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市珠宝店“抽奖骗局”为何能一直存在?专坑老年人或不明真相的群众

好友悦读 2023-01-14

相信我们很多人到商场超市购物的时候,在买完单出来后,在出口处经常会遇见抽奖的。
通常,在出口处或收银台附近,会有一些年轻的小妹在那里守着,对买完东西的顾客说:可以拿小票参与免费抽奖。
我们见多识广的年轻人很少上这样的当,都知道这是骗局,但是有很多老年人,分辨能力差,或者一些单纯的青年人,不知道江湖险恶,屡屡让那些骗子们得手。
采用这种骗局的,一般以珠宝店为主,据从事过这一行业的人员透露,他们这样行骗一天,每天利润可达数万元。
他们用来行骗的道具——所谓的珠宝,表面上看起来设计得很靓丽、很高端,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虚有其表的劣质货。
比如拿玉石来说,他们声称价值数千元,数万元的产品,按其品质来讲,市价通常只有几十元,但是他们却用这些劣质产品,骗取顾客数百元、甚至数千元钱款。

还有黄金制品,表面上看起来金灿灿的很漂亮,根本看不出是假的,拿去检测的话,很多也是真金,但它们只是表面镀了一层金子而已,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其真实价值跟顾客所支付的价格严重不对等。
一、珠宝抽奖的套路大概包括以下一些流程:
1. 营业员在超市收银台附近或出口处物色目标,声称可以凭购物小票到他们珠宝店参与免费抽奖,说他们正在搞活动什么的。
2. 上钩的顾客参与抽奖时,通常会抽中一等奖。实际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抽奖箱里装的全都是一等奖的奖券。营业员却声称一等奖只有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一的中奖率。
3. 一等奖的奖券,一般是价值数千元的代金券、抵用券或现金券,名目不同,但套路都差不多。
4. 中了代金券,比如2000元的券,营业员会向你推荐标价2000多的珠宝首饰,比如玉石,声称是和田玉。让你再加几百块,买下那块玉石,说你省了2000块钱,赚大了。
一位顾客就曾经中过2000元的抵用券,加600多块钱买了一块玉手镯,拿回去给家里人一看,那块镯子也就值几十块钱。
5. 有的商家不用代金券,而是在一等奖奖券上注明可以用一折或二折的价钱购买店内的珠宝。比如标价几千或几万的珠宝,顾客只花几百或几千块就能买下来了,是不是感觉赚大了?
实际上,花几百元买的珠宝,也就值几十块钱。

曾经有一位抽中2000元现金券的顾客知道他们的套路,不肯上当,说要把自己2000元的现金券低价转让给店内的营业员,只要她5块钱,但营业员坚决不要,说1块钱也不要。她说公司有规定,店内员工不准参加活动。
为了让增强顾客的信任感,他们的珠宝通常都会有鉴定证书。实际上那些所谓的证书,也全都是假的,随便印的。
二、珠宝抽奖的规律及特点
1. 一般都能中奖,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一等奖。
2. 这种珠宝店一般都位于中低端档次的超市门口。去那里的顾客很多是消费能力不足的“待富”人群,相对消费能力较低,鉴别能力差,不容易分辨珠宝品质的好坏和真假。(注:本人也属待富人群,没有歧视的意思。)
3. 这种珠宝店在关外及郊区的超市中分布相对较多。在高档商场比较少见,可能有钱人见识比较多吧,他们有能力去大型高端的品牌店去消费,不屑于买这些便宜货,其鉴别能力也相对较强。(关外是深圳的概念,其他地区的朋友可能不理解。)
4. 这种珠宝店一般都是杂牌子或没有品牌的“珠宝玉石”档口,一般都有个很土气的名字。大品牌的珠宝店,可能比较在意自己的声誉,不会公然干这种坑蒙拐骗的勾当。

三、为何都选择用珠宝来行骗:
1. 珠宝的价格不好界定,非专业人员,没有专业仪器检测,一般人很难鉴别其品质的好坏。
2. 珠宝价值较高,成交一单既可获得最少几百元的利润。你如果靠卖袜子、手机壳来行骗,得卖出去多少件才能赚到钱啊。
3. 披着搞活动、促销的合法外衣,行诈骗之实,不容易被人抓住其犯罪的把柄和证据。
4. 老年人,或一些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忽悠。
5. 骗子抓住了一部分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以为自己赚了,实际上是被坑了。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 1播放2播放3播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