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布老师“老家”的“巴黎海滩”散散步吧......

巴黎行人 法兰西360 2023-07-03

 

这篇文章的标题其实也可以是:“达尼埃尔法斯凯尔‘复仇记’”或“‘巴黎海滩’上看不见的硝烟”......

 

但是,考虑到中文世界里可能谁也不知道达“尼埃尔法斯凯尔(Daniel FASQUELLE)”是谁,而且“血腥味”和“火药味”也未免太重,所以,想想还是做一次“标题党”,借用一下“尼埃尔法斯凯尔”当市长的城市里最有名气的居民“布老师”和她丈夫马克龙的“名声”,给这文章“壮壮声势”......

 

写这一文章的起因,是上一个周末专程去了一趟法国最北部大城市里尔(Lille),参加第一届“Vidéo Mapping Festival全影视频节”。第二天早上就在准备坐高速列车返回巴黎时,忽然心血来潮,想绕道去英吉利海峡海边小城“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转一转。



 



促使我做这一决定的,有两大原因 

 

第一,当然是因为“Le Touquet/勒杜凯”近来突然而来的名声。

 

这个原来很宁静的法国北部海边小镇自去年以来,忽然名声大噪,几乎成了一个新的法国旅游胜地和许多人的“朝圣地”!

 

有些刻薄一点的广告宣传甚至都是这么说的:“忘了(常被人当做巴黎第21区的)Deauville(多维尔)’吧,去‘Le Touquet/勒杜凯’才是正事儿呢!”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布老师的“第二住宅(Résidence secondaire)(别墅)”就在这里!



 



严格地说,这是布老师的“老家”。

 

布老师在这个小城一条叫“Rue Saint Jean/圣让街”的“旺街”上有一座临街的三层小洋楼;所以,以前每年只要逢假期,布老师便都先是拖儿带女,后来又同时拉着小马来这儿度假﹑休憩﹑充氧……

 

11年前的20071020日,布老师和小她24岁的小马就是在这儿的市政厅里举行的婚礼。而且,马克龙和布老师的选民登记地也在“Le Touquet/勒杜凯”市;因此可以说,他们是被当地政府和群众所接纳了的“地地道道”的居民。

 

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两轮投票时,马克龙和布老师都回到这儿参加投票。一时间,“Le Touquet/勒杜凯”市往日的宁静烟消云散,全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记者蜂拥而至,不仅为了记录和见证报道候选人马克龙投票的那一个特殊历史时刻,同时也在这座小镇里到处搜罗和寻找与马克龙﹑布老师及家人相关的各种故事﹑轶事或传说,为构建“马克龙神话”或“马克龙奇迹”累积素材……

 

因此,自从去年马克龙当选总统后,“Le Touquet/勒杜凯”也象中了彩似的,突然身价“倍增”,引来了无数包括对岸英国人在内的各路游客。尤其是一到周末,好奇的游客们围着布老师家所在的那条马路或布老师经常拉着小马散步的海滩和小沙丘上转悠,不少人都暗自里怀着突然遇上马总统和布老师牵手而行的“浪漫场景”的侥幸心理—因为自从当选以来,马克龙和布老师不忘“乡情”,已好几次回到“Le Touquet/勒杜凯”度周末。


 



Personne n’est parfait(人无完人)”!巴黎行人也未能免俗,想趁这“绕道”的功夫,瞅一眼这“总统故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让我吃惊的是:马总统的“老家”居然还不通火车!

 

从里尔乘坐TER(区内快车)只能到一个叫做“EtaplesLe Touquet”的小站下车。走出火车站一打听,“Le Touquet/勒杜凯”离那儿还有六﹑七公里路。于是只好坐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旅馆。我办好入住,便出去逛这小城了。

 

第一个目标当然是布老师的家。出了酒店,我走到两位坐在路边一片绿地的长凳上的老人跟前,与他们搭讪,趁机问他们旅游景点“布老师家”怎么走。老人一听就乐了!哈,又是来“朝圣”的,而且还是“外宾”!其中一位不无调侃地跟我说:“不用找,你肯定不会错过!你只要见到哪儿有宪兵和宪兵车停下就行!”


