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振华自费为《文史哲》发稿费|姜宝昌

姜宝昌 文史哲杂志
2024-09-09

人物简介

卢振华(1911-1979),字南乔,湖北黄冈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北上青岛,到山东大学执教,历任山东大学副教授、教授,历史系亚洲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文史哲》编委。新中国成立后,卢振华参加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为《南史》和《梁书》整理点校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卢振华

作  者 | 姜宝昌,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  源 | “上海书评”微信公众号2020年6月22日推文

原  题 卢振华先生治学二三事

扩展阅读

卢南乔先生:病榻“面壁”九年点校《南史》《梁书》 | 张大同

全国解放后,山大旧貌换新颜,校长易为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岗。他带领文史两系的部分教师,于1951年4月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文史哲》,自任社长,副校长陆侃如、教务长吴富恒两先生为副社长,历史语文研究所所长杨向奎教授任主编,编委会由罗竹风、高亨、萧涤非、童书业、王仲荦、赵俪生、卢振华、殷焕先、孙思白、孙昌熙等先生组成。办刊目标定为“繁荣学术,发现和培育人才”。作为编委之一,卢先生好学深思,思路敏捷,撰稿质量高且速度快,应邀撰写或自定题目的稿子,大都发表在《文史哲》上,现在可以查询的已发表的二十篇论文中,《文史哲》发表的就有十二篇之多。

《文史哲》第一届编委会合影

这些论文可以说篇篇都是掷地有声之作。这里仅举一例。在《民间医生扁鹊在医学上的贡献及其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先生驳斥了扁鹊为“公称”即“良医”代称的说法。据《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伤)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先生就此认定,明明“良医”是“公称”,“扁鹊”是“私名”,怎么能把“私名”的“扁鹊”解释为“公称”的“良医”呢!并进而确认,这位古代名医以秦为姓,越人为名,扁鹊为字,其里籍为勃海(齐国)卢(今济南长清)人,而不是什么汉人、赵人或郑人。这一研究成果为学界所认同。
《文史哲》创办之初,实际上是一份“同人”杂志,并无专职工作人员。举凡组稿、撰稿、审稿、编辑、印刷、发行等工作,无一不是由上述各编委兼任。当时卢先生年仅四十岁,身强力壮,又热心公益,自然成为刊物的中坚力量。他与其他编委一道撰稿而不取稿费,反倒需从自己工资里拿出钱来,作为付给校外投稿人的稿费。杨向奎回忆这段往事时,曾深情地说:“华岗校长自始至终是《文史哲》的培育者。童书业教授、卢振华教授、刘泮溪副教授……也都是这一刊物的爱护者。卢振华教授曾经为它到北京求援,跑邮局,跑印刷所,他都是积极参与者。”《文史哲》创刊不久,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便给予热情洋溢的赞许,说:“大学就是要通过教学和科研,为国家培养合格而又对路的有用人才,而学报正是检验这一成就的标尺。山大创办《文史哲》是开风气之先,已引起全国各大学的注意。”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史哲》针对当时学术界的一些敏感而重要的话题,诸如中国古代史分期、土地制度和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主义经济法则、《红楼梦》研究等,开展了专题大讨论。卢先生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其中,先后发表《也论生产力与古代史分期问题》《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和他对于传统正统史学的斗争》《从秦汉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特点来看历代农民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诸问题》《〈论语〉中的仁与人》等。即使在后期的《梁书》《南史》点校期间,他依旧保持与《文史哲》的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像《高丽史编纂的史学基础和它所反映的中朝人民友好关系》《中国古代杰出的民间工艺家——鲁·公输般》等论文,都是这段时间的供稿。此外,一批知名老专家,如顾颉刚、周谷城、王亚南、蔡尚思、罗尔纲、黄药眠、陈子展、齐思和、杨宽等,也都不吝赐稿,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刊物的知名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文史哲》第九期上,发表了李希凡、蓝翎合写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成名之作。同年10月16日,毛泽东主席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其他同志写了一封《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对两个“小人物”予以表扬,而《文史哲》也由此引起全国学界的注目。
而今,由于几代人的努力,经历了六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文史哲》的文化桥头堡和学术风向标的地位,已经确立下来,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被国学泰斗季羡林称为“鲤鱼跃龙门”的学术刊物,蜚声海内外。我想,如先生地下有知,定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很明显,卢先生四十岁以后的岁月,是在尽心浇灌《文史哲》之树,使之不断枝繁叶茂的历程中走过来的。经由脚踏实地的磨炼和考验,渐而显露锋芒,毫无疑问,他正是若干被“发现”和被“培育”出来的杰出“学术人才”之一。


往期精选

希圣拟经vs援古济今:扬雄、刘歆的经学革新路径 | 赵培


“中国龙”与门多萨的“金蛇王权”想象|高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史哲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