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买上海“精致”面包|市指小调查

姜天涯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23-12-25


本文作者/姜天涯  

继咖啡之城后,上海又成了面包之城。

据赢商大数据,上海有超1300家烘焙甜品店,位居全国第一。比第二名北京的800多家,要多出50%。

在上海,既有苹果花园这样30年朝上历史,个位数花销就可以吃上一只的平价面包店。

也有一开张就能上新闻,排队N小时才能买到的精致面包店,平均单只售价两位数起步。

在小红书上,到上海买精致面包已成为特种兵旅游、City Walk的一种。面包已成为“上海特产”之一。

谁在买?在什么情境下消费?消费多少钱?

我们在南京西路、新天地、愚园路做了一些小调查。


字多不看视频版↓ 
本号视频内容散布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
同名 视频号 微博 B站 抖音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点击观看▼



01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标题中的“精致”。

首先是价格。以大众点评的均价为基数,苹果花园、静安面包房大约在20-25元区间内。

精致面包店一般从40到70元不等。当然,真正的上限很难说清。

上海一些面包店的大概均价

数据来自大众点评人均


其次,在店铺选址上,精致面包店倾向于热门商圈或者在梧桐树下。

再有,袋子醒目或极简。

醒目的袋子,常常是还没有买过面包,就已经能在大街上、网上、高铁上瞧见了。甚至袋子还可以在二手网站卖掉。

闲鱼上某面包店的袋子和杯套在售

极简,可纯白可透明。

其余共性较难概括,包括但不限于:

店名一口气不能直接用标准普通话念出来;在公众号的测评或盘点中,又通常表现为图比文字长。

店名很难一口气念出来


很难说这股“精致面包风”究竟起于何时,有迹可循的或许是2012年起、2017年终的Farine。其诸多元素,至今仍能在上海的精致面包店中窥得一二。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精致”面包店的消费者几乎都是年轻人。

小红书上有专门的上海面包路线



我们采访了13组人,分为旅游出差组、本地生活组和同行组。



02



旅游/出差组




来自常熟的小黄和女友


90后小黄和女友来自常熟,他们刚从B&C(Butterful & Creamorous,中文店名:面包与黄油,以下简称B&C)出来,买了3个面包和1杯咖啡,消费99元。

对于这个价格,他们觉得“肯定算不上便宜”,“但感觉现在面包溢价差不多都在这儿”。

他们是来逛新天地,顺便买面包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消费这家店。

“因为之前这个面包很火,我们来凑个热闹。”

B&C的绿袋是新天地诸多购物袋中最醒目的。不过没想到,醒目的效应不仅冲出了新天地,也冲出了上海。


“以前我坐高铁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拿着(这个)绿色的袋子,怎么说呢,有点印象吧。”小黄说道。

“也算是打个卡,尝尝味道。”

就像其它很多一口气念不出店名的精致面包店一样,B&C的全称也有点拗口。

我们询问他们店名是什么,小黄直言:“怎么念?不知道。什么butterfly什么东西的。butterful是伐?butterful和什么东西。”

我们在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遇见了小赖


小赖来自广东河源,刚刚高中毕业,和父母一起来上海游玩。

这天下午,她和家人分开行动了。

遇到她的时候,她手里提着三家面包店的袋子,大约花费100元左右。

不过其实她买了4家,第一家花费36元买了两只泡芙,可惜骑脚踏车的时候忘记拿了。她有些遗憾,“18块钱的(泡芙)还是没吃过的。

小赖的“购物车”


小赖是跟着小红书上的面包路线,匹配自己的喜好和顺路程度,选出了这四家店的。

“我是在小红书上做攻略,跟着她们打卡,然后一家店买一个面包试试看。”

“就全部都是面包的(那种)帖子,因为每家店都有很多款,跟着(帖子)走的话,感觉少踩雷。”

此时隔壁B&C的店门口开始排起了队。对小赖来说,这是“活久见”。

“我人都傻了,第一次买面包要排队。”

虽然排队不及以前

但下班时分

南京西路的B&C门口还是排了几个人


小赖在河源也会买面包,一般当早饭吃。当地面包的价格大约是:“7、8、12元这样子,看什么品种。”

但她愿意在上海花2倍的价格买面包,“试试,毕竟不是自家门口的东西啊。”

面包的口味还不及谈,她要一会儿才和家人一起尝。

但这些靓丽的袋子,还是给她留下了印象。她分析自己消费心理时,直言不讳:“很漂亮,也是冲着袋子吧,可能也是有这原因。

“一般起码会用两次以上。我会有一个柜子,专门收这些袋子。”

“留下来,说不定谁生日就会用得上。”

Fiona买完贝果正准备回北京


从北京来上海出差的90后Fiona,拖着行李箱,买完贝果正准备回北京。

“(买了)6个面包和三个奶酪(贝果)。”