 



果然,一踏上被路障专门隔成“步行街”的“Rue Saint Jean/圣让街”没走几步,便见到了那位老人说的那辆“宪兵厢车”和三位荷枪实弹站在车旁执勤的宪兵。

 

“布老师家”就在只有几米宽的马路的对面。从去年5月以来,这幢原先在这小镇里其实并不张扬的三层灰砖临街别墅楼忽然成了一个本镇最重要的“目标”,享受起连市长和市政厅都不敢想象的待遇:一天24小时受全天候的保卫,每岗3名宪兵轮流看守着大多数时候空无一人的“布老师家”。

 

这样一来,本来并不显眼的“布老师家”倒一下有了一个无需辨识的“标记”,向人们提醒了它的存在:过往游人一概都会在宪兵和宪兵厢车前停下,或减缓脚步,把目光投向街对面的楼房,或者举起相机或手机拍照;大胆的或好奇的还会停下来和执勤的宪兵聊上几句......问问总统一家是不是在这儿度周末?

 




我在“布老师家”楼下咖啡馆的露天座上占了个“得天独厚”的位置,点了一份炒鸡蛋,就着啤酒,面对“宪兵车”,好生消磨了片刻时光。

 

我问老板娘:“那您是经常见她的喽?”老板娘明知故问:“谁啊?”我指指隔壁的灰色楼房:“布老师。”老板娘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那神情里有那么一点中了六合彩的喜悦:“是的。时不时地碰见。”看得出,老板娘对布老师给她带来的额外生意繁荣毫无不高兴的意思。

 

除了“布老师家”外,“Le Touquet/勒杜凯”小镇里新添的“观光胜地”还有从前布老师和小马经常散步的海滩和沙滩散步道尽头的小沙丘。有不少游客模样的人在那儿沿着英吉利海峡的海岸线晃荡游荡,似乎在期待着某种从天而降的“奇遇”......


 



在我来到“Le Touquet/勒杜凯”的前一天,法国大西洋边的卡尔卡松附近刚刚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导致四人死亡,其中包括挺身而出顶替人质而遭残酷杀戮的宪兵上校阿尔诺贝尔特拉姆(Arnaud BELTRAME)。据此判断,我想马克龙总统肯定无心思和布老师一起回“老家”度周末。

 

于是,对“偶遇”布老师和马总统是不作指望了。只好去另一处“马粉基地”—一家马克龙最喜欢光顾的名叫“运动咖啡馆(Café des sports)”的餐厅“体察”一下“马克龙热(macronmania)”的真实温度。




 

一跨入那红色的门,我便向迎上来的侍应生提出了一个只有小马来这儿时才提的要求:“10号桌!”

 

那帅小伙子一听就乐了:嘿,是个懂“暗号”外宾!“很抱歉,10号已经被占了”,小伙子一遍满脸带笑地解释,一边把我领到离10号最近的14号桌。坐定后,怀着几乎有点诚恐诚惶的心情朝10号桌投去一瞥,发现四位英国小伙子正在喝不知道已是第几轮的啤酒,并且旁若无人地互相开着玩笑......

 

这家咖啡餐厅很有些巴黎咖啡餐厅(比如马总统喜欢的巴黎六区“圆顶屋/La Rotonde)的风格;领班和侍应生们衣冠整洁,笑容可掬,每一个服务动作都很细致﹑到位。氛围很年轻,充满“孩子般的随和(bon enfant)”,光顾的客人除了我和那四位英国小伙,大多都是常客,与侍应生很熟;而且还真有点“名副其实”,不少人是“体育运动”爱好者,在那儿津津有味地评论着那天晚间的一场球赛......

