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2022年第4期目录/摘要
——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葛兆光 / 5
如何生活:一个广义的哲学问题
杨国荣 / 30周人所受“大命”本旨发微
程 浩 / 41“儒家”与“哲学”:错位的话语和歧进的路向——兼论作为情感主义思维方式的“儒家哲学”
崔 罡 / 51
“文化记忆”与早期中国文学中的史诗
——以屈原和《离骚》为例
柯马丁 撰
姚竹铭 顾一心 译
郭西安 校 / 57
——以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为例
廖 群 / 87
汉晋北朝河朔诗考述陆 路 / 98
隋唐时期的聚众之禁——中古国家与宗教仪式关系之一侧面
雷 闻 / 118中国画笔墨经验中的身体化诗性知识
柯小刚 / 135“前后七子”并称与“前七子”塑造之完成
——以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为重点
孙学堂 / 142
古代迎合型自污的政治哲学阐释
——以萧何买田为例进行的考察
戴木茅 / 156作为一个历史世界
——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摘 要:蒙古时代之后亚洲东部海域或环东海南海区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完足的历史世界进行研究。由于蒙古时代之后,特别是15世纪起中国与西部世界相对隔绝,原本蒙古时代连成一片的欧亚大陆又成为“东是东,西是西”。恰好大航海时代后的全球交通上,海路逐渐超越陆路,因此,“东部亚洲海域”尽管也有海禁与倭寇、壬辰之役、明清易代、大航海后西人东来等扰动,但在19世纪中叶西方的根本冲击之前,它仍然勉强维持了大体稳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而从这一秩序的形成、动荡与瓦解过程中,正可以看到东部亚洲海域从传统到近代的历史过程。之所以要把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进行研究,不仅为了回应和补充传统历史学界的“东亚”研究范式,以及新近流行的“中央欧亚”或“东部欧亚”研究思路,也是试图打破东北亚和东南亚研究之间的鸿沟,以更大的联系的视野,改变这一区域历史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东部亚洲海域;环东海南海;蒙古时代;东亚;中央欧亚
作 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
周人所受“大命”本旨发微
摘 要:“受天之命”是周人在宣称统治合法性时反复强调的核心概念。从清华简《程寤》等文献来看,“大命”是借由“太姒之梦”的机缘,由文王、武王从皇天上帝处获得的,后代周王对“大命”亦有天然的继承权。“大命”的本旨不止于灭商代殷,而是以替上天治理所降下的疆土人民为主要内容。清华简《厚父》的“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之慝’”一句,以及又见于《成人》篇的相关异文,就是时人对“大命”本旨的直接描述。由上述诸语可知,受“助上帝乱下民”之大命的,除了君王天子外,还包括辅佐其治政的公伯臣工。
关键词:殷周鼎革;大命;受命;《厚父》;《成人》
作 者:程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副教授
——兼论作为情感主义思维方式的“儒家哲学”
摘 要:当前儒学界呈现多元分歧的状态。导致此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者对“儒家哲学”观念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事实上,“儒家”与“哲学”是两种相互错位的话语,前者是前现代的,而后者是现代的;错位的话语导致了歧进的路向。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当前被冠以“某某儒学”的形态,是种种彼此冲突之立场的表达,其本身并非某种自洽的哲学。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取消或否定儒家哲学。在与其他哲学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现代儒家哲学鲜明地表现为一种彻底的情感主义思维方式。运用此种特质并积极回应当下的各种问题,才是儒家哲学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哲学;现代性;儒家;儒家哲学;儒家情感主义
——以屈原和《离骚》为例
摘 要:“文化记忆”对理解屈原和《离骚》这一早期中国伟大诗作的文化意义颇有助益。屈原远不只是以一个原型诗人的形象被纪念至今,更为重要的是屈原形象所象征的一整套身份认同生成的范式,维系了无数中国知识人的理想和志向。通过具体的文献学分析可以见出,《离骚》应该是一套更宽广的“屈原话语”的一部分,这套话语存在于散文、诗歌等多种文本之中。这一分散式的“屈原史诗”有如关于屈原鲜明个性的一组文集,这些性格特征构成一个类似神话般的屈原形象,它源自一种合成文本的构拟,寄寓着汉帝国文人怀旧的理想与处于转型时期的抱负。这一汉代的社会构想包含了一系列的追忆:昔日楚国贵族阶层的高尚典范,楚亡于秦而继之以秦亡的双重预言,楚国的宗教、历史、神话和文学传统,具象化的君臣关系模式,以及经由诗性英雄转化为英雄化诗人而逐渐形成的理想作者形象。
关键词:文化记忆理论;屈原;《离骚》;复合文本;文本素材库
作 者:柯马丁(Martin Ker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亚洲研究讲座教授
“评法批儒”运动的学术遗产
