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日记】逆行,是为了更早回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六

宣传部 九三学社之声 2022-07-27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这个冬天,疫情突起。抗击疫情的“集结号”骤响,万千社员闻令而动,奔赴战场。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动容,他们的言语给我们温暖今天,让我们继续阅读他们的一线战疫日记,通过他们在紧张工作间隙记录下的文字,感受一线的战火硝烟,感恩他们的牺牲奉献。向英雄致敬!

康更洁:上班的路风雪无阻

康更洁,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复兴医院医务处主治医师。
时间:2月9日
地点:北京复兴医院

从医20年,这已经是我自SARS、诺如后经历的第三次疫情。然而,这场战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辛!

昨晚下班时已经深夜11点,中雪,没有心思赏雪景,又饿又累。为了避免感染,孩子和她爸爸已经搬到奶奶家。现在一个人,只想喝点稀饭。为了补足维生素,清炒了一盘菠菜,就着从老家带回来的红薯和炸馒头片,香啊!

今天早上照旧早早起床,简单吃饭,下楼。不必看天气预报,因为我们是“逆行者”——上班的路风雪无阻!雪继续下着,快有10厘米厚了,考虑到特殊时期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以我又骑着电动车上路。艰难骑行60多分钟后,终于到了医院,匆忙换上工作服,以最快速度进入工作状态。楼道里已经传来同志们匆促的脚步声和紧急的电话声,大家需要派发任务,进入一天紧张而有序的新的战斗中去……

想孩子,想家和可口的饭菜;

想春天,想让病毒这块阴霾快快逃散。

逆行,是为了更早回家!


袁连方:我们一定不负使命,直到胜利!

袁连方,九三学社社员,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该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时间:2月8日
地点:武钢二院

在家里他们还是父母的小宝儿,在单位他们还是领导的得力臂膀,在这里他们剪掉长发、穿起战袍变身成了真正的勇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每一次进入红区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再向疾病发起冲锋,他们来自不同医院、不同岗位,在这里迅速凝聚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团结一致只为一个目标,战胜疫情!临上战场之前,总会互相细致的检查,确认无误后还会继续鼓励一下,加油!我们一定不负使命,直到胜利!

再次进入红区病房发现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在这里非常感谢我们的领队老师们辛苦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红区从一无所有,到有少量垃圾篓,黄色垃圾袋……这座楼从只有钢筋水泥,到现在有了电话,有了药品,有了监护……

医护人员也在逐渐适应身穿防护服以后的缺氧和闷热状态,互相配合越来越默契,从第一次进去东南西北都摸不到门四处乱撞,到现在可以最迅速的说出每一个床的位置和病人特点。护目镜上的水汽增加了护士们打针输液的困难,她们也可以克服,用最快的速度建立静脉通路,可见这群护理人员都是各个医院的精英力量。下午四个小时的班,我们查完所有病人,还新收两名患者,给出详细治疗方案,大家有条不紊,忙中有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刘淑华: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让我无所畏惧!

刘淑华,九三学社社员,河北廊坊市人民医院眼科护士长。
时间:1月24日
地点:廊坊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发热门诊

1月23日(腊月29)晚8点开始,我在发热门诊值班12小时。21日下午6点,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日益严重,廊坊市人民医院护理部要求派一名同志于23日晚8点入驻发热门诊。疫情就是命令,我义无反顾第一个报了名。

发热门诊的值班远比人们想象中复杂。医护人员不仅面对极大的工作量,而且要穿戴又闷又热的防护服。为了少上厕所、节省防护服,我不敢喝水,实在渴极了就用矿泉水润润嗓子,时间长了,防护口罩勒的面颊又痒又痛。

当晚,留观室有9个从武汉归来的病人,门诊还拥挤着许多因发热就诊的患者和家属。因为第二天就是除夕了,留观的患者情绪异常不稳,不停地催促和询问检验结果,都想尽快得到结果回家过年。前来就诊的患者们也是满怀急切、焦虑和不安。我一面不停地安抚这些留观的患者,劝说他们耐心等待、配合诊疗,给他们送去医院准备的饭菜和水;另一方面维持着发热病人的诊疗秩序,尽量减少患者聚集和等待的时间。

奋战了一夜,我的衣服已经湿透。如果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让我无所畏惧!


