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下历史《材料分析题专练》

初中历史 2023-02-13

1、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有所创新,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所提到的“锦衣卫”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那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2)图2中所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哪个皇帝设立的? 


(3)图1、图2中两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明清时期政治上有何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事实是什么?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对的行政区是在哪一朝代?当时设置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为管理西藏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上面的史实,你对西藏的历史有何认识?

3、七年级的历史兴趣小组将围绕“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图2中所示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图3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明清两朝的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最后导致清朝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4)通过探究“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按英文字母A、B、C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写出A、B两地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A______现在地名:______。
B______现在地名:______。
C______。
(3)请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评价大运河的作用。


5、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

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6、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答案及解析

1、(1)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是明太祖设立的,它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于皇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产物,是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3)图1、图2中两个机构的设立,强化了中央集权.明清时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端强化是该时期政治的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
(1)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明太祖.
(2)军机处;雍正.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端强化.  

2、(1)据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事实是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对的行政区是在元朝,当时设置宣政院进行管辖.
(3)据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可知,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汉藏人民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故答案为:
(1)吐蕃;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元朝;宣政院.
(3)清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汉藏人民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3、(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图1、2分别为玄奘与鉴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贞观元年,玄奘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呈现出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的特点.
(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3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明清两朝的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最后导致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通过探究“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的借鉴意义是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多与别国交流与沟通,多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我们自己也才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故答案为:
(1)图1玄奘,图2鉴真;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2)郑和下西洋;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3)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4、(1)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因此图中A是余杭,是现在的杭州。B是涿郡,是现在的北京。C是洛阳。 
(3)隋炀帝为了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答案为: 
(1)隋炀帝。 
(2)

A 余杭  现在地名:杭州;

B 涿郡  现在地名:北京;

C 洛阳。                       
(3)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1)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最能说明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据材料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唯以指南针为则”可知航海中完全依靠指南针判断方向.
(2)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信息:

材料一:指南针应用还不广泛,只在阴晦天气使用;

材料二:指南针应用广泛,成为航海中唯一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2)好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6、(1)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沿途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结合所学可知们的船队在出发时装载的货物是金银、丝绸、瓷器等,随从人员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返回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
(3)结合所学可知,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是: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个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太平洋和印度洋.
(2)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

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
(3)造船水平高超,政治稳定、经济富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七下历史《明朝历史的三道材料题》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一)》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1—3课基础过关》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4—5课基础过关》,后附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第6—8课基础过关》

部编版:七下历史《全册大事年表》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二)》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三)》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四)》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检测卷(五)》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各个朝代的建立与灭亡》

部编版:七下历史《知识点归纳(二)》

部编版:七下历史《知识点归纳(一)》

部编版:七下历史《高错误率选择题》

部编版:七下历史《期末专题复习:历史人物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