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1年第5期目录/摘要

当代学术纵览
5 / 陈晓明建构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

21 / 姚裕瑞   王中江

从古典到新传统的多元性重建

——当代“中国哲学”世界的新开展


海外中国学研究
33 / 杨   洋从“文”向“道”——花园天皇与14世纪初日本宫廷对宋学的接受
51 / 王进锋

西周学校的等级体系、升汰机制与学员出路

65 / 晋   文

秦简与传世文献中的赐田制问题

80 / 谢一峰

先见与妖言:靖康之难后同道教相关的北宋亡国预言
文史新考

95 / 张艳萍

《书》与国史《春秋》的生成

108 / 刘爱敏

从五行历到四时历

——三十时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儒学研究120 / 黎汉基“孔子出而有经之名”驳议——皮锡瑞《经学历史》的论证问题

129 / 徐    陶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之论争:西方视角的范式转换


经济哲学研究142 / 黄凯南

制度理性建构论与制度自发演进论的比较及其融合

154 / 杨依山   刘   强

本质与形式:货币演化的逻辑

建构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

摘   要: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历经现代社会剧变和文学变革,中国文学传统始终在赓续革新。从古典时代到现代,可以梳理出两个基本传统:其一是“抒情传统”;其二是“史传传统”。从古典时代的四大名著起,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进入现代,小说更是构成了文学的主导形式,“史传传统”也以现实主义之名占据美学规范地位。20世纪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变革始终为激进现代性所支配,直至1990年代,传统文化才获得正面肯定,而文学充当了先知先觉的角色。1990年代以后,乡土中国叙事以其内隐的“史传传统”为中国文学创建出一批重要作品,也有一批作家走向成熟,中国文学做出了非同凡响的伟业。在这一意义上来说,传统延续至今,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证明了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传统与当代以隐显的两种方式推动中国文学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学;文学传统;抒情传统;史传传统;现代性;乡土中国

作   者: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古典到新传统的多元性重建

——当代“中国哲学”世界的新开展

摘   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开展,表现为彼此关联的六大方面:其一是恢复了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重新积累,其二是中国文化认同促使人们对中国哲学进行同情之理解,其三是大量新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对早期中国哲学世界的认知,其四是追求中国哲学内在性的方法论的反思,其五是“经”“子”的结合以及“经学转向”,其六是立足于中国哲学历史性研究之上的新义理的阐发和发挥。在学术与政治、传统与现代、可公度性与差异性、传世文献研究与出土文献研究、经学与子学、哲学史与哲学的双向互动中,中国哲学正在形成更加良性的诠释循环。

关键:中国哲学;叙事方式;文化认同;出土文献;方法论

作   者:姚裕瑞,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从“文”向“道”

——花园天皇与14世纪初日本宫廷对宋学的接受

摘   要:从13世纪中叶开始,入宋的日僧和赴日传法的宋僧陆续将宋学传入了日本,天皇家及其周边的贵族学者对宋学的吸收则比较滞后。花园天皇(1297-1348)是日本宫廷中较早接受宋学的关键性人物。《花园天皇宸记》反映了花园天皇退位后的读书受到宋学的影响;《学道之御记》中花园天皇对当时日本宫廷学风的批评,则与北宋道学先导者“从‘文’向‘道’”的思想脉络具有相似的结构。花园天皇的宋学接受与他复兴儒学、重塑政道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对于延续着平安时代学风的14世纪初的日本宫廷而言,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关键词:花园天皇;日本儒学;宋学;汉籍;花园天皇宸记

作   者:杨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西周学校的等级体系、升汰机制与学员出路

摘   要:学校教育是人们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西周时期也不例外。当时的国家是由周王国和诸侯国构成的,二者的学校体系近似,都有国学和地方学校两大系统。其中,国学里有大学和小学,地方学校包括乡学和遂学。西周各类学校系统内部有级别不等的诸多学校,而且系统内部从下到上、系统之间从外到内都有流通的渠道。西周时期最低级别学校的入学条件并不苛刻,一般人员均可以入学学习。当时的每一级学校都有一定的考核机制,其中优秀者可以升入更高级别的学校学习,拙劣者则会被淘汰。学校教育为西周时期的贵族和平民入仕提供了门径,也为不能入仕的学员带来了境遇改善和生活便利。

关键词:西周时期;学校;等级体系;升汰机制;学员出路

作   者:王进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秦简与传世文献中的赐田制问题

摘   要:睡虎地秦简公布后,学界对赐田的性质问题产生了一些争议。根据《法律答问》等三条律文,学界大多不赞成赐田为土地国有的看法,而主张赐田为土地私有。随着更多秦简的发现,赐田的私有性质被完全证实。就赐田能否继承来说,从睡虎地秦简到里耶秦简等,从“后子”到“小爵”和“爵寡”,从男性继承人到女性继承人,已构成了一条严密完整的证据链。爵位的降等继承也并不等于赐田要降等继承。而岳麓秦简则直接提供了赐田的主人有权任意分割赐田的案例,并间接提供了赐田可以继承和转让的证据。这些秦简的发现也带来了一些研究的新问题,如小爵继承的赐田是否被部分收回,怎样从赐田的流转来看待“身死田夺”和“民得卖买”,户赋的征收应如何计户,对五大夫以下的赐田是否减免田税,一些有爵者为何舍弃赐田而甘愿逃亡等。其中有的问题还无法作出判断,只能有待于新材料的发现。

关键词:秦简;赐田;土地制度;私有;国有;新材料

作   者:晋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先见与妖言:

靖康之难后同道教相关的北宋亡国预言

摘   要:自南宋初期以降,在士人与道士的记载中,出现了大量同道教相关之北宋亡国预言的记载和讨论。这些亡国预言,包括了神祇显灵、拆字、谐音、诗谶和直接政治预言等模式,可谓丰富而多元;然自南宋中期以降,以陆游、张世南为代表的士人,却在其笔记中展现了对于此类谶语、灾期之说的批判和反思,体现出此一时期士人对于北宋亡国之因问题的不同看法。在南宋之后的教内文献中,则以赵道一对于林灵素的记述为代表,体现出道教中人对于同道教相关之北宋亡国预言的演绎与重构。先见也好,妖言也罢,这些同北宋覆亡有关的预言,与其说是反映了徽宗朝的实际情形,毋宁说是反映了“后徽宗时代”士人和道士对于北宋亡国的反思。在此过程中,士人与道士、士人之间、道士之间的视差和多元解读,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南宋初期以来政治、宗教文化生态的侧影。

关键词:北宋亡国;妖言;宋徽宗;道士;预言

作   者:谢一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书》与国史《春秋》的生成

摘   要:左右史分掌记言、记事说渊源甚古,不得轻易否定。记言、记事由史官分任,撰述与记注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书》与国史《春秋》皆是撰述之作,既继承了史官实时记录的特征,又有其独创性。周代史官至少创造了两种记事文体,即策书体与简书体。《鲁春秋》继承了史官记事之体,孕育了经传二体。《书》体源自史官记言之体,保留了其实时记录的特征。周代统治者的执政传统是《书》与国史《春秋》从众多类型的文献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尚书》与《春秋》分别脱胎于《书》与《鲁春秋》,其文体既继承了旧史之体又超越了旧史之体,兼具实时记录与反思性叙事的特征,以言事二分为标准裁判《尚书》与《春秋》体例是否纯正的做法不可取。

关键词:左史;右史;史官;《尚书》;《春秋》

作   者:张艳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五行历到四时历
——三十时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摘   要:《管子·幼官》和银雀山汉简《三十时》皆记载了一种以十二日为一时、一年为三十时的时令,这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不同,属于五行历系统,带有鲜明的齐地特色。三十时划分时节的依据是气在一年内的消息变化,其测时方法主要有以律候气、考察星象和测量日影,纪时方法是用干支纪日。在战国时期四时原则被普遍遵循的背景下,三十时呈现出由五行历向四时历转变的发展趋势。在汉初太初历颁布后,三十时因与农事节律不一致,以及与全年时长、十二个月等多方面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被二十四节气所取代。

关键词:三十时;五行历;四时历;二十四节气

作   者:刘爱敏,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孔子出而有经之名”驳议

——皮锡瑞《经学历史》的论证问题

摘   要:皮锡瑞不仅主张孔子作六经,还认为“经之名”出自孔子。然而,他在《经学历史》中提出的五项证据都是不能成立的。在此之前,龚自珍《六经正名》已提出了两项皮锡瑞没有面对的反证。要证成“经之名”源于孔子,比证成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更加困难。皮锡瑞为了证明“孔教”仍然有用,故此格外坚持“孔子之教”,遂把“经”之名也要追溯至孔子头上。这是多了举证责任,却又无法圆满地佐证其说。相比之下,龚自珍“天下有六经久矣”之说,比皮氏之说更高明,也更经得起推敲。

关键词:孔子;六经;皮锡瑞;龚自珍

作   者:黎汉基,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科学系副教授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之论争:

西方视角的范式转换

摘   要:儒学与现代性之关系问题肇始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在韦伯“儒学阻碍中国现代转型”的观点基础上,费正清和列文森先后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其理论预设是“现代化即西方化”。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则根据中国内部历史进程来探讨中国现代转型,提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中国中心论”,并且在批判“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明论”。西方学者还对于儒学的现代转型以及儒学的当代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儒学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如何构建儒家式的现代化提出了若干意见。西方学者的他者之镜可以提供一种参照和启示,但是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立足于我们自身的现实语境,发挥探究精神,探索如何利用儒学资源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儒学;现代性;西方中心论;文化复兴;韦伯范式

作   者:徐陶,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制度理性建构论与制度自发演进论的比较及其融合

摘   要: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制度研究范式,即制度理性建构论和制度自发演进论,两种研究范式长期相互独立,难有通约。实则,深入考察两种研究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差异,探讨两种制度生成方式的优势和局限,可知二者具有互补性,进而可以通过范式融合,推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制度的理性建构是基于演化形成的共同知识而非整体性知识的设计,同时必须为参与者有效运用其局部知识留有空间,理性建构的制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进;自发演进的制度需要借助理性建构才能够得到扩展,进而获得更多参与者的遵循。在许多情况下,制度生成和变迁的过程既不乏理性建构的力量在起作用,也能发现自发演进的力量参与其中。制度的有效性表现为对共同知识和局部知识的有效利用,制度系统的生成和演变涉及多主体互动和多层级选择过程。

关键词:制度;制度经济学;理性建构;自发演进

作   者:黄凯南,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


本质与形式:货币演化的逻辑

摘   要:本质与形式是理解货币问题的关键,二者不可分割并统一于货币的演化逻辑。货币演化以货币起源矛盾为始,经实物货币、信用货币和后信用货币三个发展阶段。以演化博弈的思想来看,货币形式的演变是博弈的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发展,货币的本质也蕴含其中。但货币本质问题又超越了形式演化博弈,上升至一个三维世界的综合分析框架。从而,货币的本质最终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契约秩序,这种秩序是主观偏好选择与客观资源约束的结合与抽象,是主客观的统一。同时,货币秩序不断扩展其适用的界域,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宏大复杂秩序的重要一环,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一种正向循环关系。

关键词:货币本质;普遍接受性;信用;契约秩序;数字货币

作   者:杨依山,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刘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往期精选

李泽厚的处女作:论康有为的《大同书》


我是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的?| 李泽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