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2年第1期目录 / 摘要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22-05-06

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世界历史· 亚细亚现象· 中国道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何中华(5-15)

儒家思想:美国文化基石中的中国理念

阿尔弗雷德· 霍农 撰 

郑春光 韦芊宇 译(16-26)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人类和平的可能性伍晓明(27-34)


中国哲学研究
20 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

陈   来(35-47)


郑玄的出现:永元改革与汉代学术形态之变迁徐建委(48-63)

帝纪微言:《魏书》北魏末诸帝的书写与东魏北齐正统性的建构

胡胜源(64-76)

宋应昌朝鲜讲学活动考——阳明心学在域外的一次“外王”实践 

 焦   堃(77-88)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道德、理念与制度

公民权利、公共规则与公民美德的统一——公民道德与当代伦理建构的基础与底线考察

李洪卫(89-109)

从“群己权界”到“公私德界”——道德哲学原理的自由儒学之思

郭   萍(110-116)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文史新考

《春秋》笔削见义与传统叙事学——兼论《三国志》《三国志注》之笔削书法

张高评(117-130)
中国文论研究

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杨守森(131-144)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研究

古希腊思想中的秩序与无序——从耶格尔的《 教化》谈起

陈斯一(145-154)禁忌为法律贡献了什么

黄金兰(155-164)

世界历史·亚细亚现象·中国道路

——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摘   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被空间关系中介了的时间关系的历史展现。马克思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实际地崛起,使历史逻辑的时间性展现获得了一种横向的空间性意义。人类通过普遍的交往,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再按照同一路径和模式走向最终的历史目标既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亚细亚现象”。这种个案性使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既是能够的也是必要的。这就从学理层面上为东方国家按照自身的历史特质,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的独特道路开辟了可能性,由此决定了“中国道路”的选择和方向。关键词:世界历史;唯物史观;亚细亚现象;卡夫丁峡谷;中国道路

作   者: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儒家思想:美国文化基石中的中国理念

摘   要:16世纪以来,西方来华传教士的译介使孔子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和民族创新的重要力量。此后,孔子思想经法国、德国、英国传到美国,对富兰克林、亚当斯、杰弗逊、麦迪逊等美国国父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美国建国纲领的道德基础。20世纪初,庞德的创造性演绎使孔子思想重新焕发活力,推动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发轫和意象派的兴起。而今在全球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之下,随着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融互鉴,孔子思想可以成为理想的跨文化桥梁,推动国际文化交融实现基于传统的“日日新”。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美国国父;埃兹拉·庞德

作   者:阿尔弗雷德·霍农(Alfred Hornung),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讲席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译   者:郑春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芊宇,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人类和平的可能性

摘   要:源于《论语》的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蕴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是兄弟就必然相亲相爱相助,因此如果人类有兄弟一般的关系,和平就有保证。然而,人类历史却见证了诸多兄弟相争相斗相残之事,所以本来意义上的兄弟关系并不能成为“我”与他人之关系的典范。因为,“我”作为“我”就意味着占有和权力,并因此而是他人——首先可能就是直接妨碍我之占有和权力的兄弟——的潜在的谋杀者,直到兄弟作为与“我”最近的他人成为对于我追求占有和权力的自发性的质疑,从而唤起“我”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并逼使“我”反问自己是否自然地拥有优于他人的权利,一种不以血缘为基础的普遍的人类兄弟关系才有可能。在此关系之中,“我”为所有他人负起无限责任,如此人类和平才有可能。

关键词:兄弟;兄弟关系;占有;权力;“我”;另一者

作   者:伍晓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座教授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

摘   要: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在《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书中广泛谈及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他的这些论述,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不比同时期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论述逊色。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只是这一体系并未集中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之中,需要加以整理和研究。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多元范式;熊十力;《十力语要》;《读经示要》

作   者:陈来,清华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院教授郑玄的出现:永元改革与

汉代学术形态之变迁

摘   要:东汉中后期出现的马融、郑玄等人的经注,为后世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以经学注疏为主导的学术形态,正是形成于此时。若要了解这一时期学术演进的动因,不能仅仅关注平面的制度设置,还应深入汉王朝的行政实践,辨析行政运作与学术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汉王朝的行政实践中,用于选拔官员的策问制度,对经学发展尤其具有影响力。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的策问改革,因此就显得特别关键。这项改革是汉章帝时期崇尚古学学风的自然延续,其重视章句、家法的改革,推动了古学的流行,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学术形态:其一是经书文本开始标准化;其二,新型的小章句形式的经注开始流行;其三,经注开始注重内在统一性和体系性。与此同时,小章句形式的经注书籍促进了新的经典学习方式的成熟,通过独立阅读注本来研读经典。许多经注书籍因其完备性而开始突破门派限制,在更大范围内流传,并逐渐经典化。这或许就是郑玄那一代人因何出现的部分原因。

