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报道丨南京理工大学:多措并举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


2023年11月29日

《光明日报》刊登

《南京理工大学:多措并举

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

报道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举措




9月20日,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心如期举行。本次科技展共展出了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展览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期间,学校还组织了多场校地、校企合作对接以及成果转化签约活动。


学校举行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
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


作为首批被认定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及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南理工深入推进校地融合,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新实践。


通过“三化三力”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

有力推动了

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学校近年来

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

均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优化培育机制驱动力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身为 “85后”的青年教授,左超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实现了动态无标记显微成像“从原理到仪器”的创新和突破,所形成的计算光学显微镜系列仪器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医院诊疗、精密制造、生物医药等国内上百个行业单位。相关研究成果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项“特别嘉许金奖”2项、首届江苏专利奖银奖1项。



在谈及这些年科技成果产出的成效时,左超认为:“正是基于学校对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的引导和支持,才有效促进了团队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围绕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南理工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通过构建质量优先、转化运用导向鲜明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在促进学校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的同时,也为高效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了牢固根基。


在南理工,像左超团队这样专利成果丰厚的科研团队还有许多。为此,学校积极推动专利申请前评估试点、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等落地实施,充分发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平台资源的优势,不断强化专利导航等服务支撑效能。“十四五”以来,学校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等省部级及以上专利奖励9项。2023年,在首届江苏专利奖评选中,学校获得奖项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学校 “十四五”以来专利获奖情况



强化评价改革牵引力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的王昊同样是一名在科研上风头正劲的青年教师,他发明的基于波束赋形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使得城市环境中雷达对无人机的探测距离增长了18%、目标识别率也提升了30%。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王昊的科技成果助力企业一举拿下了在该领域单批采购数量最大的国内订单,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化,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22年,受惠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业绩认定政策,王昊也因业绩突出被晋升为教授。


“学校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改革不仅为我解决了职称问题,也让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更安心了。”王昊欣慰地说。


据了解,为释放成果转化新动能,南理工制定并出台了《南京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从提高收益奖励、加大职称激励等方面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出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在新评价办法的影响和激励下,“十四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经费逐年攀升。


《南京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在深化科研评价改革的同时

南理工还注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


通过设置科技成果转化类、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类职称序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鼓励更多的教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在推进成果转化过程中,解决了国家和国防亟需、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聘时可单独认定。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教师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作为职称评定中的代表性业绩。这项“名利兼收”的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推动了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固化服务体系支撑力

促进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要素协同创新才能顺畅完成。为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等“一条龙”转化瓶颈,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针对性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引导教师围绕产业需求创造高质量科技成果,以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以及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成果转化。此外,学校设有孵化平台,提供专业化托管服务,支持概念验证和项目熟化;大学科技园作为加速器,为企业成长提供系统性资源支持;而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倍增器”的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则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全面保障。与此同时,学校还将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基金等资源配置灵活贯穿转化服务全流程,高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在持续推动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

南理工建立起覆盖

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小试、中试

和产业化等环节的

从科技成果创造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克鸿教授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这些年深耕于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方面的研究,创造性提出多维异质异构仿生构件新理念和增材制造新模式,成功研制出国际上首台四立柱四机器人智能复合增材装备,具备10米级多金属一体化高超性能构件整体成形的能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突破自适应焊接关键技术,构建单元智能化、车间数字化技术体系,实现“机器代人”,百台级焊装车间数字化系统目前已在国内数十家大型企业广泛应用,推动了国内相关行业由半自动到机器人自适应焊接的跨越式发展。



围绕着机械制造,机械工程学院的冯虎田教授及其团队在高档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共性技术领域同样创造出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除了率先研制出国内首台具备在线测量功能的大导程高精度内螺纹磨床,团队还参与制定和修订了行业标准32项,研发的刚度精度可靠性等功能部件服役性能成套测评装备达20余种,市场占有率超90%。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产业链的空白,同时也为企业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面向未来,南理工如何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教授表示:“学校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发力点,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拓展优势科研领域和方向,着力完善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科技现代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贡献更多的南理工智慧和力量。”




往期推荐

他!是中国脊梁!



矢志科技报国!他用行动坚守初心!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中心

来源丨光明日报

文字丨冯锋 陈育凡

编辑丨褚易凡

初审丨杨钰婷

审核丨朱长林 卢晓云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