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有我的文章

2018-01-11 李克勤 济学

人性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只看到好的,不注意不好的,结果会十分糟糕。这是常识。实际上,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还在于能否把握自己,约束自己的贪欲,让自己善的一面得到张扬。那些干成一番事业的人,哪个不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如果某个人极端自私自利,谁还愿意与他合作呢?孤家寡人又怎么能够干大事业呢?所以,大凡成就大事业者,都是和人性自利作斗争者。这种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逆势之思,“逆”自我、自私而思考,从而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天地。与此同时,再审时度势,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沿着历史潮流的方向而动,这便是顺势之为。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一下“天下第一村”创业者吴仁宝的领导之道。

吴仁宝逆势之思的特点

没有逆势,也就无所谓顺势。逆势中有顺势,顺势中有逆势。顺势比较简单,逆势则有风险。逆势之思是逆向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吴仁宝就是一位善于逆向思维,善于“反其道而思之”的基层领导者。

吴仁宝1928年出生,小时候读过私塾,后来在工作中通过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从22岁起,他先后做过村党支部书记、乡长,江阴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兼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1987年回到华西村,并出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等职。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吴仁宝带领全村人民以“重造山河”的英雄气概,把一个“户户茅草房,家家吃米糠,土地不成片,一雨成汪洋”的华西,初步建成了土地成片、瓦房成排、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亩产吨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过,此时靠实干和抓生产出名的华西并不十分吃香,地区的领导因为拿不准吴仁宝的做法到底是否正确,为避免麻烦,曾发出通告:一不准到华西参观,二不准宣传华西,三不准介绍吴仁宝。

吴仁宝并不在乎。他不以当先进为目的,他说先进不先进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关键是自己一定要实事求是做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个时期,吴仁宝认准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理,领着华西悄悄地办了一个小五金厂。白天有领导和外人检查参观,厂子就关门息声,人下大田;检查参观的人一走,大家又回来加班加点。这个小厂子,一年为华西创利30多万元。几年里,靠这笔钱,全大队的人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分配从130元上升到220元,村里还建成了当时连苏南大部分县都没有的5层大楼,用来办托儿所、中小学,华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教育大楼”。

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各地推开。面对这场全国性的改革,以集体经济壮大起家的华西怎么办?这是一次重大抉择。吴仁宝认为,中央政策的意图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中央文件精神讲得很清楚,“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集体经济已十分壮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呢?吴仁宝在村党支部会议上说:“华西村现在的头等任务是要更大力度地发展集体经济,让大伙儿的生活更加富裕,全面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华西村没有分田单干,而是实事求是地坚持了自己的路子。20多年后,它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后盾,使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

吴仁宝两次与众不同的逆势之思,不能不令人佩服。

吴仁宝敢于逆势而思的原因

逆向思维一般人不是不懂,只是不敢逆向思维,懒于逆向思维,更不敢将逆向思维的结论付诸实施。吴仁宝为什么能够逆向思维呢?最根本的是他无私无畏。所谓无私,并不是说他没有想到自己,而是他把自己想彻底了,他把自己和别人、和人民完全彻底地联系在一起了。当然,他也把自己和国家、和民族利益彻底联系在一起了。因为国家民族都是属于人民的。无私者把为人民当作为自己。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

2005年12月22日,江苏省委举行“吴仁宝先进事迹报告会”。吴仁宝在发言中谈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土标准”。他说:“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用“人民幸福”界定社会主义,吴仁宝概括的是如此通俗、易懂、简洁、真切、实在。它“土”得一语中的。“土”成了一种标准、一种准则,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反复思索。

吴仁宝不是提“人民富裕”,而是讲“人民幸福”,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升华。社会主义可以在贫穷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是要消灭贫穷落后的,但富裕不能完全代表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经验。现在很多地方很多人,光有物质的富足,却没有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并没有感觉到真正的“幸福”。相反,越是富足,越是感觉精神空虚。显然,这样的社会肯定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而吴仁宝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深刻领悟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质,牢牢把握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用自己的语言“人民幸福”,确立了华西村发展的根本目的与根本方向。有了这样的深刻认识,就相当于把握了历史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走,就是顺势而为。正是基于此,吴仁宝才会有那样的大无畏精神,作出常人不敢的逆势之思。