摘 要:“评法批儒”运动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场灾难。因具体参与注释工作的大多是学者而非政客,使运动产生了一些学术成果,一定程度上传递了学术的薪火:一些青年借助这个荒唐的契机,接受了学术基本功的训练,为此后走上学术研究之路、成长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打下了一定基础,提供了可能;部分古籍注释作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商君书注译》等;部分研究课题借助这一荒谬的契机开启,并在运动结束后得到深化,如朱维铮、姜义华等人的章太炎研究等。“评法批儒”运动中的古籍整理与地下文献的出土引发的研究热潮及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一起,作为七十年代的三件大事,均为八九十年代古典学术的起步做了准备工作。学术史的相关梳理并不是也不能为“评法批儒”运动翻案。尽管在运动中仍有学术的薪火相传,但其中普遍存在的病态现象均需在激进政治退场后进行全面消毒、清理和反思,因运动机缘成长起来的学术青年,也要彻底进行思想的更新与转变。
关键词:“评法批儒”运动;学术种子;古籍注释;章太炎研究
摘 要:“疑古”派在“层累说”观念左右下对古史人事及相关典籍出现早晚的判断,不断遭遇到新出简帛文献的挑战,“走出疑古”的声音即是在此过程中所发出,由此又出现了只要是出土文献“便没有辨伪问题”的说法和态度。然而清华简《保训》、上博简《鲁邦大旱》《武王践阼》《季庚(康)子问于孔子》等简文中的种种疑点,又提醒我们对古人所说同样不能信任太过。究其因,先秦有些著述存在援用“说体”和采用“托体”以叙事、说理的现象,这就既不能仅凭见于文献早晚以断言人物故事产生时间,也不能听信古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而是应该回到“疑古”与“信古”之间,对于出土文献,同样需要在甄别、辨析基础上加以客观的把握和使用。
关键词:“说体”;“托体”;“疑古”;“信古”;出土文献
摘 要:河朔地区是汉晋北朝学术文化的繁盛区,诗歌创作亦随之兴盛。汉末建安间及东魏北齐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创作是河朔诗歌的两次高峰期。河朔诗歌的创作实践对于形成刚健质朴的北朝诗风以及诗歌体式的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河朔诗歌的考析,亦为汉晋北朝诗史、北朝文学地理等研究提供相关的基础。
关键词:汉晋;北朝;河朔诗;文学地理
作 者:陆路,河南大学文学院省重点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摘 要:利用宗教仪式聚集百姓,并藉以对抗朝廷,是中国古代反复出现的现象。国家对此极为警惕,总是不遗余力加以约束。从隋朝开始,国家律令就对聚众有明确的禁约,地方官府切实执行,僧团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天台大师智遗书中的第五恨即为明证。唐初的《永徽留司格》就有了对僧尼俗讲的限制措施,而目前所见《垂拱刑部格》与《开元户部格》也都有相关禁令,其对象包括了宿宵行道与白衣念佛的佛教斋会,隐逸人的广聚徒众,以及百姓的排山社等社邑组织。唐玄宗严禁僧、道人士在俗家居止,又严禁僧道离开所属寺观去山林兰若修炼。代宗则下诏不许州县公私借佛寺道观居止,并严禁僧尼道士进行斋会礼谒之外的“非时聚集”。从宪宗元和十年到文宗时,又陆续对两京与诸州寺观的俗讲聚众的时间、寺观数量等做出严格规定。隋唐的聚众之禁趋向严厉,与隋唐王朝重新统一全国、重建中央集权的国家秩序有关。
关键词:隋唐;聚众之禁;神龙散颁刑部格;开元三年《户部格》;俗讲
摘 要:理论知识是基于视觉中心的对象化观审,而诗性知识则源于身心整体的触感觉知。后者突出体现在中国画的笔墨观物之义中。中国画的观物思想奠基于《易经》的以身体物之上。以身体物,就能与物形成生命对话,观入物化。能观物化,则能写天地生意,能“抓取”和“触及”事物。“触物”之法即笔墨。笔墨非仅工具之谓,其本质乃身体之触物。笔墨之所以能触物,在于笔墨是身心整体的触感觉知。在基于笔锋触觉的笔墨运动中,所画之物的物形并不是在视觉的审视之下设计出来的,而是从绘画之人的身体形气中“生长”出来的。人的身体是“形气”,物形也是有生命的物化之象。笔墨就是身体形气与物化之象的生命对话,这便是谢赫六法所谓“气韵生动”的发生学原理。以此,身体便可以通过笔墨来体物观化,也可以通过笔墨来画入物化过程。此意在苏轼所论的“其身与竹化”中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说明。
关键词:诗性知识;观物;笔墨;身体;气化
摘 要:“前后七子”并称始于明末,此前“嘉隆七子”的名号已广为流传,而李开先用过的“弘德七子”之称至此方被主流文坛所知。“前后七子”并称,实质是强调二者的相似性。以此为契机,钱谦益对明代复古派展开了系统的述评,在派系关系方面,把历史上本不清晰的“茶陵派”与“复古派”分野勾勒得轮廓鲜明,并强调“前七子”反对台阁体;在派系特征方面,认为二者皆“摹拟剽贼”、缺乏个人面目,相互标榜以猎取声名。复古派的代表性言论“不读唐以后书”则被归于李梦阳名下。这些看法与事实多不相符,但大都被《明史》和《四库全书总目》所继承,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说法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的文学史常识。由此可以说,明清之际钱谦益等人把“前后七子”并称,标志着文学史上“前七子”塑造之完成。
关键词:文学史;前七子;复古派;钱谦益
——以萧何买田为例进行的考察
摘 要:迎合型自污是古代权臣面对君主猜忌而做出的故意自损名声的行为。萧何通过买田自污的方式迎合汉高祖,这是秦汉天道盛衰哲学背景下的以辱求全。秦汉帝制确立后,面对皇权的强大压力,臣属的自污行为逐渐被抽象成一种政治符号,象征着臣属对君权的臣服和对权力的疏离,不过自污在顺从集权的同时也瓦解了集权。迎合型自污面临着无法克服的伦理困境,除了在传统的儒家、法家理论中难以获得支持,在现代政治哲学中也很难得到正当性论证。自污作为历史现象,通过史家有目的的筛选、归类、记录,逐渐剥离于最初“盛衰流转”“贵柔不争”的天道哲学而成为一种政治性生存策略。
关键词:自污;萧何;盛极而衰;君臣关系
微信编辑 | 史佳威
往期精选
《文史哲》2022年第3期目录 /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