 

“他还经常来么?”我问那年轻侍应生。侍应生立即明白了这“他”是谁,“比以前少了;但还是来过几次,”那语气里听得出几分自豪感。


 



据说,马克龙来这儿时,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菜“Steak tartare/芥末蛋黄酱拌生牛肉末”或是英国做法的“Welsh Rarebit/威尔斯干酪饼”,也就是说,都是很“亲民”的大众菜......

 

从“运动咖啡馆(Café des sports)”出来,夜幕已经把海滩包裹得严严实实。

 

我来“Le Touquet/勒杜凯”的第一项“朝拜”使命也随之完成。

 




 

其实,我去“Le Touquet/勒杜凯”还有一个更深层﹑更真实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弄清一桩与“Le Touquet/勒杜凯”这个小镇有关的“悬案”。

 

这个小镇的名字引起我的注意已有一段时间了。它的全称叫“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但人们大多使用简称“Le Touquet/勒杜凯”。

 

而引起我注意的,恰恰是它的全称中的另一半:“Paris-Plage/巴黎海滩”。

 

这儿让我不明白并觉得好奇的是:一个离巴黎少说也有230公里的海边小村,即便是有号称英吉利海峡最漂亮的细沙海滩,总也不致于这么霸气吧,居然敢于给自己的地名冠上“巴黎”,直呼“巴黎海滩”?

 

而且,这“巴黎海滩”立即触发联想,让我想到16年来每年夏天7月至8月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举办的“Paris-Plages/巴黎海滩”活动……

 

于是,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油然而生:这“巴黎海滩”到底是属于谁的?

 

这恐怕得从这一法国北方小镇的由来说起。


 



话说136年前的1882年,法国著名报纸“费加罗报(Le Figaro)”的创始人兼社长Hippolyte de VILLEMESSANT(伊波里特•德维尔梅桑)给他朋友Alphonse DALOZ(阿尔封斯•达罗兹)出了个主意,建议在一片属于他的位于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布老涅绪尔麦尔(Boulogne-sur-Mer)南部奥巴尔海岸(Côted’Opale)的地皮上兴建一个“海水浴疗养站(Station balnéaire)”,并取名为“巴黎海滩”。

 

法国最早一批“海水浴疗养地”之一的“巴黎海滩海疗站(Station balnéaire Paris-Plage)”便应运而生。而且,随着当时“海水疗养”的风行和后来逐渐盛行的度假制度的普及而大获成功。由于靠近巴黎,交通方便,一时间,大批喜欢感时髦的巴黎人蜂拥而至,使得德维尔梅桑的“远见”很快成为现实:这一“海水浴疗养站”真的成了“巴黎(人的)海滩”!

 

这一“海疗站”的开发带来了当地的人口发展和繁荣,以致到了30年后的1912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当地设立一级基层行政建制—市镇(Commune)的时候,这地方的正式名称便也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成了“Le Touquet Paris 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

 

一直到了1930年代时,“Le Touquet Paris 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已不仅闻名法国,而且也受到海峡对岸英国人的青睐,也大批涌来,使“Le Touquet /勒杜凯”一下跻身为具有欧洲和国际声誉的“海疗地”,被誉为“北方的阿尔卡松(Arcachon du Nord)”﹑“芒什(英吉利)海峡的花园(Jardin de la Manche)”﹑“奥巴尔海岸的珍珠(Perle de la Côte d'Opale)”﹑“体育运动的天堂(Paradis des sports)”或“四季疗养地(Station des quatre saisons)”﹑“优雅疗养地(Station de l’élégance) 等等,是法国众多海滨疗养度假地中享有各种“美誉”和“头衔”最多的一个。


 



 Le Touquet /勒杜凯”兴建于几公里细沙海滩和沙丘海岸与一片广袤的森林之间,城区街道横是横,竖是竖,齐齐整整,许多建筑大多建于1920年前后的“疯狂年代(Les années folles)”,都为私人别墅;别致多样的盎格鲁诺曼底(anglo-normand)建筑风格里透露着那个年代法国人那种无忧无虑的富裕﹑奢华和丰富想象力......。共有21座建筑被纳入法国政府文化部的“历史名胜”名录(Inscrits à l’Inventair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其中一处列为“保护文物(Classé Monument historique)”;

 

这一切都说明了:这个平时只有4380名常住居民(2014年人口统计)﹑但一到度假季节人口便急增至25万的Le Touquet Paris 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是一个已经有106年历史的法国市镇,“勒杜凯”与“巴黎海滩”的这一地名组合也由来已久.....