9个面包一共花费217元,平均24元一只,最贵的48元一只,最便宜的13元一只。

Fiona的贝果清单


“我是路过,在social media(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这家店,就来逛一下。”

Fiona觉得平均20多元一个贝果的价格“可以接受”。

“我比较喜欢吃bagel这种面包,我喜欢吃有嚼劲儿一点的。”



03



本地生活组




小董

下午2点,我们在愚园路附近遇到95后小董。她刚睡醒,来买兴许还能称得上“早饭”的面包。她买了两人份的吃食,一共68元。

“买了他们家很有名的酸奶香蕉,还有一个海盐羊角,(以及)两杯咖啡。”

小董当天购买的两种面包


小董就住在附近,一个月前,这家Drunk Baker开了过来,她大约一周会来消费3-4次。除此之外,愚园路上不少面包店她都买过。

“对面那个猪会飞,哦不,当猪飞,也吃过。”

小董说的“当猪飞”就在马路对面

店招名称WHEN PIGS FLY


“前面还有那个BAsdBAN。就这条街上大概都吃过。”

小董估算附近面包大约15元左右一个。“因为上海这边吃贝果比较多。贝果一个的话,就要十多块钱。15块钱算便宜的。”

小董不是每天都吃早饭,有时候一个茶叶蛋也能应付。在吃面包的日子里,她对周边面包店消费指数的评价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价格)啊。你要吃的话,只能这样消费啊。”

至于为什么精致面包店总是年轻人较多,小董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对我而言,我觉得可能首先看上去比较好看一点。我会觉得老式蛋糕,口味上有点过时的感觉。相对来说,这些(精致面包)感觉会健康一点。”

PXY的自行车筐里买了60元10个小碱水

小董一口气没说对店名的“当猪飞”,就在马路对面。

刚复旦毕业的PXY消费了出来。她买了10个小碱水面包,一共花费60元。

“7块(一个),满5个减5块。”

这家店的碱水是真的“小”,大约一根手指长短。不过她就是喜欢这种“小”。

“小的话,你可以只吃一点,但是又吃到了一个口味。我这里面精选了5个喜欢吃的口味。”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可以吃5个。然后我要带给朋友(5个),所以我买了两盒。”

这家店的碱水面包个头很小,适合当小零食

知道这家店,是因为PXY的同学曾经带她来吃过。其余城中热店,她并不是太了解。不过对学生群体,她更有发言权。

“我觉得网红店消费,主要还是靠学生吧。因为我觉得学生的消费欲,非常旺盛。”

尤其以她所在的五角场地区来看,“主力就是靠大学生消费”。据她的观察,以乐乐茶一个欧包的价格(19-21元左右)来说,大学生是可以消费得起的。

但更日常的生活是这样的:“平时可能经常去的还是85度C,巴黎贝甜这种。”

“然后这种网红店,遇到了就遇到了,也不会专门来买。”

我们在愚园路上,遇见了Victoria

还是高中生的Victoria,提着一个Ribone Cafe的花袋子,里面是3个面包,约80元。不过真正的消费者是她的妈妈。

“这个是我妈委托我买的。”

“我妈妈想吃,不然我也不会买这个。”

不仅面包店是妈妈指定的,连买什么面包,也是妈妈指定好的。Victoria的妈妈是70后,这家店她曾经买过。女儿放暑假,她就委托女儿来代买。除了母亲指定的一个面包,她也给自己买了一只,还有一只大概是父亲的。

Victoria消费的面包店,也在愚园路上

在Victoria家的早饭餐桌上,还出现过B&C。

“那家店排队巨长。那次大概疫情前,排了40多分钟。”

“我妈妈比较追求这种东西。”

80元3个的价格,对还是高中生的Victoria来说“偏贵”。

对高中生群体而言,早饭还是在便利店档位。“就像我们学生,一般很少买这种比较精致的。基本上都是全家(便利店)应付一口早饭。”

托妈妈的福,也吃过精致面包的Victoria,在口味和价格之间有一个模糊的感觉:

“(这家店的)芝士核桃面包,我是比较喜欢这个口味的,但是好像这种面包一般都偏贵一点。”

小刘(右)和小张(左)

小刘和小张刚大学毕业,在南京西路买了两家面包店,共3个面包,约60元。

准确地说,是小刘买的面包。小张是陪小刘来买面包的。

男生小张说:“我不吃。我不喜欢吃甜品。”他早饭更喜欢吃中式口味的包子、油条。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精致面包店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女生小刘觉得,这是因为喜欢面包甜品的男生比例较少。

小张认为:“(男生)没这方面追求吧。像我的话,感觉花二三十(元)吃份快餐,比吃面包更喜欢一点。”

“确实不喜欢外国(食物)。像什么芝士啊、偏甜口的奶油面包啥的,我不是很喜欢。(我)喜欢吃中国的饭菜。

在小刘的观察中,精致面包店大学生来买的“挺多”,“如果周六周日的话,晚上就超多人排队的,然后也都是年轻人来买。”

为什么是年轻人?