吴仁宝的领导之道:逆势之思与顺势而为的有机结合

正向思维是人的常态,加上逆向思维,自然正反两方面的因素都会考虑到,从而促成全面思考。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具体技术层面不一定是专家,但是在把握全局上一定不能片面考虑问题,尤其是重大决策最忌讳由于某些因素“没想到”而导致重大失误。优秀的领导者无不是善于全面思考者,而那些失败者正是不善于、或者疏于全面思考者。吴仁宝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懂得了辩证法,学会了善于全面思考,善于把握正反两方面,而没有僵化地处理问题。如果说“人民幸福”是他的世界观的话,那么,逆势之思与顺势而为的结合,全面思考问题,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就是他的方法论,就是他的领导之道。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华西就是农业样板村,吴仁宝也当了几十年的“先进典型”。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风云人物或者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或者为历史风尘湮没,但吴仁宝却奇迹般的数十年“红旗不倒”。

有位记者问过吴仁宝:“都说你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个‘不倒翁’,从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就已经是先进典型。你自己分析,如此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吴仁宝说:“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我呢,因为单讲‘硬道理’老百姓听不懂,我就加了两点,叫‘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

吴仁宝还说:“华西村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始终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自力更生。我们讲:‘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我们华西村就是创造条件发展的,所以,真没遇到什么困难。”

这就是吴仁宝,这就是吴仁宝的领导之道,他为了顺“人民幸福”之势,一切都在逆势而思。因为敢于和善于逆势之思,吴仁宝往往技高一筹,能够更好地顺势而为。他在顺势中把握逆势,在逆势中寻求顺势。

所以,他能够用自己不喜欢的“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十分有效。

所以,他能在1992年3月1日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见诸报端,欣喜若狂,当天夜里两点钟急召全村党员干部开会:“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马上就要到来,我们要紧紧抓住机会。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借钱吃足’。”短短几天内,华西村用筹来的几千万元,一下子“吃”进了一个月后价格翻了几番的上万吨铝锭、钢坯,迅速投入到村办企业的生产中。当别人还在学习领会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时,华西村已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一路飞奔。

所以,他能够领导华西村,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进入21世纪,一些村民已经搬进了第五代住房--高档豪华的欧式别墅,一幢价值300万至600万元。华西村以它如日中天的发展,证明着社会主义的光辉灿烂。华西村的企业也以400亿元的产值,名扬海内外,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奇迹。

所以,当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上级奖励的5000余万元装进口袋时,他淡然一笑:“我要那么多钱干吗?不要,还是留给村里,留给百姓。”从而,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吴仁宝那富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领导之道。

李克勤(jixuie)后记:我因为写吴仁宝,而荣幸登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这对于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吴仁宝的“逆势之思,顺势而为”,既可以叫领导之道,也可以叫企业家之道。这是我的悟道的结果。吴仁宝的道器变通,值得深入研究,我研究的过程也是我的道器变通。


链接

吴仁宝道器变通大胆想象的三个问题

做强企业的“强”字解析

生意经与生意之道

新提法:国有企业家

从一句话看任正非在华为公司的道器变通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器变通之变的定位

靠老子,悟道

要知“道”,不容易

我的一张大名片:道器变通

我的研究成果:《企业家成就事业的道器变通》


毛主席得人心的基础:把握人性的首要法则

毛主席“生意之道”:对香港无为无不为

参考红色企业家的道器变通(发表在《中国集体经济》的文章):

在洪湖水浪打浪的地方,叶昌保的道器变通

周家庄“老坚决”的实践勇气

江阴长江村集体经济与村落现代化

大寨大气:合作文化的传与新

从巴纳德组织理论看红旗渠建设的协作管理

南街村王宏斌的道器变通

天下第一村的老道:逆势之思,顺势而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文地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