关键词:博士弟子;策问;小章句;经注;默读

作   者: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帝纪微言:《魏书》北魏末诸帝的书写

与东魏北齐正统性的建构

摘   要:《魏书》对尔朱氏所立的孝庄帝、元晔、节闵帝及高氏拥立的元朗、孝武帝有不同的书写。元晔不预《本纪》,元朗仍为帝,却被淡化存在。因高欢本属尔朱荣势力的“拥帝派”,又以为君父报仇之名与高乾兄弟合作“举义”,孝庄帝的历史地位便不容否定,高欢为此不得不废节闵帝改立孝武帝。孝武帝入关,高欢以“臣宁负陛下,不负社稷”改立新君,更令孝静帝认孝明帝为父,使“高祖有祀”,强化统治正当性。《魏书》沿袭高欢基调,批孝庄帝让“高祖不祀”,称节闵帝“雅道居多”、孝武帝“悖德为甚”,将节闵帝等三帝之帝号、王号并举,建构北魏孝明帝—东魏孝静帝—北齐文宣帝的君位继承,便有创造东魏北齐承袭孝文帝国统的目的,暗藏提高东魏北齐正统性的用心。由此,也能一窥《魏书》高度推崇孝文帝的原因,及孝文国统对北朝末期政治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高欢;魏收;《魏书》;东魏北齐;正统性

作   者:胡胜源,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宋应昌朝鲜讲学活动考

——阳明心学在域外的一次“外王”实践

摘   要:万历朝鲜之役爆发之后,信奉阳明心学的宋应昌被明廷任命为经略,作为明军的最高指挥官前赴朝鲜。在朝鲜期间,除指挥明军作战外,宋应昌还曾与朝鲜官员李廷龟等人讲学长达数月,并通过公文与当时的朝鲜国王宣祖论学。宋应昌在朝鲜的讲学活动除了学术目的外,还有着很强的政治意图。通过向宣祖讲论“明德”“亲民”,宋应昌试图劝阻朝鲜方面处死投降日本的本国民众的做法,并促使朝鲜方面妥善安置这些降民。而将朝鲜世子光海君的讲官李廷龟等人召至幕下讲学的目的,则是希望他们以自己的心学思想教育光海君,以期其将来能够带领朝鲜实现中兴。不过,由于宋应昌与朝鲜君臣在粮草供应、和战方针等问题上的激烈矛盾,加之朝鲜方面尊奉程朱的学术宗尚,使得宋应昌在朝鲜传播阳明心学的努力归于失败,其学说始终未被朝鲜方面接受。

关键词:宋应昌;万历朝鲜之役;阳明心学;朝鲜宣祖;光海君

作   者:焦堃,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公民权利、公共规则与公民美德的统一

——公民道德与当代伦理建构的基础与底线考察

摘   要:限于历史条件和个人认知的原因,梁启超“新民说”中关于义务与责任的强调影响了他对于公民权利、义务的均衡论证,但是部分论述仍值得重视和重申。后来,从梁漱溟到李泽厚均强调传统道德观念中权利和个体意识的缺失,认为这是现代民族政治共同体建构中的历史缺环,是需要补足的部分,并以此作为界定和保障公民道德中义务、责任践行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体系和市民社会,是由陌生人形成的一种社会性的“合作体系”。个体的自由平等合作是构成作为公德的社会公共准则建设的预设前提,其中人际互动中的“相互性”的“形式秉性”即对等平衡原则构成个体交往中的理性预期,个体行动因相互预期和对等要求形成动态平衡性,故作为公共生活准则的公德实际是社会秩序的底线基础,美德建设成为更高理想而非基本要求。因此,首先将公德建设确认为社会基本准则的建构是构筑和扎实社会道德底线的必要条件。同时,在社区建设中将优秀的儒家道德价值通过日常生活训练真正贯彻下去,通过在社会中的倡扬和在社区中的训练、培养,我们的公民参与意识、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应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与提升。

关键词:权利;义务;公共规则;相互性;公民美德

作   者:李洪卫,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从“群己权界”到“公私德界”

