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油续命,源源不断生阳气!
人体阴阳的平衡并非固定不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阴阳平衡很容易会被打破。这是因为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非绝对的静止的平衡,阴阳两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如此,才有我们身体的健康。
阴阳双方的关系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等。当其中的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时,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此时体内的阳气和阴精如果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的平衡,那么阴阳也会随之而失去相对的平衡。
阳气能温煦脏腑百骸,抵御外邪,益寿延年。一旦「阳气不足」,就会导致一系列「阳虚症状」,如头晕、怕冷、小便多、腹泻、下肢浮肿等。
说到补充阳气,很多人都知道要常晒太阳,吃些补阳食物,但少有人知人体本身就有 7 个「生阳点」,激活这 7 个「生阳点」,就如给人体加油,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阳气!是不是很神奇?随资深中医许先生一起来打开奥妙之门:
一、百会生「头阳」
人的头阳亏虚时,表现有头痛、眩晕、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按揉百会能产生阳气、醒头目。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刺激此穴,能打通阳经,充盈脑中阳气。
方法:可端坐在椅子上,用右手的指腹顺时针方向揉百会穴。每次 10 分钟,一日 2 次。空闲时也可用一只手轻拍百会穴 100 下,对生阳也有好处。
二、神门生「心阳」
心阳不足常表现为心悸怔仲,咳喘心闷,形寒肢冷,失眠多梦,伴有纳呆少食,中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应振奋心阳,可刺激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刺激此穴能交会心肌气血,振奋心脏的阳气。
方法:用一侧的大拇指掐另一侧的神门穴,每次 3~5 分钟,之后用相同方法掐另一侧神门穴,每日 1~2 次。
三、中府生「肺阳」
肺阳不足常表现为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咯痰清稀,易感冒等症状。治疗应振奋肺中阳气,可点按中府穴。
中府穴(两手叉腰,找到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然后垂直向下一肋骨即是)为肺经首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补充肺中阳气。
方法:用一侧食指点按另一侧中府穴,以有微热感和酸痛感为佳。每次点按 5 分钟,之后换另一只手点按另一侧的中府穴,每天上下午各点按一次。
四、中脘生「胃阳」
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伴有泛吐清水,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症状。治疗应温胃补阳,可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刺激此穴能补充胃中阳气,促进胃动力,改善消化功能。
方法:四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每次 5~6 分钟,每日 2 次,要在饭后 1 个小时后点揉。
五、足三里生「脾阳」
脾阳不足常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唇淡、食少、不消化、腹泻、四肢不温、倦怠等症状。治疗应温补脾阳,可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 3 寸(四横指),揉按足三里穴可温补脾阳,增强体力,延年益寿。
方法:点燃艾条一端,悬挂在足三里穴的上边约 3 公分处,每次 10 分钟,然后反侧身,灸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每日 1 次。
六、涌泉生「肾阳」
肾阳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伴有五更泻、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治疗应补肾温阳,可点按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心,第二、三脚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脚底连线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刺激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
方法: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 3 分钟,之后换另一只脚操作。每晚洗脚时做一次。
七、至阳生「背阳」
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
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
方法:可用麝香虎骨膏或消痛贴膏,剪成 1×1 公分的方块,贴敷在至阳穴,12 个小时后取掉。每日 1 次,连用 6 天后,停用一天,在冬天持续用 1~3 个月,效果最好。
许少峰:现任白龙王。金牌风水师、当代易学泰斗、华夏建筑风水第一人、东南亚堪舆易经协会会长、中国道协正式授箓道长、中医师、美容开运学的创导者,祖籍福建,出身晋江名中医世家,家族世代习医济世,许大师自小天资聪颖,悟性敏捷,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7岁跟随祖母学中医,打下扎实的中医学基础,13岁时被定为其家族祖传中医的第七代唯一传承人,除了中医领域,许大师还是位杰出的周易风水专家,精通周易、风水、命理、玄学五术(山、医、命、卜、相)。40多年风水堪舆,在菲律宾道场-南洋天地宫及非盈利慈善基金25年的住持经验,现任白龙王中国道场——万灵总殿住持。
点击看白龙王许少峰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