 



然而,2002年巴黎市发生的一件事,使首都巴黎和远在230公里之外的宁静悠闲的小城Le Touquet /勒杜凯”忽然闹起了一场“巴黎海滩”之争,两个市政府为了一个“海滩”,闹得不可开交,直到“对簿公堂”......

 

事情是这样的:刚于2001年法国市镇选举中首次挫败右派入主巴黎市政府的左派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推出了一个名叫Paris Plage(s)/巴黎海滩”“疯狂”举动,其主要创意是:在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把一条从卢浮宫至巴黎圣母院附近的长达3.3公里、平日车流不绝的“蓬皮杜快车道”变成热带棕榈树影婆娑、海滩伞成行、帆布躺椅鳞次栉比的“海浴疗养地”!

 

巴黎市政府当年这项近乎 “发疯”的Paris Plage(s)/巴黎海滩”计划的初衷体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其目的之一就是对都市机动车交通管理的挑战,对视汽车为“上帝”的当代西方“都市汽车文化”及其种种危害提出大胆质疑,而其想到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尝试于每年夏天禁止车辆在巴黎塞纳河右岸滨江高速公路上通行,把这段两岸名胜古迹荟萃、风光奇美的城市高速公路临时变成能使巴黎人和游客能作“闲庭信步”和休憩的场所。


 



Paris Plage(s)/巴黎海滩”2002年夏天推出后,大获成功,受到巴黎人的热烈欢迎。 巴黎市政府于是把“Paris Plage(s)/巴黎海滩”在法国国家知识产权署(INPI)作了注册保护,准备将它当作商业品牌使用。

 

然而,巴黎市政府却忽然发现,原来在Le Touquet/勒杜凯”还有一个Paris Plage/巴黎海滩”!而且,随着巴黎市政府“Paris Plage/巴黎海滩”行动的日益红火,通常只使用其简写地名的Le Touquet/勒杜凯”市已悄悄地把原来“忽略不计”的Paris Plage/巴黎海滩”又放回到地名中,在文宣资料里使用起它的全称地名“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了!

 

这岂不是想沾巴黎的Paris Plage(s)/巴黎海滩”的光吗?

 

德拉诺埃市长不干。巴黎市政府以“损害市政府组织的巴黎海滩活动及其品牌的声誉”为由向法院起诉Le Touquet/勒杜凯”市政府,要求其终止对其地名中的Paris Plage/巴黎海滩”作“商业性使用”。

 

然而,人家Le Touquet/勒杜凯”1882年建名为Paris Plage/巴黎海滩”的海浴疗养站,1912年正式设立名为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的市镇(commune)可是一个远远领先于德拉诺埃的“Paris-Plage/巴黎海滩”的历史事实。

 

2006年,法院驳回巴黎市政府的请求。无奈,巴黎市政府从那年夏天推出的那一届Paris Plage(s)/巴黎海滩”起,对法文名称中的“海滩/Plage”一词作了改动,由原来的单数变成了加“s”的复数“Plages”,举行活动的“海滩”场所也从塞纳河右岸扩展到了国家图书馆一侧的左岸和维莱特运河(Bassin de la Villette)两岸。

 

经过近两年的僵持后,巴黎市政府于2008年寻求妥协,决定与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政府展开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协议,巴黎市政府有权对“Paris-Plage/巴黎海滩”品牌名称进行商业性使用(à fins commerciales),而“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政府则有权在其传播交流政策(dans sa politique de communication)范围内继续使用“Paris-Plage/巴黎海滩”的名称。