“因为可能网上,看到小红书或者自媒体有人宣传,就很好奇想吃,尤其女生比较喜欢面包甜品,就想尝一尝,然后就过来了。”

在价格上,小刘可以接受面包的单个上限是20-30元。

“我之前看有的博主打卡的面包,有80多块钱一份的。那种不管怎么挣钱,我都不会去尝试的。”

7月21日下午3点半

新天地的某家面包店在排队

虽然消费精致面包的绝对主力是年轻人,但我们还是发现一些爷叔阿姨的身影。

下班高峰期,吴江路的街边座椅上坐着两位退休阿姨,她们刚买了一袋Fascino面包,里面是一袋吐司和一根法棍,一共40多元。

和年轻人互联网种草不同,阿姨是听自己妹妹推荐过这家店。

“伊吃过,伊讲格老好吃的。很软的,香柔。但是阿拉也欢喜格种法式面包。法式面包比较有嚼劲的。阿拉买的这只就是法棍,斩开来(吃)。”

“(法棍)蛮好吃,摆点火腿片、黄油,早饭就这样吃。”

在妹妹的推荐下,阿姨消费过几次这家店。当天逛南京西路的时候正巧看到。

“看这爿店里人老多的,阿拉也去挤挤闹猛去。”

阿姨和年轻人一样,对20左右一个面包的物价可以接受。“个末现在外头都这个价钿呀。”

2022年3月24日,新天地的B&C在排队


毕竟是面包前浪,吃面包的历史30年朝上。在“买面包当早饭吃”这件事上,她们有不少回忆:“新侨面包店,第一批,(还有)静安面包(房)。”

“早上没物事了么,面包吃吃便当点。”

事实上,1985年当静安面包房推出法棍的时候,也不是便宜物事。那时候就卖5角2分,再加2两粮票。那一时期,手上拎着或自行车上挂着一根法棍,成了华山路上独特的风景线。

1990年的《新民晚报》报道

静安面包房顾客盈门

5角2分,在1985年是什么概念?

1985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元,约89.6元/月。5角2分一只的法棍,约占月可支配收入的0.6%。

以2022年上海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003元/月折算,相当于花现在的41元买一根法棍。



04


实际本地生活组的采访不止于此,由于翘班等原因,未能上镜的白领们也有各自走进精致面包店的原因。

有宝山大哥花了200多元,在“纽约贝果博物馆”买了八九个贝果,他是被家里夫人和女儿喊来代买的。

大哥在店里对着指定的贝果一个个找寻的时候,一筹莫展,直呼“烦死了”。但其实又是个温柔的爸爸。

宝山大哥帮家里人代购了“纽约贝果博物馆”

他一周会帮女儿老婆“进城”代购一次精致面包。一次大概200多,一个月面包消费八九百。

女儿一顿一个,吃一周。我们算了算,作为跑腿老爸,他可能自己都没吃着。

也有80、90后白领,买了16-22元的贝果5个,这是她们的“刚需”,几乎每天都消费,一般当早饭或者下午茶。月面包消费大约600多元。



05


最后,我们没想到还在新天地,遇到了躲雨的烘焙从业者。

小卢(左)和小陈(右)


小卢和小陈来自福建,他们在厦门有自己的烘焙店。“我们本身也是做这个的,交流一下嘛。”

遇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已买了3家店,共消费两三百元。“一家大概100多元,5-6个面包。”

作为烘焙从业者,他们觉得市场上的面包其实“大同小异”。

“口味差不多,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万变不离其宗嘛。就看谁营销做得好。纽约贝果博物馆,它营销做得好,天天排队排得多。”

但实际吃了纽约贝果博物馆的贝果后,他们觉得口味、做法、原材料,还是有些不一样。

在物价上,根据他们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探店,他们觉得一线城市的面包价格都差不多。而厦门的面包,“便宜个30%左右”。

据赢商大数据监测

烘焙甜品mall门店数量的TOP10城市中

上海以超1300家门店数遥居第一

图来自赢商云智库

不仅上海开了很多烘焙店,厦门也是。至于这股面包风潮从何而来,小陈觉得:“其实也不是新的东西,很多人冲进来,很多人又走出去。一股脑很多人都进来,但原材料、技术上都有区别。”

小卢总结:“最明显的三种创业,烘焙、咖啡、民宿。”

小卢出发前做过功课,他给我们看了小红书上的一篇帖子《上海最值得去的八家面包店》,这八家店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雨停之后,他们又出发去探店交流了。

- END -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


写稿子:姜天涯

编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姜天涯 姚祖鸿/ 

拍视频:姜天涯 姚祖鸿/ 

画图片:二 黑/ 

写毛笔:杨 卓/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