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种学习方式帮职场人迅速精进,摆脱内卷

采铜 十分心理 2022-06-27
·兔子洞戏剧社首期招募见二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内卷”困扰。心理学博士采铜认为,一个具有很强学习力的个人,根本不需要走进内卷式的过度竞争,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潜在生态位,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采铜在新书《精进3》中分享了两种非常适合职场人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职场人迅速精进,摆脱内卷。


 01 

分散学习:“职场人”的希望之门


假设现在你要自学一本《认知心理学》的教材,这本书有350页,预估需要20个小时读完。那么你会怎么安排学习时间呢?一种模式是每天花5个小时看这本书,4天看完,另一种模式是每天看半小时,花40天看完。


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直觉去猜,我们会以为前一种模式效果更好。


但实际上第二种模式更好。


第二种模式学得慢,但是学得扎实。由于每天只学那么一点,那么在每天的其他时间里,我们其实是在潜意识里消化这些知识的。而当第二天接着学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尽量去回忆前一天已经学的,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记忆的巩固。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散效应”(spacing effect)


分散学习的原理,为忙碌的“上班族”打开了希望之门。


工作耗去了他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他们把学习当作一件很庞大又很吃力的事情。



但按照分散学习的原理,我们完全可以化整为零,小块小块地去做。


多长的缝隙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呢?五分钟就够了。想想我们在五分钟里可以干些什么:五分钟可以看一到两页的书,可以写100字左右的文章段落,可以对一个问题想出大致的解决思路,可以搜索并了解一个知识点的百科介绍,可以听一段英文对话并重复三遍,等等。


养成了这样利用缝隙时间学习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一天之中是有好多个五分钟的,这些五分钟叠加起来,可能就有半小时、一小时之多,那样一天下来就能学到不少东西了。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问:你这不是在宣扬碎片式学习吗?碎片式学习难道不是我们经常诟病的吗?


其实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碎片可以分为时间碎片和内容碎片。我们一般诟病的碎片式学习,所涉及的应为内容碎片。


内容是否碎片和时间是否碎片,没有必然关系。


假如我花了三个小时用来看手机上的短视频,在这三个小时里,我可能看了上百个短视频,我花的时间是整块的,但输入我头脑的内容都是碎片。


反过来,我花了20天时间看了一本很棒的书,但是,我基本上每次翻这本书都只花费5—10分钟,是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看完的。因为这个材料本身是完整的、有体系的,尽管学的时候变成了碎片,但是进入我的头脑后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仍然是整块的内容。


按照这个思路,我设计了表6-1这个2×2的“碎片表格”。

在第一和第三个格子里,内容是碎片的,不管时间是不是碎片,这种方式输入的内容都难以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学习的材料是碎片化的,那么学习的效果一定很差。


而第四个格子常见于偏正式的学习场景,比如坐在教室里听课,或者在企业里参加培训,又或者参加一些工作坊、训练营等,都是时间完整、内容完整的学习方式。


第二个格子就是我所说的,适合忙碌的“上班族”的学习方式。


要知道,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你原本是用来玩手机的,看的是各种各样的碎片信息,而现在,你只是把玩手机的时间拿来看书。当然我们学习的方式肯定不只是看书,你也可以学一个在线课程,也可以学习使用一个软件,也可以一边创作一边学,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用碎片时间陆陆续续去完成的。


 02 

穿插学习:让知识碰撞,使灵感迸发


假设现在你要自学三本教材,分别是《认知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和《普通物理学》,学会这三本书需要的时间预计分别是20小时、40小时和60小时。而你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你应该怎么安排时间呢?


第一种方式是先学完其中一本再学下一本,比如先花10天时间学完《认知心理学》,再花20天学完《微观经济学》,再花30天学完《普通物理学》,或者变一下顺序,先学《微观经济学》或《普通物理学》,这样总共要60天。


第二种方式是每天都要学三本书的内容,在每天的两个小时里,花20分钟学《认知心理学》,花30分钟学《微观经济学》,再花1个小时学《普通物理学》,这样的方式也是60天学完。


那么哪一种方式更好呢?


从目前学习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第二种方式更好,它更符合穿插效应(interleaving effect)。意思是,在总学习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不同领域知识的穿插交错式的学习比逐一攻克式的学习,在长期来看效果更好。


穿插效应可以理解成分散效应的扩展。


三本不同领域的教材用穿插的方式来学,单从每一本教材来看,就是以分散的方式在学了,只不过把三个“分散”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穿插”。在穿插的学习中,因为需要切换学习材料,势必感觉上会更费力一些,但是这种“费力”恰恰可以夯实学习效果。



穿插学习之所以有价值,除了可以从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之外,还有两个我自己体会到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穿插学习能够促发“远距联想”,推动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结。


文学大师纳博科夫的阅读模式就是穿插式的。他不仅从小说中汲取营养,他还会读各种各样的作品,而且读的方式并不是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而是穿插式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在不同的知识之间穿梭,让不同的知识发生碰撞,从而获得灵感。


穿插学习的第二个好处,是能够缓解学习中的疲劳感和厌倦感。


如果我们一直在学同一种知识,时间长了肯定会感到疲劳和厌倦,而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知识穿插着来学习,学一种累了以后就换一种,就好像是“换换口味”,就会感觉又能继续学下去了。


我平时看书很多,我看书的方式也是穿插式的。在一天之中,我可能既会读心理学的书,读物理学的书,读管理学的书,甚至也会读一些古文,等等。


特别是读古文会让我感觉很舒服,因为古文的语言精练而优美,有很好的音乐性,读起来就会觉得很舒服。我常常在读知识类的书读累了以后,换上古文读一读,就会放松下来。


作者:采铜,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思维方法研究者,《精进》系列作者,个人公号“采铜的创想世界”。曾获“亚马逊新锐作家”第一名,以“较真儿”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赢得无数人点赞。畅销书《精进》多次霸占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本文选自书籍《精进3》,已获授权。


·推荐阅读·

青年成长导师、百万畅销书作家、心理学博士采铜回归之作。6条科学学习法则、5种高效行动技巧、6大增强思考力工具,帮你成为“价值创造”个体,破除“内卷式”职业耗竭。



更多往期精彩话题:

10周戏剧整合训练——《天边外》剧本朗读&人物分析|兼问“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的第三条道路

中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又一波疫情:内心越慌乱,你越要修炼这4件事


☜♡☞

● 长按二维码加入幸福研习社
咨询电话186-1257-6320 / 138-1124-80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