 

巴黎市与Le Touquet/勒杜凯”市终化干戈帛,两个城市因为“巴黎海滩”一词的使用引出的争议终于到此平息。


 



巴黎市政府的“Paris Plage(s)/巴黎海滩”活动不仅年年延续,已达16年之久, 而且其声誉也已远远超越巴黎地界,而演化为“城市海滩(plage urbaine)”这一都市文化创新的崭新概念,并成为一个和巴黎前市长德拉诺埃名字紧密相连的巴黎市政府“品牌”,迅速被世界其它大都市所效仿。如今,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甚至连日本东京都已有了自己的“城市海滩”!

 

然而,Paris Plage(s)/巴黎海滩”之争,在目前还是左派主政的巴黎市和历来控制在右派手中的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政府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留下痕迹和阴影。

 

20121024日,曾长期担任Le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市长的共和党籍国民议会议员达尼埃尔法斯凯尔(Daniel FASQUELLE)和共和党议员团主席克里斯梯安雅各布(Christian JACOB)联合向国民议会递交了一部法律提案(Proposition de loi),其名称为“关于更好保护地理标志与地方政府名称的法律(Loi visant à mieux protéger les indications géographiques et les noms des 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法斯凯尔作为这部法律提案的报告人在20121128日国民议会辩论发言时明确指出,他之所以提出保护地名(属地集体)名称的立法提案,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曾经遇到过有人因受商业和经济利益驱动而觊觎﹑甚至占用地名的情形;巴黎市政府试图禁止Le Touquet/勒杜凯”市政府使用Paris Plage/巴黎海滩”字样便是一例......

 

瞧!瞧!在巴黎市与Le Touquet/勒杜凯”市达成和解整整4年之后,法斯凯尔心中对德拉诺埃的恶气还未消除,还想通过国会立法,来报这“一箭之仇”!

 

不过,法斯凯尔的“如意算盘”并未得逞:(当时由左派掌控的)法国国民议会没有通过这部立法提案;“Le Touquet/勒杜凯”市长法斯凯尔关于更好保护“地名”设想胎死腹中。

 

然而,巴黎市与“Le Touquet/勒杜凯”市因Paris Plage/巴黎海滩”这一名称惹出的恩恩怨怨到此是否真的了结了呢?

 

我看未必。

 

因为,“Le Touquet/勒杜凯”市政府于2017年竖立在当地最耀眼位置—也即布老师家所在的“Rue Saint Jean/圣让街”尽头与海滩的交汇处—的一座“雕塑”意味深长,道出了“玄机”......


 



这座体量不小的雕塑,几乎在“Rue Saint Jean/圣让街”的另一端就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而当快走到跟前的时候,人们一定会异常吃惊:这不就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么?

 

对,不错!就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然而,这不是一座正常的埃菲尔铁塔。甚至连它的“山寨版”都不是!这是一座受尽折磨的﹑被压缩扭曲的﹑在痛苦地呻咛的埃菲尔铁塔!

 

反复仔细阅读了这一作品的说明,更是证实了我的理解和诠释的合理性:这座名为“La Tour Paris-Plage/巴黎海滩塔”的作品是由一位名叫阿兰戈东(Alain GODON)的当地艺术家为纪念“巴黎海滩”海浴疗养站建站135周年和“Le 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市建市105周年而献给当地市政府的。


 



这座明明是象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扭曲)造型的塔,却偏偏被命名为“La Tour de Paris-Plage/巴黎海滩塔”,而且,更有意思,也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座雕塑的揭幕时间和典礼主持人:“本作品由国民议会议员兼本市市长达尼埃尔法斯凯尔(Daniel FASQUELLE)及市议会于2017328日主持揭幕......

