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新天地隔壁,他们晒出了地道上海生活
本文作者/ 李欣欣 韩小妮
新天地可能是上海最时髦的地标之一。
刚刚结束的上海时装周里,各路时(yao)尚(mo)人(gui)士(guai)在太平湖畔争奇斗艳。
平日坐在餐厅、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不时可以听到各国语言从耳边飘过。
不过有位法国姑娘告诉我们,这里最让她着迷的,竟然是附近居民在空地上晒的被子。
“人们利用公共空间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这在现代都市并不是很常见,真是太赞了!”
对于上海人来说,天气好的时候,假使不因地制宜晒些什么,简直是暴殄天物。
于是,阳光和煦的四月天里,我们在顺昌路上来来回回走了“九遍”,想看看新天地附近最后一片老房子的居民和小商铺都在晒些什么?
顺昌路是市中心一条特立独行的马路。
它只有短短一公里,却像一条时空旅行的隧道。
以合肥路为界,顺昌路两端的气象迥然不同。
合肥路以北,路边一排排高端大气的玻璃幕墙建筑,是上海最摩登的现代住宅标杆,一直延伸到最北端景致绝佳的太平湖。
但只要一过合肥路,两侧的景象立马被时光机器抛到上世纪,让人顷刻间回到蒲扇躺椅的老上海弄堂。
道路两边是矮旧的石库门房子,底楼小店一间紧挨一间。鱼虾小菜、面馆小吃摊、毛巾床单,生活所需应有尽有,
这里是最靠近新天地的真·石库门弄堂,“何时拆迁”这样的话题,在穿堂风里回荡了很多年。
顺昌路上的弄堂里
一只猫咪
好奇地看着我们
住在老房子里的人,对于晾晒这件事,有一种特别的热忱。
好不容易结束了“百年一遇”的持续阴雨天,趁着日头还没有毒起来,仿佛必须晒些什么,才算安心。
于是,阳光和煦的四月天里,衣服被单,球鞋棉鞋,陈皮笋干,茶叶草药……一股脑地出现在顺昌路上各种意想不到的角落里享受着阳光。
而寻常人家的生活密码,就藏在这些晾晒的东西里。
一
一双加绒套鞋
晾晒在水产店门口
像是兔子耷拉着两只长耳朵
自从老菜场唐家湾拆掉以后,顺昌路马路两边卖鱼虾蔬菜的小店越来越多了。
“惠民水产店”门口,一双黑面红底的套鞋翻出抓绒内胆,就像是兔子耷拉着的长耳朵,晾晒在太阳底下。
这双鞋的主人是水产店的老板,做鱼虾生意,一年四季都得穿防水套鞋。
“今天天气好,拿出来晒晒,等天热就要换那种单层的了。”他说。
几年前,老板夫妇跟随亲戚到上海来做水产生意。他每天套鞋不离脚,凌晨两点到御桥的农贸市场批发鱼虾,早上六点开店售卖。
老板每天凌晨起床
穿着套鞋
一直要忙碌到傍晚
把店开在顺昌路上,天天要和生活经验丰富、眼光毒辣的阿姨爷叔打交道。
“客人大多是附近弄堂里的老人,东西要好、价钱又要便宜,所以生意不好做。”
上海多江浙移民,老板说,看客人喜欢买什么,大致可以知道他们祖籍是哪里。
“比如从江苏来的,喜欢吃鳊鱼、河虾等河鲜;从浙江来的,喜欢黄鱼、鳗鱼等海鲜。”
大约是看中了顺昌路上时光倒流的氛围,经常有电影、电视剧组来这里取景。老板说,他的小店也经常入镜呢。
二
“国民被单”
熟悉的配色和花纹
曾经每家每户都有
我们和水产店老板闲聊着,头顶突然伸出一床粉红色的“国民被单”。
看到二楼拿“丫叉头”的老先生,我们向他挥了挥手,提出大胆而无厘头的请求:“我们想去您家看看被单可以吗?”
没想到老先生竟一口答应:“不要紧,倷来看好唻!”“倷欢喜拍照片就拍好唻,无所谓呃呀,大白天呀!”
老先生说
趁天气好
赶紧把被单洗了晾一晾
老先生姓唐,今年七十多岁了。
他说,被单是在顺昌路上的红岭百货商店买的。“交关辰光了,十几年有了。”
这间房间朝西,大约只有20个平方。
唐先生说:“我搬过来廿年了。赶上‘末班车’,阿拉娘单位分房分过来的。本来还要小,在巨鹿路瑞金路,现在拆掉了。”
这里房龄有80年了。“阿拉实事求是讲,此地买物事(东西)方便,交通也老方便,就是房子质量太差了。”他说。
“房管所也管得蛮好,经常来检查。但是建筑辰光长了,应该拆脱了。”
虽然住房条件不算优越,小屋却不乏生活的情趣。墙上挂着一幅小画,临窗的餐桌上铺着钩花台布。
花瓶里的富贵竹养得郁郁葱葱,他说:“便宜来兮的,一支只要1块5角,好白相呀!”
唐先生坐在自家窗台前
桌上的富贵竹
养得郁郁葱葱
我们和他道别,沿着幽暗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下的时候,只听他在后面不停叮嘱:“当心,慢点噢!慢点,慢点,走慢点!”
