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南理工的“水”吗?
你可曾领略过紫霞湖的美?
你知道“友谊河”的来历吗?
你可数过学校里有多少喷泉……
如果不曾了解,那么恭喜你!
今日起,南理工版《国家地理》正式上线!
本期《南理校园地理》水文专辑
将和你一同探寻
校园内“江河湖海”背后的奥秘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世间万物皆有形
然集坚毅与温柔
力量与祥和于一身者
唯水而已
水的性情是丰富多变的,是九寨沟的绚丽多彩,是壶口瀑布的声势滔天,是玛旁雍措的圣洁静谧,也是南海的广博包容……
水,是生命之源,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也是决定环境美丽与否的关键所在。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一方百姓的精神特质。
江、河、湖、海,水在人世间存在的几种常见形态。很幸运的是,这几种形态,在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内均有所体现:友谊河水静静流淌,紫霞湖水微波荡漾,长江之水引入校园,还有那片由太平洋暖湿气流带来的“海”……
与紫霞湖不同,友谊河作为一条河流,它比湖更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河的流动性,唤醒了人们的时间意识,我们站在河边,感叹时间的流逝,更觉应把握时光,上下求索,报效祖国;河的方向性,水流一去不回头的坚决,激发了我们不怕苦、不怕难的韧劲,是目标意识和坚定意志的生动展现。
如果说友谊河催生了人们惜时、团结、献身等意识的话,那么紫霞湖的特殊性就在于为学校的师生们提供了美的意象,在塑造审美意识方面贡献巨大。就美的密集度和持久性而言,紫霞湖是独一无二的。
喷泉,是人为改变水的形态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平坦、宽阔的地带,喷泉让平静的水迸发出了它原有的生命力,恣意洒脱。
在南理工的校园里,正是水的存在,才赋予了这片土地更独特的气质。随之而来的,还有其对人精神的启示、提升和锤炼……
↓点击下方标题继续阅读↓
紫霞,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南理工把这样一个名字赋予这片湖泊,也凸现了它对于这所学校的独特意义。
水榭与三迎桥,
两座建筑为紫霞湖平添不少仙风与雅致。
似仙境,似桃源
你是否想在此寻觅
那个在你心中挥之不去的仙子?
紫霞 · 胜境
红橙黄绿,层林尽染
当时光变换,岁月不居
她是美的调色盘
湖畔漫步,湖水荡漾
当身心疲惫,无处排遣
她又是生活的调味剂
紫霞烟雨,为生活弹奏一曲淡淡的蓝调
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一抹江南的风雅
阡阡紫陌,余霞散绮
紫霞与“理”的故事,还在继续……
↓点击下方标题继续阅读↓
不管你是未入校的新生
还是在校的师生
亦或是毕业的校友
想必都对“理工看海”有所耳闻
?问题
为何过去学校总是“看海”?
①学校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②位于钟山迎风坡,易于集水;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地表硬化,裸露土地少,下渗量少。
……
“看海”一事总是作为同学们打趣的轶事
但其实在“看海”背后,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1971年夏天,南京暴雨如注
紫金山水倾泻而下
校内校外,顿成泽国
师生居民,苦此久矣
于是,校方与政府商定
共同开挖排水渠道
1976年2月9日到3月3日
南理工全校总动员
寒冬清晨天还没亮就上工地
每天平均1700多人参加劳动
历时一个月工程才告结束
可一条小小的排水渠,又怎能挡得住整座山的排水呢?
当秦淮河水位过高,排水渠里的水无处可去,它便只好在校园内泛滥……
时过境迁,几十年的时间过去,如今的校园里极少再发生“看海”的现象了——
?问题
为何现在不再“看海”?
①:水利设施逐渐完善,排水更加通畅;
②:海绵城市建设,植被覆盖率增加,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
“海”虽不在,精神永存
当我们不再需要为“看海”发愁时
不应忘记
这是南理工几万师生为了
紫金山周边几十万南京市民的安全
所做出的努力
是南理工人“献身”精神的生动注脚!
