小结
下编 智能应用的法律风险与致害责任
第六章 司法区块链的可能与限度
第一节 司法区块链的应用图景
第二节 司法区块链的复合风险
第三节 司法区块链的双层规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自动驾驶的侵权责任
第一节 自动驾驶类型及其侵权责任模式
第二节 自动驾驶的产品责任适用
第三节 自动驾驶交通事故责任构建
第四节 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的三层结构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搜索引擎算法致害的侵权责任
第一节 搜索引擎的属性及责任
第二节 侵扰性内容的判断及“被遗忘权”的影响
本章小结
代结语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批判与回应
附录 域外人工智能规制的典型路径
1
相关阅读
2
商品书目
微信号 : DigitalLaw_ECUPL
探寻数字法治逻辑
展望数字正义图景
数字法治战略合作伙伴:理财魔方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