朱佳清:不放弃希望

朱佳清,九三学社社员,杭州市总医院主管护师,首批浙江省紧急医疗队队员。
时间:2月12日
地点:武汉四院

今天应该会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

我一直担心的是43床的患者,从我们入驻开始,他就是重点观察对象,我眼看他从病重到病危再到有所好转。但从前天开始,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却依然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甚至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方式也要坚持下去。我有时也想,如果换作是我,也许没有这么坚强的毅力撑这么久。也是从前天开始,我们就想着办法帮他转院治疗,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插管上呼吸机,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是金银潭医院又一直没有床位。

就在昨天,他已经写下了遗书,歪斜的字体能勉强认出:“我死后,我选择我的遗体捐给国家!”瞬时泪目。今天他已经拒绝过两次服药,他说留给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费药物。他的妻子不顾劝阻也决心陪伴他。她说:自己明白丈夫的处境,谢谢我们善良的提醒,到这一步她绝不后悔,一切后果都由她自己承担。

医疗团队当然不放弃希望,这几天都在积极想尽一切办法,24小时不停地联系床位和协调120,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金银潭有了一个床位,可120设备还没有到位怎么办?都到这一步我们拼了!没有无创呼吸机,我们就用自己的!借来一台不行,就再调来一台!没有氧气筒,我们自己扛下去,一个不行,我们扛两个!就这样,在医生和两个男护一路护送下,患者今天终于安全顺利抵达金银潭!

下班坐在车上,一车人无人说话,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大家都累到了极点。到达酒店房间,我一屁股坐在行李箱上,突然间就泪流满面。幸好我们努力了,幸好不再是那种失败后的无力感,抬手拿起还剩了的半瓶可乐,一口气灌下去,健康活着的感觉真好!


张林利:一切都会好起来

张林利,九三学社社员,浙江瑞安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地点: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我清晰地记得当我值第一个夜班时,普通隔离病房转来一个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因病情加重而转入ICU,在过床过程中突然出现皮氧饱和度下降,昏迷,心跳骤停了,立即给予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约二分钟左右心跳恢复,神志也逐渐转淸。我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每次呼吸都那么费力,有时出现人机对抗。我从他眼里看出对生的渴望,我用戴着三层手套的手紧紧地握他的手,对他说道:"我是浙江医疗队的,我们会帮助你的,你要放轻松一些,配合我们,配合机器,我相信你能做好,你会好起来的。"我调整面罩的松紧度,调节呼吸机参数。开始他还是不能很好适应,感觉透不过气来。我在旁不停地鼓励着,作出胜利的手势,这样经过半个多小时,他慢慢地平静下来,皮氧指标也上升94%。从他带着面罩的脸上露出一丝丝笑容,我对他说,也似乎对自己说:会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鹏燕:战斗到最后一岗

李鹏燕,九三学社社员,东营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山东援鄂医疗队第二批医疗队队员。
时间:2月10日
地点:黄冈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

2月2日上午10点钟,我们到达大别山医院后迅速与当地医务人员对接,熟悉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治患者流程、病房洁污分区、病房的救治设施等,12点交接完毕。我所在的西病区第一组共4名医生,我和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徐德祥主任进入病房负责收治患者,其余两名医师在病房负责下达医嘱和书写病例。

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平时从容的诊疗工作变得十分吃力。病人被120救护车分批次转运到院,还好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是稳定的。正在我们庆幸之余,接连送来两个危重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只有60%,需要紧急插管呼吸机治疗,但没有时间协调呼吸机及管路。我们立即联系了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ICU病房,紧急安排患者转科治疗。另一名重症患者氧饱和度85%,给予高流量吸氧及救治后,病情逐渐稳定……

在黄冈,对于时间的概念确实已经模糊,不记得今天星期几,只记得自己今天是哪个班次。在岗位上尽自己所能,对每一位患者尽职尽责。其实我想对全国的患者说,一定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对于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此次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不知道;但我会战斗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最后一岗,我会牢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完成使命。


祝福他们这些可敬的典型之外,还有更多九三学社社员们在医院、在医疗卫生管理等岗位上默默奉献,也有不少社员为更好阻击这场疫情积极建言献策……欢迎继续分享给我们,也把最由衷的祝福送给他们。向他们致敬!愿他们平安!

(综合九三学社各地方组织提供资料等整理)
往期推荐:
九三学社:凝心聚力再出发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五
为什么要解剖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四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三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二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一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二十
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九三学社社员的慰问信
社情民意助力新冠肺炎暂命名
听谢丽娟回忆32年前的上海甲肝大爆发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十九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就疫情防控再建言!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十八
王选关怀基金会抗击新冠肺炎专项基金
致敬443名湖北九三医务工作者坚守一线
葛均波院士一封在朋友圈传开的信……
抗击疫情,九三人在行动之十七
丛斌院士:依靠科学模型,做好疫情防控决策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建言疫情防控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建言疫情防控
九三学社中央专题研究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