——道德哲学原理的自由儒学之思

摘   要:当前学界对公德私德问题的论辩聚焦于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没有探究道德规范的建构,其实是没有深入到道德哲学原理的层面。因为“道德行为”只是对既有“道德规范”的遵行;而“道德规范”本身何以可能,才是道德哲学要追问的根本问题。对此,孔子“礼有损益”的思想提示我们可以“德有损益”作解:道德规范随着生活方式的时代转换而更新,其更新的依据为“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的儒家道德哲学原理。基于此,我们才能展开合乎时宜的道德实践。据此反观,公德私德问题本身就是以现代社会公私领域的界分为前提,之所以要界分公私,其实质与“群己权界”问题相对应,这其中也指示着一种与现代生活相匹配的道德模式——“公私德界”,而实际地确立“公私德界”的道德模式正是现代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这作为现代公民道德行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乃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公德;私德;公私德界;群己权界;道德行为;道德规范

作   者:郭萍,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春秋》笔削见义与传统叙事学

——兼论《三国志》《三国志注》之笔削书法

摘   要:笔削原指史料的删存去取,乃历史编纂学之必要步骤。笔与削彼此互发其蕴,互显其义。笔而书之,排比史事可显意,连属辞文亦能见义。《春秋》笔削书法,一变为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再变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先后、因变之史法,三变为曲直、显晦、有无、虚实、忌讳、回护之义法。或笔或削,大抵出于作者之独断与别裁,为一家之言所由生,藉此探索文心、史识、史观、历史哲学,可谓顺理成章。方苞会通经史古文,提倡义法,强调法以义起,法随义变,为中国传统叙事学着重笔削见义、比事属辞之“法”提供了学理依据。《春秋》《左传》等史籍“言有物”之义,大多推见以至隐,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古典小说与戏剧叙事渊源于史传,笔削书法,自可作为解读《三国志》《三国志注》《三国志演义》等史传、小说、戏剧叙事之津梁与法门。

关键词:《春秋》;笔削;属辞比事;叙事传统;《三国志》;《三国志注》

作   者:张高评,台湾成功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摘   要:作为人类的故乡,乡村,不只是地域空间,也是文化空间,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重要发源地。乡村美学,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乡村生活环境中,在乡下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器具制作、人性人情、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以及相关的文献、典籍、诗词歌赋中,蕴藏着既不同于外国乡村,也不同于现代城市的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资源,亦深隐着民族乃至人类共通性的审美心理生成的奥秘。将中国乡村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加强对中国乡村审美人格、审美观念、审美创造、审美环境、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既有助于为民族振兴探寻文化之根,亦可为中国当代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审美维度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美学;乡村美学;中国乡村美学

作   者:杨守森,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希腊思想中的秩序与无序

——从耶格尔的《教化》谈起

摘   要:德国古典学家韦尔纳·耶格尔在他的名著《教化》中提出,古希腊文化的独特品质在于一种强调“理念”和“形式”的秩序感,以及以此为范式“形塑”人性的教化。他据此认为古希腊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教化》对古希腊文化的赞颂,与西方学界的几种批评立场形成了对比。在《教化》中译本出版之际,重新审视西方学界的这些立场对比,并结合古希腊史诗和古典哲学的多种重点文本分疏相关议题,有助于汉语学界更深入地把握耶格尔所推崇的古希腊秩序观的思想脉络。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指出的,古希腊文化缔造秩序的强烈冲动,其实恰恰源自古希腊人对宇宙和人生之本然无序的深刻体认,因此,想要更加原本地把握古希腊文化的特性,研究者就必须重视古希腊思想中秩序和无序的张力。

关键词:耶格尔;古希腊;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作   者:陈斯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禁忌为法律贡献了什么

摘   要: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控制体系,禁忌为后来的其他社会控制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就法律而言,禁忌主要在三个方面为法律作出了贡献:从主体行为来看,禁忌让人们养成了一种自我克制的行为习惯,这是法律秩序得以形成的行为基础;从社会心理来看,禁忌培育了人们的良知和责任感,这是法律秩序得以实现的心理支撑;从秩序的外在条件来看,禁忌构建了某种团体性共识,它既是秩序赖以产生的依据,也是秩序得以维系的外在保障。简言之,禁忌为法律准备了基本的秩序模型。

关键词:自我克制;良知与责任;团体性共识;秩序模型

作   者:黄金兰,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史哲》2021年总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