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讲时尚这桩事体,上海人全国第一 | 九零年代
上海人对时尚的敏感度,如果讲全国第二,大概是不会有人敢认第一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12vsf0j5&width=500&height=375&auto=0
90年代上海人有句话,最时髦的东西看东京,人家是直接和纽约接轨的;再次一等么台北、香港,而当时的上海距离那些城市还有几条横马路。
即便如此,当年的上海人对时尚的敏感度,如果讲全国第二,大概是不会有人敢认第一的。哪怕是在《ELLE》还叫“世界时装之苑”、梅泰恒尚未崛起的90年代初,还不曾去过香榭丽舍、第五大道自由行的上海人,已经有条属于自己的华亭路了。
追求时髦的上海人汇聚于此。
“当时华亭路这条马路多少闹猛,人挤人的。晓得这条马路的,几乎都是懂的、白相得蛮透的才知道。赶时髦的人就觉得兜华亭路是一桩老有劲的事体。去兜之前,一定还要把自己打扮好。不然的话,上海人讲就’坍招式’了。”本地歌手罗中旭回忆华亭路。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亭路的东西给当时上海人的第一印象其实还蛮“震撼”的。
“(别的)店里厢那种(老款式)你就觉得戆噱噱的,到华亭路眼睛一亮,哦哟,噶时髦啊!”当时三十多岁的孔玲家住附近,单位也不远,近水楼台。她可是华亭路的忠粉,基本上没事就去刷一次。
“我廿几岁到三十几岁,是最要打扮辰光,看到噶好的华亭路,就觉着老符合我胃口。那辰光发了工资就要到华亭路去买衣裳呀。”孔玲说。
“华亭路的衣裳是挂了外头,上街沿全部是棚棚,当中一条路。基本上我都是满载而归,拿到的钞票全部买光回去。后来阿拉女儿的衣裳,阿拉先生的衣裳都是华亭路买的。”
跟不曾亲历鼎盛时期华亭路的朋友解释这条小路市场的定位是有一些困难的,你说它是低配版的iapm,有点高了;说它是旗舰版的迪美、七浦路又有点小看了。
1993年,是罗中旭逛华亭路的年代,
当年的上海流行文化可见一斑。
据罗中旭的回忆,华亭路的衣服可能是当时欧美的二手货或者港台来的高仿品,但版型却是原汁原味最道地的,最新潮的,大部分的衣服只此一件。这种淘衣服淘出“一期一会”的感觉,想必今天你在H&M、ZARA是再也体会不到了。
“实际上华亭路买东西一直不便宜,伊不是以便宜为主的,伊是外头侬买不到。这个地方款式最时髦,外头没的。华亭路和后头的襄阳路还是有点区别的,因为襄阳路是个假货市场,主要是名牌包什么的……”罗中旭说。
孔玲记得,华亭路的衣服大致上剪裁、设计都比较流畅简洁,但又比较有巧思,“华亭路衣裳穿在身上,侬就觉着自己老有腔调的,有档次,是别的地方买不到的。我面孔不算好看嘛,衣服肯定是帮我加分额。”
这话孔玲说得是谦虚了,见面这一天她特地穿来了20多年前在华亭路置办的一身出街行头,米色长摆风衣,黑色高跟鞋,尺寸仍然正正好好。
她还特意为我们展示走了几步,一下子便回到当年那个华亭路上闲逛的少女模样了。她感慨说,当时买下这一身行头,是因为华亭路某个摊位老板的强力推荐。
孔玲记得,华亭路的老板们基本上都是上海人,不少还会讲几句英文。
“伊拉老板老有劲,侬买了物事伊会教侬哪能搭配。譬如讲阿拉买件外套,伊教我呢领头要立起来,要有风的辰光去穿,钮扣不要扭,一走路下摆就被吹起来了。伊还讲唻,侬头发呢最好稍微长点,头发也要披下来,鞋子呢要黑颜色的高跟皮鞋。我印象中有趟我就这样穿着,走在傍晚的瑞金二路上,我发觉人家好像都在回头看着我呀。”
90年代初孔玲在杭州西湖,
白色大衣到现在看来也毫不落伍。
窗外的新风吹进来了,去华亭路的这部分属于领市面、懂经、会白相的,但寻常的上海人家耳朵眼睛鼻子在这方面都相当灵光的。
在80后的记忆里,上海滩在90年代流行过狼牌的运动鞋,那简直是过年聚会孩子们的标配,还流行过全身套装的“薄绒衫”,花色、款式各异,还有可两面穿的黑红运动风衣,风衣的背后还绣着dadias这样仿冒的商标。
当年的流行就像一阵风吹过,所到之处尽染,过一阵又有别的风过来。其实今天大街小巷人们提着的同款名牌包、慢跑鞋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时的上海,火炬牌、狼牌这些本土品牌模仿国外运动鞋的款式被统一称为“旅游鞋”,甚至也有商家称之“耐克鞋”,想来是混淆了耐克品牌和这种运动鞋的叫法,现在听起来也许觉得好笑,但也就是20年前的事情。
90年代中期,国外的运动品牌开始进入上海人的视野,当时的运动品牌就是70后、80后学生们的奢侈品。而且当年称呼这些品牌无不是用沪语的念法,“捺克”、“阿达”是第一阵营的,“旅布克”、“迪乃多纳”、“扭巴伦”是第二阵营。
90年代,上海电视台开始大量转播体育节目,
耐克、阿迪达斯也就跟着乔丹、贝克汉姆们登陆了。
至于买鞋的地方,当时的品牌专卖店并不多,也没有形成2000年前后那种较为集中的运动商城,所以大多散布在各个区的一些商业街上,一时间也真假难辩。