 

又是法斯凯尔!那位5年前(2012)动议立法未遂的法斯凯尔,终于在去年(马克龙当选总统之前)成功地通过一座立在“LeTouquet-Paris-Plage/勒杜凯巴黎海滩”滨海大道上的矮化﹑扭曲的埃菲尔铁塔,完成了对巴黎市的一次非常隐蔽﹑非常高超﹑也非常艺术的“报复”!

 

而这一切居然又都是在巴黎前市长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和现任女市长安娜伊达尔戈(Anne HIDALGO)以及广大巴黎居民和媒体浑然无知的情况下悄悄地发生......

 

我的这一“发现”终于使原来那“悬案”有了不说是结果,至少一种可能的解释,顿时觉得高兴,大有“不虚此行”之感。

 




不过,既然来了“Le Touquet/勒杜凯”,还是不能不提一下那儿一家叫“Barrière Le Westminster/巴里耶尔–威斯特敏斯特”的大酒店。

 

我是在网上和火车票同时订的这家酒店。我对这家酒店原来毫无所知,而促使我下单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我觉得那房间的价格还算很合理。

 

那天当出租车把我送到酒店时,我才意识到它的气派。

 

这大概是“Le Touquet/勒杜凯”最气势宏伟的建筑。整座大楼里里外外渗透着法国辉煌年代的那种华丽绚烂;Art Déco(装饰艺术)流行时代的风格,一派富丽堂皇﹑精致高雅,每一个规范讲究的细节里都洋溢着某种法国人迄今还引以为傲的“法式生活艺术”精神和对卓越生活品质的一丝不苟的追求......


 



然而,意外的收获是,从一篇介绍“Le Touquet/勒杜凯”名胜的报道中获知,这“Barrière Le Westminster/巴里耶尔–威斯特敏斯特”酒店也是马克龙最喜欢并且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应属于“Le Touquet/勒杜凯”的新一波“朝圣地”之一。

 

20071020日布老师和马克龙结婚那天,在市政府办完例行手续后,就是在这家离布老师家仅几十米之遥的豪华酒店里和家人与朋友举行婚宴庆祝的。

 

10年后的201757日他们来参加第二轮投票的那个周末,马克龙当选已基本没有悬念。所以,大概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想提前体验“总统套房”?),马克龙和布老师没有睡在自己家里,而是在Barrière Le Westminster/巴里耶尔–威斯特敏斯特”酒店里专门包了一个房间......

 

当然,对于Barrière Le Westminster/巴里耶尔–威斯特敏斯特”酒店来说,接待即便是当选总统的马克龙夫妇早已不算什么稀罕之事。

 

酒店有一条长廊,密密麻麻地挂着都是由本人签名的曾下榻酒店的名人照片;除了戴高乐﹑希拉克等法国本国总统和政治家外,还有英国威尔斯王子爱德华八世(Pince de Galles Edouard VIII)﹑摩纳哥亲王路易二世(Louis II)﹑越南皇帝等外国王族名门成员,至于各国演艺和体育明星,更是不计其数(包括Marlène DIETRICHEdith PIAFJeanne MOREAU等等,等等)


 



我也在这“茫茫的”明星照片中,发现了一个人:本市“父母官”市长﹑国民议会议员达尼埃尔法斯凯尔(Daniel FASQUELLE)......

 

看完这名人相片走廊,回到房间,忽然发现这房间真的出奇的小,而且安的还真是一张单人床(这才恍然大悟这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

 

于是,我就得出一个肯定可靠的结论:马克龙和布老师肯定没有住过这间房间...... !

 


相关阅读:


马克龙说:“我们就在爱丽舍宫搭一个鸡窝吧!”


马克龙的“妓院”与萨尔柯齐的“傻逼,滚开”:法国的总统“国骂”与“刁民犯上”


马克龙为什么一上任就按“国事访问”规格拜访巴黎市政府?


马克龙为什么去“La Rotonde/圆顶屋”咖啡馆?


被人称为“无纲领先生”的马克龙到底要干什么?


“毛装”与法国总统大选(2) :马克龙是“毛派”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