当然,聪明的你或许已经猜到
这条体现着校地友谊的排水渠道
现在被我们称之为——友谊河
↓点击下方标题继续阅读↓
友谊河,作为南理工校园内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把校园分为南北两部分。
友谊河自东北方向流入校园,短暂南下后掉头向西,在二道门脚下悄悄流过,并在七号门附近流出校园,最终注入秦淮河。这条不起眼的小河一边河谷呈“V”形,另一边则人工修筑了垂直河岸。它的河道窄而平直,由于主要受雨水补给,故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友谊河的源头在哪里?似乎很难说清。东南季风携带着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长途跋涉,来到南京,形成降水。紫金山的南坡有很强的集水作用,水流从四面八方涌来,无数的水滴相逢何必曾相识,当它们进入友谊河的河道,从此便有了共同的归属。
恰如南理工的学子,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迈入南理工的校园,从此有了共同的名字——南理工人,从此有了共同的志向——强国有我!
友谊河的尽头又在哪里?有人说友谊河最终注入秦淮河,在此之后的河水不再以“友谊”为名,那里便是友谊河的尽头。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自友谊河的水流,却未曾止步:水流裹挟着一路上带来的泥沙、微生物与河两岸人民的精神钙质,继续奔腾,一路走向大海——友谊河的旅程并没有终止。
与友谊河相同,南理工精神也是无尽的。自1953年陈赓大将从毛主席手中接过“军令状”起,肩负着强大国防光荣使命的南理工人就将“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镌刻在心中,勇攀科技高峰,奋斗不息七十载。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纵使路程再多艰难险阻,我们也总是相信,越过山丘,付出和汗水总有回报,初心和使命定能到达!
友谊河水不必诉说
它只静静流淌
便将往事娓娓道来
南理工人无需言语
他只默默耕耘
便将使命岁岁传承……
↓点击下方标题继续阅读↓
喷泉广场
你在喂一种很新的鱼
喷泉广场,是南理工出镜率最高的地标之一。四工、校风碑、图书馆、兵博……被“众星拱月”般簇拥在中间的喷泉广场,巧妙地把各建筑连接在一起,是校园南部建筑群的点睛之笔。
百团大战、520点灯活动……喷泉广场为南理工学子守护着这一方天地,为各项活动提供着恣意发挥的舞台。
在点缀风光、褒扬精神之余,喷泉广场还和同学们有着更为亲密的互动:
——谁又能拒绝在闲暇之时与锦鲤互动的快乐呢?
和平园
南理工的极致风光
位于校园“心脏”位置上的和平园
是兰兰和杉杉的家园
但我们今天不谈参天杉林
也不看二月兰海
我们只看喷泉的存在
赋予了和平园怎样的灵动与娟秀
左右滑动欣赏和平园喷泉的美丽
紫色花海固然美丽,但若单一成片,虽颇为壮观,却总少了一份精致与灵气。喷泉的存在就打破了这一份沉闷,瞬间盘活了一片极致风光——这便是水的魔力。
三致广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自去年暑假过后,当同学们再次回到校园,却发现熟悉的三致广场变了一副模样:
点击为三致广场换装
▼
二道门,背后是厚重的历史
但它依然选择去敞开怀抱
洋洋洒洒地迎接新事物的到来
水,自然之灵;水,泽被万物;有水的地方有应该有灵气,有水的地方有应该有生机。在平坦地带的水,或许丧失了它原有的奔放之美,是喷泉重新赋予了它生生不息的权利。
喷泉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它所形成的明朗活泼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更给人以奔涌向上的鼓励——喷溅的水花,仿佛跳动的精灵,时刻提醒着我们,积极进取、勇毅前行——奔涌吧,南理工人!
↓点击下方标题继续阅读↓
南理工校园的水
流淌眼前,滴落心底
是你无处躲藏的阵阵欢喜
是你无处安放的念念不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春作细雨,夏化甘露
秋结晨霜,冬凝白雪
水永远甘愿奉献自我、滋养万物
这正与南理工人的“献身”精神不谋而合
以江河湖海的视角认识南理工
从水的角度出发体会南理工精神
在校园内水的浸润下
一代代南理工人
始终以“强大国防、繁荣祖国”为己任
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屏幕前的南理工人:
愿你如水般柔润,宁静致远
也愿你如水般激荡,敢想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