而一双动则300、400的运动鞋,对于月收入2000、3000的上海普通人家而言绝对是一笔大开销,丝毫不亚于今天白领们考虑买只LV的小纠结。所以当时中学生买运动鞋很多时候是父母陪着一起去的,而且硬要买真皮大一码的才觉得划得来。那种尴尬扭捏,其实今天换位思考也能多一份体谅了。
既然是“奢侈品”,所以绝不要想男生们买了一双崭新的耐克会穿去泥地里踢球——可金贵了,连下雨天要穿出门也是要斗争一番的。说到底,上海人的时尚里面也透着上海人微妙的心理活动,既要里子也要撑起面子。城市精神,不外如是。
所以这里不只是有精打细算,淮海路上只卖真品正价的“美美百货”在90年代也成为了孔玲们的风向标。
美美1994年开业,当时被叫作“贵族百货”,因为里面卖的都是一线的奢侈品牌,货真价也实。一件外套3000多块,相当于当时普通上海人大半年的工资了。社会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化。
“我在美美也买过两件衣裳的,但价钱太贵了,我记得当时那里的衣裳流行没钮扣的,基本上也是老简洁的,有趟买了一件三千多块,后头我后悔得不得了,还不如在华亭路买,面料我不懂,摸摸好像是差不多,人家华亭路只有卖一百多块。”孔玲回忆说。
逛华亭路是赶时髦的一种路子,也适合有时间有精力手头还算宽裕的朋友。而一向以精打细算心灵手巧闻名的上海人,自然也还有另一种赶时髦的思路。
90年代,当时几乎每一个上海少女的时尚对标就是《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赤名莉香,她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是对爱情和生活的独立自主,所以穿在她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显得那么不同吧。简洁的长风衣、高腰的一步裙,甚至还有她的“空气刘海”,都是上海当时极少见到的款式和做法。
90年代“东爱”女主角赤名莉香的形象深入人心
当时还在念中学的王韵也很粉“东爱”,她还模仿过赤名莉香的发型。因为是学生,王韵去华亭路的次数不及孔玲,但她的行头一件也不少,挺刮、时髦、有模有样。
就像很多上海人家一样,一点都不会觊觎商店里那些好看的衣服。因为靠家里的蝴蝶牌缝纫机,以及父母们一颗满满溢出来的宠溺之心,照搬下来根本不是问题。
王韵的父亲就是属于比较经典的上海男性,非常能干,缝纫机上的针线活不输妈妈们的。
王韵(最右)父亲为这款红色布料打褶下的功夫,
不亚于做一件旗袍。
“人家讲,上海小姑娘是会有点小小想法的。初中时候看得到港台的张国荣、谭咏麟的录像带。里头他们穿裤子叫太子裤,腰里打的褶比较多,统称有十八个褶,男小孩能够拥有一条太子裤,在小姑娘面前蛮扎台型的。”王韵一面说,一面比划给我们看太子裤的形状。
九十年代港台明星穿太子裤的行头
像风一般吹及上海
她说起爸爸也带着满满的傲娇,“因为自己长得比较高,所以我也比较欢喜比较帅的小姑娘的样子,我就叫爸爸帮我改良。比如太子裤下面是没翻边的,萝卜裤下面是由撬边的,爸爸下面帮我边撬起来,前面做四个褶,相对来说臀部裤脚管那里更加小。而且料作也好,深咖啡毛料的,挺括的,不像广东来的裤子,比较哗啦哗啦,自己做的更有质感。”
王韵的爸爸给女儿做衣服也并不轻松,90年代初还是一周六天工作制,几乎把闲暇时间都放在女儿身上了。“我们那个时候追求时尚的感觉,一个是家里的亲情,也不需要花很多钞票。还有就是上海人有自己的想法,天然的设计感在里头的。这是我年纪轻的时候对时尚的理解。”
80年代的华亭路,衣服挂得琳琅满目的长棚
坐落在“上只角”洋房前毫不违和。
时尚是风,来自远方。90年代市面上和时尚相关的杂志、书籍远不及今天普遍。罗中旭也提及,当时看到的时尚杂志都是香港的亲戚邮寄到内地的。
王韵也记得,“那时候因为我爸爸会做衣服,朋友中有船员、或海外关系的人会带一些外国杂志,日本的时装书上面都有裁剪方案。讲一句笑话,当时我还觉得日本的模特一笑都是翘在外面的兔牙,甚至当时我都有这种想法,我为什么没有生这对兔牙啊,好像只有兔牙出来才俏皮的……”
90年代的华亭路其实有点像一个时尚小岛屿,包括王韵家的杂志、还有孔玲的服装铺,都是各自的岛屿,洋流带来信息,滋养着光顾岛屿的年轻人,一代人的时尚趣味也就这样被培养了起来。
到了90年代末,班尼路、佐丹奴、真维斯这样大众服装品牌专卖店已经像雨后春笋开遍上海。家里做一件衣服投入的时间、精力也开始超过了买一件新衣服的价格,布店也越来越少,城市的节奏开始提速,父母们也没那么多时间了。王韵也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来琢磨怎么搭配得更“潮”。
2000年,存在了十多年的华亭路服装街全部搬迁,还路于民。而不远处,另一翻面貌的襄阳路市场人丁兴旺。时空总有变幻,谈不上好坏,那是另一个时代。
有时候想想时髦的标准其实是永恒的,不就是某天早上在教室里见到某位同学穿了一身新行头,让你心底里哦呦一记,看了又看……
- END -
写稿子:戴震东
画图片:顾汀汀
剪片子:杨 卓
照片来自受访者、视频截取和网络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