听到我们走到楼下了,唐先生还不忘再说一句:“再会哦!”
这是老上海人的待客之道。
三
每到天气好的时候
弄堂里必定会
升起“万国旗”
顺昌路真正迷人的地方不在于马路本身,而是那些写着“祥顺里”、“树德里”、“敬业里”的弄堂深处。
你只要甩开马路,随便找条弄堂拐进去,会发现里面四通八达,别有洞天。
坐在外面孵太阳的阿婆,对于闯入这里的陌生面孔已经见怪不怪了:“倷来看看老房子啰?看倷腔调看得出来!”
阿姨爷叔悠闲地聊着天
头顶上是邻居们
晾晒的各种被单衣物
弄堂里因地制宜,晾晒着各种鞋袜被单。我们指着一床国民被单问:“这个用了多少年啦?”
“这辰光长唻!”晾晒的阿姨说,“从我结婚用到现在。老早结婚辰光要准备老多唻,八条被头八条床单……”
她转头问在弄堂里洗碗的老公:“侬讲,阿拉结婚多少年啦?”
老公笑笑说:“女儿几岁嘛,就有多少年了呀。——38年唻!”
我们夸被单依旧如新,阿姨一得意,传授了生活秘诀:“关键是要勤汏。假使侬盖了老龌龊了再汏,老底子用板刷的,这一刷不是容易坏嘛?”
“我洗衣机天天用呃。”她指指老公,“男人家衣裳有‘油蒿气’,我嫌鄙,要天天汏呃!”
四
在一堆晾晒的衣物中
我们发现了一排小黄鱼
整齐地架在衣架上
一排架在晾衣架上的小黄鱼,成功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个大概是‘小排骨’啦阿弟晾的吧。”见我们问起,弄堂里的阿姨揣测说。
这时,只见斜对面的大门打开一条缝,一个老爷叔探出头来,“认领”了小黄鱼。
“我馋佬胚(形容嘴馋)呀,就是欢喜吃。”他开门见山说,“倷是上海人伐?讲‘馋佬胚’倷晓得的呀!”
老爷叔姓陈,祖籍浙江宁波,所以酷爱海鲜。
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的身体一直在往进门的方向摇晃着,仿佛随时要遁入其中。
可是一双脚却又坚定地粘在地上,忍不住跟我们聊了不少“吃经”。
弄堂里因地制宜
连信箱也可以用来
晾袜子
“烧菜是一门艺术。要掌握三个原则:原料新鲜,咸淡适中,火候恰到好处。”老爷叔郑重地讲起了“沪普”。
“小黄鱼最好要选东海的,生长环境不同,它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怎么分辨啊?”我们适时提问。
“它的肚子这边像戴了只金戒指,蜡黄蜡黄的。”老爷叔的语气由衷地为东海小黄鱼感到骄傲。
讲起自己这几尾小黄鱼,他说:“今天这种天特别好,有风,晾个两三个钟头就好吃了。”
“你可以清蒸,也可以红烧,也可以干煎。清蒸嘛,蒸个6分钟就可以了,时间太长,肉就老了。”
他习惯早上吃小黄鱼过泡饭,不过作为一个“吃货”,他说:
“第一选择是一边烧一边吃。摆在油里腾,就像肯德基一样,刚刚出锅的辰光外脆里嫩,这是最好的!”
五
一盒笋干
静静地躺在一家小店门口
沐浴着顺昌路上的阳光
从宛如迷宫的弄堂里钻出来,重新回到顺昌路的街面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店次第跳入眼帘,店招上印着大大的“毛巾”、“成人纸尿裤”等字眼。
这些店共同的特色是店小东西多,商品堆到天花板,分分钟快要像洪水般泛滥到马路上来。
这样一来,其中有家袜子专卖店就显得格外克制了,商品摆得清爽松弛。
店门口,一只装满笋干的纸盒,搁在黑色电瓶车上。颜色略显暗黄的春笋被削成了条形,在阳光的照晒下,笋的表面微微皱起,让人垂涎欲滴。
“这是谁家晒的笋干啊?”我们问。
“伐晓得呀,我问问看噢!”店里埋头吃着午饭的平头爷叔跳起来,跑到隔壁的服装店里询问,店家之间就像老邻居一样熟稔。
问了一圈才搞明白,笋干是自家店里晒的。
“我是老板的亲戚,临时帮忙顶顶班。”他解释说,“这笋大概是老板清明节从安徽老家拿过来的。喏,还有土鸡。”
他从柜台里捧出一个蓝色塑料袋,土鸡伸出一只鸡爪,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爷叔说,老板到附近的超市里做兼职去了。“现在小店生意难做呀,马上要被网络消灭唻!”
顺昌路上的任何角落
都可以被开发成
晾晒的好地方
爷叔住在董家渡,但对顺昌路很熟悉。“此地老早叫‘小淮海路’。”他说,“老早淮海路闹猛的地方只有老小一段,挨下来就是此地闹猛了。”
“但是现在两样了,等此地全部拆光了,就没花头了……”
顺昌路上的烟火气,和旁边时尚摩登的新天地,形成一种“反差萌”。
谁又能说得清,到底哪种更“海派”呢?
- END -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写稿子:李欣欣 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拍照片:杨 眉 韩小妮 李欣欣/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