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⑫ | 法律语言学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骞

殷晓文蔡珍椽排版 顾晓英工作室 2022-07-15

「 写在前面的话 」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上海大学率先开设了“大国方略”课程,被誉为“中国系列”课程的策源地。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6年推出覆盖15个院系的15门思政类选修课。传大道,讲大势,“一院一大课”系列课程“点上开花”,带动更多专业课教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出育人硕果。学校先后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校”和“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整体改革领航校”,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试点校。近期,学校着力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已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继2019年3月首批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功结项,2020年12月31日,上海大学再度举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课)结项评审,16门示范课程依次作了微课展示(2门荣誉课程免检)。

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上海大学将建强建亮“红色传承”系列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充分发挥示范课、领航课程作用,盘活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即日起,上海大学教务部将陆续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介绍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做法。敬请关注!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

上海大学教务部


教师简介

王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01

课程介绍

“法律语言学”是一门为英语系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旨在传授基本的法律语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法律英语的应用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学能力,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方面用正能量引导学生。课程结合文本作者甄别、遗嘱意义鉴别和法律翻译谬误等系列和语言相关的真实司法案例,让学生切身领悟司法公正与效率、社会公平与正义。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体现四种融合:

一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和法学学科的融合。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家地位的持续提升,“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外语+法学”。课程《法律语言学》正是在此背景下开设的。


二是“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课程中传授法律语言学知识,培养思辨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法律文本的研究、法律文书的起草、法律文件的翻译,在语言的司法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公平与正义。


三是“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整体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融合。法律语言学整体课程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注重过程性考核(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研究、PPT演示等占总成绩的50%),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四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与线下教学的融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混合,要求同学们课前阅读和观看教师已事先上传到“学习通”的案例、PPT和相关视频,并做好笔记;课中教师结合案例讲解法律语言学知识,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整个过程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课后布置作业并上传学习通,重视课外的主题拓展阅读。



03

取得成效

(1)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前沿理论知识。2019-2020年,教师曾三次开设面向全校的公开课。



学生反馈:

19123742:这节课不仅是增强同学对于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更能培养同学的英语表达和思辨能力。

18123970: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例有趣又生动地带领我们研究和探讨语言的作用,让我们有更多自主思考表达的机会,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17123673:老师讲到了“抄袭”内容,真正将语言学理论融入对抄袭的实际鉴别中。这一主题对于我们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2)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提升其研究能力。作为一门在“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学与法学融合的崭新课程,重在探索立法、司法和执法等一切法律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及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和跨学科性。要解决复杂的法律语言问题往往需要多种技能和综合知识互相配合,问题的答案以开放性为主。


(3)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引领其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法律英语的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人文素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表达,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具体鲜活的法律语言学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法治、爱国、敬业、自由、平等、诚信”等涵义,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已获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2021182


回顾:国际金融 上海经济学院 尹应凯 |  费孝通学术思想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汪丹 | 法律职业伦理 上海大学法学院 文学国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陆永生 | 跨文化管理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聂晶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上海大学法学院 颜士鹏 | 走进百姓生活——黄河流域写生实践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桑茂林 |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旭 | 音乐文献阅读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袁勤 | 晶体制备技术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岳 | 中国民俗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常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