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2、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得战争性质的变化
【基础解读】
一、秦朝的暴政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1)赋税沉重;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2、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
1、爆发的原因:
①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起义方式:农民揭竿而起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
6、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楚汉之争(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1、项羽和刘邦起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1326nir7m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巨鹿之战
(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2、楚汉之争: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汉之争)
(2)双方:项羽和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
(4)结果:刘邦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拓展延伸】
1、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秦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会的,因为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
2、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3、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达标检测】
1、农民起义通常是指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 )
A、项羽
B、嬴政
C、刘邦
D、李斯
3、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中,发生在秦末时期的是( )
A、桂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4.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
6.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 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 )
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已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尊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四 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史记·秦始皇本纪》
(4)根据材料四,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6:BCDCBB
6.(1)韩非。
(2)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3)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积极:
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等。
消极:
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末农民起义)
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
③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等。
往期精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提纲(9—1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