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SLA本科组一等奖分享,为北京雨燕造一个新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竞赛灵感IDEA Author 竞赛灵感IDEA
“花间燕子栖”
本期IDEA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用对自然的热爱塑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檐下栖燕,亭中观燕,游人休憩其中,既投身于自然之怀,又徜徉在“亭文化”之中,是以达到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一起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设计的吧!
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枯木寒林”的不同景象,让人们形成了对四季的认知,感受到生命的变化。
本科生组要求参赛者在自己家乡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或大型植物园中选取一块面积5-8公顷的用地进行改造设计,使其成为城市公园或植物园的“园中园”。
任选春夏秋冬中的一个季节作为设计主题,比如“春华园”、“夏清园”、“秋实园”、“冬致园”等等,并通过设计对主题进行诠释;设计方案要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还需具有 ,满足城市公园的基本使用需求。
02 主题分解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北京雨燕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已经成为这座古老城市一道特别的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一个特殊的生态符号。
在半个世纪前,北京雨燕常在古建的屋檐下筑巢栖息,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的城楼、庙宇、古塔等建筑所剩无几,原有巢址的消失,意味着雨燕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调查了北京雨燕的迁徙路径、生存环境、行为习惯等影响雨燕生长繁殖的因素,选择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公园中的一块区域进行改造设计。
并重点针对春季这一雨燕迁徙至北京的时段进行各方面的布局,让雨燕在春季迁徙回北京时,能够在适宜的生境中进行生长繁殖。
所选区域面积约为6. 7公顷,具有良好的水文条件和植被条件,通过对道路系统的重新规划、绿地的划分、生态岛的建立、植物的配植以及雨燕塔的设计,为北京雨燕重建新的家园。
03
作品讲解
01 雨燕迁徙路径与区位分析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场地内地形多样,环境优美,古建众多,是雨燕理想的栖息地。
全园占地面积56. 56公顷,水域面积为16. 15公顷,其中作为园中园设计面积为6. 7公顷。
02 问题和策略
根据雨燕的生活习性,我们提出了其各个生活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我们将雨燕在一年中的活动分为3月抵达北京,择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以及8月离开北京,前往南方过冬。
分别在其对应的时期通过景观手段解决现存的或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03 食物链分析
北京雨燕的学名是普通楼燕北京亚种,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翼长而腿脚弱小,故习惯攀爬崖壁或高大建筑,常筑巢于古建筑的屋檐下,食物以双翅目,半翅目,鲮翅目等各种飞行的昆虫为主。04 过渡带策略
05 照明结构策略
06 景观建筑结构策略
07 雨燕塔构造过程
巢穴的排列原则为:在环境较好的、向阳的前檐,巢的密度较大,而在背阴的后檐则巢穴较少,间隔较大。考虑到雨燕在飞翔时的俯冲距离以及人的干扰,低层巢穴较少,高层较多。
08 景观建筑构造过程
将榫卯结构的立方体木构先按需要结合功能搭建出建筑骨架,再在骨架中加入植物盒子,照明盒子,鸟巢盒子以及石材座椅来满足不同的功能。我们主要设计了两类景观构筑物,一个是休憩凉亭,一个是茶室。
休憩凉亭一面围合三面开敞,一方面提供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另一方面,配合着屋顶的植物,照明,鸟巢盒子,也在园中形成了美丽的景观,茶室则一面开敞三面封闭,营造出一定的私密性。
同时,鸟巢盒子吸引鸟类停留,增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09 构筑物效果图
塔由一个个巢穴组成,巢穴的平均外径为13cmx8. 5cm,平均内径为10cmx6. 5cm,高为2cm-4cm。巢穴满足通风、避雨的要求,可以遮挡阳光,位置隐蔽,安全性好。周边种植层次丰富、有花有果的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雨燕等动物提供近自然的栖息环境,满足它们觅食饮水、隐蔽藏身的需求。
10 植物配置策略
在植物配置方面,选用乔灌草搭配的方式,保证植物群落层次的丰富性。
11 效果图
分享链接
本文转自 | 竞赛灵感IDEA编辑 | 予果审核 | XIN学姐 时雨 阿盐
关注【竞赛灵感IDEA】公众号
获得最新竞赛资讯~
如果你有优秀毕设/竞赛作品
可联系XIN学姐投稿
备注“作品投稿”优先同意
另备注:学校+专业+名字
XIN学姐微信:XINLA02
(已有XIN学姐微信,则无需重复添加)
推 荐 阅 读
场地选好了,你的竞赛完成了一半!
设计前期,我们应该如何调研?
顶级竞赛作品题目参考公式!
展板排版无从下手?快看这篇!
往期竞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