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点:七上历史《商鞅变法》

初中历史 2023-02-12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基础知识点

1、背景:

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

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

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2、商鞅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前356年    秦孝公

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5、意义:

一是使秦国行政高效和国富兵强,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从而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

二是在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6、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

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

自我检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秦国,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以期改变落后的状态。

(1)材料一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裂变”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廖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经济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材料三中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重视农业生产。

(3)法家;以法治国有利于国家发展,但应罪刑相应。(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皆可)

(4)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答出一点即可)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考点归纳

部编版:七上历史《开学第一课》

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即将踏入初中的孩子

中国历史朝代歌,送给即将踏入初中的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