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有声版《床前明月光》明天起央广播出
朋友们,从11月5号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之声将连续播出我播读的《床前明月光》。这个作品,一共是18集,我就要和朋友们在声音里相会了!春天,《床前明月光》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我是用文字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而秋天,央广播出这本书的有声版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声音里交流,我特别珍视这种不同方式的交流。
我之所以想把文字变成声音,是因为我喜欢广播,我喜欢这种音频的传播,我相信声音它有着某种比文字更强的感染力,我也相信很多朋友是喜欢音频这种传播的,我相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很多忠实的听众,我们会在这里相会。还有一个原因,我心里隐隐地觉得当我的声音在电波里传播的时候,好像离云里的妈妈更近了一些。
广播节目《床前明月光》创作谈
责编:王勇
01
退而不休:从传播者到记录者
退休五年来,敬老师一直保持着退而不休的状态,从话筒前镜头前的传播回归到以文字为媒介的记录和思考。从《我遇到你》到《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再到《那年 那信》,敬老师在回望中反思和观察,保持着她一直以来的质疑式的思考习惯。《我遇到你》是我和敬老师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敬老师在广播中完成了由作者到表达者的身份转变,节目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02
失亲之痛与生命哲思
与以往的作品不同,敬老师的新著《床前明月光》弥漫着失去至亲的悲伤,也沉淀着对生命历程的深刻思索。书中的诸多细节令我感同身受,引发了我对外婆的思念,我甚至不忍读下去。作品更适合在哪个平台播出?我首先想到的是《纪实春秋》,作为传播纪实文学的主要载体,《纪实春秋》旨在保留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床前明月光》满载着真实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索,与《纪实春秋》的栏目气质较为契合,所以最终确定在《纪实春秋》栏目播出。
03
表达呈现:整体感与分寸感
最初录制时,再次直面失去至亲之痛,敬老师的表达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悲痛感,浓重的悲伤情绪淹没了其他信息的传达。当时我没有打断敬老师,因为我知道敬老师需要宣泄。之后的录制中,敬老师的情绪逐步平和,敬老师的表达也回归到一以贯之的理性、含蓄和克制,这样的表达更符合敬老师一直以来树立的声音形象和表达形象,也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最终的表达呈现中,敬老师保持了她娓娓道来涓涓细流式的表达风格,既有灵动清澈,亦有波涛汹涌。流畅自如的整体感体现在敬老师对核心内容的精准捕捉、对核心情感的深刻感受,也表现在敬老师对表达分寸的拿捏和掌控。
作为播讲者,首先是信息的传达者和内容的讲述者,而不是情绪的演绎者,对情绪的强化和渲染会削弱内容的传达。所以,播讲者应与播讲内容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04
制作标准:三重维度统一
最初的设想是用大提琴作为配乐,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音乐都不能衬托内容的传达。所谓“情到至深便无声”,若播讲者的情感足够真挚,外界固有的情绪化的音乐无法衬托和诠释在作品表达中呈现的真实情感。作为制作人,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三重维度的契合和统一:作品高度、表达高度、受众期待。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期待,最后的制作过程还是保留了一定的音乐元素,通过音乐的渲染使受众在收听过程中在局部推向高潮,达到共鸣和共情。
合影|我和责编王勇
小编观察:一次艰难的创作经历
夏至未至时,收到了泛着墨香的《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透过静态的文字,除了汹涌而来的失亲之痛,更有细腻深刻的生命哲思。后来,通过与老师的线上交流得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敬老师将会录制有声版的《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相较于期待,更多的是隐隐的担心。
从静态的文字到动态的声音,再次回到“那一天”,再次直面失去至亲的生命体验,再次述说那些不忍回首的细节,太痛也太艰难……
01
从写到说:内心煎熬成倍叠加
事实证明,无论是对于敬老师还是对于制作人,这都是一次艰难的创作经历!书写文字的过程,敬老师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内心煎熬。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需要创作者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创作,由此带来的内心煎熬也成倍地叠加,从这个角度而言,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对这段生命体验的感受更为极致。最初录制时,由于需要再次直面“那一天”,敬老师一直陷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我听到老师的表达也数次失控。此时,责编王勇老师与敬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并让敬老师适度休息调整。
如何才能尽量不触及失控的临界点?王勇老师给出的建议是,由作者身份转变为表达者的身份,作者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情绪的反复中,而表达者则应该是进入作品而不是陷入情绪,这样的身份转换能更准确地完成内容的传达。
02
备稿认真细致·表达灵活调整
为了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每一次录制前我都会看到敬老师进行认真细致地备稿。考虑到受众的听觉习惯,敬老师还会对其中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内容进行口语化地改编和调整。录制过程中,敬老师保持着从容专注的话筒前状态和严谨认真的创作理念,以流畅自如的语流、起伏变化的语势、娓娓道来的语态驾驭着场景描绘、对话表达、心理描写等多重创作任务。每次录制都会持续三到四个小时,短暂的休息调整之后,敬老师会迅速进入创作状态。
03
越是克制越需要强声音控制
后来的录制中,敬老师逐步回归到克制而含蓄的表达。用相对克制的表达去表达不可抑制的伤痛,实际上需要创作者持续不断地进行声音的强控制。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敬老师的声带会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负荷的刺激中,声音状态无法保证后续的录制工作,原定的录制计划不得已而推迟。
04
悉心听取建议·确保最佳呈现
和责编王勇老师商量后,仅仅休息了三天嗓音状态还未完全恢复的敬老师就开始了最后的录制工作。为了尽量不耽误录音室后续工作的开展,最后的录制敬老师甚至省去了吃午餐的时间,保持着一以贯之的职业状态,高效率高水准地完成了录制工作。除了深厚的职业素养,敬老师始终以谦逊的态度与工作团队进行交流。录制间隙,敬老师会悉心听取责编王勇老师和录音师所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为作品的最佳呈现付出着细致入微的努力。
合影|我和小编王宇
播出预告
播出频率:AM747《纪实春秋》
首播时间:7:00——8:00;
重播时间:14:00——15:00;
21:00——22:00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