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初中历史《逢“五”逢“十”周年大事详细汇总》
1.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180周年)
(1)概况: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2)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葡萄牙》签订(175周年)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法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之外(1843年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3.天京的陷落(155周年)
(1)失败: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鸡腿的团结。
(4)影响: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是最壮烈的一章。
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
(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1894):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战役(1894):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
辽东半岛战役(1894):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寡不敌众而败。日军占领旅顺,进行了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1895):水师提督丁汝昌严词拒绝投降,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签订: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签订《马关条约》。
②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③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门户开放”政策提出(120周年)
(1)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得到各国的同意。
(2)这个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6.梁启超(1873—1929)逝世(90周年)
参与“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的序幕、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义》提出“变着,天下之公理也”、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7.严复(1854—1921)诞辰(165周年)
主持《国闻报》,号召变法自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8.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成立兴中会(125周年)
(1)上书李鸿章: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它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9.章炳麟(1869—1936)诞辰(150周年)
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10.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05周年)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袁世凯相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11.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1)原因(导火线):一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决定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天安门;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扩大: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6月3日北京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11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4)成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5)意义: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②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③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建立(95周年)
(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军校总理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
13.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
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5周年)
(1)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开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惨重。因红军损失惨重,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3)转折:
①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
②内容: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
(5)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①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5.豫湘桂战役(75周年)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6.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1)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领导下,以徐州为中心发起淮海战役。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解放军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①时间:1949年9月;地点:在北平召开。
②内容: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体、政体等;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B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③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开国大典:
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②意义:
A.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5周年)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内容: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2)时间: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方式: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即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4)成就: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5)政策(创举):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实质: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8)意义: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9)问题: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19.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5周年)
(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4)作用: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0.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35周年)
(1)过程:
①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②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
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⑤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陆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等。
⑥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结果: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出(5周年)(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全面从严治党提出: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3)重大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5周年)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35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2)1999年12月19-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4.《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弹琴、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5.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5周年)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65周年)。
(1)首次提出:
①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国家)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等三国总理(周恩来、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7.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
①时间:1979 年。
②美国态度: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20周年)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一星”:原子弹、1966年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势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2)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神舟五号--杨利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神舟七号--翟志刚太空行走)
世界史部分
1. 罗马帝国(建国2035周年)
⑴掌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⑵建立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
⑶发展: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⑷法学贡献:《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⑸衰亡
①原因:3世纪,罗马陷入政治、经济发危机。375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②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不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2. 查理曼(742-814)帝国(查理曼去世1205周年)
(1)继位: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十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3.《查士丁尼法典》(颁布1490周年)
(1)帝国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编成《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作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 源赖朝(1147-1199)(去世820周年)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时期。
5. 达芬奇(1452-1519)(去世600周年)要认识课本肖像图
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最大成就是绘画。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美术三杰”。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识图:课本《蒙娜丽莎》图)
6. 莎士比亚(1564-1616)(诞辰1455周年)要认识肖像图
(1)地位:英国文学艺术家
(2)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
7. 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600周年)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8.英国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及成立共和国(370周年)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全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1599-1658诞辰420周年)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大权独揽。
9.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330周年)
(1)主要内容: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10. 华盛顿(1732-1799)(去世220周年)
美国独立战争中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人民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1. 法国大革命爆发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人权宣言》(230周年)
1789年5月,为解决财政危机,讨论征税问题。国王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引发了革命。
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2. 拿破仑(1769-1821)帝国(诞辰250周年、发动政变220周年、建立帝国颁布《法典》215周年)
(1)政变夺权: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政府。(2)制定法典:为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1804年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次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实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3)建立帝国: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对外战争:多次打败反法联盟,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5)帝国败亡: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3.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170周年)
完成《资本论》等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第一国际成立(155周年)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15.印度民族大起义(1957—1859)(结束160周年)
(1)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隋绪日益高涨。
(2)经过:
①时间、参与者: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封建王公(领导者)也参加起义.
②领导人:章西女王
(3)影响:印度民族人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日本出现民族危机(165周年)和迁都东京(150周年)
(1)民族危机: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武装倒幕及迁都: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3)明治维新:
①时间: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②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③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7.第二次工业革命: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50周年)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135周年)
18.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出版了《物种起源》(160周年)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19.巴尔扎克(1799-1850)诞辰(210周年)
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在小说中,他把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细致地描绘出来,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经典之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爆发(105周年)
(1)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离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政厅后,被事先埋伏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酿成了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爆发: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俄、英、法等国很快参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1.列宁(1870-1924)逝世(95周年)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贡献: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22. 巴黎和会召开、《凡尔赛条约》签订(100周年)
(1)时间、地点、与会国: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操纵会议国家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3)《凡尔赛条约》签订:和会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菜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菜菌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国家联盟》。(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4)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答订了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23.经济大危机(爆发90周年)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爆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90周年)
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二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在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24. 罗斯福新政(85周年)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⑴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⑵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成效: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⑶局限: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25.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85周年)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政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暴政:
⑴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⑵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工会;
⑶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
⑷疯狂迫害犹太人;
⑸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①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②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③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进展,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7. 诺曼底登陆(75周年)
1944年 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
28. (1)柏林危机(70周年)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的分歧越来越大。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战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当时,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路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余地。11个月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2)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70周年)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北约成立(70周年)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磋商,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4)中苏建交(70周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29.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55周年)
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30.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60周年)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1.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签订(40周年)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32.科索沃战争(20周年)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33.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20周年)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